讓中央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啥?這個科普我已經做了五年(六)傳送術與量子隱形傳態 | 袁嵐峰

2021-02-15 風雲之聲

今天,我們來介紹量子隱形傳態。這大概是整個量子信息中最具有科幻色彩的技術,因為它就是科幻作品中的——傳送術。是的,傳送術是有科學原理的!這是一個真正驚人的消息。

西瓜視頻:

https://www.ixigua.com/6910102637312475652

本視頻發布於2020年12月25日,播放量已近四百萬

我們在這個系列的最初說過,中央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叫做量子信息,它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讓中央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啥?這個科普我已經做了五年(一)量子是什麼 | 袁嵐峰)。前面兩期,我們介紹了量子計算。下面,我們來介紹量子通信。

說到量子通信,首先需要明白,這是一個廣泛的研究領域,包含若干種不同的技術,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量子密碼(quantum cryptography)、超密編碼(dense coding)等等。媒體經常把這些技術攪和在一起,讓讀者稀裡糊塗。實際上,媒體最常提到的量子通信技術是量子密碼,這個我們會在後面介紹。

今天,我們來介紹量子隱形傳態。這大概是整個量子信息中最具有科幻色彩的技術,因為它就是科幻作品中的——傳送術。是的,傳送術是有科學原理的!這是一個真正驚人的消息。

我們來講一個相關的故事。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叫做理察·漢明(Richard Wesley Hamming,1915 - 1998),他是資訊理論的創始人之一。

1986年,他做了一個著名的演講《你和你的研究》(You and your research)(http://www.cs.virginia.edu/~robins/YouAndYourResearch.html),講了許多做人和做研究的大道理,我從中受益匪淺。

有趣的是,演講中有這樣一段:

「我們沒有研究過(1)時間旅行,(2)傳送術,(3)反重力。這些不是重要的問題,因為我們沒辦法處理它們。使一個問題重要的,不是解決它帶來的後果,而是你有合理的辦法來對付它。」【We didn't work on (1) time travel, (2) teleportation, and (3) antigravity. They are not important problems because we do not have an attack. It's not the consequence that makes a problem important, it is that you have a reasonable attack.】

你看,傳送術當時被他跟時間旅行和反重力並列。但1993年,六位理論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方案,通過經典信道和量子糾纏信道傳輸未知量子態,這就是量子隱形傳態。1997年,實驗實現了這個方案。

所以在漢明做演講的1986年,傳送術還是一個純粹的科幻。但在1993年尤其是1997年之後,傳送術已經有科學原理了!

以後你就可以出一道題:下面哪一個跟其他性質不同?(1)時間旅行,(2)傳送術,(3)反重力。答案是:傳送術!

只要你記住這一點,你的知識水平已經超過了90%的人。不過我們立刻要加上一個提醒:量子隱形傳態現在還不能傳送一個人,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傳送一個粒子。

關於這項技術,有大量的誤解。下面,我們就來解釋若干個它「不是」什麼,然後你就知道它「是」什麼了。

首先,它傳的不是粒子,而是狀態。

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讓一個物體在這裡消失,在那裡出現,而是讓一個物體的狀態出現在遠處的材料上。首先要有材料。打個比方,這裡有一輛車,那裡有一堆汽車零件,傳送的結果是遠處的汽車零件組裝成了一輛車。

量子隱形傳態

然後,它不是複製,而是傳送。經常有人以為,這樣會得到兩個相同的人,於是立刻就產生一大堆倫理問題:哪個是真正的自己?!

