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仿星器核聚變裝置試驗成功:將有效模擬太陽內部環境

2020-11-22 網易手機

(原標題:德國仿星器核聚變裝置試驗成功:將有效模擬太陽內部環境)

去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開始啟動一種新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仿星器」。根據設計思路,研究人員只需向其中注入少量的氫,並將其加熱到成為等離子體,就可以有效地模擬了太陽內部的環境。這臺所謂仿星器的代號為「Wendelstein 7-X」。自該設備開始研發以來,人們一直在質疑其究竟何時能夠按預期目標開展工作,並產生正確的磁場。在過去數月中,研究人員對「Wendelstein 7-X」實施的多次試驗證明,這臺仿星器能夠實現預期目標。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開始啟動一種新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仿星器」。

  

氫在仿星器「Wendelstein 7-X」內部加熱。仿星器利用一個複雜的磁性線圈系統來限制並引導等離子體進行聚變反應。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核聚變研究中心。

在仿星器中,等離子體被外部的磁性線圈所控制。磁性線圈在內部的真空室周圍產生扭曲磁場線。


仿星器「Wendelstein 7-X」產生的等離子體,它主要由氦組成,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在接下來數年中,「W7-X」將繼續測試核聚變裝置中將要面對的極端環境。

仿星器「Wendelstein 7-X」位於德國,造價約10億歐元,它可以產生恆星內部的極端環境。

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都在努力嘗試核聚變技術的利用,德國「Wendelstein 7-X」(或簡寫為「W7-X」)仿星器的試驗則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核聚變技術的擁護者認為,這項技術的實際運用儘管還需數十年的努力,但一旦成功,仿星器將能夠完全取代化石燃料和傳統的核裂變反應堆。未來的核聚變反應堆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另一種就是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在託卡馬克核聚變反應堆中,只需要利用一個2D磁場來控制等離子體,而仿星器的運行則是依靠一種扭曲的3D磁場。

在過去數月中,美國能源部物理學家薩姆-拉澤爾森協同德國科學家對「W7-X」實施了多次試驗。研究人員得到的試驗結果可以證明仿星器在未來核聚變反應堆中是可行的。既然仿星器已經啟動,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一個重要問題的答案,即它能否產生一個正確的磁場。這個磁場在仿星器中非常關鍵,它是仿星器中唯一負責控制等離子體並使其發生核聚變的事物。科學家們最新試驗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之上。

研究項目負責人薩姆-拉澤爾森來自美國能源部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拉澤爾森表示,「我們已經證實,我們所建立的磁場可以達到設計的要求去正常運行。」根據設計方案,「W7-X」自身並不會直接產生任何能量。在接下來數年中,「W7-X」將繼續測試核聚變裝置中將要面對的極端環境。在去年12月的首次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氦,因為它比氫更容易加熱。研究人員介紹說,「幾個月所取得的試驗成果是仿星器研究過程中的重大進展,它展現了複雜的、精密的磁場結構。」

仿星器也是一種核反應堆,但是它沒有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應用廣泛。仿星器將熾熱的等離子體限制於扭曲的磁場中進行聚變反應。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則是利用強大的電流引導等離子體在一個油炸圈餅形狀的設備中進行聚變反應。託卡馬克聚變反應堆於上世紀50年代由前蘇聯物理學家發明。一般認為,託卡馬克反應堆建造相對容易。仿星器的扭曲結構可以幫助其更好地控制等離子體。此外,仿星器運行風險較小,不像託卡馬克反應堆那樣容易出現內部電流突然中斷現象,造成聚變反應立即停止。聚變反應可以提供近乎無窮無盡的能量,從而終結依賴化石燃料發電的歷史。

[廣告]活動入口:

