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光科技用雷射雷達賦能智能汽車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佳光科技用雷射雷達賦能智能汽車

胡薇 發表於 2018-09-17 15:40:14

自動駕駛在發展的過程中,最大的推動作用來自於算法的進步和避障技術的提升。特別是近年來,經過工程師的努力,具備精確的測距、空間定位與描述、可靠的障礙物檢測等獨特能力的雷射雷達的面世後,自動駕駛的發展開始進入快車道。早在幾年前,有業內人士預測2018~2020年將是自動駕駛技術初步普及元年的時間節點,如今2018年已經到來,然而這項技術的普及看似還遙遙無期,那麼,自動駕駛技術到底走到哪一步了呢?又是什麼難題讓L5級自動駕駛技術遲遲不能落地呢?在剛剛結束的「OFweek 2018中國(上海)國際人工智慧展覽會」上,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雷射雷達方案。為深入了解雷射雷達在自動駕駛中的作用及應用,OFweek汽車科技網專訪了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慧開發總監李鑫先生。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慧開發總監李鑫

「我們的目標就是在自動駕駛浪潮真正爆發之前做好充分準備。」李鑫坦言,目前佳光科技已經在雷射雷達的產品線布局上做好了充分準備,隨時準備迎接自動駕駛時代的到來。事實上,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於2016年9月正式註冊成立,是一家專注於雷射雷達、視覺測量的高科技公司。佳光科技在北京、上海、深圳3地設立了研發及生產中心,主攻車規級雷射雷達相關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剛剛成立2年的佳光科技已經在產品研發及商業化落地上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線。

「早在2017的2月,佳光科技就完成了第一款純固態雷射雷達研發,並在隨後獲得了第一批訂單。」李鑫表示,從今年1月開始,佳光科技就相繼研發出了第一款百米以上測距單線雷射雷達、國內首款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以及國內首款24線雷射雷達INS-24等多款產品。雷射雷達是實現自動駕駛不可或缺的技術雷射雷達的興起離不開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李鑫認為智能汽車時代到來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來源於人們對汽車安全、高效、舒適、情感交互等方面的需求。智能汽車能實現消除人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概率高達90-95%,同時,可提升高速公路汽車容納量達5倍;在釋放駕駛員的雙手、雙腳、雙眼甚至大腦,以獲得更多的時間用於情感交流,並有助於消除負面情緒。他預測,到2020年,智能汽車的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智能汽車按模塊劃分,可分為四大技術模塊——環境感知、定位導航、路徑規劃以及決策控制。

目前,對環境感知主流傳感器的選擇有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紅外熱成像以及雷射雷達等。在李鑫看來,雷射雷達相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等傳感器,在智能駕駛場景中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1、作為一種工作在光學波段(特殊波段)的雷達,雷射雷達具有極高的解析度、且測量距離遠。而其他幾類傳感器很難在需保證精度的遠距離探測上表現穩定;

2、抗幹擾能力強:雷射雷達可不受地面雜波影響,擁有良好的抗幹擾能力,因此既可單獨使用可與其他傳感器配套使用;

3、獲取的信息量豐富:雷射雷達可以獲取目標物的距離、方位、速度、形狀等信息,生成3維立體圖像,幫助自動駕駛大腦識別行人、追蹤軌跡、繪製高精度地圖等等,可以實現更為精確的定位功能;

4、可全天時工作:由於採用主動光源,雷射雷達受外界光強影響較小。「雷射雷達測量精度高、距離遠,解析度比較高,不受地面雜波影響,擁有良好的穩定性和魯棒性。」李鑫總結到,在自動駕駛的多種技術路線中,雷射雷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目前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在L4/L5級別自動駕駛場景中,以雷射雷達為核心的多傳感器融合的感知方案將成為主流。而佳光科技專注於車規級雷射雷達技術路線的研發和應用推廣,目前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

不懼歐美  做最具性價比的國產雷射雷達談及自動駕駛,首先想到的是國外的企業,包括谷歌、特斯拉等企業,而作為自動駕駛用於環境感知的雷射雷達,也早有外企研發生產。但在成本上,以單線雷射雷達為例,國外雷射雷達單價大致在幾萬元級別,而同性能的雷射雷達,佳光可以把單價做到幾千元級別,量產形成規模效應後甚至可以把成本做到更低。因此,相比國外的雷射雷達,國產雷射雷達成本優勢明顯。在問及此次參展的產品及其區別於其他廠商產品的優勢時,李鑫表示,在此次展會上,佳光科技帶來了多款產品。其中包含了3款重磅產品:兩款單線雷射雷達、24線雷射雷達。單線和24線是目前主要面向自動駕駛的解決方案。單線雷射雷達可應用在無人配送車、智能環衛清潔車上等低速無人駕駛場景。佳光科技研發的雷射雷達能實現更高的角解析度和更遠的測距範圍,其單線雷射雷達的水平角解析度精度可達0.1°,測距範圍達200m。此外,佳光還創新研發了離軸式單線雷射雷達,擁有長方體規則外形、良好的性能及更低廉的成本。而24線雷射雷達的水平角解析度為0.09°,測距範圍為150m,測距精度達2cm,與16線雷射雷達相比,24線雷射雷達精度更高,但其定價與16線雷射雷達相差不大。所以,相比國內廠商,在產品價格不變或稍高的情況下,佳光科技能把雷射雷達的性能做得更好。另據了解,佳光INS-M1作為首款車規級MEMS雷射雷達,其測距範圍為200m,精度可達3cm,解析度可達0.1°,目前已交予主機廠測試。

