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體:「颱風眼」裡的武漢人

2021-01-09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29日報導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28日報導稱,處於疫情「颱風眼」裡的武漢各種生活物資供應充足,市民情緒也比較平靜,並不像外界想像般恐慌。

報導稱,家住武漢的武漢大學教授朱賓忠說:「整座城市好像處於睡眠狀態。」大年初三早上,他站在窗臺往外看,小區外的街道空無一人,整整十分鐘,這條昔日車來車往的道路只有一個戴口罩的人騎著電動自行車通過。向更遠處眺望,平日每分鐘有一兩百輛車通過的武漢二環線,一分鐘只有區區二三十輛車開過。

報導指出,除夕前一天,由於肺炎疫情嚴峻,武漢宣布封城,進出武漢的通道被封,城市中的公共巴士、地鐵、輪渡停止運營。

報導注意到,過去幾天,武漢街頭格外冷清,本該熙熙攘攘的街頭只剩下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形單影隻的路人戴著口罩步履匆忙。

1月27日,武漢市民在一家食品店內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熊琦攝

報導稱,身處疫情中心的武漢人過了個不尋常的農曆新年。朱賓忠在接受電話受訪時說:「傳統上,中國人過年最喜歡走親訪友,歡樂和熱鬧是畫等號的。今年大家都不能走動了,肯定是不熱鬧了。」

朱賓忠原本打算和兄弟姐妹一起到住在湖北省十堰市的姐姐家團聚,大年初五和妻子飛海南探望朋友。但因為疫情擴散,這些原本安排好的計劃都只能取消。

因為不能外出,這幾天朱賓忠幾乎都在家中看書、休息、運動,也享受突然安靜下來的城市。

親戚朋友在微信上交流更多,各種與武漢肺炎相關的信息在朋友圈中不斷湧現。他說:「過年這樣的氣氛瀰漫,這可是從未有過的。」

報導稱,由於危機感比較重,朱賓忠早前就在家中儲備了物資;宣布封城令後,家中已備足米、油、肉、雞蛋等食品,朱賓忠的妻子也買了口罩以備不時之需。不過,這幾天武漢的口罩脫銷,為了節省口罩,出門也得做好安排。他說,一般說口罩戴4個小時後要更換,既然每次出門都要戴口罩,他會做好充分安排,儘量一次出門在4小時內辦更多事。「現在家裡還有20多個口罩,我和妻子消費很謹慎,出門也不多,這些口罩應該夠我們用了。」

報導指出,封城消息出來當天,這座城市裡的一些人一度陷入深深的擔憂,很多超市門口排起了長龍,貨架上的物品被一掃而空,網上也不斷出現超市坐地起價的消息。不過,身處武漢的人受訪時都告訴記者,封城這幾天並沒有影響城市物資供應,武漢人並不像外界想像般恐慌。

報導還稱,在武漢過年的律師斯偉江說,令人安心的是柴米油鹽供應充足,「手中有糧,心裡不慌」。他和家人常去採購的超市貼出「絕不漲價」的告示,各種貨品的供應基本沒有短缺。

