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開啟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科學家成功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
世界最大「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揭秘:無限廉價能源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已經成功地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Stellarator)核聚變反應堆。該裝置被暱稱為「文德爾施泰因7-X」(簡稱W7-X),能一次約束超高溫的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以上。近日,W7-X反應堆製造出了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的氦等離子體,持續了十分之一秒。
-
實現首次等離子體放電!世界最大核聚變研究設備仿星器運行
12月10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屬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宣布,用於研究核聚變反應的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當天開始運行,並首次製造出氦等離子體。 成功的開始 據新華網11日報導,位于格賴夫斯瓦爾德的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10日宣布其在「螺旋石7-X」裝置上,實現首次氦等離子體放電。
-
德國開始測試「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不久前德國科學家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的一個大型實驗室內成功開啟了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W7-X)。
-
世界最大核聚變研究設備仿星器開始運行
新華網柏林12月11日電(記者郭洋)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屬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10日說,用於研究核聚變反應的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當天開始運行,並首次製造出氦等離子體。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實際上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
-
德測試「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2月3日報導】題:德國正在接近核聚變這一獲得無限清潔能源的長期夢想 德國科學家今天將向已成為能源「聖杯」的核聚變邁出第一步,核聚變有提供無限清潔能源的潛力。要利用這種能源,存在一系列挑戰,研究人員需製作一種能將原子加熱至1億攝氏度以上的裝置。
-
德國「仿星器」成功開啟製造出氦等離子體(圖)
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反應堆,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W7-X),現成功地製造出超熾熱等離子體,未來或將提供用不完的清潔廉價能源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成功開啟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核聚變裝置,它被命名為「文德爾施泰因 7-X」(簡稱
-
世界最大核聚變研究設備仿星器開始運行
據新華網報導,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下屬的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10日說,用於研究核聚變反應的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當天開始運行,並首次製造出氦等離子體。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實際上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
-
德國仿星器核聚變裝置試驗成功
仿星器「Wendelstein 7-X」產生的等離子體,它主要由氦組成,溫度高達100萬攝氏度。在接下來數年中,「W7-X」將繼續測試核聚變裝置中將要面對的極端環境。 世界許多國家科學家都在努力嘗試核聚變技術的利用,德國「Wendelstein 7-X」(或簡寫為「W7-X」)仿星器的試驗則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核聚變技術的擁護者認為,這項技術的實際運用儘管還需數十年的努力,但一旦成功,仿星器將能夠完全取代化石燃料和傳統的核裂變反應堆。未來的核聚變反應堆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託卡馬克核聚變裝置,另一種就是仿星器核聚變裝置。
-
德國仿星器刷新2000萬度高溫紀錄,核聚變能源即將迎來突破?
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單獨或聯合研究核聚變反應堆,最熱的是託克馬克裝置,包括歐洲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美國國家點火裝置,以及中國合肥的先進實驗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等,中國的託克馬克本月12日首次實現了加熱功率超過1億兆瓦,等離子體儲能達到300千焦,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達到1億度,朝著未來聚變堆實驗運行邁出了關鍵一步。
-
世界最大的仿星器聚變裝置在德國正式啟動—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柏林2月3日電(記者郭洋)世界最大仿星器「螺旋石7-X」3日在德國正式啟動科學實驗並首次製造出了氫等離子體,向實現受控核聚變邁出重要一步。
-
德國仿星器核聚變裝置試驗成功:將有效模擬太陽內部環境
去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科學家開始啟動一種新型大型核聚變反應堆--「仿星器」。
-
核聚變仿星器「W7-X」磁場強度達到設計峰值
(PPPL)官網4日發布公告稱,該實驗室物理學家薩姆·拉澤爾松與德國科學家合作證實,核聚變裝置代號「W7-X」的仿星器能產生與設計值完全一致的高強磁場。實驗中獲得的磁場強度偏離設計值的誤差不到十萬分之一,這一結果成為驗證仿星器用作核聚變模型的關鍵一步。仿星器概念最早於1951年由著名物理學家萊曼·斯皮策提出,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多數核聚變研究聚焦於另一國際熱核聚變裝置——託卡馬克。
-
世界最大仿星器聚變裝置升級改造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消息,世界最大的仿星器受控核聚變裝置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是一種受控核聚變裝置。按設計,仿星器通過模仿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將等離子態的氫同位素氘和氚約束起來,並加熱至1億攝氏度左右發生核聚變,以獲得持續不斷的能量。位於德國東北部城市格賴夫斯瓦爾德的「螺旋石7-X」裝置在2015年12月開始運行,至2016年3月結束第一輪實驗,成功製造出氦和氫等離子體。
-
德國仿星器試驗成功,兼談可控核聚變的原理
幾乎和原子彈爆炸同一時間,人類就開始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當時的科學家們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前景極其樂觀,他們甚至已經想像到,在不久的將來,聚變反應堆在世界各地落地開花,屆時,全世界人們都將用上最清潔,最便宜,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聚變能。
-
「仿星器」模仿恆星 幫助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
科學家們正接近將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投入使用。
-
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開始組裝
人類目前科技的本質就是「燒開水」,而可控核聚變將徹底改變這一狀況。2006年開始,國際熱核實驗堆(簡稱ITER)即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一直在進行中,它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能源項目之一。ITER的託卡馬克(tokamak),圓周長30米,高30米,由在許多國家/地區製造的超過一百萬個零件組成。用於容納反應堆的建築物的建設已於去年11月完成,這為託卡馬克實驗奠定了基礎,該實驗將容納比現在設備的等離子體流厚10倍的等離子體流。
-
「仿星器」將投入運行:幫助人類實現可控核聚變
科學家們正接近將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投入使用。 北京時間10月30日消息,科學家們正接近將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投入使用。所謂「仿星器」(Stellarator),顧名思義就是對恆星的模仿,本質上這是一種核聚變反應研究設備。這裡提到的這臺仿星器代號「Wendelstein 7-X(W7-X)」,其一次運行可以連續約束超高溫等離子體長達30分鐘。這臺設備坐落在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Greifswald),研究人員表示這一超凡設計的裝置最終將幫助人類將可控核聚變變為現實。
-
世界各國核聚變成就,中國處於什麼階段,未來我們會用上核聚變嗎
磁約束核聚變:在一個封閉環境內將氣體加熱到數億度讓原子核發生聚變反應。沒有任何材料可製造成容器壁來容納數億度的高溫,那麼製造一個強磁場讓超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一定空間內環繞磁場高速運轉,讓空間來存放溫度。這類設備基本分為託卡馬克裝置和仿星器兩個流派,託卡馬克裝置是目前最主流的發展方向。
-
德國造出未來核電廠模型 「仿星器」離人類可控核聚變夢想又進了一步
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夢想著將核聚變所產生的巨大能量轉化為清潔、取之不盡的能源來源。但是,核聚變的不可控制成為最大的難題。如今,在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IPP)的努力下,這一夢想可能很快就要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