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開花植物類群?

2020-11-24 騰訊網

很多人會疑惑睡蓮和荷花是同一類型嗎?它們雖然長相類似,但實際上親緣關係距離很遠。

2020年1月2日,福建農林大學張亮生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自然》 的一篇文章表示他們獲得了藍星睡蓮的高質量基因組。由於睡蓮獨特的進化位置,其基因組與轉錄組結果展示了早期開花植物的進化特點和特徵;同時解析了睡蓮的花器官發育和花香花色調控基因,對園藝育種等應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睡蓮是古老的被子植物(圖源:futurity.org)

整理 | 常青藤

睡蓮是古老的被子植物,具有重要的進化地位和基礎研究價值。作為早期被子植物類群,睡蓮基因組和生物學特點對理解被子植物快速輻射具有重要的意義。

睡蓮跟荷花是同一類型嗎?

雖然睡蓮和荷花長相類似,但親緣關係距離很遠。荷花屬於真雙子葉,之前認為它們屬於同一類型實屬誤解。從廣義上來講,睡蓮目中有三個科,接近100個物種,從狹義上講,睡蓮科睡蓮屬中5個亞屬,也有70多個種,而荷花只有2種;睡蓮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和更為廣泛的分布範圍;荷花的花色具有黃、紅、白三種主色,而睡蓮具有更加豐富的花色,包括了黃、紅、白、藍、紫和各種嵌色系。

荷花和睡蓮,你覺得它們有區別嗎?

睡蓮目、無油樟目與木蘭藤目三個早期被子植物類群,稱為ANA被子植物類群。ANA被子植物類群,與單子葉、核心雙子葉、以及木蘭類等一起組成現在的被子植物,後者被稱為核心被子植物。關於誰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開花植物類群,仍存在爭論。儘管2013年美國科學家完成了無油樟基因組工作,但沒有解決其系統位置上的分歧,因此研究睡蓮的基因組不僅能解決誰是現存最早的被子植物類群的問題,也為開花植物進化提供研究資源。

基因組揭示睡蓮進化的秘密

張亮生及其合作者在《自然》上揭示睡蓮基因組(圖源:Nature)

2020年1月2日,福建農林大學張亮生教授及其合作者在《自然》(Nature)上正式出版了題為The water lily genome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flowering plants(睡蓮基因組和早期開花植物的進化)的論文。

張亮生教授介紹項目實施過程及主要科學發現

「該項目2015年啟動,至今有5年時間」,張亮生表示。在該研究中,研究者獲得了藍星睡蓮的高質量基因組。由於睡蓮獨特的進化位置,其基因組與轉錄組結果展示了早期開花植物的進化特點和特徵;同時解析了睡蓮的花器官發育和花香花色調控基因,對園藝育種等應用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具體來說,這項研究的主要發現有,「我們獲得了藍星睡蓮的高質量基因組,通過系統發育組分析顯示睡蓮和無油樟屬於早期被子植物類群,支持無油樟是最早的被子植物類群,通過基因組和轉錄組分析,睡蓮科祖先發生了一次基因組加倍事件,這個事件可能在睡蓮目祖先發生的;其次,睡蓮的ABC基因在各個花器官中具有廣泛的表達譜,而ABC基因在單子葉和核心雙子葉中具有嚴格的表達模式,表明早期被子植物的ABC基因可能具有廣泛的表達,只是在單子葉和核心雙子葉中嚴格表達,是後期進化出來的。睡蓮的ABC基因表達情況可能也解釋了萼片和花瓣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分化,與被子植物花的祖先相似;最後,睡蓮有花色和花香,我們推測了它們的合成途徑基因。通過比較自然變異的白色花瓣藍星睡蓮與藍色花瓣的轉錄組,發現兩個重要基因可能編碼藍色花瓣合成途徑關鍵酶。睡蓮的花香有11種成分,主要是萜類和脂肪酸等,其中合成倍半萜基因與單雙子葉中已知基因不一樣。我們鑑定了一個在花瓣中高表達的脂肪酸合成酶同源基因,在酵母中檢測到其具有催化的活性。」張亮生對「賽先生」表示。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表示,「該研究在睡蓮基因組及花色、花香重要觀賞性狀分子機制方面取得的新突破,對我國觀賞園藝領域物種起源演化及重要性狀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其他園藝作物複雜基因組解析提供了借鑑。」

中國農科院花卉所、白菜基因組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王曉武表示,「通過睡蓮基因組研究其花器官發育ABCE模型以及花色花香的合成途徑,揭示了早期被子植物的一些進化特徵,特別是發現睡蓮基因組多倍化對睡蓮的起源和廣泛分布有貢獻,加深了我們對多倍化的認識。」