買美股,上老虎 - 超低佣金,每股只需1美分

本文來源:cnbeta網站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德國仿星器核聚變裝置試驗成功
    仿星器「Wendelstein 7-X」產生的等離子體,它主要由氦組成,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在接下來數年中,「W7-X」將繼續測試核聚變裝置中將要面對的極端環境。仿星器「Wendelstein 7-X」位於德國,造價約10億歐元,它可以產生恆星內部的極端環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1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去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開始啟動一種新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仿星器」。根據設計思路,研究人員只需向其中注入少量的氫,並將其加熱到成為等離子體,就可以有效地模擬了太陽內部的環境。
  • 德國仿星器試驗成功,兼談可控核聚變的原理
    直到60年代初蘇聯人搞出了一個叫做託卡馬克裝置的核聚變裝置,這個裝置第一次實現了人對等離子的有效約束,點亮了一條人類研究可控核聚變的前進明路。近三十年來,世界上的託卡馬克裝置加起來有上百座之多,我國的可控核聚變研究的主流以及主要成果,也都是在託卡馬克裝置研究上取得的。比如最近在網上刷屏的我國中科大的人造太陽,實現了兩分鐘的連續燃燒的新聞,也是在託卡馬克裝置上實現。
  • 德國仿星器刷新2000萬度高溫紀錄,核聚變能源即將迎來突破?
    為遏阻氣候變暖,各國都在尋求水能、風能、核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但同樣會釀成不同的環境和生態後果。要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人們寄希望於一種最清潔,最有效的能源,那就是模擬恆星內部反應的核聚變。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單獨或聯合研究核聚變反應堆,最熱的是託克馬克裝置,包括歐洲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美國國家點火裝置,以及中國合肥的先進實驗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等,中國的託克馬克本月12日首次實現了加熱功率超過1億兆瓦,等離子體儲能達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 世界最大的仿星器聚變裝置在德國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實際上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按設計,仿星器通過模仿恆星內部持續不斷的核聚變反應,將等離子態的氫同位素氚和氘約束起來,並加熱至1億攝氏度的高溫發生核聚變,以獲得持續不斷的能量。
  • 世界最大仿星器聚變裝置升級改造
    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是一種受控核聚變裝置。按設計,仿星器通過模仿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將等離子態的氫同位素氘和氚約束起來,並加熱至1億攝氏度左右發生核聚變,以獲得持續不斷的能量。位於德國東北部城市格賴夫斯瓦爾德的「螺旋石7-X」裝置在2015年12月開始運行,至2016年3月結束第一輪實驗,成功製造出氦和氫等離子體。
  • 德國造出未來核電廠模型 「仿星器」離人類可控核聚變夢想又進了一步
    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夢想著將核聚變所產生的巨大能量轉化為清潔、取之不盡的能源來源。但是,核聚變的不可控制成為最大的難題。如今,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IPP)的努力下,這一夢想可能很快就要實現了。
  • 德國開始測試「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不久前德國科學家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的一個大型實驗室內成功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W7-X)。
  • 德國開啟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科學家成功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 世界最大核聚變研究設備仿星器運行
    12月10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屬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宣布,用於研究核聚變反應的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當天開始運行,並首次製造出氦等離子體。 成功的開始 據新華網11日報導,位于格賴夫斯瓦爾德的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10日宣布其在「螺旋石7-X」裝置上,實現首次氦等離子體放電。
  • 託卡馬克:可控核聚變裝置
    這個等離子體電流與外面的線圈電流一起,產生一定的螺旋型磁場,將其中的等離子體約束住,並使其與外界儘可能地絕熱。這樣,等離子體才能被感應、中性束、離子迴旋共振、電子迴旋共振、低雜波等方式加熱到上億度的高溫,以達到核聚變的目的。
  • 「仿星器」將投入運行:幫助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
    (Greifswald),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超凡設計的裝置最終將幫助人類將可控核聚變變為現實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科學家們正接近將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投入使用。所謂「仿星器」(Stellarator),顧名思義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本質上這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這裡提到的這臺仿星器代號「Wendelstein 7-X(W7-X)」,其一次運行可以連續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這臺設備坐落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超凡設計的裝置最終將幫助人類將可控核聚變變為現實。
  • 德測試「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2月3日報導】題:德國正在接近核聚變這一獲得無限清潔能源的長期夢想    德國科學家今天將向已成為能源「聖杯」的核聚變邁出第一步,核聚變有提供無限清潔能源的潛力。要利用這種能源,存在一系列挑戰,研究人員需製作一種能將原子加熱至1億攝氏度以上的裝置。
  • 全球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首次製造出氦等離子
    12月10日,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IPP)宣布,用於研究核聚變反應的世界最大仿星器「Wendelstein 7-X」已開始運行,並首次製造出了氦等離子體。「Wendelstein 7-X」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聚變裝置,用來研究仿星器裝置應用於聚變電站的適用性和可行性。
  • 世界最大核聚變研究設備仿星器開始運行
    新華網柏林12月11日電(記者郭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屬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10日說,用於研究核聚變反應的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當天開始運行,並首次製造出氦等離子體。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實際上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
  • 「仿星器」模仿恆星 幫助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
    這臺仿星器代號「Wendelstein 7-X(W7-X)」,其一次運行可以連續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文/晨風科學家們正接近將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投入使用。所謂「仿星器」(Stellarator),顧名思義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本質上這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
  • 核聚變仿星器「W7-X」磁場強度達到設計峰值
    誤差不到十萬分之一 或可用作更安全實用核聚變模型試驗呈現的表面磁場線(《自然·通訊》雜誌供圖)科技日報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聶翠蓉)美國能源部(DOE)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PPPL)官網4日發布公告稱,該實驗室物理學家薩姆·拉澤爾松與德國科學家合作證實,核聚變裝置代號「W7-X」的仿星器能產生與設計值完全一致的高強磁場。
  • 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揭秘:無限廉價能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Stellarator)核聚變反應堆。該裝置被暱稱為「文德爾施泰因7-X」(簡稱W7-X),能一次約束超高溫的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以上。近日,W7-X反應堆製造出了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的氦等離子體,持續了十分之一秒。
  • 世界最大核聚變研究設備仿星器開始運行
    核聚變是解決能源問題的主要選擇之一。核聚變反應所需的氚和氘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1公斤核聚變原料產生的電能等同於1.1萬噸煤產生的電能。核聚變反應堆比目前核電站的核裂變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更少,放射性也會在短期內消失。
  • 德國「仿星器」成功開啟製造出氦等離子體(圖)
    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W7-X),現成功地製造出超熾熱等離子體,未來或將提供用不完的清潔廉價能源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
  • 炮製「恆星」:全球科學家期待德國「仿星器」測試結果
    核聚變學家翹首以盼全球最大仿星器——德國WX-7核聚變裝置測試結果。德國東北部的一個實驗室中隱約閃現著微弱的光亮,研究人員正準備啟動一個叫作「仿星器」的核聚變設備,這是目前為止最大的核聚變設備。   這臺斥資10億歐元的機器名叫文德爾施泰因7-X(W7-X)。這個光芒閃爍的裝置擁有16米寬的直徑,上面布滿了各種形狀和尺寸的設備,無數的電纜從裝備上蔓延到各個方向,技術人員不時在此處彼處敲打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