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蛹」變「蛾」的秘密

2021-01-14 光明網

海南省,著名的旅遊勝地——興隆溫泉。

記者一踏進地處旅遊區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以下簡稱香飲所)就懵了:這到底是個研究所?是個生產基地?還是個旅遊場所?

都是。你看:研究所的「熱帶植物園」是在海南省正式註冊的旅遊景點,這裡的1000餘種熱帶植物被規劃成9個遊覽區,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園內遊人如織,歡聲如潮。同時,園內又「編排」了咖啡、可可、香草蘭和胡椒共4個試驗、示範基地,而前3個的種植規模均列海南省首位。與種植基地配套的是2個中試工廠,裡面的生產線都是全國一流水平的,生產線的「上家」是研究所的成果和專利,從生產線上下來的就已經是香蘭茶、米香茶、苦丁茶、興隆咖啡、椰香脆餅、熱帶果圃等幾十種風味獨特的飲料和食品了。而這些飲料和食品正是「熱帶植物園」旅遊商店裡供不應求的搶手貨。同時,在植物園旁邊的一座小樓裡,有一批科研人員在靜靜地從事他們的研究,一項項成果和專利就從這裡流淌出來。科研、開發、旅遊,三足鼎立,三位一體,這就是這個研究所讓人耳目一新的格局。

6年前,這個所像國內許多研究所一樣,面臨著生存危機。新任所長王慶煌的頭等大事:一是維持住所裡的日常運轉;二是保住現有的22個科技人員不流失。

那是1992年初,香飲所就像是「沉睡」得太久了的「蛹」。所裡面是發不出工資的陰雲壓頂,所外面是大特區的「精彩」生活實在誘惑人。一牆之隔的另一個研究所的人才紛紛向外「流動」,這裡的人們也難免心浮氣躁了。所領導用了3條「錦囊妙計」把人心穩定住:第一、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跑破了幾雙鞋終於說動各方「財神」,為所裡的香草蘭加工項目爭取來幾十萬元資金;第二、千方百計從各項經費裡挪出10餘萬元,為所裡的年輕科技人員「落實政策」,蓋了8套住房;第三、根據研究所優勢,繪出一張美妙藍圖,給全所帶來新的希望。

香飲所的優勢是什麼呢?是建所40年來從國內外引進的1000多種熱帶植物品種及種苗;是20多項加工香料飲料的科技成果;是老少幾代科研人才;還有,香飲所地處海南著名的興隆溫泉旅遊勝地,這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

關鍵是如何把這種科研優勢變成經濟優勢,把地域和資源優勢變成效益優勢。從1992年—1995年,香飲所在艱難掙扎中穩住了陣腳,新思路也逐漸萌芽與形成,其立足點是:不等,不靠,不要,利用自身優勢走自我發展的道路。從表面上看,「蛹」還是「蛹」,但實際上,「蛹」的內核正在默默地發生質變。

這是從1996—1997年的畫卷上剪切下來的一組鏡頭:——水泥攪拌機日夜轟鳴,一群滿頭大汗、滿身泥漿的「打工仔」在「熱帶植物園」裡裡外外鋪設水泥路。這群「打工仔」就是王慶煌和全所100多名員工。何止是道路建設呢,還有路燈系統,綠化系統,環衛系統……都自己動手,上下一心,同甘共苦。

9個月過去,原來雜草叢生、一下雨泥漿沒踝的植物園,變成了一個風光旖旎的大花園。它集科普、觀光、示範基地於一身,具有獨特的旅遊價值。全所員工的「義務工」,算下來至少為整個環境的改造節省下50至60萬元,這在當時可是一個天文數字呵!

