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1-01-08 澎湃新聞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研究背景

聚乙烯是應用最廣泛的工程塑料之一,具有諸多優良性能,如良好的加工特性、較好的耐化學試劑性能、高介電強度、高力學性能和低生產成本等,因此,聚乙烯已普遍應用於眾多工業領域,如包裝業、消費品、管狀器具和絕緣材料等。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較為重要的兩種聚乙烯材料,各有其自身優點和不足。HDPE具有良好的流動性能、化學穩定性和抗蠕變性能,但是其耐磨性較差。UHMWPE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和耐摩擦性能,但是抗蠕變性能較差,且熔體黏度很大,難以加工成型。為了獲取綜合性能優良的聚合物材料,共混改性已經成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有效途徑。

另一方面,隨著新工業不斷發展,僅僅依靠聚合物材料自身的性能,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新需求,通過在聚合物材料中添加各種納米填料,形成納米複合材料,是一種常見的有效途徑。其中,碳納米管(CNT)由於高導電率和大長徑比等優點,一直是納米複合材料領域中極具競爭力的一種納米填料。

本工作以HDPE和UHMWPE/HDPE共混物(簡寫為UH-HDPE)為聚合物基體,CNF為納米填料,製備兩相和多相聚合物基納米複合材料。研究CNF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及分布特性,並討論CNF含量及其分布狀態對複合材料介電性能的影響規律。

結果展示

圖1為HDPE和CNF含量分別為1%(質量分數,下同)和10%的CNF/HDPE複合材料斷面微觀形貌。可以看出,CNF可良好分散於HDPE基體中,無明顯團聚現象發生。這說明在熔融共混過程中,轉矩流變儀的高剪切力作用足以打破由CNF自身的高表面能而導致的團聚體。

圖1 不同含量CNF在HDPE基體中的分散狀態

(a)1%CNF;(b)10%CNF

圖2為HDPE及其複合材料的橫斷面微觀形貌。當CNF含量為 1%時(圖2(b)),複合材料的斷面與HDPE(圖2(a))基本相同,表面均較平整光滑。當CNF含量提高至5%(圖2(c)),斷面開始變得不平整,出現少許空孔。當CNF含量達到10%時(圖2(d)),斷面上出現大量空孔,且HDPE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

圖2 HDPE及其複合材料的橫斷面微觀形貌

(a)HDPE;(b)1%CNF/HDPE;

(c)5%CNF/HDPE;(d)10%CNF/HDPE

圖3為UH-HDPE共混物和CNF/UH-HDPE複合材料的橫斷面微觀形貌,其中CNF含量為1%和3%。由圖3(a)可以看到,UH-HDPE共混物的橫斷面上有明暗不同的兩個區域,分別以A區域和B區域表示。由圖3(b)和(c)可以看到,CNF主要分散於A區域,而在B區域無法觀察到CNF的存在。A區域為HDPE相,B區域為UHMWPE相,CNF主要分散於HDPE相中。CNF/UH-HDPE複合材料中實際存在CNF、HDPE和UHMWPE三相,可以將UHMWPE看作一種絕緣填料,在HDPE基體中用以改變CNF的分布狀態。CNF在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中,均呈良好分散狀態,但僅分散於HDPE基體中。在CNF/HDPE複合材料中,CNF呈均勻分布狀態,在CNF/UH-HDPE複合材料中,由於CNF無法滲入UHMWPE相,CNF呈非均勻分布狀態。

圖3 CNF在UH-HDPE基體中的分散狀態

(a)UH-HDPE;(b)1%CNF/UH-HDPE;

(c)3%CNF/UH-HDPE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如圖4所示,頻率範圍是102~106 Hz。可以看到,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隨著CNF含量增加而顯著提高。當CNF含量達到7.5%以上時,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提高至190 (100 Hz),約為HDPE材料的50倍。複合材料的界面相是其介電性能的決定性因素。尤其是在納米複合材料中,由於納米填料尺寸小、比表面積大,會在複合材料中引入大量界面區域,對複合材料的介電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在CNF/HDPE複合材料中,隨著CNF含量增加,CNF/HDPE界面區域急劇增多,因此大幅度提高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還可以看到,HDPE的介電常數不隨頻率的改變而發生變化,隨著CNF含量的增加,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逐漸開始隨著頻率發生變化,當CNF含量達到7.5%以上時,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表現出強烈的頻率依賴性,介電常數隨著頻率提高而降低。

圖4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

(a)1%~10%CNF/HDPE;

(b)1%~5%CNF/HDPE局部放大圖

圖5為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在頻率為100 Hz時的介電常數對比圖。可以看到, CNF/UH-HDPE三相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變化趨勢與CNF/HDPE兩相複合材料基本相同,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隨著CNF含量增加而提高。同時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在CNF含量相同時,CNF/UH-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常數高於CNF/HDPE複合材料。