實際上,在把狀態傳到遠處的同時,本地粒子的狀態必然會改變。好比遠處的汽車零件組裝成了一輛車,同時本地的汽車變成了一堆零件。所以永遠都不會出現相同的兩個狀態,不會出現相同的兩個人。

然後,它不是瞬間傳輸,而是需要時間的。經常有人以為量子隱形傳態是超光速傳輸,很遺憾,這又是錯的。

量子隱形傳態有若干個步驟,其中有一步是傳輸一個經典的信息。這一步要用經典的通信方法實現,最高速度就是光速。所以量子隱形傳態整個過程的最高速度也是光速,而不是無窮大。好比你開著一輛跑車狂奔,然後遇到一段堵車,那麼你在其他路段跑得再快也沒用,整個行程的速度都被這段堵車拖下來了。

最後,它不是掃描出狀態再傳輸,而是傳輸未知狀態。科幻作品中經常把傳送術表現為先掃描一遍,讀出一個物體的狀態,然後傳過去。

但我們在前面講過,量子力學中的測量就會改變體系的狀態(讓中央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啥?這個科普我已經做了五年(二)量子力學三大奧義 | 袁嵐峰),所以這條路是行不通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際的做法非常巧妙,是通過量子糾纏來傳輸一個未知的狀態。好比一個忠實的快遞員,從頭至尾不知道包裹裡放的是什麼,但原原本本地傳到了目的地。東風快遞,使命必達!

總結一下,量子隱形傳態是以不高於光速的速度、破壞性地把一個體系的未知狀態傳輸給另一個體系。打個比方,用顏色表示狀態。A粒子最初是紅色的,通過量子隱形傳態,我們讓遠處的B粒子變成紅色,同時A粒子變成了綠色。但我們完全不需要知道A最初是什麼顏色,無論A是什麼顏色,這套方法都可以保證B變成A最初的顏色。

如果你記住了量子隱形傳態是什麼和不是什麼,還記住了它是通過量子糾纏實現的,那麼你的知識水平就超過了99%的人。

如果你想知道它的具體步驟,那麼我在這裡只能大致告訴你:它需要用到三個粒子。

待傳輸狀態的粒子是A,另外兩個粒子B和C處於糾纏態。然後我們讓A和C糾纏起來,對AC的整體做一個測量,測量結果是00、01、10、11這四個字符串之一。把這個測量結果發給遠處的人,他根據這個信息對B做一個操作,就能讓B變成A最初的狀態。

量子隱形傳態原理(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37539/figures/1)

 量子隱形傳態基本步驟1(來自作者講解量子信息的講義)

如果你聽不懂,這是正常的。不過如果你能記住用到了三個粒子、對兩個粒子做測量,那麼你的知識水平就超過了99.9%的人。如果你真的想透徹了解,那麼你需要去看量子信息的專業教材,這知識水平就超過99.99%的人了。

量子隱形傳態是量子通信中的一個技術,而它最大的用處,卻是在量子計算當中。這是因為量子力學有一條定理,叫做量子態不可克隆,意思就是:一個未知的量子態是無法複製的。如果是已知的量子態,那當然可以複製,但未知的就不行。由此導致的一個後果是,量子計算機是沒有複製這個操作的。

請仔細想想,這是多麼驚人的一件事!在經典計算機中,我們整天用複製,例如windows中的ctrl + c然後ctrl + v,誰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奇怪。但在量子計算機中,這個基本操作卻是無法實現的。

對於一個未知的量子比特,你不能複製,只能移動。移動的辦法,就是量子隱形傳態。這就是量子隱形傳態在量子計算中的作用,好比windows中的剪切,ctrl + x然後ctrl + v。

量子隱形傳態現在哪個國家最先進?回答是中國。這裡有個有趣的故事。

1997年,潘建偉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的塞林格(Anton Zeilinger)教授組裡讀博士。

他們在《Nature》上發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實驗量子隱形傳態》(Experimental quantum teleportation)。這就是前面說的,量子隱形傳態的第一次實現。潘建偉是這篇論文的第二作者。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37539)

這篇文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入選了《Nature》的「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跟它並列的論文,包括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沃森和克裡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等等。

塞林格問過潘建偉一個CCTV風格的問題:你的夢想是什麼?潘建偉的回答是:在中國建設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

然後怎麼樣?他做到了!