——成果的「物化」,即2個中試工廠的建成和投產,用了一年半。

——申辦旅遊景點,走向市場。這可叫這幫書生吃足了苦頭,也經了風雨,見了世面。1997年初辦下執照,一連幾個月,每天只有十來個、幾十個遊客,有的日子就連一個遊客都沒有,員工們從開園到閉園你看我,我看你,笑得比哭還難看……

轉機,就在「絕境」中降臨。當「蛾」從「蛹」的軀殼中振翅飛出時,人們驚訝於它的美麗。

1998年,全所共申報了16項新產品專利,有5項成果通過鑑定。其中香草蘭全自動加工設備是全國最先進的,從進料到盒裝,全部工藝流程都由自己設計、研製,獲得3項國家成果獎、6項專利。這一年,2個中試工廠推出18個產品,「熱帶植物園」接待中外遊客達三十多萬人次;這一年,各項收入反哺科研的資金達500多萬元;而科研又以旅遊市場為導向,絕大多數為短、平、快項目。這一年,香飲所取得的社會效益超過了一個億:就因為通過「熱帶植物園」這個「旅遊窗口」,向中外遊客展示了咖啡、可可、胡椒、香草蘭等4個示範基地,從而為海南吸引來2筆大的農業投資。

今天的香飲所人見人愛,科技人員從6年前的22人增加到45人,人均科技創收9萬元,全所的綜合實力進入了全國百強。

1998年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方案要求大部分科研所要逐步走上自我發展的道路,這是全國科研單位面臨的一項戰略任務。該年年底,香飲所以它成功的改革模式被列入國家首批科技改革試點。

「不了解的人只看到我所『一飛沖天』,卻不知道在『沖天』之前經歷了整整5年的『陣痛』,還經歷了40年的積累。」王慶煌回顧改革的歷程不勝感慨。「其實,每個研究所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把自身優勢跟大市場結合起來,變成經濟優勢和效益優勢,『蛹』就變成了『蛾』。這裡的關鍵是兩者的『結合』,結合好了,一分的努力能得到十分的收穫;若拿自己的劣勢去發展,或雖是自身優勢但脫離了大市場,十分的努力就只能得到一分的收穫。」

