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颱風眼」現象造成人員傷亡

2020-12-02 搜狐網

  新華網福州7月13日電(記者沈汝發)今年第7號強颱風「蘇力」即將來襲,預計將帶來強風暴雨。在颱風侵襲期間風狂雨驟時,突然風歇雨止,這是否表示颱風已經遠離了?福建省氣象局專家提醒,這很有可能是進入颱風眼的現象,短時間後狂風暴雨會突然再來襲。

  據介紹,「颱風眼」的形成是由於颱風內的風是反時針方向吹動,使中心空氣發生旋轉,而旋轉時所造成離心力,與向中心旋轉吹入的風力互相平衡抵消,而使強風不能再向中心聚合,因此形成颱風中心數十公裡範圍內的無風現象,導致雲消雨散而成為颱風眼。

  專家提醒,當狂風暴雨突然停止的時候,很可能是颱風眼經過的現象,一般而言二三十分鐘之後,狂風暴雨會再來臨,所以千萬不可認為颱風已經遠離,因為颱風離開時,通常風雨是漸漸減小的,不會突然停止。

  據了解,有些人因為「颱風眼」現象,誤以為颱風已經過去,到海上漁排、漁船上作業,造成人員傷亡現象。

  福建省氣象局專家表示,只有在風雨漸次減小,並變成間歇性降雨,慢慢地風變小,雲升高,雨漸停,這才是颱風離開了。如果颱風眼並未經過當地,但風向逐漸從偏北風變成偏南風,且風雨漸小,氣壓逐漸上升,雲也逐漸消散,天氣轉好,這也表示颱風正在遠離中。

  作者:沈汝發

news.sohu.com false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7/13/c_116522339.htm report 664 新華網福州7月13日電(記者沈汝發)今年第7號強颱風「蘇力」即將來襲,預計將帶來強風暴雨。在颱風侵襲期間風狂雨驟時,突然風歇雨止,這是否表示颱風已經遠離了?福建

