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與蝶區別圖訣

2021-01-19 雕蟲小集


蛾與蝶的區別


飛蛾與蝴蝶,區別有要訣:飛蛾化蛹時,同時把繭結,蝴蝶多裸蛹,蟲蛹暴於野;蛾蝶休息時,翅膀有差別,蛾類平展放,蝴蝶翅摺疊,蝴蝶立背上,蛾呈屋脊斜;蝴蝶腹瘦長,蛾腹肥大些;蝴蝶之觸角,錘狀好識別,飛蛾之觸角,多樣看真切,絲狀羽毛狀,觸角分多節;翅膀寬而美,漂亮常是蝶,飛蛾顏色少,灰黑唱主角,體上絨毛多,翅膀多狹窄,整體灰濛濛,看後心不悅。蛾蝶鱗翅目,鱗粉翅上攜,蛾鱗易脫落,難掉是蝴蝶;飛蛾愛撲火,趨光性難戒,香氣和鮮花,蝴蝶難拒絕;蝴蝶白天飛,飛蛾愛黑夜,晚上到處飛,一定不是蝶。

紅珠鳳蝶蛹

大紅蛺蝶的蛹,親自養的哦

美眼蛺蝶

黃鉤蛺蝶

松毛蟲繭

樗蠶蛾繭

粉蝶燈蛾的觸角呈羽毛狀,休息時翅膀屋脊狀平鋪

毛穿孔尺蛾倒懸於銀杏葉背休息,其觸角絲狀,四翅展開平鋪。


認識、了解更多昆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雕蟲小集」,這裡有好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打油詩喲。圖文均為原創,歡迎轉載,使用時請註明來源。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自然鑑賞——蝶與蛾的區別
    蝶與蛾可謂是昆蟲界的一對孿生姐妹,它們都是鱗翅目的昆蟲, 都有1對披有鱗粉的翅膀,體型及飛舞姿態也有一定相似。有些蛾可能一眼就可以認出來,但一些較大型的蛾類,色彩豔麗,後翅有尾突,常被人們誤認為是蝶類;蝴蝶中一些體形小,顏色暗的,又被人們誤認為是蛾類。現在,我來與大家分享一下蝶類與蛾類的區別。
  • 蝶與蛾的區分修煉手冊
    但我們在花叢中看到的不一定都是蝶類,也有可能是蛾類。確實。蝴蝶與蛾有很多共同點。在我們小時候經常都是通過翅膀來區分他們,覺得顏色鮮豔的就是蝴蝶、顏色黯淡的就是蛾子,這其實並不準確,比如綠尾大蠶蛾、馬達加斯加月亮蛾等許多蛾類的漂亮程度並不遜於蝴蝶。那麼,到底怎麼將它們進行區分呢?
  • 「蛇頭蛾」現身漳州將軍山(圖)
    「蛇頭蛾」現身將軍山(圖)   「砂鍋一樣大的蝴蝶,你見過嗎?」   昨日,方先生報料說,在漳州雲霄縣將軍山,發現了一隻「蛇頭蝶」,翅展足足有24釐米!之後,海都記者從漳州市林業局高級工程師林國洪處確認,這是保護動物,也叫「蛇頭蛾」。   「從窗戶飛進來,貼在鍋上,把大家嚇了一跳。」方先生說,蛇頭蝶是在前晚11點左右出現的。
  • 蝴蝶和飛蛾到底有什麼區別?
    三蝶紀  回答:60年代以前人們把鱗翅目分為2個亞目錘角亞目(蝶)Rhopalocera和異角亞目(蛾)Heterocera這把「蝶」與「蛾」對立起來但事實上蝶與蛾是為人們的主觀稱呼這20多萬種鱗翅目昆蟲之間的親緣關係當然不可能是對立的兩類
  • 鱗翅目的擬態極限是枯葉蝶?不,更厲害的能達到裸眼3D效果
    上圖中的那片「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枯葉蝶。其實多數人口中的枯葉蝶都是一個統稱,泛指那些能夠擬態成枯黃葉片的鱗翅目昆蟲,包含了很多種,而上圖這種是那些被稱為枯葉蝶的昆蟲中最「經典」的——枯葉蛺蝶Kallima inachus。
  • 亦蜂亦蝶亦飛蛾,偶見一極品
