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傳感器實現邊緣智能的基本原理解析

2021-01-1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毫米波傳感器實現邊緣智能的基本原理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10-14 15:05:42

通過毫米波傳感器在邊緣進行智能處理可以減少發送到中央伺服器的數據量,增加傳感器本身的決策量。

但隨著連接到雲的傳感器數量日益增加,對網絡帶寬、遠程存儲和數據處理的系統要求也迅速提高。邊緣處的智能處理可以減少發送到中央伺服器的數據量,增加傳感器本身的決策量。這可以在提升系統可靠性的同時,減少決策延遲和網絡成本;如果伺服器關閉,您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傳感器無法檢測物體和做出決策!

邊緣智能和連接

毫米波(mmWave)傳感器以兩種方式實現邊緣智能。首先,毫米波可提供距離、速度和角度等獨特的數據信息,同時具有反射不同目標的能力,這使傳感器能夠檢測探測範圍內不同物體的特定特徵。例如,速度數據可使傳感器看到微都卜勒效應 - 來自微小運動的調製效應 - 其包含目標對象的典型特徵,例如自行車車輪的旋轉輻條,行走的人搖擺的手臂,或者動物奔跑的四肢。系統可以使用該數據來分類和識別傳感器視場角中的對象類型。

減少錯誤檢測

其次,毫米波傳感器通過片上處理實現邊緣智能。包含微控制器和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的傳感器能夠執行初級雷達處理,以及特徵檢測和分類。

圖1顯示了安全應用中50米室外入侵探測器使用片上智能的一項實驗結果。入侵探測器用於確定人員是否已進入受保護區域,例如貨運場、停車場或後院。一些依賴光學或紅外傳感的傳感器可能會檢測到附近樹木和灌木的錯誤運動。而毫米波傳感器使用處理和算法來濾除和防止錯誤檢測,僅在人體運動時觸發探測器。安全攝像頭和可視門鈴可以通過連接網絡伺服器處理圖像,執行相同的錯誤檢測過濾。這些基於伺服器的系統所提供的功能通常需要用戶付費,而毫米波技術可實現在傳感器本身進行決策無需聯網伺服器。

圖 1:用於長距離室外入侵探測器的片上過濾示例

圖2顯示了使用毫米波技術的入侵檢測;毫米波傳感器分析場景中對象的速度,過濾掉移動背景中的運動,僅跟蹤人物。

圖 2:來自室外入侵應用的動畫點雲。黑點表示移動的對象,包括人、樹木、灌木。該算法將人顯示為綠色,同時過濾掉其他移動對象

圖3顯示了行走的人和擺頭風扇的微都卜勒特徵的差異。一旦識別出分離兩個對象的正確特徵,分類器就會在設備上實時進行區分。

圖 3:兩張圖顯示了行走的人和擺頭風扇隨時間推移的微都卜勒信息

圖4顯示了片上處理如何使毫米波傳感器根據其特徵實時識別和分類目標。這些特徵或是基於尺寸、反射率、微都卜勒效應或是其他特徵,並且可以幫助識別典型的行為以辨別不同的移動對象。例如,分類功能可用於在室內或室外安全應用中識別人和動物,在家庭自動化系統中區分兒童和成人,或確定人在限制區域內是跑步還是行走。

圖 4:使用毫米波傳感器執行分類的示例:中間圖上所有移動目標都分配了一個軌道,彩色區域表示人

邊緣處理和智能可以成為強大的工具,有助於提高物聯網傳感器、網絡的質量和穩健性。具有集成處理功能的毫米波傳感器,能夠在邊緣實現智能,通過對對象進行過濾和分類,更智能地識別場景中發生的事情並實時做出決策,從而解決錯誤檢測問題。