斯偉江說:「這個年過得比以前清淡,肯定不如以往喜慶,但武漢好像颱風中心,大家比較平靜,反而其他城市更緊張。」

斯偉江和家人年前到武漢探望嶽父,因為封城無法趕回上海。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報導稱,農曆新年這幾天,武漢一直陰雨綿綿,天氣預報說,從28日開始武漢會迎來連續好幾個晴天,希望鼠年的第一個晴天,能讓困擾著這座城市的病毒和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陰霾儘快消散。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即日直飛武漢,隔離政策看這裡
    今天(12月3日)起,酷航恢復了新加坡—武漢的航班!TR120於今天早上6點30分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起飛,在上午10點45分降落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新加坡眼》早前報導,經過快一年的停飛,酷航即日起每周四將恢復新加坡與武漢之間的直飛航航線。
  • 追颱風的人:鑽入颱風眼捕捉重要數據
    「那個區域在夏天有很多雲團,這些雲團聚集起來就會形成初期的颱風。」吳俊傑教授告訴記者。他全程參與了這個為期兩個月的「驚奇實驗之旅」,與另一架反潛機交替探索,穿越一波接一波的暴風雲簇,量得雲團中一些重要大氣的特徵,包括水汽溫度、風速等物理量。這也是他執行的第一次颶風飛行任務。「那個時候我才剛結婚一個禮拜,就把新婚的太太丟在家裡,飛到墨西哥去和颶風度蜜月。」
  • 新加坡出現第一起與武漢肺炎疫情相關病例!
    |關注「新加坡眼」,輸入「9」獲得生活黃頁信息|今天(1月4日)下午2點,新加坡衛生部接到第一起與武漢肺炎疫情有關的可疑病例
  • 心理學家解讀疫情引發三大心態 呼籲預防「颱風眼效應」
    (抗擊新冠肺炎)心理學家解讀疫情引發三大心態 呼籲預防「颱風眼效應」  中新網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 孫自法)「疫情期間,民眾的典型心態包括恐慌心態、麻木心態以及特殊的『組織汙名』心態。」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在新冠病毒猖獗的武漢市及湖北省其他地市和疫情較重的浙江溫州等地區,也出現「颱風眼效應」的類似表現。  這種麻木心態還包括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民眾會出現盲目樂觀、盲目悲觀等兩種心態。
  • 武漢低分女生被新加坡高校錄取兩疑點(圖)
    新加坡5所理工學院均否認 涉事女生:10多天後會證明自己被錄取東湖中學女生張孟蘇。  日前,有武漢媒體發布消息稱,東湖中學高三女生張孟蘇儘管高考僅有445分,但因一個不經意的助人行為,被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破格錄取,同時還獲得了2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
  • 當颱風來臨時,我們在颱風眼裡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曉該活動並參與進來,「閱讀武漢」特從來稿中優選部分刊發。 疫情,猶如一場颱風,猝不及防便席捲了我們的城市。當這場叫作「新冠病毒」的颱風來臨時,有人為我們築起了安全區——颱風眼。外面狂風暴雨,即使身處平靜之隅,我們的內心依舊不得寧靜。而這個時候的少年們,都在想什麼呢?或許,這場「颱風」讓他們成長得更快。
  • 記者解讀颱風: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浙江省氣象臺副臺長樓茂園表示,「這需要技術結合衛星、雷達、自動氣象站等,通過衛星雲圖、大氣環流分析,再根據附近颱風資料的變化,如氣壓、風速等,來確定颱風具體的登陸點。」每當颱風發生,其登陸點總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大夥潛意識裡總覺得,受創最重的一定是颱風登陸區。氣象專家表示,其實颱風在某處登陸並不意味著這裡受災最嚴重。
  • 「追風記者」捨命報導颱風 感受颱風眼可怕溫柔
    登陸點全部斷電,漆黑中,收音機反覆警告:這是建國以來最強悍的颱風,50年不遇。之前,風魔橫掃廣東、福建、浙江,殺死了100多人,逼迫數十萬人逃離家園。  但在此時,段京蕾和她的5個同伴抵達溫州。狂風中,採訪車顛簸得像巨浪裡的小船一樣,「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往外撤,只有我們才往裡走。」  這個被命名為「追風小組」的攝製團體,已是第四年進入颱風中心。
  • "麥德姆"颱風中心路過煙臺 市民或可見"颱風眼"