花器官的發育由ABCE四類轉錄因子相互作用來控制的,張亮生博士生期間的導師馬紅教授是C類基因的主要發現者之一。「這次在睡蓮基因組研究的合作,譜寫了一曲師生合奏的新樂章。」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楊維才表示。

睡蓮是理想的模式物種

睡蓮目中藍星睡蓮,因其基因組小,只有400M,在海南3-4個月就能完成整個生活史;此外睡蓮種子多,一個果實裡有幾千粒種子。藍星睡蓮的這些特點是十分理想的模式植物。

此外,睡蓮目是早期被子植物類群,對於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起進化具有特殊的意義。睡蓮具有花色花香,而模式植物擬南芥和水稻幾乎沒有花色花香而無法開展相關研究,通過睡蓮可以開展花色花香研究。花色花香是園藝植物非常重要的性狀,了解背後的分子機制是分子遺傳育種的基礎。

至於今後還有哪些工作需要完成?張亮生對「賽先生」表示,「鑑定到的兩個藍色花瓣基因需要進一步驗證,我們是不是可以改變已發現的兩個基因就可以使白色花瓣變成藍色花瓣,此外還有其它許多工作值得做一做。」

相關論文

賽先生

啟蒙·探索·創造

如果你擁有一顆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識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歡迎關注我們

