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交通事故信息咋採集?航模直接"出"現場 看重慶造
重慶市研製出世界首套交通事故信息快速採集系統
6月3日,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參與研發的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航拍交通事故的航模。 記者 梅垠 攝
華龍網訊 (記者張亦築)交通事故發生後,利用航拍技術,原本耗時一兩小時的信息採集工作,10分鐘就能「搞掂」,交通現場也能快速恢復暢通。6月3日,記者從市科委獲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正國帶領的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團隊,成功研製出世界首套交通事故信息快速採集系統。
視頻、照片都可拍攝
去年5月,受衛星地圖的啟發,該項目攻關小組開始嘗試將航拍等技術運用於現場信息採集,研製以航模為載體的信息採集設備。
據攻關小組負責人尹志勇介紹,目前,發生交通事故後,世界各地的現場信息採集方法不盡相同,通常是採取全站儀、三維雷射掃描、攝影測量法及人工皮尺測量等方式,工作量大,耗時從幾十分鐘到幾小時不等,有的設備還很昂貴,動輒上百萬元一臺。
「由於是人工操作,有時會發生現場數據漏測、漏標、錯標等情況,一旦現場撤除交通恢復,就不能再測量和核實了。」尹志勇說,而使用航模「偵察」現場,既可以拍視頻,也可以拍照片,很多數據不需要在現場立即測量和標註,事故現場撤出後,隨時都可進行補充、修正,現場耗時僅需10分鐘,快速、直觀、簡單。
精度誤差僅1毫米
攻關小組通過數百次實驗攻關,運用GPS定位等技術,成功解決了航拍中操作難度大、影像抖動、圖像畸變以及精度誤差偏大等關鍵技術問題。
「航拍精度目前能達到2.5%以內,也就是10米的距離誤差在0.25米以內。」尹志勇表示,如果有的數據要求特別精準,還可用雷射測距儀進行校對和修正,使誤差達到僅1毫米。
此外,他們還研製了配套的分析軟體,形成了完整的信息採集和分析系統。這不僅能在事後全方位、多角度逼真再現事故起因、發展和後果的全過程,還能快速生成交通事故實景圖和現場圖。
徳、瑞、日等國知名專家期望合作
在前不久於德國召開的國際交通醫學大會上,尹志勇的交流論文《新設備新技術新方法在交通事故深度調查中的應用》獲大會最佳論文獎,德國、瑞典和日本等國知名專家也表達了強烈的合作願望。
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參與了多起交通事故現場的信息採集和事故分析,獲得了重慶市交巡警總隊和重慶市高速公路行政執法總隊專家的高度評價,認為不僅成倍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交通事故的處置、預防以及深度研究也將產生重大影響。
據透露,該系統已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下一步,將儘快實現市場化。
推薦閱讀>>手機充滿電將只要5秒 "重慶造"充電器3—5年面世
華龍網訊 (記者張亦築)前不久,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以石墨烯材料為基礎的超級電容器,其充電速率遠遠高於普通電池,比如為一部iPhone手機充滿電,僅僅需要5秒鐘,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5月21日,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微納製造與系統集成研究中心副主任史浩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今,全球的研究者都試圖利用納米技術、新材料等在電池領域取得突破,以在手機、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掀起巨大的變革。目前,該院也在對以石墨烯材料為基礎的類似神奇充電器進行研究和攻關,有望3—5年面世。
「為啥神奇充電器這麼神?實際上,它也是一個『超級電容器』。」史浩飛說,超級電容器本來就是用來儲能的,和一般的可充電電池結構類似。但相比而言,目前市面上用得最多的手機鋰電池,在儲能時需要進行能量形式的轉化,因此充電耗時會被拉長。如果利用電容器儲能,則不需要這樣的能量形式轉化,所以充電速度會加快很多。