圖5 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介電常數對比圖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如圖6所示。由圖可知,當CNF含量≤4%時,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和HDPE基本相同,且不隨頻率改變而發生變化。當CNF含量為5%時,介電損耗值增大至0.1左右,同時表現出明顯的頻率依賴性。當CNF含量達到7.5%以上時,低頻介電損耗急劇增大,強烈依賴於頻率變化。這說明當CNF達到一定含量後,偶極子取向極化效應顯著增強。在低頻範圍,偶極子有足夠時間跟上電場方向變化而發生取向運動,導致大量能量損耗。此結果與介電常數的變化趨勢一致。

圖6 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

(a)1%~10%CNF/HDPE;

(b)1%~7.5%CNF/HDPE局部放大圖

圖7為CNF/HDPE和CNF/UH-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對比圖。可以看出,當CNF含量為1%時,兩相和三相複合材料均未產生明顯的介電損耗,與聚合物材料維持在相同水平上。當CNF含量達到3%,兩相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仍無明顯變化,三相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略有增加。這是由於引入UHMWPE,提高了HDPE相中CNF的實際含量,此結果對應於CNF/UH-HDPE複合材料略高的介電常數。

圖7 CNF/UH-HDPE和CNF/HDPE複合材料的介電損耗對比圖

文章來源: 《材料工程》

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孫莉莉, 吳南, 彭睿

2020, 40(4): 109-115

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20.000013

原標題:《【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將高k無機/有機雜化納米材料嵌入介電聚合物中可形成介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出色的介電性能和高擊穿強度/高能量密度,適合用於合適的電子應用。High-k介電聚合物與傳統的剛性矽技術相比,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固有性能為柔性和可拉伸電子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聚合物基電容器裝置的主要優點是獨特的設計,具有靈活性和易於處理。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電子儀器的性能!】
    將高k無機/有機雜化納米材料嵌入介電聚合物中可形成介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具有出色的介電性能和高擊穿強度/高能量密度,適合用於合適的電子應用。High-k介電聚合物與傳統的剛性矽技術相比,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固有性能為柔性和可拉伸電子領域提供了一個新的維度。
  • 【科研進展】工業製造最佳碳納米管纖維方面取得新進展
    【科研進展】工業製造最佳碳納米管纖維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0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研進展】國外玻璃纖維等抗彈材料的研究進展
    美國陸軍工程研發中心還研究了負載碳納米管的E-GF複合材料的能量耗散和高應變速率動態響應。他們在E-GF氈上生長碳納米管,然後將負載碳納米管的E-GF氈與樹脂結合,形成複合材料。對材料進行力學性能和彈道性能測試表明,負載碳納米管的複合材料在高應變速率下比吸收能提高106%,準靜態應變速率下5個循環周期後能量密度耗散提升64.3%,V50值提高11.1%。
  • 銳鈦礦型二氧化鈦/碳複合材料的水熱法製備及性能研究進展
    銳鈦礦型二氧化鈦是二氧化鈦的低溫同質多相變體,具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性質穩定等特性,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光催化劑、太陽能電池等領域。 目前,溶膠-凝膠法、水熱法等方法是製備具有不同形貌和結構的銳鈦礦型二氧化鈦微納米材料的常用方法,如納米線、納米管、薄膜等。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由於碳纖維具有導電性,其作為複合材料和電極中的增強材料應用於很多方面,將其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可能會提高其性能並開闢新的應用[Mao等2013]。靜電紡絲是紡絲聚合物溶液形成納米纖維的簡單方法,由於碳纖維通常由碳化聚合物製備,因此,靜電紡絲是製備用於碳化的聚合物納米纖維的有效方法。
  • 電紡CA納米纖維墊增強HPL複合材料的製備及其性能研究
    在本研究中,通過靜電紡絲法製備了非織造醋酸纖維素(CA)納米纖維墊,並將CA納米纖維摻入高壓層壓板(HPLs)芯層中。當CA的濃度為16wt%時,SEM圖像顯示CA納米纖維氈的形貌最好,平均直徑為654±246nm。
  • 山東大學:三元納米纖維材料,出色的吸波性能
    研究背景一直以來,多組分複合材料的製造一直被視為開發增值、高效和多功能材料的一種有效且實用的策略。三元複合材料在界面效應和協同效應的優越性方面是各個研究領域特別關注的。通常將微觀結構(例如表面形態)視為影響性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納米纖維作為具有高形狀各向異性的典型一維結構,可以對材料的電磁性能產生重大影響。高縱橫比可以促進電子傳導,從而進一步擴大傳導損耗能力。
  • 烯灣科技:「爭當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的推動者」
