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年前滅絕消失的巨猿,它們的「親戚」找到了

2021-01-14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身高超過兩米、體重超過300公斤,有著強壯的犬牙和巨大的白齒,咬斷一根碗口般粗的竹子就如同我們折斷根牙籤一般輕鬆……作為生活在200多萬年前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巨猿,在距今約30萬年前已滅絕消失。


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和研究中,古人類學家基本確認了巨猿是人類演化系統中的一個旁支,但有關巨猿起源和演化的問題,長期困擾著學術界。


近日出版的《自然》雜誌刊發了題為《牙釉質蛋白質組表明巨猿是早期分化的猩猩成員》的論文。中國與丹麥等國科學家從一枚發現於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吹風洞、距今190萬年的巨猿牙齒化石的牙釉質中成功提取遺傳物質。


《自然》雜誌官網中相關研究成果論文截圖


中國與丹麥等國科學家從一枚發現於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吹風洞、距今190萬年的巨猿牙齒化石的牙釉質中成功提取遺傳物質。圖為吹風洞外景。王偉攝


這些年科學家們就起源和演化都進行過哪些研究?為什麼巨猿化石很多都分布在廣西?巨猿與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哪種生物具有最為密切的親緣關係?這次中國科學家與國外科學家合作,從廣西巨猿化石中獲得了什麼重要發現?


哪些有關巨猿的科學問題困擾學術界?


作為生活在地球上體型最大的一種靈長類動物,巨猿在200萬年前出現,大約30萬年前絕滅。史前動物方面的專家道格爾·狄克遜在《恐龍時代:恐龍時代的故事》一書中這樣描述巨猿:勇猛的巨猿能夠用後腿站立,站立後能達到非常高的高度,它咆哮起來震耳欲聾,生活在中國樹木叢生的山區。


上世紀30年代,美國科幻電影《金剛》塑造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巨猿形象,也就是電影的主角——金剛。在影片中,金剛橫穿紐約街道,大鬧紐約城,最終爬上當時剛建成的帝國大廈樓頂,跟雙翼飛機展開搏鬥。


論文共同作者、廣西民族博物館博士廖衛介紹,已經發現的化石證據顯示,他們曾經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如廣西、海南、貴州、重慶和湖北,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17化石地點,其中絕大部分在廣西西南部地區。巨猿擁有巨大的牙齒和下頜,是人類2-3倍,古人類學家據此推測他們的身高超過2米,體重超過300公斤。


1935年,荷蘭古生物學家孔尼華在香港的中藥鋪,從來自華南地區的化石中辨認出3顆巨大的靈長類牙齒,並將它命名為步氏巨猿。20世紀50-60年代,中國古生物學家首次在廣西找到巨猿化石的確切產地。特別是近20年來,中國古人類學家先後在廣西百色盆地邊緣和崇左地區的洞穴堆積物中,又先後發現了大量不同時期的巨猿化石,初步弄清了巨猿在中國南方出現和絕滅的時間。


「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和研究中,古人類學家基本確認了巨猿是人類演化系統中的一個旁支。廖衛說。但是有關巨猿起源和演化的科學問題,長期困擾著學術界。「比如巨猿在2000多萬年以來的眾多大型猿類中,與哪些物種的親緣關係最密切?巨猿在演化的進程中,何時分離出來並獨立演化?」


研究人員介紹,荷蘭古生物、古人類學家孔尼華在1935年建立布氏巨猿這個新種的時候,認為巨猿是一種特化的猿類,與印度西瓦立克晚中新世的古猿化石相似,巨猿是西瓦古猿的一個旁支。德國人類學家魏敦瑞一開始認為巨猿是一種巨大的猿類,但是基於新發現的牙齒化石,認為巨猿是人科成員,而且是直立人的直接祖先。孔尼華後來贊同魏敦瑞的觀點,但是他認為巨猿特化的牙齒形態,再加上巨猿的年代太晚,不可能是亞洲古人類的直接祖先,巨猿可能是由晚中新世的印度古猿演化而來。


此後的幾十年,關於巨猿的分類位置,一直存在爭議,很多的研究者贊同魏敦瑞和孔尼華的觀點,認為巨猿是人類成員。另外一些研究者認為巨猿是一種特化的大型猿類。「但是,由於我們對於巨猿的認識只是來自於下頜骨和牙齒化石,缺少頭骨和顱後骨骼的證據,有關巨猿分類位置的推斷很容易存在爭議。巨猿牙齒化石中發現的蛋白質,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為什麼巨猿化石很多都分布在廣西?


