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有哪些?
時間:2016-09-06 15:43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有哪些? 一位男學生,被老師體罰,做了200個下蹲,後來出現醬油色尿而被送醫院診治;一位女生,在健身房裡練習了45分鐘的動感單車,第二天也出現醬油色尿而就醫;一位學生,在進行體育測試過後,出現腰痛、噁心
原標題:過度運動會導致橫紋肌溶解? 橫紋肌溶解症的症狀有哪些?
一位男學生,被老師體罰,做了200個下蹲,後來出現醬油色尿而被送醫院診治;一位女生,在健身房裡練習了45分鐘的動感單車,第二天也出現醬油色尿而就醫;一位學生,在進行體育測試過後,出現腰痛、噁心、嘔吐等而入院;一位宅男,常年不鍛鍊,偶爾一次幾公裡的長跑後,出現大腿肌肉疼痛,當晚就發現小便顏色呈醬油色,於是連夜看急診……在媒體上,我們時不時地會看到類似的案例發生,最終的病情診斷就一個——橫紋肌溶解症。
人體的肌肉按結構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三種。心肌構成心壁;平滑肌主要構成內臟和血管;骨骼肌通常附著於骨,分布於頭、頸、軀幹和四肢。骨骼肌在顯微鏡下觀察呈橫紋狀,故又稱橫紋肌。因此,橫紋肌溶解症候群通常發生於和我們的肢體運動相關的骨骼肌。
橫紋肌溶解症準確來說並不是單純的一種病,而是一系列病理變化的症候群,是由於某些原因造成橫紋肌破壞和崩解,導致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肌細胞內成分進入細胞外液及血循環,引起內環境紊亂、急性腎損傷等組織器官損害。
其發生的病因十分複雜,國外有人研究指出獲得性病因有190餘種,遺傳性相關的病因40餘種,常見的原因包括過度運動、肌肉擠壓傷、缺血、高壓電電擊、內分泌及遺傳代謝性疾病、極端體溫(高熱、低熱)、藥物、毒物、自身免疫、感染等。其中,劇烈運動或長時間不運動後的突然運動,如馬拉松比賽、五公裡武裝越野、划艇、登山、舉重、下蹲深蹲等等,都會導致橫紋肌溶解。因此有的學者也把這種橫紋肌溶解叫做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
橫紋肌溶解症發生後,通常具有典型的「三聯症」表現,即肌痛、乏力和深色尿,也就是前文中所指的醬油色尿,也可呈茶色或紅葡萄酒色尿。此外,還可有發熱、全身乏力、白細胞和(或)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等炎症反應的表現。大約30%會出現急性腎衰竭,當急性腎衰竭病情較重時,可見少尿、無尿及其他氮質血症的表現。然而,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
當橫紋肌由於上述原因受到大面積損傷破裂之後,會釋放出大量鉀離子,迅速進入血液的鉀離子會造成肌肉細胞壞死,大量肌球蛋白便會滲透出來,進入到血液之後可直接傷害腎小管細胞,造成腎臟的血管收縮,並且容易在腎小管中形成結晶而阻塞腎小管,導致腎臟機能的損傷,嚴重者會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的患者通常都會出現血肌酸激酶大幅度升高,血和尿裡的肌紅蛋白也明顯升高。當尿肌紅蛋白濃度異常升高到某一值時,尿液顏色就會發生明顯改變。
如果長期缺乏鍛鍊的人在偶爾一次高強度運動後,發現自己全身不適、肌肉疼痛、腫脹和無力、小便呈醬油色、發熱、心動過速、噁心嘔吐等,那就要提高警惕,到醫院就醫檢查了。目前的治療方法首先是針對導致橫紋肌溶解的原因進行相應處理,如運動過量的,必須馬上停止運動臥床休息,減少肌肉損傷,恢復血流,預防急性腎小管壞死。如果發生了急性腎衰竭,必要時還要進行血液透析。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過度運動,導致橫紋肌溶解的非物理性原因最常見的是藥物,比如他汀類降脂藥、β2受體激動劑、引起低鉀血症的藥物等都可以誘發或導致橫紋肌溶解。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