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空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隨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情況。氣溫垂直遞減率受大氣乾濕狀況的影響。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調查某山峰時發現,在該山峰的部分地區,由於水汽凝結放出潛熱,氣溫垂直遞減率會發生變化(下圖)。據此完成1~3題。
1.氣溫垂直遞減率發生變化的坡向和部位是( )
A.A坡,中上部 B.A坡,中下部
C.B坡,中上部 D.B坡,中下部
2.與A坡相比,同一海拔B坡大氣溫度和溼度的特點及形成原因是( )
A.溫度高,溼度高,因氣流上升增溫,蒸發增溼
B.溫度低,溼度低,因氣流上升增溫,形成乾冷空氣
C.溫度低,溼度高,因氣流下沉降溫,凝結增溼
D.溫度高,溼度低,因氣流下沉增溫,形成乾熱空氣
3.如果該山為西北乾旱地區某山脈,圖中有可能發育森林的地點及原因是( )
A.①處,海拔較低,氣溫較高,且處於迎風坡,降水多
B.②處,海拔較高,蒸發較弱,且處於迎風坡,降水多
C.③處,背風地帶,氣溫較高,適合森林植被生長發育
D.都不可能,西北地區以荒漠或草原為主,不發育森林
溫馨提示:曲線坐標圖,解題時是否按步驟解題?
圖中坐標原點代表海拔、溫度都為最低,往左氣溫越來越高,縱坐標往上海拔越來越高。
第1題,題幹關鍵詞語「氣溫垂直遞減率」,根據材料「在該山峰的部分地區,由於水汽凝結放出潛熱,氣溫垂直遞減率會發生變化」,由於水汽凝結放出潛熱,上升氣流溫度降低速度將減慢,所以A坡②處氣溫垂直遞減率發生變化。答案選A。
A坡有轉折點,B坡沒有轉折點,說明A坡發生了變化,如果A坡轉折點處不發生變化,應該像B坡線。
第2題,關鍵畫出同一海拔的A坡和B坡的溫度。如圖所示:
紅色代表同一海拔,A1代表A坡同一海拔氣溫,B1代表B坡同一海拔氣溫,A1氣溫小於B1氣溫。所以,與A坡相比,同一海拔B坡大氣溫度較高,BC兩項錯誤;
溫度高,水汽不易凝結,溼度低,排除A,選D。可不看原因,很多人原因不會分析也沒關係。
背風坡氣流下沉增溫,以前講過,要記住!
第3題,題幹地點「西北乾旱地區」,關鍵詞「發育森林」,乾旱地區的山脈發育森林,需要在迎風坡,降水多的地方。
根據第2題分析,A坡為迎風坡,B坡為背風坡,C錯;
①處雖處於迎風坡,海拔較低,氣溫較高,水汽還無法完全凝結,降水較少,缺少水分,無法發育森林,A錯。
②海拔較高氣溫低、蒸發較弱,且為迎風坡,降水多,最為適合。選B。
西北地區以荒漠或草原為主,沒錯,但是山脈的迎風坡可以發育森林。D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