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研發100/200線汽車雷射雷達 成本約低於3484元

2020-11-21 騰訊網

GSAuto早新聞

1

7月汽車銷量榜,多款暢銷車繼續暴漲

汽車行業關注 8月12日,中國乘聯會正式公布了7月市場數據,乘用車三大細分領域銷量榜單也隨即確定。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59.9萬輛,同比增長7.9%,環比則下降3.6%。其中7月份轎車銷量77.3萬輛,同比增長3.5%;SUV銷量73.1萬輛,同比增長13.6%;MPV銷量9.5萬輛,同比增長3.2%。三大領域在2020年首次出現集體同比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該榜單數據為乘聯會統計的零售銷量。7月轎車方面日產軒逸依舊領先,再次奪得月度第一名,其7月銷量為46909輛,同比實現61.4%的增幅。軒逸1-7月累計銷量達25.29萬輛,同比增長2.5%,已經取替大眾朗逸繼續領先,軒逸車型「新老款」同堂銷售的方式,取得較好的市場表現。7月SUV車型方面,前十排名出現了三款自主車型,相比上月減少了兩款,博越和比亞迪宋跌出前十。哈弗H6的強勢地位依舊。另一款上榜的自主車型為榮威RX5,今年6月推出RX5 PLUS車型後,銷量持續增長。

2

日本挑戰續航1000公裡的電動車電池

日經中文網一次充電可行駛1000公裡(在日本相當於從東京至福岡的距離)的純電動汽車(EV)能否實現?作為超越現在的鋰離子電池的蓄電池,「氟化物離子電池」正在成為強有力候選。日本京都大學和豐田汽車的團隊試製了原型,拿出了將存儲電力的性能提高至鋰離子電池7倍的時間表。雖然認為上述疑問已經得出答案還為時尚早,但全世界研究人員並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

3

小鵬汽車何小鵬:智能化需要從基因上轉變,3年後龍頭車企只有5家

每日經濟新聞 「如果在基因上沒有進行智能化的轉變,想要改變就很難了。」在8月11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中,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無論是成立十年內的新造車企業,還是傳統車企,誰能夠將基因和行動調整得最快,誰就能夠留下來。在何小鵬看來,汽車向智能化轉變的機會是動態平衡的過程,並沒有絕對的前後之分。「3年之後賽道很快就要變了,汽車行業會呈現更加集中的一個趨勢,龍頭企業只會有5家。」何小鵬說。