對巨猿的認識是來自於考古學家發現的巨猿的牙齒化石。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巨猿化石地點大都在中國境內。


20世紀50年代,為了尋找這種化石出產的確切地點和了解它們的產狀,解開是巨猿還是巨人之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室組織了一個華南洞穴科學考察隊,在廣西的石灰巖巖溶地區探查山洞和從事採集、發掘化石的工作。


1956年初,考察隊來到大新縣欖圩鄉正隆村那隆屯北面的牛睡山。在這裡,考察隊進行了兩次探查,並作了短期的發掘,找到一些猩猩的牙齒化石,發現了巨猿的一顆下第三臼齒、一顆下第一前臼齒和一顆上臼齒。這是科學家第一次找到這種古老動物化石的原產地。


1973年,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在巴馬瑤族自治縣所略公社調查石灰巖洞穴時,於那合村東南的弄莫山一溶洞內採集到一些哺乳動物化石。同年年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廣西野外隊、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有關人員對該洞進行短期發掘,採集到更多的哺乳動物化石,其中有一顆巨猿牙齒化石。這是廣西繼大新、柳城、武鳴之後,又一個出土巨猿化石的地點。


廣西柳城巨猿洞下頜骨。王偉攝


廖衛介紹,已經發現的化石證據顯示,他們曾經廣泛分布在中國南方地區,如廣西、海南、貴州、重慶和湖北,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17化石地點,其中絕大部分在廣西西南部地區。廣西目前發現的巨猿化石地點主要來自柳城、巴馬、田東、武鳴、大新和崇左地區。


「巨猿化石地點的哺乳動物化石牙釉質碳同位素證據表明,巨猿生活在森林環境中,巨猿化石地點的孢粉證據也支持這種觀點。巨猿長期在廣西生活可能與地質歷史時期廣西穩定的森林環境有關。」廖衛說。


從190萬年前的巨猿化石中獲得了什麼重要發現?


此前,科學家們試圖找出與巨猿最相似的生物,但只能將化石的形狀與現存類人猿的骨骼參考材料進行比較。全世界不少科學家在努力對巨猿牙齒化石進行遺傳分析,遺憾的是,一直以來並沒有太大的進展和突破。在此之前,科學家團隊曾經試圖對一枚1萬年前的化石進行分析,結果失敗了。


科考人員在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吹風洞發掘。王偉攝


此次論文的中方通訊作者、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廣西民族博物館研究員王偉長期在廣西從事古人類學研究。2008年,王偉教授的研究團隊對位於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的吹風洞進行了系統發掘,現場共發現93枚巨猿化石。


在多方面的積極溝通下,2018年5月,王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將出自廣西田東縣布兵村吹風洞的一枚巨猿牙齒化石,送到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進化基因組實驗室,進行遺傳物質提取和測序,有了驚喜的發現——通過古代蛋白質測序技術,研究人員從190萬年前的巨猿牙齒中成功獲取了遺傳信息。


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吹風洞發現的巨猿牙齒化石。王偉攝


「這是科學家首次從來自亞熱帶地區如此古老的化石中,成功提取遺傳信息。研究的結果清楚地表明,巨猿——曾經生活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與現在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亞洲猩猩,具有最為密切的親緣關係;巨猿大約在1200萬年前從猩猩的家族中分離出來,並獨立演化。王偉介紹說。


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吹風洞發現的巨猿牙齒化石。王偉攝


「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巨猿的了解全部來自於其牙齒化石和四個下頜骨,我們沒有獲得巨猿頭骨和其它部位骨骼的任何材料,因此,發現巨猿的頭骨和其它部位骨骼,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巨猿這個物種,這應該是巨猿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廖衛表示,從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巨猿在30萬年前從地球上消失了。關於巨猿絕滅的原因,也是目前和將來巨猿研究的主要方向。


「巨猿絕滅的原因,是一個很重要的科學問題。目前有研究團隊在研究,但是還沒有看到相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廖衛介紹說。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編輯:張爽

