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焦點訪談):兩百年前的今天,一位偉人誕生,他就是卡爾·馬克思。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給我們留下的最有價值、最具影響力的精神財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百年來,正是因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古老中國才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從積貧積弱中走出來,億萬人民才改變了命運。當今中國,已經發生歷史性巨變。站在新時代的開端,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應用馬克思主義,在解決問題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呢?
當今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但也面臨著種種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勢必成為中國發展的掣肘。如何才能破題?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一個社會都充滿各種矛盾,其中起主導和支配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它對社會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只有準確把握社會的主要矛盾,才能找到破解難題、增強動力、拓展空間的金鑰匙。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我們黨才開創了今天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重新認識和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成為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國祚說:「如果再說我們現在是落後的生產,可能全世界都不答應了,我們已經是全世界的經濟總量老二了。但如果說我們是先進的,這也不實際。我們很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很落後,包括生產,還是手工作坊,甚至很原始的狀態。所以只有用不平衡、不充分,才更加客觀、公正、準確反映當代中國生產發展狀況。這是我們提出社會主要矛盾的依據。」
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對生產力有反作用。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時,它會有力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當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不相適合時,它會阻礙甚至破壞生產力的發展。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社會力得到極大的發展,生產關係也應該進行相對應地調整。中國共產黨人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轉化。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正是基於對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清醒認識和準確判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究竟應該堅持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麼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明了方向。在這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中,從始至終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堅持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最好的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僅僅堅持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還極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黨的十八大以後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重大理論成果。這些原創性的貢獻,集中體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的闡述中。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認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創新發展,就體現在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與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實踐、要求緊密結合起來,提出我們自己的辦法、方略、思想,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馬克思主義最好的發展,也是最大的發展。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粗放的發展方式給自然生態系統帶來很大破壞,出現森林消失、土地沙化、溼地退化、水土流失、乾旱缺水等嚴重生態問題和水、土、空氣遭到汙染等嚴重環境問題。伴隨這些問題而來的,就是自然的報復,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形勢日益嚴峻。
張國祚認為,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就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提出了非常深刻的見解。他說人類不能過分盲目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徵服,因為每次這樣的徵服都會招致自然界的報復,要與自然和諧相處。但是在以後的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社會主義領導人中,自覺、高度重視、遵循馬克思主義這一思想的並不是很多。
面對這些問題,習近平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們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讓人民群眾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如何落實這一思想?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要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要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不僅關係黨的前途命運,而且關係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然而,在十八大之前,「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那一套也或多或少地進到了黨內政治生活和工作中,不少幹部被腐敗擊垮,不少地方的政治生態被汙染,黨的領導弱化。
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強調,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做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永遠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於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這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的重大繼承和發展。
張國祚認為,馬克思那時還沒有執政。所以對於究竟執政黨怎麼建設的問題,怎麼樣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怎麼提高黨的領導水平,馬克思、恩格斯並沒有太多的論述。習近平認為,黨的思想理論狀況必須突出政治建設,要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政治立場、政治觀點、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必須要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樣才能把一切言行、紀律,牢牢關在制度的籠子裡,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無愧於人民所信任的無產階級的政黨。
理論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實現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站起來和富起來的兩次飛躍。如今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時代發展,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一次巨大的歷史性飛躍。
在馬克思誕辰200年之際,中國共產黨人隆重集會對他追思緬懷,就是為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更好地前進。我們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用鮮活豐富的當代中國實踐來推動馬克思主義發展,用寬廣視野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堅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斷超越自己,在開放中博採眾長、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開闢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