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改變我們的生活不僅體現在電腦、手機、智能眼鏡、手錶、各類穿戴式設備等屬於人類附屬的產品,這些技術其實也完全可以植入到我們的大腦中,真正讓數字科技融入到人體。實際上,大腦植入技術的應用遠不止我們所想的那麼單調,除了幫助盲人恢復視覺、幫助聽障人士恢復聽覺,還能用於集中注意力、增加美好回憶,甚至是通過晶片完成如科幻電影中那樣的快速學習,讓眼睛具備夜視、變焦的能力。
大腦植入物屬於神經義肢技術(neuroprosthetics)範疇,這類技術的發展具備了相當廣闊的空間。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Gary Marcus與西雅圖艾倫腦科學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Brain Science)CEO Christof Koch在致華爾街日報的文章中就說,「今天的大腦晶片植入就好像數十年前的雷射眼科手術」,意義是相當非凡的,「雖然仍然存在風險,而且目前僅對很少一部分病人可用,但至少標誌著一個時代的來臨」。
大腦植入技術的既有成果
目前世界上已經有超過30萬人在用一種名為耳蝸植入的大腦植入方式,得以替換在聽覺方面存在故障的耳朵,讓聽障人士恢復聽力。整套系統用麥克風收集外部聲音,隨後通過電極來模擬聽覺神經,最終讓大腦能夠聽到大概。這種方式和傳統意義上的「聽到」是不一樣的,但起碼讓聽障人士有能力覺察到外部聲音。
這種技術需要首先在患者頭蓋骨開個小洞,隨後將小型電極置入到患者頭顱中,其中內置的電池基本是2-3年就需要換一次的。系統會對大腦控制動作的部分進行刺激,以期達到相應的作用。在這種電刺激發生之後,甚至能夠幫助減輕甚至消除帕金森症的症狀——雖然這麼做實際上並不能阻止病症的惡化。
除了幫助恢復聽覺,去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還批准通過了一種視網膜植入物,這種植入物能夠讓因色素性視網膜炎導致眼盲的患者有能力感知到形狀和動作。該設備由Second Sight公司製造,設備中包含60個組成「視網膜假體」的電極,設備系統中的小型視頻攝像頭和處理單元能夠以無線的方式將數據傳輸至視網膜電極。
像科幻小說一樣快速掌握知識、加強感知能力
向腦內植入電極,恢復人體的某些功能性損傷,這聽起來已經足夠神奇,不過利用這種技術所能達到的大腦強化功能還遠不止這些。就像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一樣,這類神經義肢技術甚至能夠幫助人們實現快速學習、記憶處理、進一步加強感知能力。比如說現有科技足以幫助盲人恢復視覺,而未來的植入物則能讓人在黑暗中都看到東西,讓人眼同樣具備夜視能力,甚至讓眼睛具備變焦功能,50米以外的東西都能看清。
研究人員甚至演示了如何通過外部電極對大腦產生刺激,幫助人們更快地掌握數學。還有一項小型研究則使用內部電極進行深部腦刺激,這樣一來人們認路甚至導航的能力就變得極其強悍:人們的空間能力得到強化,甚至能夠知道前往目的地更佳的捷徑——尤其對路痴而言可謂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