審核:管晶晶


相關焦點

  • 滅絕物種金剛巨猿重達半噸
    據美國《連線》雜誌2月1日報導,日前,該雜誌刊登了遠古十大滅絕物種,其中包括:翼展達到75釐米的巨脈蜻蜓、6英尺高、半噸重的「金剛」巨猿。在距今160萬年前滅絕。2、遠古蜈蚣蟲(Arthropleura armata)它爬行的樣子非常像蜈蚣,生活在石炭紀時期。這種遠古蟲子體長7英尺,模樣十分恐怖,在距今0.29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滅絕。
  • 真實的大腳怪——遠古巨猿|步氏|化石|猿人|滅絕_網易訂閱
    一旦失去了大面積的竹林,短期很難找到替代品,葉子和果實才多少東西,根本滿足不了這些大胃王,肉食就更別想了,其蛋白質更難分解,改吃肉是極其困難的,它們沒有進化出人類那一態完善的消化系統,如果強行進食會積食而亡,況且以巨猿笨重的身體也捕捉不到多少獵物,很可能整個種群熬不到進化完成就滅絕了。
  • 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它們有多大?看看它們與人的比例圖
    作為一顆蔚藍色的生命星球,地球在46億年的演化生涯中,孕育出了不計其數的生物,其中有部分生物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下面是10種已滅絕的史前哺乳動物,通過它們與人的比例圖,來了解一下它們到底有多大,它們曾經是怎樣的存在。
  • 地球上已經滅絕的遠古生物揭秘 遠古巨猿堪比金剛
    【科技訊】9月12日消息,地球上已經滅絕的遠古生物揭秘,遠古巨猿堪比金剛。地球上有許多生物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曾經的它們也是輝煌一時,甚至稱霸了一個時代,恐龍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生物,當然了,也有其它遠古生物曾經存在這個地球上,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東南亞大型動物為何離奇滅絕?被懷疑的古人類,其實並非罪魁禍首
    考古證據表明,在過去幾十萬年中,東南亞地區曾有眾多大型動物,它們的多樣性僅次於非洲大陸。然而今天人們卻再未發現它們的蹤跡,它們已早早滅絕。每次一提到滅絕生物,咱們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人類自己,是否又是人類侵佔生存領地或者趕盡殺絕吃光了的?
  • 消失的巨獸:巨猿與野人
    630萬年前的「巨型巨猿」只有後期步氏巨猿的一半大小,而在我國廣西的步氏巨猿化石中,柳城遺址距今約100萬年,後來在武鳴發現的牙齒化石則距今30-40萬年,體積也比柳城的要大些。這意味著,它們走的是一條高度特化的演化道路。一般來說,在穩定的生態環境下,身體巨型化其實是一種普遍的演化趨勢,原因很簡單:個子大了,既能減少天敵的威脅,也有利於與其他植食動物的競爭。
  •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消失生物為何頻繁出現?
    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這次科學家們發現的物種是一種不會飛的鳥類,是位於阿爾達布拉環礁區域,之所以這種鳥類在13.6萬年前滅絕物種會出現滅絕,主要是因為自然變化帶來的。所以說這個不會飛的鳥類——「白喉秧雞」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不過如今科學家們還是迷茫,那就是在白喉秧雞或一般鳥類中,沒有其他例子能如此明顯地證明這種現象,這才是大家最為熱議的問題,所以13.6萬年前滅絕物種再現,具體是不是出現一些「非正常」思維的情況,那還得繼續研究才行,如今只能通過古老的化石證據來說明白喉秧雞一些現在與滅絕之前的一個情況
  • 10個最大動物的可怕「史前親戚」,恐怖指數超出你的想像,簡直太...
    然而,我們佔據這個位置的時間相對較短——已知最早的人類,最早出現在大約230萬年前。雖然我們主宰著今天的動物,但這些動物中有許多已經滅絕的親戚,它們比我們所熟悉的動物要大得多,也更兇狠。 這些動物祖先看起來就像是剛從噩夢中走出來的生物。令人恐懼的是,如果人類消失了,或者僅僅是失去了統治地位,這些生物,可能會重新存在或者替代人類。
  • 巨猿:金剛在世
    巨猿生存場景圖,圖片來自網絡。今天的大猩猩堪稱靈長類中的頭號素食者,但巨猿的牙齒比大猩猩更粗大厚實,且磨損和齲齒嚴重,表明它們主要取食堅韌、高糖、高纖維的植物。另外大猩猩仍有尖利的犬齒,巨猿的犬齒卻已和門齒結合在一起,成為切割植物纖維的工具。根據對牙齒化石的化學分析,步氏巨猿應當生活在茂密的亞熱帶森林,主食包括竹子、樹葉、草類和果實,比當時生活在同一環境的大熊貓食譜寬泛。
  • 廣西發現巨猿化石,比元謀人還早,體型是人類的3倍