    近日,家住武漢市美聯奧林匹克花園小區的居民蘇先生向《十億影聞》報料,在該小區一處發現有一隻奇怪的東西飛上飛下,似蜂非蜂,似蝶非蝶,似蛾又不像蛾的飛行昆蟲。這「四不像」的飛行昆蟲,一下子就把筆者看呆了。它的身體像蜜蜂、翅膀像蝴蝶,若是蛾吧,它怎麼會在陽光下飛行活動呢?(按常理蛾是在夜間活動的昆蟲)於是,我取出相機,把它照了下來。筆者通過多方求證得知,這隻「怪物」名叫「鹿蛾」。
  • 多圖!飛蛾的美貌可不比蝴蝶遜色
    中國人向來圖吉利,民間愛把貓和蝴蝶畫在一起,因八九十歲稱為「耄耋」(mào dié),用貓蝶諧音寓意長壽。在建築中,也會用蝴蝶的元素代表「福」。詞牌名有「蝶戀花」,卻沒有關於蛾的。「莊生曉夢迷蝴蝶」,「兒童急走追黃蝶」,「穿花蛺蝶深深見」,人們用各種詩句詠蝶賞蝶,形容蛾的詩句卻都帶著「飛蛾赴燭甘死禍」的寥落。
  • 農林害蟲識別與防治圖訣:楊小舟蛾(楊褐天社蛾、小舟蛾)
    楊小舟蛾識別與防治圖訣幼蟲識別口訣楊小舟蛾吃楊葉,灰褐灰綠多體色;幼蟲大約兩釐米,微帶紫色有光澤;注意觀察黃縱帶,各有一條在體側;背有肉瘤不顯著,腹部兩個略大些;生在第一第八節,上有短毛瘤灰色。防治口訣舟蛾為害要防治,首先天敵多支持;獵蝽鳥兒寄生蜂,招引保護多繁殖。噴灑蘇雲金桿菌,以菌治蟲好方式。適地適樹栽壯苗,加強管理增樹勢。秋末冬初掃落葉,集中燒毀蛹燒死。初春翻地滅冬蛹,效果較好但費時。人工振樹收落蟲,手摘蟲苞需細緻。誘集成蟲用燈光,林中誘燈多設置。蟲多吃葉要成災,噴施農藥急控制;樂果菊酯滅幼脲,連續噴施一二次。
  • 教你輕鬆分辨到底是蛾還是蝴蝶?
    教你一招,讓你輕鬆辨認到底是蝴蝶還是蛾,不再傻傻分不清!阿芒蔭眼蝶(左)和同屬的布萊蔭眼蝶(右),是否長的很像?你分辨得出來嗎?區別在於:阿芒蔭眼蝶花紋差別較大,有明顯的白色斑紋,較易辨認;而布萊蔭眼蝶後翅反面無縱紋。下次再遇到,相信你一定可以輕鬆地區分這些美麗的身影!其實,長得像的並不一定同屬或親緣關係很近,看看下面6張圖,猜猜它們是蝴蝶還是蛾?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模擬樹葉很難?我來試試
    今天,要帶大家了解的是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Euhampsonia sinjaevi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舟蛾科,星舟蛾屬。常棲息於氣候溫暖植被茂盛的地方。國內主要分布於湖北、湖南、四川、雲南、陝西、甘肅等省區。照片攝於蒼山。
  •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模擬樹葉很難?我來試試
    【生物多樣性百科】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模擬樹葉很難?節肢動物·辛氏星舟蛾Euhampsonia sinjaevi節肢動物,昆蟲綱,鱗翅目,舟蛾科,星舟蛾屬。
  • 綠尾大蠶蛾在自然博物館「破繭成蛾」
    這兩天,淡綠色的綠尾大蠶蛾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破繭成蛾」,棲息在花間枝頭和玻璃牆上,吸引了很多觀眾的目光。科技館工作人員介紹,館方從雲南引進了160多隻富有觀賞價值的綠尾大蠶蛾,在給市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希望向市民科普蛾與蝶的區別。