    這裡,正是先進碳納米材料智造者——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近日,龍崗區重點企業百家行欄目記者慕名來到該公司實地採訪,進一步了解該公司碳納米管纖維科研和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在烯灣科技的企業展廳,記者參觀了陳列在此的一系列碳納米管纖維科研產品樣品,如碳納米管粉末、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碳納米管導電線、碳納米管纖維、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碳納米管複合材料高壓儲氫瓶等。
  • 電紡鑭摻雜鈦酸鋇陶瓷纖維的製備及其介電性能
    作為電子陶瓷工業的基礎材料,BaTiO3(BTO)具有優異的介電和壓電性能。在本工作中,通過靜電紡絲PAT製備了純相BTO和鑭摻雜Ba(1-x)LaxTiO3(BLxT)纖維(x=0.003、0.006、0.009和0.012)。熱處理後的所有纖維均為四方相,且具有良好的結晶度。
  • 綜述:MOFs材料如何助力電紡納米纖維改善性能?
    由於較大的表面張力,MOF基體中的金屬納米顆粒容易團聚,導致催化劑活性顯著降低。此外,MOF材料的結構穩定性和導電性難以滿足電池材料的嚴格要求。  為了進一步拓展納米複合材料的應用,一維納米複合材料及其衍生物的設計與製備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例如,可將MOFs/納米纖維碳化,製備MOFs衍生的碳納米纖維。
  • 綜述: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的氧還原性能研究進展
    文章系統闡述了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氧還原性能的研究進展,包括雜原子摻雜碳納米纖維、過渡金屬/碳納米纖維複合材料和無碳納米纖維的合成策略、構效關係和反應機理,並總結了靜電紡絲非貴金屬納米材料在ORR中所面臨的挑戰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 率先實現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
    無論是空客A350、波音B787還是我國的C919客機都大量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來減輕重量、增加強度。然而,碳纖維的關鍵技術被部分國家長期壟斷。2016年6月,章勝華與鄧飛合夥創辦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烯灣科技」),致力於解決下一代碳材料——碳納米管纖維的量產製備及其產業化應用。
  • 電紡纖維在生物傳感器方面的研究進展
    電紡纖維的高表面積使其可用於將生物元素暴露於環境中以進行更靈敏的檢測。將生物元素負載到電紡纖維上,包覆技術都有其優缺點。除了作為生物元素的載體之外,電紡纖維還可以用作提高生物傳感器性能的組分。 生物元素的載體:電紡纖維用作生物分子載體有多種方式。通常將生物分子直接混合到靜電紡絲溶液中。為了將生物分子更牢固地附著到電紡絲纖維基質上,可以使用化學方法,例如共價鍵合或氫鍵合。
  • 玄武巖纖維高性能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研究人員在玄武巖纖維的高性能化研究中取得進展。針對玄武巖纖維是絕緣材料特點,研究人員製備出基於導電納米複合材料的功能型浸潤劑,並採用全實驗法優化浸潤劑配方。
  • 樹脂基結構/透波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本文主要從增強材料、樹脂基體、夾芯材料及膠接材料等方面介紹樹脂基結構/透波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展。增強材料高性能雷達天線罩一般要求所用的增強材料具有高的強度與模量,界面性能良好,耐環境性能優良,最重要的是介電性能優異。
  • 導熱聚合物複合材料用填料研究進展
    在含量相同時,Cu粉比Ni粉能更好的提高複合材料的導熱性能。同時,當填充量逐漸增大時,導熱材料的導熱性能也逐漸增大,當填充量達到一定數值後,複合材料的導熱率增長較為平緩[2]。 3.2碳類填料 碳材料是導熱複合材料中非常具有前途的導熱填料,其兼具了高導熱性和低密度兩大優勢,包括石墨、碳納米管、石墨烯和碳纖維等。
  • 青島科大:低成本輕質納米複合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
    近年來,碳材料,包括炭黑,碳纖維,石墨烯和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候選吸波材料之一,為了獲得碳質吸收材料優異的電磁波吸收性能,根據阻抗匹配和反射損耗理論,探索了兩種有效的策略。首先是構造多孔,中空或泡沫的微觀結構。第二個是修飾碳質吸收劑(尤其是磁性納米顆粒)表面上的異質吸收材料,實現介電損耗和磁損耗的協同效應。
  • 2019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30大研發熱點!
    2.AFRL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2019年3月15日,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與阿肯色大學、邁阿密大學合作開發出3D碳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研製出一種定製化直接噴墨3D列印設備,可用於加工航空航天領域的短纖維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結構件,這種材料的開發為下一代多功能無人飛行器結構零件的製造提供了技術支持
  • 碳納米管在太空飛行器上的應用進展
    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又名巴基管,屬富勒烯系,是一種具有優良光、電、熱、磁和力學性能的材料。[1]碳納米管在太空飛行器上的研究與應用[2]"當前,碳納米管的應用思路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結構增強,第二類是輕質導電,第三類是高效熱管理。具體而言,碳納米管在增強材料、電極材料、濾膜以及催化劑載體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實用性。碳納米管纖維在天線、數據電纜導體、多功能織物、高頻數據/模擬和射頻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