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的擬態極限是枯葉蝶?不,更厲害的能達到裸眼3D效果

2021-01-08 溫晨動物園

擬態(Mimicry)是生物學中的一門重要課題,細分的話可以分為很多種,像我們平時經常能聽到的某種動物具有「保護色」或者「警戒色」,這些就屬於擬態現象。動物的擬態五花八門,有的可以模仿有毒動物的外形和顏色;有的可以模仿無害的弱小動物;有的可以模仿強大動物的局部身體結構;還有的可以模仿無食用價值的物品,包括環境顏色和植物。但無論擬態的表現形式是什麼,都是為了動物生存更加方便,混淆其他動物的視覺,弱小的動物藉此逃避天敵,強大的動物藉此迷惑獵物,是長期演化並適應環境的結果。

上圖中的那片「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枯葉蝶。其實多數人口中的枯葉蝶都是一個統稱,泛指那些能夠擬態成枯黃葉片的鱗翅目昆蟲,包含了很多種,而上圖這種是那些被稱為枯葉蝶的昆蟲中最「經典」的——枯葉蛺蝶Kallima inachus。值得一提的是,枯葉蛺蝶的翅膀只有背面是枯葉的顏色,也就是豎起合攏翅膀時兩側的顏色;而它們翅膀的正面,也就是枯葉蛺蝶向身體兩側攤開翅膀時從它的背部看過去,顏色非常鮮豔,有漸變的幽藍色、一條亮橙色斑紋,橙斑兩側還有黑色邊緣,看上去很像夕陽下遠方山峰的剪影,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找找看。

上面這張圖中就是另一種「枯葉蝶」了,它的名字叫做楊枯葉蛾Gastropacha populifolia,是枯葉蛾科的物種。雖然楊枯葉蛾跟枯葉蛺蝶都是擬態黃灰色樹葉的,但二者的擬態表現還是有所不同。枯葉蛺蝶所擬態的葉片,是把葉子橫著「背」在後背上的,主葉脈根部在鱗翅底端,葉尖在鱗翅前段;而楊枯葉蛾所擬態的葉片,是以頭部為葉根,鱗翅後端為葉尖的,它們落下時還會把觸角貼在頭部後方,與主葉脈重合,相當高明。其實絕大多數的「枯葉蝶」擬態雖然很真實,但大都是平面擬態,還有些鱗翅目昆蟲的擬態更有視覺衝擊力,堪稱裸眼3D效果,我挑選了5種分別給大家講解。先說一下,下圖為青球籮紋蛾Brahmaea hearseyi,不在剛才說的5種內,我是覺得它的斑紋也很帥氣所以喊它來撐個場面。

1.豔葉夜蛾Eudocima salaminia

首先請大家快速念十遍它的名字——豔葉夜蛾,讀快了的話怎麼聽都像是「耶耶耶蛾」。這種蛾子在我國也很常見,它的擬態目標也是葉子,但不是枯葉蛺蝶那樣扁平的葉片,而是具有捲曲效果的葉片,具體來說是中間平坦、兩側向內翻卷的植物葉片。大家可以仔細觀察觀察下面這張圖,是不是看上去很立體?實際上豔葉夜蛾的翅膀是平的,立體效果由它翅膀上鱗粉的微觀結構形成,有點類似於以前流行的街頭立體塗鴉,只在特定的角度看過去比較壯觀。從背部往下看的話,豔葉夜蛾跟普通蛾子也沒什麼區別,顏色和形狀倒是像一顆瓜子兒。

2.核桃美舟蛾Uropyia meticulodina

核桃美舟蛾也是一種擬態捲曲葉片的飛蛾,但是它的擬態效果比豔葉夜蛾更加出色。核桃美舟蛾所擬態的葉片完全沒有平面,是整片捲曲起來的(見下圖)。而且根據分布地區和個體差異,核桃美舟蛾的顏色也會有所區別,有擬態綠色樹葉的,也有擬態枯黃色、深褐色葉片的。還是跟豔葉夜蛾一樣,核桃美舟蛾擬態的捲曲效果也完全是翅膀上的微觀鱗片結構排布形成的,換個角度再看就會發現它的翅膀完全是平的,並不是真的捲起來了。

