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睡石》:睡覺的石頭經過人類的加工,見證了地球的滄海桑田

2020-12-05 玖零九0

大家好,我是9090。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電影《睡石》,一塊兒只想睡覺的石頭,經過人類的不斷打磨,見證了地球的滄海桑田,最後又重新變成了最初的自己。

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地球還處於遠古時期,一座大山聳立在溼地盡頭,這裡寧靜安逸,各種原始生物在他腳下翻譯生息。漸漸的,大山感覺到一絲困意,於是就閉上了眼睛打起了盹,可這一睡就是幾億年,他度過了侏羅紀時代,在經過各種地殼運動,迎來了漫長的冰川時代,他也從大山變成小山,最後變成了一塊石頭。

這一天,石頭先生被一陣噪聲吵醒,原來是一個伐木工,正是在他頭頂砍樹。最後石頭先生又睡了過去。可越來越多的人類來到了這裡,吵得他再也無法入眠。於是石頭先生只好站起身,走進森林深處,繼續睡覺。可當他剛剛睡去,就被人類強行運回了村莊,經過一番打磨加工,石頭先生變成一塊石磨。他每天轉一轉,轉一轉,不知撞破了多少春夏秋冬。

後來人類世界發生了戰爭,由於戰爭所需的資源不足。石頭先生又被軍隊徵用,經過工廠的加工,他被做成了一顆圓形炮彈。雖然他擊沉了敵人的船隻,但自己也變得殘破不堪。就這樣,石頭先生沉到了海底之後,他又隨著洋流運動,被衝到了岸邊,石頭先生孤獨地走在鄉間小道上,此時的他十分疲憊,只想找一個能睡覺的地方。好不容易有了休息的機會,石頭先生又被一名考古學家看重。

原來經過時代變遷,他的身上已經形成的化石。就這樣,石頭先生又被當作展品,帶到了博物館。本以為這次可以好好睡上一覺,不料,一個熊孩子突然拍打玻璃,石頭先生嚇得劃出了展櫃,最後掉進了垃圾桶裡。就這樣,他又被當作垃圾扔了出去。作為垃圾的日子可不好過。他先是被一個失戀男子撿起,扔向了情敵的房間,最後又摔了到馬路中央,接著又和火車親密接觸。飛進汽車的齒輪裡,做了個瘦身運動,隨後他又被壓路機壓碎,變成了一顆石子,最後被清潔工掃到了海灘。

本以為自己終於可以睡一個好覺,結果他又被採砂機挖走,畫面一轉,石頭先生被帶到了一個玻璃廠。經過高溫淬鍊後,他被製成了一塊透鏡。之後,裝在衛星上面,發射到了外太空。但由於人類操作失誤,衛星撞到隕石,最後石頭先生和衛星一起墜落到了火星上。隨著時間的流逝,火星地表也在不斷的起伏變化,這裡形成的山丘、湖泊以及綠植,石頭先生也慢慢變回了原來的大山。這一次,他終於可以安安穩穩地睡一個好覺了。