回到科大工作以後,潘建偉真的建立了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做出了許多世界領先的成果,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

2015年,潘建偉和陸朝陽等人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單個光子的多個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Quantum teleportation of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of a single photon)。

2015年實現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的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14246)

你看明白他們的新成果是什麼了嗎?新成果是「多個自由度」。自由度就是描述一個體系所需的變量數目。簡而言之,就是以前只能傳一個性質,現在能傳多個性質。多個是多少呢?其實就是兩個。

打個比方,前面我們用顏色來表示狀態,現在用顏色和形狀來表示狀態。A粒子最初是紅色的球,通過量子隱形傳態,我們讓B粒子變成紅色的球,同時A變成了綠色的方塊。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997年,量子隱形傳態實現了道生一。2015年,實現了一生二。從一到二,走了18年之久。

這項成果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被英國物理學會評為2015年十大物理學突破之首。這項成果還有一個奇妙的效果,就是開啟了我的科普生涯。

2015年3月,我在微博上發了第一篇科普文章,標題是《科普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包你懂!》(https://weibo.com/p/1001603817899448994963),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現在大家在這裡見到我,就要追溯到多個自由度的量子隱形傳態。

作者的第一篇科普文章《科普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包你懂!》

量子隱形傳態的另一個研究方向,是擴展傳輸距離。2010年和2012年,潘建偉團隊分別在長城和青海湖上空實現了16公裡和97公裡的量子隱形傳態。2017年,他們又實現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與地面站之間的量子隱形傳態,距離長達1400公裡。所以在這個研究方向上,中國也走在世界最前列。

最後,你可能想問一個問題:我們什麼時候能傳一個人?

對此可以做一個大致的估計。12克碳原子是1摩爾,即阿伏伽德羅常數個原子,大約是6.023 × 1023。人的體重如果是60公斤,就大約有5000摩爾即3 × 1027個原子。描述一個原子的狀態,姑且算作10個自由度,那麼要描述一個人,就需要1028量級的自由度。

我們現在是什麼水平呢?我們剛剛從1進步到了2……所以,嗯,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向著夕陽奔跑吧,少年!

《科普量子瞬間傳輸技術,包你懂!》(https://weibo.com/p/1001603817899448994963)背景簡介本文作者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常務理事,入選「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相關焦點