3.大褐斑枯葉蛾Paralebeda plagifera

如果說豔葉夜蛾擬態的葉片是兩邊微卷,而核桃美舟蛾擬態的葉片是整片捲曲的話,那大褐斑枯葉蛾的擬態就更進一步了,它從側面看上去就像捲成圓筒形的乾枯樹葉,就是那種落在地面上沒人管,暴曬幾個月以後整片葉子都捲成一團的形態。大褐斑枯葉蛾在落下來時,會把前翅趴下,覆蓋住六條腿,再把觸角往後一貼,齊活。這樣一來,就算是人類不注意觀察都無法把大褐斑枯葉蛾跟真正的葉子區分開,妥妥兒的是裸眼3D效果。

4.王朝環蝶(蛹)Dynastor darius

前面三種都是擬態葉子的鱗翅目昆蟲,模擬成葉子可以讓捕食者無法分辨它們與周圍的真正葉子,屬於擬態成不可食用的環境物品。接下來咱們說說另一種擬態——模擬成有毒動物外形和顏色的擬態類型,即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在鱗翅目動物中,貝氏擬態也算是比較普遍的,但我認為比較出類拔萃的是王朝環蝶。王朝環蝶的幼蟲和成蟲都沒什麼好說的,它最厲害的是蛹期的擬態。大家都知道,完全變態昆蟲的蛹期大多都是不能移動的,所以在自然界的處境相當危險。王朝環蝶的蛹擬態成了毒蛇的頭部,而且有圓溜溜的眼睛、有寬厚的腮幫子(模擬毒腺),整體形態像是一隻昂起頭來瞪著獵物的樹蝰蛇(的頭),可以嚇跑絕大多數的鳥類。

5.Hemeroplanes triptolemus

這是一種鱗翅目、天蛾科的昆蟲,目前沒有中文正式名,我也沒能耐給它定中文名。但是網上有段子手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赫摩裡奧普雷斯毛蟲」,其實這個名字完全不符合定名規則,就只是把它的屬名Hemeroplanes給音譯成了中文而已,種加詞也沒有體現,再說一個天蛾科的昆蟲,肯定是要以XX天蛾或XX蛾來定名的,毛蟲只是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形態而已,不可以當成正式名,所以對於這個充滿了槽點的名字,大家看個樂子就行了。言歸正傳,Hemeroplanes triptolemus的幼蟲也可以擬態毒蛇,它們身體後半段的顏色跟蛇的前半段極為相似,應激時還會鼓起尾部末端(見下圖),讓蛇頭膨脹起來搖晃,嚇退敵人。而且大家仔細觀察下圖,擬態出來的蛇眼睛上還有亮晶晶的「眼神光」,但那並不是光照效果,而就只是白色色斑而已。能擬態成這樣也是沒誰了,視覺效果滿分,相比之下枯葉蝶的擬態也只能說是初級水準了。