目前,已有不少的整車廠家與佳光科技達成合作意願,並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同推動智能汽車的發展。最後,談及智能汽車市場何時會爆發,李鑫坦言,目前為時尚早,在2020年前後,市場爆發點可能會來臨,在2025年形成規模效應。而雷射雷達將推動智能汽車向L4、L5級更快更好地發展。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佳光科技憑自研雷射雷達晶片上榜「黑馬TOP100」
    會上,創業黑馬重磅發布了「黑馬TOP100」榜單,該榜單經由評審團初篩、在線公示、公眾投票、專家評委終審等流程嚴格評選而出,集中展示了汽車出行,教育,金融、支付,企業服務,人工智慧等數個領域有突出表現的優秀創企。
  • 近500位精英齊聚上海共商智能汽車落地之路
    而支撐他觀點的依據是,支持自動駕駛的政策密集出臺、百年汽車行業將迎大變革、市場倒逼傳統整車製造商破局創新、關鍵技術日益成熟和大部分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持開放態度等一系列的事實。他認為,未來,中國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最佳落地市場。佳光科技李鑫:智能汽車時代是雷射雷達的發展機會雷射雷達為自動駕駛的實現起到的極為重要的作用。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在今年廣州車展期間,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華為的雷射雷達已經成為車企搶購的爆品,並考慮在近期做一個雷射雷達產品的整體發布。為何馬斯克要因為雷射雷達打口水仗,為何巨頭們紛紛盯著雷射雷達?這都要從汽車的智能駕駛說起。
  •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參加OFweek 2018「維科杯」中國人工智慧行業...
    此次活動獲得業內企業的廣泛支持,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正式參加OFweek 2018「維科杯」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年度評選。公司介紹佳光科技是領先的車規級雷射雷達提供商,致力於打破雷射雷達價格高昂的發展瓶頸,推動無人駕駛發展進程。
  •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參評「維科杯·OFweek 2019機器人行業優秀...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已正式參評「維科杯·OFweek 2019中國機器人行業優秀產品獎」。公司介紹: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Encradar)是一家成立於2016年的雷射雷達供應商。佳光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團隊核心研發人員曾供職於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科技領域,在光學結構、大功率雷射器、高速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擁有全面的技術積累。目前,佳光依靠自身經驗累積以及國內外一流科研院所的獨家支持,已在產品化及新技術研發等方面佔據領先地位。
  • 讓馬斯克、小鵬爭論的雷射雷達,會是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牛牛敲黑板:馬斯克和何小鵬的爭論點在於:應該主要用什麼來當智能汽車的眼睛,雷射雷達還是攝像頭?現在車上裝雷射雷達,帳還是有點算不過來,一個雷射雷達價格頂的上兩輛Model3。小鵬直接挑戰低價雷射雷達可能有點懸,但華為的入局讓這場爭論出現變局。
  • 科學家將光孤子應用於雷射雷達,無人汽車的「黑暗之眼」將更明亮
    5月14日,最新出版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在封面發表名為《視線》的文章,介紹了怎樣讓智能汽車的「黑暗之眼」更亮的研究成果。01「黑暗之眼」大家知道,雷射雷達是現代機器人技術和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技術。雷射雷達利用雷射照射物體,然後通過測量反射脈衝計算出物體的距離和速度,補充了相機和普通雷達的缺陷,可以在黑暗中充當車輛的眼睛,被稱為智能汽車的「黑暗之眼」。
  • 20家國內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間:2016年法人代表:王飛核心產品:單線雷射雷達、MEMS固態雷射雷達、24線雷射雷達、離軸雷射雷達公司簡介:佳光科技(Encradar)成立於2016年底,團隊核心研發人員曾供職於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科技領域,在光學結構、大功率雷射器、高速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擁有全面的技術積累
  • 雷射雷達加速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在《第三屆智能硬體創新創業互動論壇 人工智慧及3D視覺》上,深圳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嗣翔表示:「對於自動駕駛的發展,業界普遍認為需要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多傳感器的融合,攝像頭雖然在強光等環境下效果不佳,但憑藉高性價比被廣泛應用於汽車ADAS系統,雷射雷達目前價格高,不過卻是自動駕駛必不可少的傳感器。」