就像我們看到的一樣。地球上的每一個物體都有其生命之意義,他或許平平無奇微不足道,但他也可以很出色,很偉大。不過誰都不會想到一個石頭,或許只是想安靜地睡覺而已。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巴楚「化石溝」:見證滄海桑田,承載億萬年歷史
    在巴楚縣有一個「化石溝」,見證著滄海桑田,承載著億萬年歷史。它的存在非常恰當的解釋了巴楚縣這個地處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地區,卻擁有種類繁多的海洋古生物化石的原因。
  • 巖塔沙漠——滄海桑田的見證
    巖塔沙漠 Pinnacles Desert 滄海桑田的見證地理位置:巖塔沙漠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的西澳首府伯斯以北約250千米處,在臨近澳大利亞西南海岸線的楠邦國家公園內,因平坦沙漠中立有4平方千米高約1~5米的塔狀巖石,故而得名。
  • 石頭是地球最早的生命
    小編今天和大家聊一下石頭,如下圖所示,突然一個神奇的想法出現了,那就是石頭會不會根本就不是死的,而是徹徹底底的生命體,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石頭有可能是地球最早的生命存在。生命體是人類自己定義出來的,包括了動物、植物、微生物等,地球物質還被人為的分成了有機物和無機物,但是我們細想一下,地球上哪一個物質不是由元素組成的呢?但是既然地球上所有的物質都由一樣的粒子組成,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宏觀上把「生命體」單獨分出來,說石頭沒有生命,是不是我們的無知導致的?哪一個地球物質不是由最小的粒子組成的呢?人類已知的最小粒子就一定是最小粒子嗎?
  • 流浪地球中的火石能推動地球,未來人類能製作這種石頭嗎?
    引言: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出現了一種神秘的石頭,它能夠為龐大的行星發動機提供能源,如果沒有了它人類將無法推動地球前進,它就是火石。雖然火石只存在於科幻作品中,但現實中人類還是敢於想像,那麼石頭是否也能夠作為人類的燃料呢?
  • 地球僅剩最後一株伍德蘇鐵,它見證恐龍滅亡,現在也要孤獨至死
    在為動物們提供食物、棲息地的同時,也在努力淨化空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提供更多保障。然而,植物中也存在孤獨的個體,它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滅亡,曾與恐龍同期見證地球生物最初模樣的伍德蘇鐵就是典型的例子。由於在地球上已經生活了漫長的時間,伍德蘇鐵也被人們稱為「活化石」。
  • 滿含水分子的石頭,林伍德石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地球上的水到底是怎麼來的?是在地球一誕生之時就有的嗎?就是說地球上的水是隨著地球的出現而出現的?還是說地球在初始之時是本沒有水的?如果地球上是本沒有水的,那這水又是從哪裡來的呢?一些科學家在經過了大量的探索之後發現,地球上的水很有可能是從外太空而來的。
  • 若是末日災難毀滅了世界,一億年後人類骸骨會形成化石嗎?
    2009年,美國一部名為《2012》的災難性電影在全國影院上映。其主要講述一場由太陽引發的末日降臨地球,從而引發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等災難,進而無情地摧毀人類社會文明。為了逃生和保存文明的種子,科學家們在青藏高原打造現代版諾亞方舟,單是船票就高達10億美元,且只允許高端人才和珍貴物品上船。最後,在諸多災難的吞噬下,除了諾亞方舟上的人和物,其餘的生物皆葬生於此場災難中。
  • 在揚州旁去捺山看一座地質博物館,看一場滄海桑田的時間簡史在捺
    在揚州旁去捺山看一座地質博物館,看一場滄海桑田的時間簡史 在捺山地質博物館,玄武巖火山地質科教館整個用泥土覆蓋並在泥土上種草坪,給人的感覺好像這個建築是從泥土裡長出來一樣
  • 滅亡假設,人類消失幾十萬年後,地球上還會有人類文明的痕跡嗎?
    46億年前,地球在一片混沌之中誕生。起初的地球並沒有任何的生命,因為其環境是非常糟糕的,對於生命來說。初始的地球環境中到處是雷電,到處是火山爆發,海水之中都是酸的,空中的酸雨是持續不間斷的下著。大地上根本就沒有綠色的植物,全部都是光禿禿的石頭和泥土。就像現在的火星一樣。地球生命出現之後,在漫長的歲月之中也曾遭到過多次的滅絕災難。據人類科學家們所探究的,地球上曾有過五次生命大滅絕。離現在時間最短的一次發生在白堊紀時。而離現在最長的一次,也就是最早的一次生命大滅絕災難是在四億多年前的奧陶紀末期。
  • 這裡是電影《春天的馬拉松》取景地,觀東海日出,看滄海桑田