  • 讓中央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啥?這個科普我已經做了五年(三)量子糾纏 | 袁嵐峰
    有許多文章說量子糾纏導致兩個粒子的狀態總是相同,也有許多文章說量子糾纏導致兩個粒子的狀態總是相反。你也許會嘀咕:到底是啥?實際上,這兩個是同類型的現象,只是初始狀態不同而已。所以量子糾纏的效果,應該說是:各個粒子的測量結果各自都是隨機的,但這些隨機數之間存在關聯。這個關聯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相反,還可以是其他的,比如說有90%的概率相同。你也許會問:難道任何一個雙粒子態都存在量子糾纏嗎?
  • 墨子號衛星在做啥:量子密鑰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
    不久前我看到了潘建偉院士談了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新聞,但我發現大多數人,也包括我,對墨子號衛星到底在做啥並不太了解。所以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給大家科普一下墨子號衛星。量子隱形傳態協議1993年由6位科學家在一篇論文中共同提出,其中的兩位就是提出BB84協議的科學家。隱形傳態的效果是,將本地某個量子的某個屬性,複製到遠方的某個量子上,使得遠處的那個量子在那個屬性上有與本地量子相同的物理表現,這個屬性術語稱為「量子位」,或者「量子比特」。通常,我們電腦上的比特位傳送必須通過某種通信介質,不管有線還是無線,光速的是一個無法逾越的上限。
  • 中科大袁嵐峰:什麼是量子科技?當前都有哪些應用?
    編者按:10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深刻認識推進量子科技發展重大意義,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會後,量子科技一詞迅速成為熱詞,掀起一波學習浪潮。然而,什麼是量子科技?量子科技在當前有哪些應用?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有著怎樣的國際地位?
  • 其實放射性就在水裡 | 袁嵐峰
    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老師關於日本把福島廢水排到大海,我作為一個不懂科學的老百姓想問一下,為啥日本不把水接入容器,再讓水自己蒸發,剩下的核廢料體積不就會小很多?再集中處理不就得了,為啥非要直接排向大海?
  • 政治局集體學習的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
    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集體學習量子科技的消息在周末刷屏了。習近平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這次集體學習的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形勢,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這個量子科技究竟是什麼樣的「棋」?
  •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新浪科技配圖)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喻菲 楊春雪 高杉)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講述了人類這樣一個夢想:太空人在特殊裝置中平靜地說一句,「發送我吧,蘇格蘭人」,他就瞬間被轉移到另一個星球。
  • 我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日報合肥12月20日電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袁嵐峰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我們應該及早考慮中國空間站的科學價值,多想想在裡面能做些什麼實驗
  • 量子隱形傳態 傳的是信息不是物質
    」還是個夢,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已經實現了地面與量子衛星「墨子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   這是繼今年6月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後,我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實現的又兩項重大突破。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有什麼意義?是否意味著距「瞬間轉移」實現已經不遠了?華商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博士湯衛東。湯衛東從事量子信息理論研究,2006年到2013年曾在潘建偉院士的研究團隊學習、工作。
  • 量子通信之量子隱形傳態,到底能不能實現「瞬移」?
    有沒有很羨慕科幻電影裡瞬時傳送的科技,或者玄幻小說裡瞬時移動的能力,我不僅羨慕過而且還幻想過,幻想著自己擁有了瞬移的能力,做了很多不可描述的事情。要是現實裡真的擁有了這種能力,那將是多麼幸福的事啊,可是現實裡真的能實現嗎?曾經小說電影裡出現的超能力:意念操控,現在不就是成為了現實了嗎?
  •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2020-12-21 科技日報 吳長鋒 桂運安 【字體:大 中 小】
  • 瞬間傳輸 量子隱形傳態有多神奇
    「瞬間傳輸」還是個夢,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已經實現了地面與量子衛星「墨子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   這是繼今年6月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後,我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實現的又兩項重大突破。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有什麼意義?是否意味著距「瞬間轉移」實現已經不遠了?華商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博士湯衛東。湯衛東從事量子信息理論研究,2006年到2013年曾在潘建偉院士的研究團隊學習、工作。
  •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來自中國科大的消息顯示,中國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據了解,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優點。
  • 重大進展,中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發布,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IT之家獲悉,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從而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是當前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中央政治局為啥要集體學習量子科技?記者帶你走進神秘的量子世界→
    原創 佘惠敏 沈慧 經濟日報近日,一條特別的新聞引起大眾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量子是能表現出某物質或物理量特性的最小單元。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理世界的物理理論。
  • 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量子科技,什麼信號?相關概念股要起飛?
    習近平要求加快發展量子科技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我們要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科技創新要答案。
  • 量子隱形傳態,實現安全地傳送量子信息!
    橫濱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實現在鑽石內安全地傳送量子信息,這項研究對量子信息技術(共享和存儲敏感信息的未來)具有重大意義。其研究成果於2019年6月28日發表在《通信物理學》上。橫濱國立大學工程學教授、該研究作者小坂秀夫(Hideo Kosaka)說:量子隱形傳態允許把量子信息轉移到一個原本無法進入的空間,它還允許將信息傳輸到量子內存中,而不會洩露或破壞存儲的量子信息。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塞林格小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這是自1997年實現二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以來,科學家第一次在理論和實驗上把量子隱形傳態擴展到任意維度,為複雜量子系統的完整態傳輸以及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 中科大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8月10日,從中科大傳來有關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區的新突破:量子隱形傳態的距離從2010年的16公裡,首次達到了97公裡。通俗地打個比方來解釋,原本咱們像哈利·波特那樣「嗖」的一聲「幻影移形」,只能從中科大「瞬移」到大蜀山;這一次突破,則讓咱們有望一下子「幻影移形」上太空。
  • 下好量子科技「先手棋」,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會後,量子科技一詞迅速成為熱詞掀起一波學習浪潮袁嵐峰近年來,你肯定看到了越來越多與「量子」有關的科技新聞。但在歡呼之前,我們需要認清,這個巨大的優勢並不容易利用。因為所有2ⁿ個結果是疊加在一起的,讀取出來需要做測量,而一做測量就只剩下一個結果,其餘的結果都被破壞了。所以我們只能把這個優勢稱為潛在的巨大優勢,真要利用它,需要非常巧妙的算法。04 量子信息的應用量子信息的研究內容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