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我已將決定一個人的三個維度:念力、形態和技能剖析完成,而這三個維度也是我們平時識人辨人的要素。想了解這個主題全部內容的讀者,可以在我的主頁裡搜看,歡迎點評。感謝各位朋友的關注,也感謝一直的陪伴,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盡力從各個角度和各個方面,將個人、公司、店面等主體的定位和發展,闡述清楚,期待能啟發更多的人,走出迷茫,重拾信心,並發展順利。
有個朋友看了之前的文章,希望我能做個總結,以增加系統性。今天我們就對之前的內容,做一個概述和延伸。
對萬事萬物的定位,能幫助我們準確全面得看待自己和身邊的一切,也能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減少成長路上的崎嶇,進而更飽滿地做到自我實現。這個世界的主體分為生命體和非生命體。非生命體定位的決定因素是功能、功能適用範圍和功能周期。生命體活動營造的環境,決定了非生命體的形態和表現力,生命主體活動和生長的決定因素是主體和環境,而環境的運作決定了主體的產生和活動方式,主體活動影響著環境的形態,並最終成為環境的一部分。
決定除人類以外生命體的維度是靜意識、形態和技能,而我們都知道,決定人的維度是念力、形態、技能。念力是我們的基因、性格、記憶、意識。組成基因的因素是:天定基子、遠古記錄、宗祖行為和記憶,基因決定了我們的性格底層、記憶方式和意識形式。性格最終形成的因素有家庭環境、幼時被動記憶、教育內容、幼時經歷等等,所有的情緒都會影響性格的細微變化,尤其是絕然痛苦的情緒,在痛苦中持守正面的觀念,才能讓我們的性格往正面發展。性格決定了我們行為的結果,而行為結果又反過來影響著我們性格的改變,行為結果也在緩慢地影響著基因。
記憶分為記錄和回憶兩部分,有些記錄是可回憶的,有些記錄是不可回憶的。可回憶的記憶稱之為顯記憶,不可回憶的記憶稱之為潛記憶。顯記憶一般出現在七歲以後,潛記憶一般出現在七歲以前,年齡越小,影響越深。七歲以前的很多記憶很模糊甚至沒印象,但是它無形中對我們一生的影響太大了,是我們這個人性格、性情、思維、三觀形成的基礎土壤。任何一個人正確的行為起因和錯誤的行為起因都可以追溯到潛記憶裡面,正確的行為產生正確的結果,錯誤的行為產生錯誤的結果,而這些結果或多或少會成為我們人生發展的臺階或者障礙。
我們的意識都由欲望、認知、思維、想像力構成。欲望決定了心態和執行力,欲望越少,心態越好,欲望越強,執行力越強。認知和想像力決定了格局,認知也決定了我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悟性和經歷可以改變認知。思維從表現形式上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從應用方式上分為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所有的思維都可歸屬於這四種思維。意識分為顯意識和潛意識,顯意識就是我們所有的起心動念,潛意識就是引發我們第一觀念的意識。顯意識是主動的,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控制和調節;潛意識是被動的,由先天基因和後天經歷形成,往往表現為條件反射,我們無法控制,只能去影響和改變它。潛意識決定了我們意識的呈現和表達,顯意識在無形中不斷地強化、影響和改變潛意識。
念力影響形態,念力和形態影響技能。形態是一個人的外在可見的展現,分為外在形象、健康狀況和適應能力三個維度。技能分為普通技能和特殊技能,普通技能是作為人可以具備的各項技能,特殊技能是我們先天所得、後天發現並加以訓練,以達到可自由施展的技能。普通技能是獨立生存的前提,也是特殊技能得以施展的基礎;特殊技能是普通技能的延伸和加強,是某項普通技能充分發揮,以達到異於常人的程度,也是我們人生價值的重要體現所在。
我們都應不斷擴大和提高念力,以擴大生存的已知空間,建立自己的世界體系,也要提升自己形象、活出精氣神兒,重視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並不斷提高和保持自身的適應能力。找出自身的特殊技能,作為我們餘生價值實現的支撐。另外要明白,我們都是簡單真實的普通人,不高看自己,也不輕視他人,珍惜生命裡的一切美好,用真實的自己迎接未來,收穫滿滿。
如果有小夥伴,對以上的某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
編輯:語眾
審核:語眾
終審:語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