    把它搬上電影銀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電影取景於寧海本土,寧海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特色文化、熱情的待客之道,將為拍攝提供最有力的支撐。相信在強大主創團隊的共同努力下,電影必將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視角體驗,會是一部為時代立心、為民族鑄魂、為人民抒情的好作品。」電影《春天的馬拉松》已被列為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促進上海電影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並計劃於12月在全國院線上映。
  • 中國首部衛星紀錄片《太空的見證》創作記
    「院線品質」創新主題報導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如何記錄這一「人間奇蹟」?「三區三州」脫貧攻堅主題確定之後,新華社相關領導提出,打造一部以衛星為主視覺的新聞紀錄片,嘗試用新技術新創意升級主題報導視聽體驗。
  • 電影《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個活了14000年的男人,終於變老了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安利一部科幻片《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講述了一個活了140個世紀的男人,一場荒謬的壁爐談話,從人文與哲學角度重塑了人類信仰的故事。主要涉及了宗教的起源和意義,還有人類理性能力的局限。
  • 流浪地球 觀後感
    除夕夜早早睡覺,就為大年初一大早去看流浪地球,沒看過原著的人一定為好萊塢大片般的特效和緊張刺激的劇情叫好,但看過原著的我要挑幾個毛病:1,影片沒利用原著老師給飛船派學生講小生態系統和地球流浪的五個步驟,不容易看懂。
  • 《流浪地球》電影中的科與幻
    原標題:《流浪地球》電影中的科與幻 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大量好評。「硬科幻」,即具有嚴謹科學底蘊、基於科學原理的科幻作品。那麼,這部電影中哪些說法具有較強的科學基礎,哪些說法現在還只是幻想?
  • 堅硬的石頭——大自然給人類的恩賜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顏色、形狀、大小等都不同的石頭,它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恩賜。因為石頭堅硬不容易損壞,從遠古以來,我們的祖先就把石頭作為工具,現在,人類仍然用它來造橋。蓋房子,藝術家還用它來做石雕。同時,人類通過對自然界中的巖石的提取面得到了金、銀、銅等許多非常稀有的礦物。
  • 人類是地球上的唯一高等智慧生物嗎?如果人類滅亡了,地球還剩下什麼?
    人類的進化方式有漸變與突變兩種,曾經有過很多的表親,在大自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規則下都絕跡了,只剩下我們一種,智人。各種文明及宗教中都有對人類起源的描述,其中不乏對早期的高等文明的描述,但那只是古人科學知識的低下和想像力豐富的結果,與現代人寫科幻小說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 「滄海桑田」需要多久,古人短暫的生命如何知道這種緩慢變化?
    「滄海桑田」——直譯是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的過程。常用來比喻世事變遷的無常與劇烈,也被用來形容變化的久遠。眾所周知,除地震、火山爆發等劇烈的地質現象外,大多地質活動都是緩慢而久遠的。這個變化的過程,動輒以千萬年為單位。壽命短短不過幾十年的古人是如何知道這「滄海桑田」的變化的呢?
  • 見證百年電影特效
    與生共長的電影&特效越來越多的計算機製作的圖像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的製作中。其視覺效果的魅力有時已經大大超過了電影故事的本身。「電影的另一特性便是作為一種視覺傳媒而存在的。」
  • 圖文看電影《滅絕》人造人替代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
    歡迎收看Jz圖文看電影,今天給大家講述一個人造人的故事。   男主 皮特 是一名重度失眠精神病患者整天瞎琢磨 ,導致後半夜睡覺都夢見外星人侵略地球嚇得不行,一旁正在睡覺的老婆也被折騰的夠嗆
  • 41億年前,一塊石頭從地球飛到月球,如今人類又把它撿回來了
    月球是我們人類唯一踏足過的除地球以外的星球,迄今為止,共計有12個地球人在月球上成功登陸。很明顯,我們地球人好不容易才來一趟月球,肯定是不能空手而歸的,然而眾所周知的是,月球上一片荒蕪,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物,所以這些地球人在返回地球的時候,只能帶回一些月球上的石頭和土壤樣本用來做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