相關焦點

  • 黃粉蟲的四個階段:卵、幼蟲、蛹、蛾
    幼蟲在蛻皮過程中,每蛻皮一次體長明顯增大,在適宜的溫度25℃-28℃,空氣溼度50%-90%時,8齡幼蟲約10天即變成蛹。 3、蛹 剛變成的蛹為乳白色,以後逐漸變黃
  • 上海開展美國白蛾越冬蛹調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月8日訊上海市林業總站日前下發《關於做好美國白蛾越冬蛹調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區在本轄區內組織開展美國白蛾越冬蛹基數調查工作。近期,上海市林業總站組織技術人員先後前往青浦區、閔行區以及金山區等區檢查指導美國白蛾越冬蛹調查工作。
  • 動員居民人工挖蛹 歷下治白蛾有奇招
    中國園林網10月8日消息:從10月中旬開始,歷下區各辦事處將動員駐區單位和居民人工挖蛹,以此減少美國白蛾越冬幼蟲數。綠地澆灌過冬水時,將添加藥劑滅殺入地冬蟲。樹木的落葉也將進行特殊處理。     入秋後,美國白蛾開始結蛹,在老樹皮下、地面枯枝落葉和表土內越冬。
  • 濟南:第三代美國白蛾殲滅戰打響 降低蟲蛹越冬密度
    中國園林網9月15日消息:由於第三代美國白蛾危害期正值全運會、園博會和新中國60華誕等重大活動舉辦期間,日前,我市打響了第三代美國白蛾殲滅戰,將最大限度地降低蟲蛹越冬密度。
  • 桃樹潛葉蛾的發生以及防治
    桃樹潛葉蛾在我國各個桃樹生產區都有分布,它除了危害桃樹以外,還危害李、杏、櫻桃、蘋果、梨、山楂等。近年來,桃樹潛葉蛾在桃樹上的危害逐年加重,致使葉面布滿蟲道,影響光合作用,嚴重的造成早期落葉。
  • 葡萄透翅蛾難防治?進來了解它的生活習性,輕鬆掌握正確滅蛾方法
    葡萄透翅蛾又叫作葡萄透羽蛾、鑽心蟲,屬於鱗翅目透翅蛾科,是葡萄種植上的常見的主要害蟲之一,同時也是是世界性害蟲,全球大部分的葡萄園均會受到葡萄透翅蛾的為害。發生葡萄透翅蛾蟲害的葡萄園,85%的枝蔓會被透翅蛾幼蟲蛀吃,被侵害的葡萄樹輕者樹勢變弱,產量下降,重者整株乾枯死亡。
  • 蔬菜小菜蛾又來了!應該如何防治?用哪些藥物消滅小菜蛾比較好?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作物常見的害蟲之一,能將蔬菜的葉片吃成網狀,使其失去食用價值。小菜蛾是遷飛性害蟲,具有發生世代多,繁殖能力強、寄主範圍廣、抗藥性水平高,難於防治等特點。所以對於種植蔬菜的菜農來說小菜蛾是必須消滅的目標,那麼用哪些藥物消滅小菜蛾比較好呢?
  • 蛾與蝶區別圖訣
    蛾與蝶的區別飛蛾與蝴蝶,區別有要訣:飛蛾化蛹時,同時把繭結,蝴蝶多裸蛹,蟲蛹暴於野;蛾蝶休息時
  • 濟寧做好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防治工作
    做好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防治最近一段時間,我市很多地方都發生了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疫情,針對近期疫情的發展情況,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站長宋印剛也在節目中進行了詳細介紹,並向市民推廣了相應的防治措施。宋印剛告訴記者,今年夏天,我市普遍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溫溼天氣,這也為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之基層監測機構、隊伍建設滯後,不能有效的監測預報,這才造成了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疫情。一般情況下,楊扇舟蛾、楊小舟蛾在我市一年發生3至4代,每代危害期約為30天。目前正適逢楊扇舟蛾、楊小舟蛾第3代幼蟲的危害期,宋印剛也向廣大楊樹種植戶推薦了幾種最常見的防治辦法。
  • 農林害蟲識別與防治圖訣:楊小舟蛾(楊褐天社蛾、小舟蛾)
