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了上周央視播出的《挑戰不可能》嗎?
上周的無人機挑戰賽上演了一場「空中F1」,
第一視角讓人熱血澎湃,
感覺好像自己在操控無人機
網友也直呼代入感太強,已經暈機了
決賽是兩位頂尖無人機飛手挑戰障礙穿越,時速將近200KM/H,且每一項障礙都是「地獄級難度」,布滿雷射線的S型煙霧長廊堪比「盲飛」,無規律擺動的流星錘打亂無人機飛行節奏......
競賽中的無人機速度實在太快啦,小樂想截圖都是糊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去觀看感受一下那種緊張刺激
說起無人機,大家肯定已經不再陌生。目前,無人機已在航拍、農業、植保、快遞運輸、災難救援、測繪、電力巡檢等多個領域應用。無人機越來越多地融入日常生產生活,應用範圍廣泛拓展,成為親和力十足的高科技裝備。
而節目中參與無人機競賽的多是些青少年,
最終奪冠的李坤煌(海浪),年僅21歲,是國內最早接觸無人機運動的飛手之一,已經在國內外各大賽事獲獎三十餘項,是圈內公認的頂級「大神」。
參賽中年齡最小的姚茂偉雖然只有9歲,資歷卻沒差太多。5歲就開始接觸無人機的他「飛齡」已有4年,在無人機競速圈中算得上是老手了。
想想自己5歲的時候在幹嘛,不得不感嘆時代發展之快。生活在人工智慧時代的孩子,玩的都是高科技了。
無人機在智能時代的發展已經越來越接近日常生活,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將其作為一項愛好,甚至是一項競賽職業。
還有的孩子能夠將自己無限的想像力發揮在無人機上。
同濟小學曾經有一位小學生把紅外線探熱裝置裝在無人機上,成功申請到了專利。利用不同粘貼質量的瓷磚外牆有不同溫度的特點,她的原型設計可以用在建築物瓷磚外牆的質量檢測上。
無人機並不是很多家庭所認為的玩具。當下,社會上對無人機教育接受程度不高,甚至會在學習無人機、玩耍和浪費時間之間畫上等號。
而事實上,無人機幾乎涵蓋了學校教育中的所有理科知識,包括機械動力學、機械結構、航空動力學、軟體編程和硬體開發等學科。而無人機研發則需要產品經理、硬軟體工程師、飛行平臺設計師以及工業設計師等多類專業人士的參與。
如今,人工智慧發展迅猛 ,「玩」無人機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機會了。
1.無人機運動已列入全運會項目,在學習過程中可獲得國家認可的資格證書,與很多新高等及自主招生院校實現銜接(南航、北航等13所高等院校)。
2.中國航協無人機登記證書(飛行員執照/初級+中級):特招就業。
3.國家體育總局總動員技術等級證書/運動健將證書:高校對口院校特招。
4.國內一流高校為「北鬥杯」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提供了申請升學的通道。
「玩」無人機和「玩」好無人機是有區別的,只把無人機當飛機玩具的孩子另當別論;「玩」好無人機則是對其足夠了解並且能夠發揮創造力實現自己的想法。
要想「玩」好無人機則需要編程基礎。
無人機不需要遙控操控怎麼在空中飛行?炫酷的無人機編隊表演是怎麼操作的?怎麼讓無人機做出指定的動作,飛出指定的距離?它們都是如何實現自主飛行的?
這些都需要編程知識來解答。
編程是個火熱的話題,也是全世界範圍內都在快速崛起的一種教育內容。近幾年在國內,編程也被納入了中考和高考科目,中小學生學編程也日漸火爆。
不僅是無人機,人工智慧時代,我們生活中的許多產品,許多服務都以編程為基礎,讓孩子學習編程,培養編程思維是為了讓ta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未來擁有更多的發展平臺和機會。
瑞豐文創樂睿童少兒教育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全球優質的教育產品,致力於為中國0-12歲的孩子量身設計「階梯式」教育培訓方案,內容包括少兒編程、悅讀小劇場、託班等形式,打造具有國際品質的專業教育培訓機構,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探索。以善為根,帶給中國孩子快樂的童年,睿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