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這是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對天的大哉問。
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搭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衝出地球。
火星,中國來了。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圖源:新華社
「天問」
今年4月,中國國家航天局宣布,將中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系列」,將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火星任務作為中國行星探測工程的第一步,按照計劃,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繞、落、巡」(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屬首次。
為什麼將「天問」第一步落於火星?
有關專家介紹,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距離較近、二者有相似的自轉周期、火星上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2018年,科學家還在火星南極冰蓋下發現液態水存在證據。
因此,通過發射探測器了解火星狀況、獲取信息,能幫助人類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變與未來發展,並以此為起點,發掘地球之外其他適宜生命孕育的星球。
在此過程中,探索火星上的生命存在,研究火星磁場長期演變、火星大氣和氣候演化、火星地形地貌特徵與分區,都具有重要科學意義。
7月22日,「天問一號」 火星車正式發布。圖源:央視新聞
難度
在科研人員看來,此次火星探測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國家航天局總工程師葛小春稱,這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研製時間很緊,並且地(球)火(星)距離遠,通訊延時大,行星空間環境複雜,火星地形地貌陌生,難度可想而知。
時間上,由於地球與火星的相對位置在不斷變化,為了讓探測器順利抵達火星,要抓住每26個月才有一次的「火星衝日」(此時地火距離最近)發射窗口,錯過了今天,下次就只能等到兩年多之後;
距離上,地月平均距離為38萬公裡,地火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最遠為3-4億公裡,有人比喻,讓火星探測器精準著陸,難度相當於「從巴黎擊出一隻高爾夫球,落在東京的一個洞裡」;
此外,地火距離還將帶來至少10分鐘的信號延時,航天專家龐之浩表示,「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和著陸的那段關鍵時間,只能依靠研究人員提前輸入數據,由探測器進行自主判斷,相當於『盲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火星探測器總體主任設計師王闖稱,中國首次實施火星探測任務,對火星的環境,特別是大氣等參數所知甚少,「相當於我們到一個完全未知的環境實施探測,挑戰很大」。
一位資深科學人士告訴島妹,火星探測至少需要如下技術準備工作:
「需要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將探測器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從而離開地球;
對長達數月的星際航行實施精確的軌道測定;
對探測器實施巡航段維護和管理,確保其在到達火星時仍能正常工作;
實施超遠距離的測控和通信,接收來自數億公裡遠的火星探測器發回的微弱信號;
此外,還需要探測器具備很強的自主姿態控制和運行能力。」
每一項都挑戰重重。但專家認為,有探月工程連戰連捷的經驗,以及大推力運載火箭、超1億公裡測控等技術突破,中國的火星探測起點並不低。
火星圖片(圖源:NYT)
深空
2019年11月14日,在河北懷來的地外天體著陸綜合試驗場,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著陸器懸停避障試驗成功。
相關技術人員告訴島妹:「探測器發射後,大約需要7個月左右的時間飛抵火星,最後在火星降落只有7分鐘的時間。」該次試驗模擬了著陸器在火星環境下懸停、避障、緩速下降過程,對其設計正確性進行了綜合驗證。
國家航天局系統工程司相關負責人此前介紹,今夏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預計在2021年到達火星;其後,計劃在2028年左右進行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此外,中國還計劃進行小行星探測、木星系探測等工程。
「天問系列」的徵程開啟,也正式標誌著中國行星探測形成了整體概念,中國太空探索跨入了新裡程。
自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中國航天一路艱辛,也一路輝煌。
十八大以來,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探月工程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2019年,中國航天領域發射次數最終定格在34次,連續兩年成為全球年度航天發射次數最多的國家;2020年,中國將繼續實施月球探測工程,空間站飛行任務也將拉開序幕。
這一系列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也體現了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瞄準「深空」的民族夢想。
4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中表示:「不管條件如何變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志氣不能丟。新時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宇宙浩瀚,星空燦爛。這一次,遍布著沙丘礫石的紅色星球,將成為中國航天人的下一步;這一徵途,也將永無止境。
文/點蒼居士
資料/雲中歌
來源:俠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