4

華為研發100/200線雷射雷達 成本約低於3484元

太平洋汽車網 在近日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表示,人才儲備達1萬人的華為武漢研究所成立了雷射雷達的研究團隊,在短時間內實現100線、200線水平,成本為500美金(約3484人民幣)甚至更低。據了解,在去年10月,華為就提出要研發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核心傳感器,繼續致力於做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增量部件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雷射雷達作為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重要傳感器,被視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眼睛」,但因為價格昂貴一直制約著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為何馬斯克要因為雷射雷達打口水仗,為何巨頭們紛紛盯著雷射雷達?這都要從汽車的智能駕駛說起。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牛牛敲黑板:馬斯克和何小鵬的爭論點在於:應該主要用什麼來當智能汽車的眼睛,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現在車上裝雷射雷達,帳還是有點算不過來,一個雷射雷達價格頂的上兩輛Model3。小鵬直接挑戰低價雷射雷達可能有點懸,但華為的入局讓這場爭論出現變局。
  • 廉價化雷射雷達的希望:MEMS雷射雷達 vs 固態雷射雷達 | 雷射雷達...
    選擇這一路線的公司包括了:荷蘭Innoluce公司(從飛利浦剝離,已經被著名汽車半導體供應商英飛凌全資收購),預計2018年量產,成本不超過100美元,在探測範圍和解析度方面超過其它固態雷射雷達,能夠實現白天單次發射探測距離250米、角解析度0.1°,雷射功率利用效率大於95%,使用的雷射器由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供應。英飛凌公司認為高速運算平臺只是系統的一小部分。
  • 馬斯克PK中國新造車勢力:雷射雷達到底是啥?
    「不造車,幫車企造好車」的華為早已入局,目標是短期內迅速開發出100線的雷射雷達。據華為透露,其標準的高階自動駕駛方案採用3顆雷射雷達,未來性能提升且有需求時,其智能駕駛平臺最多可接入8顆雷射雷達,可以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能力。
  • 雷射雷達的中場戰事丨深度
    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谷歌、百度等網際網路企業使用的64線雷射雷達產品價格約為70萬人民幣,16線雷射雷達約為5萬元。在高額成本的桎梏下,雷射雷達一度被認為只可炫技,無法量產。幸運的是,隨著技術不斷成熟,大批玩家的湧入將雷射雷達傳感器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2015-2016年間,雷射雷達的出貨量迎來了將近7倍的增長。
  • 汽車自動駕駛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機械雷射雷達方面, Velodyne 主要有 64 線、32 線、16 線 3 類產品在售,官方定價分別為 8 萬美金(約合 52.3 萬人民幣)、4 萬美金(約合 26 萬人民幣)和 8 千美金(約合 5.23 萬人民幣)。
  • 五大雷射雷達公司「大亂鬥」
    不過這也是雷射雷達企業從不公開的指標。Velodyne 從 2015 年開始研發固態雷射雷達,2017 年發布 Velarray,2020 初基本完成設計。同年被現代汽車 Design-in,據說目前廣汽也在測試 Velarray。Velodyne 在雷射雷達領域耕耘時間最長,也累積了很多機械雷射雷達的研發成果。
  • 一文看盡CES上的雷射雷達
    大疆、華為等消費電子硬體巨頭,博世、大陸、法雷奧等頂級零部件供應商,也已經或即將推出自己的車規級可量產雷射雷達新品,雷射雷達的價格有望大幅下降,行業也將面臨第一次洗牌。CES 2020上我們從雷射雷達新品上可以看出些端倪,全球30多家雷射雷達公司亮相,無論從產品的核心性能指標、產品成熟度以及關鍵的價格方面,都讓整個汽車行業看到了雷射雷達的新氣象。
  • 研發出360°混合固態雷射雷達,「慧建科技」實現高性價比
    慧建科技160線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產品的價格低於20萬人民幣,國內128線機械式產品售價約為40萬人民幣。公司另一產品前裝雷射雷達實現量產後的價格有望控制在1萬人民幣以內。慧建科技之所以能做到降成本,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光機結構的創新,具體包括兩個技術突破。一方面,元器件數量大幅縮減,僅需不到20個收發模塊即可實現160線機械式雷射雷達的解析度,點頻達到560萬點/秒。
  • 200線純固態雷射雷達將實現百美元級量產
    商用車(卡車)、乘用車以及消費類、工業類應用都在成為雷射雷達公司的「戰線」所及範圍。 另外,高工智能汽車預計,明年開始,陸續落地量產的L3級自動駕駛新車也將帶動一波雷射雷達的前裝規模化量產。
  • 首提「雷射雷達2.0」,未感科技發布業內首個905nm的400米多線雷射...
    多年致力於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技術研發的北京未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未感科技)CEO嚴偉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外主流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產品的探測距離規格集中在 200 米,雨雪霧霾等天氣下探測距離衰減為數十米,無法滿足多種天氣場景下自動駕駛的需求。如果雷射雷達的探測距離規格達到 500 米,那麼在低能見度天氣下仍可以保持 200 米以上的探測能力。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當前,車載的雷射雷達主要工作在24GHz、77GHz頻段,前者用於中段距離雷達,探測範圍在15~30m;後者主要用在長距離雷達,探測範圍在100~200m。由於77GHz產品在解析度和體積上更具有優勢,成為車載雷射雷達的主流方案。儘管毫米波雷達具有更好的環境適應性,但其固有的特徵限制了其在高等級自動駕駛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為毫米波雷達對於行人等非金屬物體反射波較弱,難以進行識別。
  • 雷射雷達製造商慧建科技亮相CES 2021
    慧建科技160線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產品的價格低於20萬人民幣,國內128線機械式產品售價約為40萬人民幣。公司另一產品前裝雷射雷達實現量產後的價格有望控制在1萬人民幣以內。   慧建科技之所以能做到降成本,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光機結構的創新,具體包括兩個技術突破。一方面,元器件數量大幅縮減,僅需不到20個收發模塊即可實現160線機械式雷射雷達的解析度,點頻達到560萬點/秒。
  • 初創公司融資約1.8億元 研發雷射發射器與傳感器分離的雷射雷達系統
    (圖片來源:Sense Photonics官網)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6月12日,初創公司Sense Photonics宣布結束A輪融資,共融得2600萬美元(約合1.8億元人民幣)。
  • 不同於特斯拉的路線 蔚來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什麼?
    當前,車載的雷射雷達主要工作在24GHz、77GHz頻段,前者用於中段距離雷達,探測範圍在15~30m;後者主要用在長距離雷達,探測範圍在100~200m。由於77GHz產品在解析度和體積上更具有優勢,成為車載雷射雷達的主流方案。
  • 五大LiDAR公司齊聚美股,車載雷射雷達將走向何方?
    Luminar 強調:即使 10% 反射率的物體,其產品的有效探測距離也可以做到 200 米。Luminar 還申請了關於雷射功率放大的專利。其專利是用二級大模場摻鉺光纖(EDFA)放大器將一個種子源雷射調製為一個脈衝寬度至 20 納秒以下,脈衝重複頻率低於 100MHz,佔空比低於 1% 的脈衝雷射系統。
  • 一文看懂雷射雷達
    目前僅有法雷奧的一款 4 線機械式雷射雷達實現了車規級的量產搭載。對於 RoboTaxi 車隊來說,高昂的雷達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車隊的規模擴張;而對於 L3 乘用車來說,過高的雷射雷達成本和潛在風險也不在主機廠可接受範圍之內。
  • 不同於特斯拉(TSLA.US)的路線,蔚來(NIO.US)ET7搭載的雷射雷達是...
    當前,車載的雷射雷達主要工作在24GHz、77GHz頻段,前者用於中段距離雷達,探測範圍在15~30m;後者主要用在長距離雷達,探測範圍在100~200m。由於77GHz產品在解析度和體積上更具有優勢,成為車載雷射雷達的主流方案。
  • 佳光科技用雷射雷達賦能智能汽車
    在剛剛結束的「OFweek 2018中國(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上,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雷射雷達方案。為深入了解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及應用,OFweek汽車科技網專訪了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慧開發總監李鑫先生。
  • 多線雷射雷達與單線雷射雷達有哪些區別?
    多線雷射雷達是指同時發射及接收多束雷射的雷射旋轉測距雷達,市場上目前有4線、8線、16 線、32 線、 64 線和128線之分,多線雷射雷達可以識別物體的高度信息並獲取周圍環境的3D掃描圖,主要應用於無人駕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