「所謂的石墨烯,就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單原子層平面薄膜。利用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讓電容器的體積超小,但儲電能力更強。」史浩飛解釋。
「我們也正在進行有關石墨烯的研究。」史浩飛稱,現在石墨烯的產量很有限,如何製備大量一片一片的石墨烯仍是亟待攻克的難題。
據悉,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已經能在銅箔襯底上生長出15英寸的均勻單層石墨烯,利用相關技術,目前正在位於九龍坡區的金鳳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石墨烯材料中試基地,預計8月建成。「解決了石墨烯製備的問題之後,我們就會考慮對石墨烯進行更多地應用,包括石墨烯超級電容器,今後都可能實現『重慶造』。」史浩飛透露。
國產最大排量摩託車是重慶造
模特排練展示隆鑫650摩託車。記者 歐陽祖兵 攝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羅恆)為期四天的第九屆中國摩博會今日開幕,昨日,重慶國際會展中心內已經熱鬧起來:隆鑫生產的國內最大排量摩託車提前亮相,每輛售價5萬元左右;新大洲本田則搬來了還未在國內上市的VFR1200F型摩託車,一臺售價就高達32萬元。
昨日,記者在布展現場看到了剛剛從車間運來的隆鑫大排量摩託,黑、白、紅外觀非常絢麗。據隆鑫技術中心副主任胡泊介紹,該款摩託排量達到650CC,是目前最大排量的國產摩託,暫定名LX650,採用寶馬發動機,加速100公裡耗時僅四點幾秒。胡泊透露,春季前後,該款摩託即可接受預訂。而備受關注的哈雷雖然直到昨日下午5點也未將參展摩託「請」進場,但售價不菲的摩託服已經亮相,從頭到腳配齊花費輕鬆上萬。
另外,昨日下午,首屆中國摩託車「十大暢銷車型」和第五屆「中國摩託車年度車型」揭曉,嘉陵「獨狼」、鑫源「長徵」、望江鈴木「GN250」三款重慶造摩託入選暢銷車型;嘉陵「金悍王」、建設「飛靈」、宗申「傳奇」和鑫源「越能」四款車則入選2010年度車型。
重慶造直升機規劃首度對外披露 年產量將達500架
重慶市還有望成立飛行員培訓機構,2012年~2014年在校學生預計可達300人
華龍網訊(首席記者孫黎明)重慶造直升機上天,步伐漸行漸近。昨日,重慶直升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重慶直投)首度對外披露我市直升機產業基地發展的具體規劃,該基地規劃總投資高達50億元,年產量可達500架。
值得一提的是,因看好直升機產業發展前景,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霍尼韋爾國際公司已與重慶直投籤訂了合作協議,這標誌著跨國企業與重慶在直升機方面的合作拉開帷幕,重慶造飛機獲得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規劃出爐
年產值可達150億元
為提升我市裝備製造業整體水平和全球影響力,去年,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渝富資產經營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兩江新區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銀海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對外經貿(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重慶直升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推動打造直升機產業鏈。該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投資直升機(輕型飛機)及其他航空器整機和相關零部件研發、製造、銷售、維修諮詢、培訓、服務,註冊資本達33.335億元。