    一天發布兩次颱風黃色預警    在氣象臺的大廳裡,每一個預報員都在密切關注著天氣的走向,大廳中央的大屏幕一直連線著山東省氣象臺,省內各個城市的氣象部門都進入高度戒備狀態。「兩次預警信號信息基本差不多,只是下午15時發布颱風中心已經位於江西上饒境內,颱風前進的速度有些緩慢。」    煙臺預計會見到「颱風眼」    「麥德姆」登陸福建,當地一些市民見到了「颱風眼」奇觀。既然預計颱風中心要經過煙臺,那麼咱們是不是也可以看見「颱風眼」?
  • 心理學家呼籲關注疫情「颱風眼效應」—新聞—科學網
    不過別忘了,此時疫情尚未結束,溫州大學溫州模式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時勘特別提示,要關注疫情中的「颱風眼」效應。 《中國科學報》:近日,湖北、浙江等疫情較為嚴重地區發生了民眾放鬆警惕、 舉家外出購物,導致公共場所出現集體感染新冠肺炎的新事件,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 颱風眼——溫柔的陷阱
  • 42人颱風天蒙眼行走懸崖邊拒撤離,領隊稱研判是安全的
    8月20日據媒體報導,廣東南澳,消防隊接到報警稱,海岸線上有人頂著颱風搞穿越。消防翻了幾個山頭才找到他們,卻發現這40多人在颱風中戴著眼罩一聲不吭,旁邊是200多米深的懸崖。消防員勸說團隊撤離,領隊自稱是深圳登山運動協會會員,已研判是安全的。
  • 颱風「山竹」肆虐,新加坡卻沒有受到一絲影響
    想必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颱風「山竹」刷屏了吧。目前颱風山竹已經登陸我國的廣東,給廣東省造成的嚴重影響,已致四人死亡。山竹的威力非常大了。菲律賓的呂宋島東北部沿海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壞,了解情況的朋友就知道,新加坡卻沒有受到一絲影響。這是為什麼呢?
  • 記者解讀為何處於「颱風眼」反而風平浪靜
    浙江在線07月10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段羅君)雖然颱風對於我們浙江來說,屬於常客。但是關於颱風,你究竟了解多少?  ●颱風登陸區是否受災最重?  浙江省氣象臺預計,颱風「燦鴻」最大可能將於今天後半夜到明天中午在瑞安到象山一帶沿海登陸。  颱風登陸點如何確定?
  • 颱風「預測帝」:最有效探測法是飛機飛進颱風眼
    (2013年8月,香港天文臺派出飛機,穿越尤特眼牆,飛抵它的颱風眼上空,拍下如下畫面,南海海面清晰可見。)  龍捲風「預測帝」提前一天預測颱風  9月14日2時許,@中國氣象愛好者 便指出,颱風登陸福建的概率增大,廈門和漳州沿海應進入最高防禦狀態。
  • 警惕「颱風眼」現象造成人員傷亡
    在颱風侵襲期間風狂雨驟時,突然風歇雨止,這是否表示颱風已經遠離了?福建省氣象局專家提醒,這很有可能是進入颱風眼的現象,短時間後狂風暴雨會突然再來襲。  據介紹,「颱風眼」的形成是由於颱風內的風是反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造成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的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強風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颱風中心數十公裡範圍內的無風現象,導致雲消雨散而成為颱風眼。
  • 颱風的威力究竟有多大?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原子彈可以摧毀風眼
    2020-11-24 21:05:40 來源: 探秘手記 舉報   颱風是怎樣形成的
  •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新粵媒體合作帶來大灣區新知
    在過去三十年裡,新加坡與廣東之間有了越來越緊密的經貿往來。但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認為,對於很多新加坡人來說,與廣東的聯繫是從更個人、更深刻的感受開始,然後才不斷地演變到社會跟社會之間的關係。&nbsp&nbsp&nbsp&nbsp李慧玲社長給我們展現了一張2009年她在廣東潮安拍下的照片。
  • 追入颱風眼 探颱風奧秘
    但其實很多人並不清楚,在颱風路徑預報取得顯著進展的同時,颱風強度預報的進步卻依然緩慢,特別是颱風強度的數值預報業務能力有待增強。正因為如此,颱風襲來時,「預警不足」和「過度預警」同時存在的現象並不鮮見。  在國際颱風界,近海及登陸前後的熱帶氣旋的定強及強度變化,是前沿科學研究課題。
  • 什麼叫颱風眼?其形狀及大小為何?
    颱風眼為中心氣壓最低之處,其形狀大部分呈圓形、橢圓形、卵形、開口眼和多邊形等五種,其平均直徑約為45公裡左右,最小的為 10-20>公裡,大的可達100-150公裡,即使是同一颱風,於不同時刻,其眼的直徑也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颱風眼的大小有隨颱風的增強而逐漸縮小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