    楊小舟蛾識別與防治圖訣幼蟲識別口訣楊小舟蛾吃楊葉,灰褐灰綠多體色;幼蟲大約兩釐米,微帶紫色有光澤;注意觀察黃縱帶,各有一條在體側;背有肉瘤不顯著,腹部兩個略大些;生在第一第八節,上有短毛瘤灰色。防治口訣舟蛾為害要防治,首先天敵多支持;獵蝽鳥兒寄生蜂,招引保護多繁殖。噴灑蘇雲金桿菌,以菌治蟲好方式。適地適樹栽壯苗,加強管理增樹勢。秋末冬初掃落葉,集中燒毀蛹燒死。初春翻地滅冬蛹,效果較好但費時。人工振樹收落蟲,手摘蟲苞需細緻。誘集成蟲用燈光,林中誘燈多設置。蟲多吃葉要成災,噴施農藥急控制;樂果菊酯滅幼脲,連續噴施一二次。
  • 世界上最巨大的蛾-皇蛾
    皇蛾與人手的比例皇蛾的英語名字是「Atlas moth」,可能源自希臘神話中提坦之一的阿特拉斯,亦可能是因為它的翅膀長得像地圖。而在香港,皇蛾又被稱為「蛇頭蛾」,原因是皇蛾的前翅末端部分,形態非常像蛇的頭部。
  • 快速防治國槐小卷蛾,讓葉片不再被啃食!
    國槐是我們經常會看到的一種苗木,它有著重要的園林建設價值,而且種植過程當中也有好的效益,需要我們重視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其中國槐小卷蛾就是經常會發生的蟲害,那麼,國槐小卷蛾如何防治呢?【1】分布與危害國槐小卷蛾分布於北京、天津、山西、山東、河南等地,主要為害槐樹、龍爪槐、蝴蝶槐和紅花槐等。以幼蟲蛀食複葉基部、花穗及果莢(槐豆),葉片受害後矮蔫下垂,遇風脫落,樹冠枝梢出現光禿枝,嚴重影響正常生長。【2】國槐小卷蛾特徵成蟲體長為5毫米左右,黑褐色,胸部有藍紫色閃光鱗片。
  • 全球最巨大的蛾-皇蛾
    而在香港,皇蛾又被稱為「蛇頭蛾」,原因是皇蛾的前翅末端部分,形態非常像蛇的頭部。皇蛾被認為是全球最巨大的蛾。它的龐大翅膀最高紀錄有400平方釐米之廣,其前翅的最長長度亦足有25至30釐米。《哥斯拉》系列電影中的著名怪獸摩斯拉,就是以皇蛾作為原型。
  • 蝶與蛾的區分修煉手冊
    蝴蝶與蛾有很多共同點。在我們小時候經常都是通過翅膀來區分他們,覺得顏色鮮豔的就是蝴蝶、顏色黯淡的就是蛾子,這其實並不準確,比如綠尾大蠶蛾、馬達加斯加月亮蛾等許多蛾類的漂亮程度並不遜於蝴蝶。那麼,到底怎麼將它們進行區分呢?綠尾大蠶蛾我們可以通過外形、生活習性、成長階段三個方面來對它們進行區分。
  • 全市緊急防控「楊小舟蛾」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楊小舟蛾 幼蟲群居 楊扇舟蛾 防控 楊樹食葉害蟲 蛹期 越冬 林業局 8月 地塊 [提要] 8日,記者從德州市林業局了解到,根據當前楊小舟蛾等楊樹食葉害蟲局部地塊迅速爆發的嚴峻危害形勢
  • 我是一隻蛾,但不是普通的蛾.
    約兩周後,我從卵中出生,變成一個綠綠的大肉蟲,貪婪地盡情地啃食出生處的葉子。 接下來我會在枯葉間結蛹。約四周後我便破蛹而出,長為成蟲,吶,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因為翅膀像蛇頭,我也被人稱為蛇頭蛾。至於為啥長得像蛇頭,主要的目的是恫嚇天敵(蟲生在世,誰還沒點本領呀)。
  • 蘋果潛葉蛾大集合,防治要點全在這!
    蘋果潛葉蛾,主要有三種,金紋細蛾、銀紋細蛾和旋紋潛葉蛾,下圖是三種蛾類的危害特徵圖和形態圖。金紋細蛾—發生規律在遼寧、山東、河北、山西等地1年發生5代,在河南中部地區發生6代,每年繁殖的代數是由當地的氣候決定的。
  • 山東滕州市:「以蟲吃蟲」釋放周氏齧小蜂 防治美國白蛾
    百度新聞8月8日訊為有效防治美國白蛾,保護好森林資源安全,根據美國白蛾發生情況,8月5日,山東省滕州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對該市重點防治區域實施白蛾周氏齧小蜂生物防治美國白蛾措施,釋放1億多頭周氏齧小蜂,防治面積3000多畝。
  • 認識全球最巨大的蛾-皇蛾
    而在香港,皇蛾又被稱為「蛇頭蛾」,原因是皇蛾的前翅末端部分,形態非常像蛇的頭部。皇蛾被認為是全球最巨大的蛾。它的龐大翅膀最高紀錄有400平方釐米之廣,其前翅的最長長度亦足有25至30釐米。《哥斯拉》系列電影中的著名怪獸摩斯拉,就是以皇蛾作為原型。
  • 森林昆蟲 | 豹尺蛾
    形態特徵豹尺蛾,Dysphania militaris Linnaeus, 鱗翅目尺蛾科豹尺蛾屬的一種豹尺蛾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