投稿、授權等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之一
    在中國南方熱帶及亞熱帶南部樹齡10年以上的樹木幾乎每年開花結實,而長江流域及北方各地栽培的蘇鐵常終生不開花,或偶爾開花結實。主要價值科研蘇鐵類植物起源於3億多年前的晚石炭紀,是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是瀕臨滅絕的活化石,全球蘇鐵類植物僅存3科11屬不足300種、亞種或變種。
  • 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你聽過幾個?
    地球上的植物數不勝數,我們所了解的只是一部分,有很多未知生物等著我們去探知,有些植物已經生存了10萬餘年了,有的生長的地球上已經上億年了,你知道哪些古老的植物呢?下面林簇沙棘的小編帶你一起去探索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
  • 「狄更遜水母」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
    這團神秘的東西,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這種奇怪的生物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有研究團隊利用現代分析技術,重新檢視這古老的遺蹟。    埃迪卡拉生物(Edicaran biota)是古怪的一群──包括有環紋的盤狀物、有紋路的團塊、凹凸不平的索狀物、還有波浪狀的葉片形物體。
  • 最古老生物琥珀化石
    它們是現在人類能親眼看到的存在於地球上的最古老生物,其中包括:兩億年前的蟎蟲、一億年前的蝸牛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是現在的癭蟎蟲寄生於開花植物中,而這種古老的蟲子卻存在於開花植物進化出來之前。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生物學家格裡馬爾迪說,「看得出來,這種蟲子雖然經過了數億年的進化,但是變化卻不大。在兩億多年前,那個時候還不存在開花植物,大西洋也不存在,甚至連恐龍都沒有進化出來。對於這些獨特的蟲子來說,它們賴以生存的就是那些植物,而把它們變成琥珀終結它們生命的兇手也是這些植物。」
  • 是誰在地球上留下第一個「腳印」?中國發現最古老的足跡化石!
    1969年7月21日,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   那麼,問題來了:在地球上最早留下腳印的是誰?答案是:可能是一隻蝦!
  • 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多歧蘇鐵
    ,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多歧蘇鐵,是世界上罕見的古老珍稀植物,它大約出現在2.8億年前的古生代, 至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進入繁盛時期。到新生代,蘇鐵植物同動物界中的恐龍一樣走向沒落,經第四紀冰川時期,大多數蘇鐵已滅絕,僅有少數類群殘留至今,1975年,曾被世界植物研究機構宣布在地球上已經絕跡的多歧蘇鐵,20年之後又奇蹟般地重現在雲南省紅河州的熱帶雨林中發現,因此被喻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是什麼?
    藍藻應該是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的地球生物,有35億年的歷史,現在全世界海域廣泛分布。藍藻是一種原核生物,全世界存在2000多個種類,是地球上出現的第一批生物,在距今33~35億年前,就有了藍藻的身影。一些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在地球早期對改善大氣環境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藍藻產生孢子進行無性繁殖,其群體擴張速度非常快,對一個地區的水體生態平衡有重要影響。地球大氣經過15~20億年的改造,氧氣含量逐漸上升到10%~15%,一些原核生物進化成真核生物,生物的多樣性開始凸顯。
  • . | 浙江大學張亮生研究組應邀撰寫開花植物的...
    責編 | 王一  被子植物,又稱開花植物,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提供了人類食物(稻類、麥類、玉米、豆類、蔬菜、水果、花卉等)、能源(油料、能源植物)、纖維(棉花、麻類等)等。被子植物主要包含了早期被子植物、單子葉、真雙子葉、木蘭類,有30多萬種,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類群。而其姐妹類群裸子植物只有一千多種,蕨類,石松類和苔蘚類等陸生植物一起也只有幾萬種。被子植物不只是物種數多,其在地球分布的數量也最多,如禾本科的小麥,玉米和水稻被種植最多,單子葉的草本植物是草原植物主要組成部分,其覆蓋地球各個角落。
  • 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植物—藻類
    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各種形式多樣的植物。但是植物主要分為五種: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下面小編到大家了解一下作為最原始,最簡單,同時也是最古老的植物—藻類植物相關的小知識。藻類植物很多都是單細胞,團藻屬於群體,海帶呈葉狀體的植物。藻類植物沒有莖,葉,根。
  • 達爾文都不知道的問題:為何開花植物存在7000萬年的進化空白?
    今天我們來聊的話題是,有關開花植物的進化。地球上90%以上的植物都是維管束植物,開花植物的種子被包裹在果實中,它們無處不在。但這些植物是如何以及何時變得如此普遍的,這是科學界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科學家對開花植物進化的研究!
  • 盤點10大地球上最古老的神奇植物 你認得出嗎?
    據外媒報導,英國藝術家雷切爾•薩斯曼(Rachel Sussman)對地球上古老的神奇生物非常感興趣。她花費數年時間,研究這些生物並將研究結果集結成書發表。今天我們將盤點10大她在新書《生活在地球上的奇怪事物》中介紹的奇特生物。  在智利Atacama沙漠中生長著名為La Llareta的植物。
  • 地球上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現身」中國
    地球上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現身」中國 原標題 [地球上最古老的基幹四足動物化石「現身」中國]
  • 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地方
    本文給大家講的是南極和北極,也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地方,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南極是一片大陸,而北極是一片海洋。南極這片大陸是在200年前被發現的,雖然過去了200年了,但是進入到南極大陸裡的人非常的少。
  • 中國發現最古老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距今15.6億年 (1/3)
    中國發現最古老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 →"翻頁 5月18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的課題組對外發表了在中國燕山山麓發現的,距今15.6億年前的大型多細胞生物化石群的最新科研成果
  • 地球上最古老的物質被發現,比太陽還大20億歲,是誰帶到了地球
    在19世紀,科學家用鈾的同位素,測得地球的年齡是45億年左右。從那時起,我們就知道地球上的所有物質都是在45億年前產生的。按照道理來說,地球上的物質形成都不會超過45億年的時間。
  • 松樹掛滿枝頭的松果之美,樣子像峰塔,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松果是松科植物的果實,成熟後內有種子為松子。松果樣子像峰塔。長約6~10釐米,寬約3釐米。體如魚鱗,顏色有白有黑。松果是松科植物的種子,成熟後內有松籽。在我國植物來源分布較廣,如東北的紅松,華北、西北地區的油松、樟子松,西南地區的華山松,華中地區的馬尾松,川滇地區的雲南松、思茅松等。
  • 【中國科學報】解密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
    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木和森林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現代森林裡有很多我們所熟悉的樹木,但遠古時代的森林是什麼樣子?最早的樹木跟現在的樹木一樣嗎?世界上最古老的樹木和森林又是何時出現的呢?  經過5年多的發現與求證,中科院南京地質與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徐洪河領銜的一支中外科研團隊,利用新疆塔城地區晚泥盆世(距今約3.7億年)地層中最早的矽化木化石,構建出了地球上最古老樹木的生長理論模型。10月24日,《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在線發表了該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 蘑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而蘑菇這種由一個個微小的個體,組合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生物,相較於動物和植物來講,它們不僅僅屬於第三世界這麼簡單。它們可以在外太空生存,可以影響大腦,有時候我們不禁懷疑,它們是否有思想。     蘑菇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劍橋大學古生物學家馬丁·史密斯也承認,蘑菇是第一批離開水生環境的生物體,並在土地上定居。    在2016年,科學家發現了4.4億歲的蘑菇化石。
  • 我國確認迄今最古老有花植物新類群「古果科」
    我國確認迄今最古老有花植物新類群 2002年5月3日21:41  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5月3日電(記者 徐機玲 王景和)1.45億年前盛開在中國遼西地區的「世界最早的花」――遼寧古果、中華古果,新近被確認屬於迄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
  • 植物分為哪幾類,你知道嗎?
    藻類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地球上已知的藻類植物答約有3萬餘種,主要分布於淡水或海水中,分為淡水藻類和海洋藻類兩種,包括藍藻門Cyanophyta、裸藻門。2、地衣植物門。地衣是藻類和真菌共生的複合體。由於菌、藻長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無論在形態上、結構上、生理上和遺傳上都形成一個單獨的固定的有機體,所以把地衣當作一個獨立一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