相關焦點

  • 颱風海棠風力減弱 福建尚無人員傷亡的報導
    中新社福州七月十九日電 (記者畢永光)第五號颱風「海棠」今日下午十七時十分左右在福州連江縣黃岐鎮登陸,中心風力十二級。登陸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風力有所減弱。  據福建省氣象臺介紹,颱風「海棠」在臺灣登陸後,放慢腳步,走走停停,故「拜訪」福建比預計時間來得遲。由於準備充分,尚無颱風造成人員傷亡的報導。
  • 強颱風登陸日本致人員傷亡 太空人拍到震撼颱風眼(組圖)
    原標題:強颱風登陸日本致人員傷亡 太空人拍到震撼颱風眼(高清組圖)   受「浣熊」颱風影響,日本衝繩街區樹木被大風颳斷(網頁截圖)   據日本《朝日新聞》7月10日報導,第8號颱風「浣熊」於10日上午7時許在日本鹿兒島縣阿久根市附近登陸。
  • 颱風「玲玲」過境黑龍江 無人員傷亡報告
    人民網哈爾濱9月8日電(陳靜)根據黑龍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消息,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過境當地期間,哈爾濱、牡丹江、佳木斯、雙鴨山、鶴崗等地降下暴雨,截至目前,全省尚無人員傷亡報告。
  • 面臨四方面不利因素 颱風「菲特」極易造成傷亡
    颱風解析10月份登陸閩浙交界處「一手颱風」並不多10月份算是福州的秋季了,這段時間太陽輻射已經減弱,氣溫也逐漸降了下來,為何還有強颱風級別的「菲特」生成?對此,氣象部門的專業人士透漏,10月份太陽輻射剛剛減弱,但是西太平洋上的海溫依然很高,積蓄了大量的熱量,有利於颱風生成。加上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颱風生成,海上一些活躍的熱帶系統,很容易互相抱團,結合成一個巨大的颱風。10月登陸我國的颱風不少見,但是此時沒有經過臺灣的削弱,登陸閩浙交界處的「一手颱風」並不多。
  • 心理學家解讀疫情引發三大心態 呼籲預防「颱風眼效應」
    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溫州大學溫州模式發展研究院院長時勘教授通過網絡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指出,在麻木心態當中,要特別關注並警惕疫情重災區出現「颱風眼效應」,防止疫情反彈。  時勘教授2003年就率團隊承擔關於SARS對民眾風險認知心理的調研項目,2008年又對汶川地震心理疏導方法展開研究,在危機突發事件心理應對方面積累有豐富經驗。
  • 風眼清晰!異常颱風將登陸非洲,或成索馬利亞風王!分析:警惕蝗災
    隨著之前颱風環高登陸中南半島,西太平洋從秋季以來的活躍颱風季算是告一段落,這幾天西太平洋上已經歸於平靜。但與此同時,印度洋上卻開始活躍起來——11月22日,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北印度洋上熱帶雲團湧動,是熱帶系統活躍的特徵。
  • 心理學家呼籲關注疫情「颱風眼效應」—新聞—科學網
    不過別忘了,此時疫情尚未結束,溫州大學溫州模式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社會與組織行為研究中心主任時勘特別提示,要關注疫情中的「颱風眼」效應。 《中國科學報》:近日,湖北、浙江等疫情較為嚴重地區發生了民眾放鬆警惕、 舉家外出購物,導致公共場所出現集體感染新冠肺炎的新事件,對此您有什麼看法?
  • 颱風眼——溫柔的陷阱
  • 颱風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一次颱風登陸,降雨中心一天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達500-800毫米。颱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是最具危險性的災害。颱風暴雨強度大,洪水出現頻率高,波及範圍廣,來勢兇猛,破壞性極大。
  • 「追風記者」捨命報導颱風 感受颱風眼可怕溫柔
    最後很幸運,劉輕揚所在的這組人扎到了「颱風眼」——颱風的最中心,並順利捕捉到了颱風登陸的畫面。  進入「颱風眼」  「我是追逐『颱風眼』的神話。」劉輕揚說,「有時去外圍雲系追降雨,運氣好也會碰到。」仿佛是天公作美,幾乎到目前為止,凡是她踏足的地方,「颱風眼」的畫面都被捕捉到了。  「颱風眼是確定颱風登陸點的關鍵。」
  • 4·20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原因分析
    在雅安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嵇少丞根據對大量地震災害調查資料,分析了蘆山地震造成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這對災區如何找尋受困災民及災後重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嵇少丞  部分房屋  建在斷裂帶上  斷層是地震時地面變形的集中之地。斷層的位移,包括水平和垂直位移。
  • 青海德令哈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
    記者從青海省地震局了解到,12月21日13時15分發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的5.0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及重大財產損失。  據了解,地震發生後,青海省地震局立即啟動四級地震應急響應,海西州政府有關負責人也趕赴現場調查地震造成的損失。
  • 颱風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強風、暴雨、風暴潮
    颱風給廣大的地區帶來了充足的雨水,成為與人類生活和生產關係密切的降雨系統。但是,颱風也總是帶來各種破壞,它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是世界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颱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
  • 颱風「杜鵑」來襲,「龍王」再現?寧波今起將有大到暴雨
    由於形成於較低的海溫區,其結構不同於一般颱風,一般颱風有非常明顯的外圍螺旋雲帶,但環狀颱風的外圍螺旋雨帶不明顯或者沒有外圍螺旋雲帶,強對流雲區集中在颱風眼區周圍附近,具有形狀對稱、結構密實、眼區較大,這使得颱風中心附近兩側的風雨比較集中。「杜鵑」颱風眼直徑達140公裡,而一般颱風眼的直徑不超過100公裡,屬於少見的「大眼」颱風。
  • 颱風命名始於20世紀初 造成重大損失將除名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颱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 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颱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颱風同名,颱風委員會成員可申請將其使用的名稱從命名表中刪去,也就是將這個名稱永遠命名給這次熱帶氣旋,其他熱帶氣旋不再使用這一名稱,比如說「雲娜」。
  • 那些年吹過雲南的颱風
    如果風暴潮與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能產生高頻率的潮位,導致潮水漫溢,海堤潰決,衝毀房屋和各類建築設施,淹沒城鎮和農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颱風引發的次生災害也很恐怖,主要包括暴雨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 颱風溫比亞終於涼了!峰值10級的它破壞力竟超過超強颱風瑪莉亞
    8月21日凌晨2時颱風溫比亞終於涼了!據中央氣象臺2時7分發布的颱風快訊顯示,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變性後的溫帶氣旋已於20日夜間在黃海北部海面進一步減弱,目前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中央氣象臺21日02時對其停止編號。
  • 颱風利奇馬來了,科普下颱風是如何形成的
    颱風是一種破壞性強,危害性大的天氣現象。在颱風經過的地區,船隻可能被吞沒,建築可能被摧毀,一般還能產生150300毫米降雨,暴雨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嚴重災害颱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颱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颱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
  • 颱風「天秤」已造成菲律賓335人死亡或失蹤 目前洪水還沒有消退
    2017年12月25日訊,新華社馬尼拉12月25日電(記者董成文)菲律賓國家減災管理委員會25日說,22日登陸菲南部棉蘭老島的颱風「天秤」24日已離開菲律賓,但颱風引發洪水和泥石流造成的傷亡數字在增加。據最新統計,已有164人死亡、171人失蹤。
  • 颱風來襲,請備好這些姿勢!
    今年第9號颱風「利奇馬」(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早晨5點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邑縣近海海面上,外圍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0百帕。颱風是啥?颱風實際上是強烈的熱帶氣旋。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熱帶氣旋,其強度差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