- Keegan Garcia是TI的營銷經理,負責推進毫米波傳感器在智能基礎設施和工廠中實現新應用。他擁有TI多核DSP處理器的硬體應用經驗,曾對DDR3、SerDes和PLL等高速接口提供支持。
來源:EEFOCUS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如何實現毫米波傳感器的邊緣智能?
    打開APP 如何實現毫米波傳感器的邊緣智能? 邊緣智能和連接 毫米波(mmWave)傳感器通過兩種方式實現邊緣智能。首先毫米波可提供距離、速度和角度等獨特的數據集,同時具有反射不同目標的能力,這使傳感器能夠探測所需範圍內不同物體的特徵。
  •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實現方式
    打開APP 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實現方式 周碧俊 發表於 2018-07-22 12:17:00 2017年有超過2億顆24GHz BSD(盲點偵測)傳感器出貨,如圖1全球24GHz BSD(盲點偵測)需求趨勢所示。
  • 高精度毫米波人體傳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運用
    高精度毫米波人體傳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運用 2020年12月10日 16:35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智能家居以人為本,人體傳感器在裡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淺析毫米波雷達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但毫米波雷達憑藉其可穿透塵霧、雨雪、不受惡劣天氣影響的絕對優勢,且唯一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的超強能力,成為了汽車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之一!本文,我們和毫米波雷達來一次「親密接觸」,了解一下它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科技改變生活,但安全永遠第一 汽車作為人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沒有什麼比它更能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方式。
  • 毫米波雷達的應用場景是怎樣的
    其中,最為火熱的應用之一為毫米波雷達技術。本文中,將從兩大方面對毫米波雷達加以闡述:1.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以及發展趨勢解析,2.介紹毫米波雷達的幾個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毫米波,疑惑對毫米波雷達存在一定興趣,不妨繼續往下閱讀。 一、車載毫米波雷達頻段劃分 (一)頻段介紹 從頻段上來看,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兩類。
  • Reed系列傳感器在智能門鎖中的應用原理解析
    打開APP Reed系列傳感器在智能門鎖中的應用原理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09-20 14:47:53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通過智慧型手機可聯通和控制的家居設備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其中一項重要應用是採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智能門鎖的監測和控制。
  • 毫米波不簡單!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優勢
    對於毫米波,大家已不再陌生,本文對於毫米波的講解,主要在於探討毫米波雷達側方位原理以及其優勢所在。一、汽車毫米波雷達基本原理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的電磁波,其帶寬大,解析度高,天線部件尺寸小,能適應惡劣環境。車用毫米波雷達,通常採用結構簡單成本較低,適合近距離探測的FMCW(調頻連續波)雷達體制。
  • 毫米波雷達是汽車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能夠全天候全天時工作
    一直以來,雷射雷達因能對周圍環境實現3D感知而備受自動駕駛主流者的「寵愛」。不過無論是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都容易受惡劣天氣環境影響導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惡劣天氣環境往往是事故高發的主要原因),因而都存在「致命」缺陷!
  • 詳細了解毫米波雷達概念以及原理和產業研究
    詳細了解毫米波雷達概念以及原理和產業研究 李倩 發表於 2018-08-27 17:36:19 毫米波雷達作為唯一可以「全天候全天時」工作的傳感器,是實現汽車ADAS
  • 機器人應用中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5/413425.htm如今,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正在推動服務型機器人、無人飛行器和自主駕駛車輛的機器人技術發展,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6 年的310 億美元增加到2020 年的2370 億美元[1]。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互補傳感器技術也在進步。
  • 除了汽車,毫米波雷達還可以應用到哪些地方?
    快速 FMCW可以在密集場景中實現可靠運行、快速傳感以及更低的模糊性,它還能夠針對物體的距離和速度提供精確的測量,從而使毫米波傳感器能夠提供多維傳感。,《電子工程專輯》分析師現場體驗和見證了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在工廠自動化、商業樓宇智能化、健康醫療和智能家居方面的應用展示。
  • 毫米波雷達及其應用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以車載毫米波雷達為例,雷達通過天線向外發射毫米波,接收目標反射信號,經後方處理後快速準確地獲取汽車車身周圍的物理環境信息(如汽車與其他物體之間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角度、運動方向等),然後根據所探知的物體信息進行目標追蹤和識別分類,進而結合車身動態信息進行數據融合,最終通過中央處理單元(ECU)進行智能處理。
  • 各種距離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各種距離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09-29 15:19:30 傳感器的定義 傳感器是一種能把物理量或化學量轉變成便於利用的電信號的器件
  • 毫米波雷達的工作原理及發展趨勢
    毫米波雷達        作為ADAS不可或缺的核心傳感器類型,毫米波雷達在汽車領域其實已經有多年應用。汽車引入毫米波雷達最初主要是為了實現盲點監測和定距巡航,而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兩個特性也漸漸從高端車專用普及到了幾乎所有車型。毫米波實質上就是電磁波。毫米波的頻段比較特殊,其頻率高於無線電,低於可見光和紅外線,頻率大致範圍是10GHZ-200GHZ。 測距原理跟一般雷達一樣,即把無線電波發出去,然後接收回波,利用障礙物反射波的時間差確定障礙物距離,利用反射波的頻率偏移確定相對速度。
  • 雨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雨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3 08:54:09 對於雷射雷達,每個研究自動駕駛的人都很了解,基本原理就是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由空中入射到地面上,打到樹上、道路上、汽車車輛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經過反射返回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中,根據計時器記錄下來的脈衝信號時間差來測算目標的距離,形成對周圍世界的感知。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來源|牛喀網摘要:本文分析了車載毫米雷達市場應用情況;介紹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波形和工作調頻機制。車載雷達應用市場潛能巨大,有效的保障了行車安全和操控的舒適度。引言毫米波雷達作為汽車主動安全領域關鍵傳感器部件,可有效穿透霧、煙、灰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負荷要求。
  • 單晶片毫米波雷達傳感器有哪些優勢?
    雷達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尤為有用,即使在霧、雪、雨和黑暗的環境中也能工作,不會影響到攝像頭和雷射雷達傳感器。處理器接收傳感器輸入,然後執行人工智慧算法以做出所有駕駛決策。sx5ednc毫米波傳感器還能做什麼?例子之一就是油箱中的液位傳感器。許多工業、過程控制和公共服務應用都需要用到某種形式的液位測量。
  • 一文讀懂毫米波雷達測方位原理及優勢
    汽車毫米波雷達基本原理   毫米波是指波長在1-10mm的電磁波,其帶寬大,解析度高,天線部件尺寸小,能適應惡劣環境。數據處理部分的基本目標是消除不必要信號(如雜波)和幹擾信號,並對經過中頻放大的混頻信號進行處理,從信號頻譜中提取目標距離和速度等信息。
  •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解析和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打開APP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解析和光電傳感器的應用 發表於 2017-05-25 14:41:03       光電傳感器的結構原理   光電傳感器(光電開關)是一種小型電子設備,它可以檢測出其接收到的光強的變化,通過把光強度的變化轉換成電信號的變化來實現控制。
  • 國產汽車如何突破車用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的技術瓶頸
    而實現自動駕駛,少不了核心部件——傳感器。利用車載傳感器可以感知車輛周圍環境,並根據所獲得的道路、車輛位置和障礙物信息,控制車輛的轉向和速度,使駕駛更安全。目前,車用傳感器包括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等,其中,毫米波雷達憑藉多種優勢在ADAS和自動駕駛的發展過程中充當起重要角色,成為相關企業競爭、搶佔市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