重慶直投董事長、總經理黃勇昨日告訴記者,根據擬定的最新規劃,重慶直升機生產基地位於兩江新區,規劃總投資為50億元,首先會引進載重2~3噸的輕型飛機到重慶生產,計劃10年後實現量產,屆時可年產各類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500架左右。該綜合性通用航空產業基地佔地約2500畝,包括總部和研發中心、製造基地、航空培訓基地、通航運營基地、商務會展等,量產後年產值可達150億元。
此前召開的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已傳出消息,重慶造飛機今年要實現上天。據了解,我市所確定的2012年十大工業投資項目,就包括了開工建設直升機製造基地等重大項目。
首列「重慶造」地鐵下線 可載1880人
昨日,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區,我市首列全工序「重慶造」地鐵列車在進行載人試運行。 首席記者 鍾志兵 攝
華龍網訊昨日上午,一列120米長的銀色列車從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區重慶長客軌道公司車間緩緩駛出,我市首列全工序「重慶造」地鐵列車下線。據悉,該列車從鋼結構焊接組成到整車裝配全由重慶自己完成,最多可載客1880人,最高時速100公裡,預計最快下周交付一號線運營,與市民見面。
攻關10月
焊接到組裝全重慶化
昨日上午10時許,市委常委、兩江新區管委會主任翁傑明,北車集團黨委書記奚國華,攜手掀起蓋在車頭的紅綢。在喜慶的鞭炮聲中,首列「重慶造」地鐵列車正式下線,這標誌我市已掌握成套地鐵軌道車輛製造技術,具備批量生產能力。
首列「重慶造」列車共6節車廂120米長,內觀和外飾與正在一號線跑著的地鐵車輛大體一致。重慶長客軌道公司總經理姜曉光介紹,一號線運營的地鐵車輛也屬該公司供貨,但其整車零部件是兄弟公司——長春軌道公司生產,重慶長客只做組裝和調試。而此次下線的地鐵列車,除了集國產化的牽引系統和空氣制動系統外,從車外體鋼結構焊接到整車裝配,全部都在重慶長客的車間內完成。
重慶長客軌道公司技術部部長肖靜飛表示,該公司第一節地鐵車廂於今年4月下線,昨日完成整列車體下線。從研發製造到出廠,整整花了10個月攻關,而當年長春兄弟公司「琢磨」並產出第一列地鐵列車花了近三年。
強化安全
信號控制線無一斷頭
10個月攻關出來的列車和3年琢磨出的列車有差別沒有?乘坐是否安全、舒適?對此,肖靜飛介紹,重慶長客與長春軌道公司同屬北車集團,牽引系統和空氣制動系統以及車內設計等技術都是一致的,總體技術位於世界先進水平。也就是說,「重慶造」地鐵列車,與現在運營的地鐵列車幾乎一致,「安全、舒適、可靠」。
肖靜飛談到,重慶長客尤其注重列車安全性能。為增強其安全性能,有兩項強化措施:一是對於列車信號控制系統上千組連接線,沒有一條斷頭續接線(連接線如是斷頭續接,一旦高速抖動,就易斷裂,信號失控)。二是在整個生產中,設置三道安全生產工序。第一道是工人自檢,第二道是員工有獎互檢,第三道是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檢查。
「大鼻子」重慶造校車防火更防撞 年內投放3000輛校車
由恆通公司製造的3000輛校車,將在年內投放並普及到全市各個學校。
華龍網訊 (記者夏元)今後,當市民駕車在路上看見印有學生圖案的黃色客車時,請讓行不要超車,這是我市即將普及的校車。記者昨日從重慶恆通客車公司獲悉,由恆通公司製造的3000輛校車,將在年內投放到學校。
與歐美國家的校車外形相同,「重慶造」校車也有一個「大鼻子」。對此,恆通公司校車項目總工程師達永樂介紹,這種經典造型的校車,是採用發動機前伸式設計,當車輛發生碰撞時可以起到緩衝作用,能夠最大限度地吸收撞擊能量,為車內的學生提供安全保障。
「重慶造」校車的過人之處不僅如此,它還擁有其他「絕技」,可以說每一招都保護著學生的乘車安全。達永樂說,比如校車的破玻逃生裝置,可以在一秒鐘內將車窗玻璃全部破碎,贏得脫險時間。另外校車內還配備了發動機自動滅火裝置、非觸壓類似手電筒的可攜式滅火器、專用翻轉座椅、安全帶等。
此次先期投放的3000輛校車,分為70座、30座和10座三種車型,每輛校車的市場售價從10萬元至50萬元不等。
全球1/5電腦"重慶造" 電子信息產業成重慶第一支柱
華龍網12月31日15時訊(記者康延芳)重慶電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發展迅猛。記者從重慶市經信委今日召開2013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獲悉,2012年,重慶電子信息產業佔比提高到20%,首次超過汽車產業,成為重慶第一支柱產業。