相關焦點

  • 枯葉蝶會變成枯葉的模樣,這是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
    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神奇的動物,而有一種蝴蝶當它將翅膀合攏後會變成枯葉的模樣,它就是枯葉蝶。其實,枯葉蝶的這種形態是一種擬態。擬態是物種在漫長的進化中為了更好的生存,主動進化的結果。也就是說,枯葉蝶變化成枯葉的模樣並不是巧合,而是主動進化。
  • 動物偽裝技巧多厲害?看看枯葉蝶和葉蟲,最後一個有人甚至找不到
    經過多年研究,科學家們也發現了擬態現象最簡單的存在目的。一邊說服其他的物種不吃自己,一邊說服自己的物種成員和自己交配。這便是動物們能夠演化出擬態技能的原因。擬態中有2種基本的類型,貝次擬態和繆勒擬態。貝氏擬態是所有防禦性擬態中最常見的,那些被捕食者一般會模擬成有毒、有刺或者味道不佳的不可食物種,來傳遞敵我可不好吃或者我有毒有危險的信號。
  • 冬天裡飛來一隻「枯葉蝶」(圖)
    枯葉蝶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前天晚上7時許,溫州僑業公司的保安王先生向《溫州晚報》報料,說值班室裡飛來一隻奇怪的蝴蝶。
  • 保護色、擬態和警戒色的正確打開方式
    1.選出下列不屬於擬態的項(    )A.枯葉蝶似枯葉B.有的無毒蛇具有毒蛇的鮮豔體色C.南美蠶蛾幼蟲的體態、色斑似眼鏡蛇D.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2.下列分別屬於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    )A.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B.昆蟲的體色和北極熊的體色
  • 盤點大自然的偽裝高手;枯葉蝶、蜂蘭、石生花及眼鏡蛇瓶子草
    擬態是指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模擬另一種生物,從而使一方或雙方受益的生態適應現象。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為。擬態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和受騙者。如尺蠖之極似樹枝,鳳蝶幼蟲之極似鳥糞等。一,枯葉蝶。
  • 你不知道的動物偽裝術:擬態
    「我是你不愛吃的素菜」——貝氏擬態生物通過模仿其他有毒或無食用價值的物種的防禦性擬態稱為貝氏擬態(Batesian mimicry,以亨利·沃爾特·貝茲命名)。貝氏擬態多見於節肢動物和脊椎動物,常常就是掠食者不感興趣的素菜,例如腐朽的樹葉、樹木、鳥糞等。
  • 用眼神嚇人退敵的蝴蝶,小時擬態毒蛇,成蝶卻擬態毒蛇天敵貓頭鷹
    在大自然中,鷹類從空中飛撲而下的捕殺,是很多小型動物難於躲避的,所以鷹的眼睛是非常銳利具有殺氣的,而在蝴蝶種類中,就有一種貓頭鷹蝶,在翅膀上的圖案就像一對貓頭鷹的眼睛,非常有殺氣,通過擬態貓頭鷹的眼睛嚇退獵食者,這是貓頭鷹蝶一種防禦方式。
  • 尋花的折翼枯葉蝶
    題記:尋不到花的折翼枯葉蝶,永遠看不見凋謝,涼風尋來了,帶來了一隻枯葉蝶,在風中起舞,此時的它跟周圍的環境已經融為一體。這就是一隻小小的枯葉蝶,翩翩飛舞在樹林間,帶著大自然給它的保護色,停在枝頭上,看上那麼的怯懦。
  • 枯葉蛺蝶和美鳳蝶:兩種重量級蝴蝶首現寧波
    但這並不代表蝴蝶的調查已經達到極限,主要原因是我們生活的環境在不斷地改變中,尤其是氣候的變化造成的蝴蝶遷飛在不斷地進行,多數新發現的種類是從本省南部地區北遷而來的。 今年3月底,季節尚處於早春時節,我在奉化區蓴湖鎮的山谷中意外遇見一枚枯葉蛺蝶。
  • 枯葉蝶對於女孩的寓意
    枯葉蝶是一種蟲豸,同黨相似枯槁後的樹葉,因而得名。關於女孩來講代表著曾經逝去的芳華,也是另類的勸說,提示我們要顧惜當下,臥薪嘗膽,不要等老時一事無成再追想、想念過來。一、寄意枯葉蝶是一種蟲豸,同黨相似枯槁後的樹葉,因而得名。
  • 峨眉山枯葉蝶:偽裝,是弱小者必須採用的生存術,與美麗無關