  • 溫州打造雷射智能製造「工作母機」
    這項名為「面向海工裝備的超快雷射加工超疏水結構關鍵技術研究」,是溫州大學薛偉教授團隊承擔的國家自然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在金屬表面實現『荷葉效應』,需要雷射在比頭髮絲還要細的地方做微雕。」李峰平介紹,他們用雷射在金屬表面切割出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微米級或納米級的「小山」,使其表面構造類似荷葉,有助於鎖住空氣,防止水將表面潤溼,被稱為「超疏水表面」。
  • 億光於日本NEPCON展推出新款智能車用產品
    隨著全球科技不斷演進,汽車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億光電子為了順應這些趨勢,以智能創新研發為目標,採用ISELED技術推出EL SMARTLED系列(3.0x4.1x0.9mm), 具有嵌入式智能IC,將驅動整合至RGB LED封裝中,可以將組件校準色差控制在三階SDCM(亞當橢圓)內,透過內建IC程序可補償紅光晶片的光衰及自我診斷失效功能, 傳輸速度可達到2Mbps。
  • 20家本土企業參與車載雷射雷達角逐
    北京佳光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2016年法人代表:王飛公司網站:www.encradar.com 核心產品:單線雷射雷達、MEMS固態雷射雷達、24線雷射雷達、離軸雷射雷達公司簡介:佳光科技(Encradar)成立於2016年底,團隊核心研發人員曾供職於航空航天等高精尖科技領域
  • 科普:iPhone 12搭載的雷射雷達是啥黑科技?
    比如首次引入iPhone 12的雷射雷達,不僅可以在手機端帶來更強大的攝影能力及AR應用,更是未來智能萬物的「慧眼」。3D視覺的市場被徹底打開絲毫不誇張的說,機器3D視覺伴隨著未來智能汽車的爆發,而成為未來科技領域新風口!
  • 光遇鏡子反射,「雷射武器」也是一種光,能用鏡子防禦嗎?
    雷射天地導讀:光遇鏡子反射,「雷射武器」也是一種光,能用鏡子防禦嗎?現如今,雷射武器已經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中國日前已經曝光了高性能的雷射武器,在99式坦克上也安裝了最新的雷射武器。最近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雷射武器也是一種光,用鏡子可以反射雷射武器射出的雷射嗎?
  • 汽車與雷射的那些「不解之緣」
    近年來,雷射技術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日益普遍,以工藝而論,則雷射打標、硬化、切割、焊接,雷射大燈,雷射雷達等全數用上;以部位而論,舉凡內外、上下、結構裝飾等,盡入轂中。一輛汽車,隨處可見雷射的身影,可以說無車不雷射。
  • 第一次在線看「科技春晚」,智能電動汽車有何新看點?
    特斯拉年產能突破50萬輛,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市值屢創新高,傳統車企大眾攜ID系列正式入場,國家隊成員東風推出智能電動品牌嵐圖……智能電動化的變革之風驟起,汽車和電子科技的綁定愈深,自動駕駛和電動化自然成為本屆「科技春晚」的最大看點之一。★ 英特爾:傾心自動駕駛的科技巨頭英特爾作為科技巨頭,除了傳統主業PC外,格外重視自動駕駛。
  • 大族雷射的技術能用在光刻機上?官方回應:在研項目聚焦分立器件
    眾所周知,智慧型手機晶片製造所需的光刻機一直以來被荷蘭ASML公司壟斷,一臺精密光刻機售價上百億,而我國半導體行業起步較晚,光刻機技術與ASML的差距非常大。而近期美國對華為晶片制裁升級,引起眾多國人激憤,並希望國產晶片技術能夠打破壁壘,實現晶片自主。
  • 全新安全漏洞爆出:用雷射「劫持」智能音箱,大多數麥克風都中招
    不僅網絡攻擊能威脅你的智能音箱,如今雷射照射也能做到。當一道雷射穿過窗戶,照射你屋內的智能音箱,光信號可能就被識別成你的聲音,從而讓黑客用你的帳號網絡購物、控制智能設備,甚至打開你家的車庫門。圖 | 通過簡易設備控制 Google Home 打開車庫門(來源:lightcommands.com)2018 年春天,研究者最早發現這種可能性,當時 Takeshi Sugawara 用高功率雷射照射 iPad 的麥克風,發現能從連接的耳機裡聽到聲音。當雷射波動頻率上升到 1000 次/秒,聽到的聲音也變得尖銳。
  • 慕尼黑上海光博會:感受尖端科技,探尋雷射光學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本屆展會尤為關注雷射加工技術的應用,凡是雷射加工應用領域的行業用戶在預登記時,在「所屬行業」中輸入相應關鍵詞,都能收到主辦方特別為您提供的禮品一份,詳情請參閱各大行業雜誌廣告。 在雷射汽車應用領域,提供了從精密零部件到整車處理的全套解決方案,從雷射精密調阻、標刻,到國內首臺汽車安全氣囊弱化、首臺汽車白車聲焊接設備,華工雷射都走在汽車雷射工業化應用的前列。
  • 大族雷射誤入光刻機概念
    比如,有投資者5月底在互動易平臺上向大族雷射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族雷射」,002008.SZ)提問:「公司的紫外雷射能用到光刻機上嗎?」大族雷射方面回覆:「公司在研光刻機項目主要聚焦在分立器件、LED等領域的應用,尚未實現銷售。」這樣的消息於6月14日被媒體擴散之後,足以帶動大族雷射股價在6月15日大漲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