  • 我是一隻蛾,但不是普通的蛾.
    約兩周後,我從卵中出生,變成一個綠綠的大肉蟲,貪婪地盡情地啃食出生處的葉子。讓你看看我的翅膀,是不是還挺好看,瞧咱這翅膀的質地怎麼著也算上等吧。如果有人抓住我,我會掉粉,其實這「粉」就是我翅上細碎的鱗片。
  • 科普|蝴蝶和蛾你了解多少?
    但我們在花叢中看到的不一定都是蝶類,也有可能是蛾類。那麼蛾類和蝶類有什麼區別?我們如何將它們區分開?    蝶類和蛾類非常容易被混淆,它們同屬於昆蟲綱中鱗翅目家族的成員。它們全身都有鱗片,尤其翅膀上的鱗片非常密集。鱗片是色彩的載體,通過鱗片的組合,使翅帶呈現不同的顏色和斑紋。它們的兩對翅扁平,且前翅大於後翅。
  • 昆蟲世界-蝴蝶與蛾如何分得清
    【沫蟬科(Cercopidae)物種的成蟲,採集地點與上圖相同】【絲帶鳳蝶(Sericinus montela)】很多朋友都會好奇「蝴蝶跟蛾子」的區別,因為第一反應它們完全不同,但在神形上卻又總有幾分相似。
  • 一起走進蝶與蛾的世界.
    喜愛昆蟲的他將為我們講授蝶與蛾的科普知識。開講啦!用心學習喔!骷髏蛾偏愛動物血液,而有些喜食腐爛的水果,有些則在交配前汲取動物的糞便作為養料。蝴蝶和蛾子雖然類似,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蜜蜂與馬蜂一樣非常大。蛾子夜間活動,是由於它們錯認為夜間是白晝,而燈光是豔麗的花朵。有些蝴蝶和蛾子的翅膀長達12英寸,而最小的蛾子翅膀張開後僅長2毫米。在我們學校,老師和我們在教室裡飼養了好多毛蟲,它們最終出繭蛻變為花女蝴蝶!
  • 蛾! 海都記者昨在洛江拍到罕見蜂鳥鷹蛾(圖)
    泉州師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戴聰傑介紹,它叫蜂鳥鷹蛾,屬於天蛾科,是在福建比較少見的一種蛾,連師院的生物標本館也沒有它的標本。因為蜂鳥在我國沒有分布,因此,蜂鳥鷹蛾常被普通市民誤認為是蜂鳥。  海都記者在新南水庫邊看到蜂鳥鷹蛾時,它正在花邊採蜜。
  • 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原標題:昆蟲的外骨骼世界:透明蝴蝶和達爾文之蛾  玫瑰水晶眼蝶(學名:Cithaerias aurorina)是一種翅膀幾乎完全透明的蝴蝶,除了粉紅色部分和一對眼斑。
  • 湖南發現蜂鳥鷹蛾:像鳥像蜂又像蛾
    這種像鳥、像蜂、像蝶、像蛾的「四不像」昆蟲在花叢中盤旋飛舞,採食花蜜的身姿,很是惹人喜愛。據悉,蜂鳥鷹蛾是產於美國的稀有昆蟲,在中國國內較為罕見。蜂鳥蛾有很多獨特的習性和特徵:和蝶不同的是,它腹部粗壯,飛翔速度快,有結繭習性,成蟲越冬;和蜂不同的是,採花不攜粉,採蜜不釀蜜,能原地懸空取食;和鳥不同的是,它盤旋飛翔時既能前進也能後退。
  • 是蛾還是犬?像貴賓犬的蛾子,至今科學界都未確定這神秘蛾的分類
    在昆蟲世界中,蛾與蝴蝶組成鱗翅目,但蛾的數量大約蝶類的9倍,已知的蛾種類大約有150000多種,也還有很多種類未被發現。例如這種神秘的蛾子,長得像貴賓犬的蛾子,2009年在委內瑞拉已被發現,至今科學界都未確定這種神秘蛾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