    也許因為獨特的山林氣候,從暮春到初秋,在伏虎寺的四周花枝、草叢、曲徑間,甚至是殿堂之內,往往會看到枯葉蝶隨風搖擺。枯葉蝶身長3釐米,展開雙翅有8釐米左右,它們喜歡單獨長途飛行,從不見成群結隊。時飛時息,採食花蜜或樹液,一旦遇有敵情,立刻疾速地飛落在樹枝上或草叢,偽裝成枯葉。依靠這種特殊的自衛能力,枯葉蝶在峨眉山代代相傳。
  • 來看看這些會擬態的昆蟲
    「會飛」的落葉——枯葉蛺蝶枯葉蛺蝶俗稱枯葉蝶,屬於蛺蝶科,枯葉蛺蝶屬。它們因翅膀的形狀和花紋與枯葉相似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常棲息於較為溼潤的雨林或闊葉林中。枯葉蛺蝶善於飛行,多以腐爛的水果、樹液和動物糞便為食。
  • [趣味生物]保護色與警戒色擬態的區別
    「選出下列不屬於擬態的項:A.枯葉蝶似枯葉。B.有的無毒蛇具有毒蛇的鮮豔體色。C.南美蠶蛾幼蟲的體態、色斑似眼鏡蛇。D.美洲棕王蝶幼蟲有毒,體節有棕色大斑紋。」答案應選D,但有的學生卻不知B、C兩項為何不能選。而下面一題學生解答起來更是疑惑不定。「下列分別屬於保護色和警戒色的一組是:A.虎具有斑紋和黃蜂腹部的條紋。B.昆蟲的體色和北極熊的體色。C.枯葉蝶具有的特徵和黃刺蛾幼蟲的鮮豔色彩。
  • 動物的擬態是對進化論的打臉?不對,這反而是自然選擇的典型案例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動物擬態的文章,裡面介紹了幾種鱗翅目昆蟲的超強擬態能力,有些甚至達到了裸眼3D的視覺效果,非常強悍。本以為大家看到那篇文章以後會感嘆一下大自然的神奇,卻沒想到招來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人在下面評論,內容差不多都是這樣的:「太厲害了,不過這也是對進化論的直接否定,飛蛾的翅膀能變成蛇頭的形態肯定是冥冥之中被設計好的,不然它們怎麼知道蛇是什麼樣的!」雖然有些評論的原話不是這樣的,但意思大致相同。
  • 擬態章魚
    自然界中有許多偽裝高手,竹節蟲、枯葉蝶、蘭花螳螂、變色龍等等。
  • 昆明動物所在枯葉蛺蝶基因組研究中取得進展
    一個物種可通過與其所生存的環境相似(crypsis隱匿)、模擬環境中的某些物體(masquerade偽裝)或者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種(mimcry擬態: 如貝氏擬態和繆氏擬態),從而得以保護自己。很多昆蟲,特別是蝴蝶,表現了各種各樣的保護性形態,成為達爾文和華萊士用作支持自然選擇理論的重要證據。
  • 四足的枯葉蛺蝶,是個會化妝的偽裝大師,蟲斑、葉脈一樣不少
    枯葉蝶蛺蝶的雙翅多有鮮豔的顏色,不過翅底通常較暗淡,還有一些看起來像一片枯樹葉,其中的代表蝶就是枯葉蝶。其實是一種擬態,讓捕食者誤會它只是一片枯葉,以此躲開危險。枯葉蝶在展開翅膀如果枯葉的擬態被發現,枯葉蛺蝶還有第二招,猛然張開雙翅,用鮮豔的藍黑色和桔色嚇唬敵人,它趁機飛離危險。
  • 3D全息投影、裸眼3D以及VR各自的區別
    全息投影技術不僅能產生立體空中幻覺,還能使幻像與表演者互動,共同完成表演,產生震撼的表演效果。3d全息投影技術裸眼3D是一種三維圖形,裸眼3D使用戶無需戴3D眼鏡就能看到3D圖片。裸眼3dVR是虛擬實境,也稱為虛擬仿真。
  • 仔細一看原來不是枯葉而是一種動物
    有一次在玩耍,突然在地上看到一個枯葉覺得好奇怪怎麼還動,仔細一看原來不是枯葉是一種蝴蝶叫「枯葉蝶」枯葉蝶學名枯葉蛺蝶 ,屬鱗翅目蛺蝶科,是世界著名擬態的種類,自然偽裝的典型例子。枯葉蝶前翅頂角和後翅臀角向前後延伸,呈葉柄和葉尖形狀,翅褐色或紫褐色,有藏青光澤,翅中部有一暗黃色寬斜帶,兩側分布有白點,兩翅亞緣各有一條深色波線。翅反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翅裡間雜有深淺不一的灰褐色斑,很象葉片上的病斑。
  • 裸眼3D大揭秘!這些圖片你能看出神奇的3D效果嗎?
    去年11月的時候,深圳的林先生參加了高交會,第一次接觸到了所謂的「裸眼3D」產品。那是一張薄薄的裸視三維智慧膜,貼在手機上,就能將普通的2D手機一秒升級為3D手機,無需佩戴任何輔助設備,裸眼即可觀看3D電影,讓他大受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