    咋咱們老百姓嘴裡,一直口口相傳的金剛,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體型巨大的猩猩,而是巨猿!早在100萬~30萬年前,有一種巨大的靈長類生活在東亞,他們就是巨猿,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滅絕了。巨猿可以在地面上行走、站立、生活,他們站直後足足有3米高,成年巨猿體重可達500kg。是迄今為止,我們發現存在過的最大的猿類迄今為止,共計發現了17個巨猿的化石。
  • 廣西挖出巨猿化石,頭顱比正常人大3倍,出現時間比元謀人還早
    可能大家都認為猩猩是靈長類體型最大的,但這一說法是錯誤的,這個榮譽稱號應當屬於巨猿,也就是我們電影中提到的金剛。那它到底是怎麼樣的?原來巨猿是已經滅絕的一類猿類,早在100萬~30萬年前的東亞、南亞以及中南半島一帶存在過,不過可惜的是在很久以前就滅絕。
  • 巨猿:身高3米的巨型靈長類
    圖註:德國學者馮·孔尼華,圖片來自網絡巨猿的發現非常偶然。上世紀30年代,德國學者馮·孔尼華來到中國香港,他很快就被中藥鋪吸引。由於身體巨大沉重,巨猿無法爬樹,它們主要呆在地面上並就近取食。正是由於食素的習性使得巨猿並不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它們是溫柔的大個體。  死於飢困之中最早的巨猿出現在距今900萬年前,它們就是體型較小的巨型巨猿。
  • 珍惜這些美食,要不是人類它們在1萬年前就滅絕了
    因為不缺傳播者,在一萬年前南瓜屬植物的口味雖然比較苦澀,但是卻能在美洲欣欣向榮。 可是,在全新世早期(約1.1萬年前),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滅絕了。大型哺乳動物滅絕後,南瓜的處境就很艱難,因為小動物不喜歡它們的苦澀,因此不會幫它們傳播種子。如果不是人類及時培育出能吃的南瓜,它們恐怕早已掛機。
  • 這7種可怕的生物已經滅絕,但我們應當為此感到慶幸
    地球上曾經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物種,因為所知的兩次大滅絕,它們已經消失在了地球上。事實上,除了人們所熟知的恐龍,這個地球上曾經存在過許多對現代人類而言非常可怕的生物。今天,我們就要為你帶來,我們或許應該慶幸已經滅絕的7種生物。1、哈斯特鷹哈斯特鷹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猛禽之一,如今現存的任何鳥類在其面前都顯得非常渺小。
  • 揭秘廣西「巨猿」之謎:沉睡190萬年的「遺傳密碼」
    這個「大傢伙」,是生活在200多萬年前的地球上體型最大的靈長類動物——巨猿,距今約30萬年前已滅絕消失。巨猿從哪裡來?巨猿和猩猩有什麼關係?巨猿的「前世今生」一直是個謎......【巨猿形象復原圖】近日,經過中國、丹麥、法國等6個國家18位科學家的聯合科研攻關,在一枚發現於廣西田東縣祥周鎮布兵村吹風洞、距今190萬年的巨猿牙齒化石中,科學家們成功提取遺傳物質,沉睡的生命
  • 巨猿能打過劍齒虎嗎?為什麼?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劍齒虎劍齒虎是從300萬年前開始出現在地球上的一類大型貓科動物,注意是一類不是一種。狹義上說,劍齒虎是短劍劍齒虎,而生物學分類上的劍齒虎則是劍齒虎亞科下的所有物種,包括刃齒虎(美洲劍齒虎)、命運劍齒虎、一般劍齒虎等等。
  • 珍惜這些美食,要不是人類它們在1萬年前就滅絕了
    比如,在美洲野外可以找到的南瓜屬臭瓜(Cucurbita foetidissima)成熟後的味道很苦,貓和狗都不吃。牛吃了以後,它們的奶水也會變苦,它們不是餓極了也不吃,如果牛羊一下子吃太多這些野瓜就會中毒。
  • 盤點動物史上十大滅絕巨型怪物和十大遠古巨獸
    &nbsp&nbsp&nbsp&nbsp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那些消失在現實世界中的遠古生物和巨型怪物。在距今160萬年前滅絕。&nbsp&nbsp&nbsp&nbsp3、巨脈蜻蜓&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又名大尾蜻蜓或巨尾蜻蜓,是300萬年前石炭紀的一種昆蟲,與現今的蜻蜓接近。
  • 7大怪異動物祖先:史前巨猿比北極熊更大(圖)
    原標題:7大怪異動物祖先:史前巨猿比北極熊更大(圖)   國外媒體報導消息,20世紀30年代,一位古人類學家發現一塊靈長目動物的牙齒,推測這種靈長目物種身高可達到3米,體重達到1200磅。相比之下,現代雄性銀背大猩猩體重大約400磅,僅是前者的三分之一。
  • 如果6500萬年前恐龍沒有滅絕,它們會進化成什麼樣?
    它們的祖先應該是早期的二足掠食性動物。而且它們之所以有了進化的空間,是因為在三疊紀的大滅絕事件中有超過95%的物種都滅絕了,大多數物種的滅絕給了原始二足動物足夠的生態位,於是,恐龍正式登場。恐龍的登場時機非常的好,它們迅速地搶佔了當時地球上的主要生態位,開始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