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驚訝地發現,人類的大腦正在逐漸「消瘦」。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人類會因此變蠢嗎?
人類大腦確實「瘦」了
1868年,人類考古學歷史獲得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考古人員在法國多爾多湼區的克羅馬農山洞裂隙中,發現了人類許多人類骨骼化石,骨骼至少屬於5個個體,其中有2具男性和2具女性,另1具是小孩。保存最好的是屬於大約50歲左右的1個老年個體。與骨骼化石一起被發現的還有大量的石器和海生貝殼,貝殼上面都有人為打穿的孔洞。後來考古學家把這些人類遺骨命名為克羅馬農人,並保存最完好的老年個體,被命名為克羅馬農1號。隨後的研究證實,克羅馬農人屬於最有代表性的晚期智人,其生活年代大約在2~3萬年前。
長期以來,考古人員一直在從各個角度對克羅馬農人進行著細緻的研究。2010年末,一個法國專家小組又獲得了重大收穫。這個小組把研究目光盯在了克羅馬農1號身上,他們通過多種高科技手段製成了一個非常完美的頭顱模型。當克羅馬農1號的頭顱模型製成後,專家們立即獲得了意外的驚人發現:原來2萬多年前的人類頭顱並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那樣比現代人的小,而是比現代人大15%~20%。
接下來,研究人員對克羅馬農1號頭顱的腦容量進行了細緻測量,並與現代人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進化2萬多年以來,人類的大腦變「瘦」了,男性的腦容量從1500立方釐米縮小到了1350立方釐米,如果把這個縮小了的體積換算一下,比4個桌球加在一起還要大些。此外,女性的腦容量縮小比例與男性一樣。更讓人驚奇的是,現代人的腦容量雖然小了,但個別功能區域在腦組織中所佔面積比例,反過來比克羅馬農1號要大一些,如同語言和注意力相關的腦組織就在大腦中佔據了更大的部分。
大腦變「瘦」,是喜是憂?
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變「瘦」呢?為什麼大腦在變「瘦」的同時,個別功能區域不是隨著變「瘦」而縮小,反而擴大了呢?人類會因此變蠢嗎?
有專家認為,現代人類戶外活動較少、食物較易消化,所以大腦的某些功能退化,這才導致大腦變「瘦」。從生物學的角度看,大腦越大的動物相對越聰明,人類的大腦變「瘦」說明人類已經逐漸變蠢了。這個事實,值得人類憂慮和反思。
美國人類學家對此反唇相譏。他指出,人類人口在近2萬年以來,一直在快速增長,在進化過程中引發突變,使得大腦變「瘦」,這很正常,而進化作出這種選擇也是高明之舉,因為較小的大腦反而會減少能量消耗,幫助大腦更快完成發育,因此這是典型的進化現象。需要強調的是,雖然大腦在變「瘦」,但並不會阻礙大腦利用率的不斷地提高,而2萬多年來人類創造的燦爛輝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就足以說明人類大腦的利用率在不斷提高,說明人類更聰明了。而現在人類大腦的某些功能區域不小反大,也說明人類某些方面的本領比古人更高強了。
美國密蘇裡大學認知科學家大衛吉裡則站在了中間立場上,他認為這一現象不足憂,也不足喜,因為研究顯示,當某個地區的人口密度低時,人類頭骨會擴大;但當某個地區的人口由稀少轉為稠密時,頭骨尺寸就會縮小,這一現象表明,當日趨複雜的社會出現後,人腦就會縮小,因為這時人類無須像以往一般機敏就能生存;人類社會越趨複雜,人們就必須專注發展所長,不能兼顧多樣技能,所以腦部一些功能退化,大腦就會變「瘦」。
看來不管怎樣,人類大腦變「瘦」並非壞事,憂慮是多餘的。
變「瘦」,會持續下去嗎?
未來人類會變成啥樣,大腦會繼續「瘦」下去嗎?在不少科幻作品中,把未來人類的頭部都塑造得很大,以此來容納更加發達、體積也更大的大腦。還有一些像科幻小說《時間機器》等的科幻作品,把未來人類說未來人類會分化出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下等人」以及身材高挑、智力較高的「上等人」……但嚴肅的科學家卻認為,這些都是無稽之談。
美國古人類學家指出,如果大腦體積進一步增大,那麼勢必令更多母親死於難產。因此,人類未來進化一定不會選擇大腦袋。再有,人類積累的聰明智慧已經「刻」在了基因裡,會一代一代地傳下去,所以人類不可能進化出智力低下的所謂「下等人」。而且隨著人類不同種族之間的融合不斷深入,未來人類外貌可能趨於統一,最終可能會變成巧克力色頭髮、腦袋不大、身材中等的形象……
他還指出,未來人類就是靠自然而然的進化,大腦也不會變大,而基因改造技術的應用,可能會為人類「製造」出一個新人類種群。新的種群因為更聰明,更靈巧,所以更不會讓嬌小的身材去支撐一個大腦袋。還有一種可能是人類再實現外星移民後,因為那裡的居住環境與地球迥異,所以移民外星的人類也會朝另一方向進化,進化出新的人類種群。不過要實現移民外星,人類必須利用基因手段把人整體變小,那樣才能更適應宇宙旅行……
看來未來人類無論沿著哪條路進化,都會做出智慧的選擇:讓大腦「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