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蘭開斯特的四個地點,鑽取了18個長2米的冰芯樣本。在這些樣本中,可以明顯看到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塑料珠和細絲,這表明塑料汙染已經到達地球上最偏遠的水域,或許地球上已無淨土。據聯合國估計,迄今為止已有1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進全球海洋。而這些塑料垃圾嚴重汙染了海洋水域,對海洋生物的生命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隨手一扔的垃圾會給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多大的影響?也許你無心的舉動,就會讓它們付出生命。
我想看過《海王》這部電影的人一定還記得那個情景。海王的弟弟吉姆對人類發動戰爭,連發海嘯、洪水,把人類幾十年扔進海洋的垃圾全部還給人類,一大片一大片的垃圾漂浮在海岸,那場景真是『壯觀』,感覺海洋將不再是海洋,而是變成『垃圾海洋』。
把垃圾投入海洋,受傷害最大的無疑就是海洋生物。是不是它們不會說話,我們就可以那麼傷害它們?是不是它們不會說話,我們就可以那麼肆無忌憚的汙染它們生存的環境?一邊不斷的索取,一邊不斷的傷害,難道自私就是人類的本性嗎?
這是一隻信天翁幼鳥的屍體,在它肚子裡滿是垃圾,把塑料垃圾誤當做食物,消化系統無法分解這些塑料垃圾,這隻信天翁幼鳥最終因塑料垃圾而死。
這是一隻海龜在吃塑料垃圾袋的圖片,我們知道它吃的是白色垃圾袋,而海龜卻以為自己吃的是水母。水母是海龜最喜歡吃的食物,而白色垃圾袋與水母相似,所以經常被海龜誤食。
而塑料製品是很難被降解的,海龜把垃圾袋吃進肚裡,即無法消化也無法排出,一把垃圾袋在你肚子裡折磨著你,可想而知是多麼痛苦。
我們都知道海龜是很長壽的動物,可是近幾年來人們發現大量海龜非正常死亡,科學家們將那些死亡的海龜解刨檢查,發現它們的胃裡都有大量的垃圾袋。
這是兩隻都被橡皮圈套住的海獅,勒痕那麼明顯,有的已經發炎發膿,如果沒有人幫他們解開,那麼那橡皮圈將危及它們生命。而這種情景只是海洋中的冰山一角。
這兩隻烏龜被垃圾套住,身體已經嚴重變形。身體變形成這個模樣,肯定是從很小時候就被垃圾套住了,被垃圾勒到身體變形,可想而知是多麼痛苦,甚至過了這麼多年,那個垃圾已經和身體融為一體,想要分離都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
鯊魚被漁網纏住,活活被絞死。就算是海洋霸主,那麼厲害的鯊魚在被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面前,也顯得那麼弱小。
黑色的鳥兒因為喙部被膠圈卡住,導致無法進食,活活餓死。而海獅因為杯子套住了嘴巴,如果沒有人幫它取下來,那麼海獅最終也無法逃離被活活餓死的命運。
這是兩隻被塑料垃圾纏住的海獅,無助的眼神,痛苦的嘶喊,誰能來解救它們?
這是一頭在菲律賓南部海岸擱淺的柯氏喙鯨,人家解刨它查明死因時,在它胃裡發現了40公斤的塑料垃圾袋。40公斤的塑料垃圾袋在一頭年輕的鯨魚身體裡,這是什麼概念啊?鯨魚該有多痛苦啊……
塑料垃圾投入海洋對海洋生物造成了多大傷害啊!這種情形是繼續放任不管,還是採取行動挽救?
塑料垃圾是我們人類製造的,垃圾是我們人類投進海洋的,許多海洋生物因此受到傷害也是我們人類造成的。海洋的生物還在被塑料垃圾荼毒,我們能為它們做些什麼,應該做些什麼……
我想,現在上海推行的實行垃圾分類的行動很值得提倡。實行垃圾分類,讓有用的垃圾繼續循環使用,讓有害的垃圾去它該去的地方。不隨便亂扔垃圾,減少資源的使用,保護環境。
我想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是很多海洋生物都希望看到的吧。去超市,菜市場買菜可不可以自備布袋呢?少點幾次外賣,少用一次性用品,不要方便了自己,卻危害了環境。
每年約有1300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而世界人口總數有75.9427億人(2018年),假如每個人都去海岸邊撿垃圾,清理海洋垃圾,那我們的大海還會變成『塑料海洋』嗎?
當我們的大海不再湛藍,當海浪帶來的都是塑料垃圾,當海鷗不在海面飛翔,當海洋裡不再有海洋生物。放眼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海面上漂浮的都是我們人類製造的塑料垃圾,你是覺得連海洋都被我們人類徵服了,還是為此覺得可悲呢?
塑料垃圾已經嚴重威脅了海洋生物,我們真的要、應該要為此做些什麼。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不僅僅是口號,不是在嘴上說說就行了,而是要行動起來,要落實。想想自己能為保護環境,保護海洋生物做些什麼,應該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