重慶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在工作會上表示,2012年,重慶工業結構更趨合理,電子信息產業佔比提高到20%,汽摩產業調整為25.5%(其中汽車產業調整為17.4%)、裝備、化醫、材料、能源、輕紡等支柱產業佔比分別調整為9.5%、8%、14.5%、8%和14.5%;工業園區銷售產值佔全市工業比重提高到72%。
過去,重慶工業領域是汽摩產業一業獨大。近年來,隨著傳統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這一局面得到根本改變。而電子信息佔比超過汽車,還是頭一次。
根據重慶市經信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重慶汽摩產業佔比27.9%,其中汽車產業佔比19%;電子產業佔比15.4%。而此次,電子信息產業以20%的佔比,首次超過汽車。
據重慶市經信委透露,預計2012年全年,重慶生產筆記本電腦4200萬臺,單月產量最高466萬臺,全球每五臺電腦就有一臺重慶造。另外,印表機、顯示器的產量分別為900萬臺、800萬臺,規模電子產業銷售產值增長64%,拉動工業增長8個百分點,成工業增長第一驅動。
同時,雖然佔比低於電子產業,但重慶汽車工業在2012年也穩步回升,發展良好,增速從一季度的1.2%,提高到上半年的7.4%,再到全年的13%,本地汽車銷量達200萬臺。
微創機器人 風力發電機…361種"重慶造"將改變生活
華龍網訊微創手術機器人、大功率風力發電機、房車……未來幾年內,重慶市將研發生產出數百種高新技術產品,我們的生活也會因為它們的出現而改變。昨日,市經信委下達重慶市《2012年第二批技術創新指導性計劃》和「三個一百」重點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所涉及的361個項目總投資166.45億元,預計達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3607.72億元。
這361個項目涉及材料、電子信息、化工、機械、汽車、輕工、醫藥等多個行業,建成後,不僅可豐富「重慶造」品種,提高附加值、降低成本,還能改變市民生活。其中,有一大批項目產值高、產業帶動性強。如,產值過百億元的項目包括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長安睿騁、東風小康重慶分公司M507汽車項目等;產值過20億元的包括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820項目、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項目等;產值過10億元的項目則包括凱高玩具(重慶)有限公司模具項目、重慶理文造紙公司差別化化學纖維、重慶智得熱工工業有限公司低壓蒸汽回收循環利用機組產業化等。
汽車
房車將有「重慶造」很舒適
市經信委介紹,目前,長安汽車、力帆、長安跨越車輛有限公司、華晨鑫源重慶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金冠集團等車企均在從事新產品研發,在「三個一百」重點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涉及整車的在研項目近20項。
據悉,長安汽車正在研發的「睿騁」,是一款針對公務用車市場的中高級轎車。同時,長安汽車還針對年輕用戶,正開發個性化的A301整車。
已推出SUV的力帆,目前也在大力推進新車研發。其在研的新車包括:530轎車、820汽車、大SUV、420汽車、經濟型節能微車、高檔微型商務車等。
還有渝企在研發集轎車、旅行車、商務車為一體的房車,該車擁有良好的舒適性、實用性和靈活的空間。同時,車內採用IPAD控制系統,可控制改裝後的整車電器、燈光區域。
輕工
西部最大玩具基地落戶涪陵
未來在重慶市場上,也能買到本土生產的塑膠或毛絨玩具了。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由香港企業投資的凱高玩具(重慶)有限公司將投資5億元,在涪陵開建玩具模具項目。
一直以來,重慶市場上銷售的玩具主要來自沿海。而位於涪陵的項目投產後,將生產塑膠電子玩具和毛絨玩具等,可達到歐盟、美國、亞太地區玩具出口標準,產值高達18億元,成為西部最大的玩具生產基地,今後產品將面向海內外市場銷售。
