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千腳 每雙鞋都有適合的主人!Hello大家好,這裡是最懂你的WEN鞋評,我是果子。
要說最被我們的粉絲期待著的國產實戰鞋,這雙大三角自稱第二怕是沒有人敢說第一。
自從去年8月中旬參加匹克粉絲節首次看到這雙大三角的Sample,以及去年的125見到了市售版的大三角以來,這雙鞋可謂是將噱頭直接拉滿,將人們的期望頂到了極點。
就我個人而言,這雙鞋受到如此期待的期望大概有如下幾點:
過去的輝煌
初代的匹克-大三角誕生於10年前,也就是2011年,當時它是作為奧蘭多魔術隊的鋒線悍將,被稱作「法國喬丹」的麥可-皮特魯斯的籤名鞋出現在大家眼中的。
所以這雙「青回」配色就是以初代大三角的配色作為設計靈感,選用了和魔術隊配色很像的藍黑白色作為了球鞋的主體配色,球鞋的造型也是與當年的初代大三角無比接近。
當然,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喬治-希爾那雙金黃色的大三角。
將一向被詬病不輕的匹克logo放置在鞋面的外前側,如此獨樹一幟的設計還是蠻吸睛的。
現在的榮光
回到這雙鞋上,匹克在這雙鞋的中底上又搞事了。
全掌E-TPA的澎湃科技出現在了這雙「復活」的大三角之上。
什麼是E-TPA?近些年火爆全國的,就是基於E-TPA發泡基礎上誕生的中底科技。
換言之,你就可以將澎湃科技視作是匹克旗下的科技。
回溯過去一年中,馭帥13、WOW8的限量、高價格、炒作……讓本該平靜的實戰鞋市場變得波瀾四起。此時出現了一款腳感類似的「平替款」,豈不是皆大歡喜?
但是這裡也想提出一個「隱患」:
大三角上呈現的澎湃科技在外觀形態上跟李寧的科技簡直一模一樣,如果不是完全了解科技信息的人,很容易一眼就說匹克的澎湃科技是抄襲李寧的。
其他方面,中底位置的碳板,以及嵌入在後跟的態極材質,讓這雙鞋至少在配置上看起來,已經有了一雙旗艦款該有的樣子。
未來的展望
在如今的球鞋市場上,顏值愈發成為了大家選擇的重要元素。
僅就已經曝光出的配色來看,這次的大三角至少在顏值上有了一絲絲讓人可期待的原因,即使對比其他品牌來說,它做的還不是不夠出色。
明星的效應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明星的帶貨了。
轉投金州勇士隊之後,被戲稱為「枸杞哥」的維金斯就吸引了更多的視線。
將他作為產品的代言人,無疑給這雙鞋吸引到了更多的曝光以及關注。
回到這雙鞋的基礎配置上,鞋面採用了雙層的設計,MONO紗線混合織物與匹克的surface系統一同出現在了鞋面上。
前掌包皮式的處理一方面致敬了經典,同時也讓球鞋有了自己的特點。
後跟的填充以及內置港寶也是做的比較紮實。
外底使用了三角形混雜人字紋的水晶底,抓地力值得期待,耐磨性有待考量。
同時這雙鞋金銀色對稱的點綴,包括大三角的logo,鞋舌處的匹克logo也是讓這雙鞋很有自己的韻味。
大家都知道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資深的匹克粉絲,但是對這雙期望頗高的大三角,我反而有了一絲不滿。
首先就是這次的套裝。
就我個人來說,這次套裝的發售形式我是很喜歡的,用首發的套裝作為噱頭,毫無疑問可以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可是,一雙新-大三角加上一雙拖鞋……是個什麼操作?
從我個人理解的角度來看有些強行套裝的操作了,既然你想好了致敬經典,那麼選擇將新大三角和10年前的初版大三角作為套裝發售是不是更有經典和傳承的意味?
別說什麼要重開模具會增加工作量,當時帕克退役的時候,帕克7代和帕克1代都可以以套裝的形式發售,那大三角為何不可?
其次就是發售的時間。
這個大三角初定的發售時間本來是1月1日,但是在匹克官方在2020的最後一天官宣將發售時間推遲到了1月20日,原因是有輕微的「溢色」問題。
這一點我個人是有一點不悅的,這雙鞋早在8月份就已經曝光在大家眼前了,但是臨近發售了發現了這樣的問題,至少我個人是有點哭笑不得的。
甚至腹黑一點來說,這聽起來像極了「我再吊吊你們胃口」的營銷策略。
最後就是產品本身了。
我親民的匹克大大了,你們什麼時候才能將尺碼做得稍微貼近大眾一些啊?
從我們首次測評匹克的實戰鞋帕克7代開始,匹克的尺碼就是我們最不滿意的一個點。
現如今品牌主要的尺碼就是US以及EUR,雖然匹克使用到FR的計量單位我們沒什麼可指責的,但是每次都要比正常尺碼大出那麼多,真的是很影響消費者體驗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穿上42碼之後的內長,還是嚴重偏大的。
有朋友觀看我們節目了,可能知道這雙鞋偏大,需要買小,但是還有大部分沒有看我們節目的人,如果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購物習慣去選擇匹克的實戰鞋,那他們怎麼辦?
與此同時,作為態極科技出現之後,我們心裡匹克顏值最高的實戰鞋,它的造型卻來自於10年前。
我們到底該說這是時尚審美的一個輪迴呢,還是匹克在設計上黔驢技窮呢?
當然,一雙鞋該誇該貶還是要看它的實戰性能,這雙鞋我還是抱有極高期待的,最近幾天我也會集中體驗這款被注入了全新靈魂的經典之作,到時候實戰測評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