同時,市經信委介紹,重慶市倉興達科技有限公司正在推進的遙控飛行器用空心杯微電機項目,也是我市所確定的「三個一百」重點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之一。所謂的遙控飛行器用空心杯微電機,相當於遙控飛行器的馬達,可應用於遙控飛機、手機、智能儀器、機器人、醫療設備等方面。
與普通產品相比,「重慶造」遙控飛行器馬達的效率高、壽命更長、電磁幹擾小、飛行時間更長。以小型玩具飛機為例,在同樣的條件下,普通馬達智能持續飛行6分鐘,而採用「重慶造」馬達後,可持續飛行8分鐘。此外,該產品還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訂製。
裝備
渝企研發超大型垃圾中轉站
未來,在國內外裝備市場上,將出現更多技術領先的「重慶造」產品。
市經信委發布消息稱,重慶耐德新明和工業有限公司正在研發超大型垃圾中轉站,該設備可實現每臺每天處理生活垃圾900噸。目前,在該行業內,同類產品每臺日處理生活垃圾的能力為700噸。「重慶造」產品下線後,可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並節能降耗,預計其新增銷售收入可達上億元。
此外,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還在研發H127-5MW風力發電機組,該機組風輪直徑長達127米,將是全球同級別同類型產品中風輪直徑最大、機頭重量最輕、發電量最高的風電機組。項目投產後,產值預計可達50億元。
衛生雲串起各醫院 市民就醫更方便
微創手術機器人為患者做手術、輕輕點一下觸控螢幕便可查閱病歷、高清彩色數字攝像機監控道路……昨日,市經信委發布消息稱,在《2012年第二批技術創新指導性計劃》和「三個一百」重點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中,IT項目擁有很多亮點。
微創手術機器人幫人治病
即便是小於0.1毫米的血管縫合手術,微創手術機器人也能輕鬆搞定。重慶金山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推進的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發及應用項目全面實施後,患者做手術將變得更為容易。
微創手術機器人項目總投資為8000萬元,可以完成膽囊切除、腎切除、前列腺癌根治術等手術。該機器人的機械臂具有7個自由度,定位精度小於1毫米,最大負載能力為3公斤。同時,機器人具有3D影像系統,反饋準確度達到80%,能夠讓醫生像真實操作一樣感受力度,增加手術中人工操作的準確度。該項目完成後3年內,國內市場佔有率將力爭超過80%。
輕點觸控螢幕患者可調病歷
如果你到醫院就醫,只需輕點安裝在醫院的電腦觸控螢幕,就可查閱到自己的病歷,醫生以前開了什麼藥也會清晰顯示。如果發生醫療糾紛,市民也可以通過觸控螢幕填寫信息進行投訴,相關的投訴信息會及時傳遞到醫療衛生主管部門。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伴隨重慶金算盤軟體有限公司開發的區域衛生監管平臺投入使用,今後市民就醫將更為便利。
金算盤區域衛生監管平臺目前處於在研階段,該平臺相當於「衛生雲」,可將患者的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後存放在「雲端」,同時實現各大醫院的數據聯網,可方便市民就醫,同時可建立起公眾衛生投訴和醫療糾紛投訴管理平臺,並對醫院的醫政、審計、財務、質量、資金、醫療行為情況等進行全過程監管,可方便衛生監管部門摸清家底。
高清數字攝像機監控道路
即便間隔數百米的距離,仍能清晰捕捉到交通肇事者的長相。目前,重慶港宇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正在推進研發的高清彩色數字攝像機,就能辦到這一點。
據了解,該攝像機採用高速數據接口,能接收400萬像素下每秒不低於25幀的圖像數據。此外,可以對收集到的車牌識別、違章檢測等圖像進行實時分析和處理;在網絡傳輸遇到問題時,還支持存儲不低於10萬張、400萬像素的圖像。
這款「重慶造」高新彩色數字攝影機預計明年可投放市場,主要用於智能交通高端市場,其圖像輸入接口速度將比現有水平提高2~4倍,綜合處理能力總體提升4~8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