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曹眾副教授課題組在納米氣體診療腫瘤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該研究首先製備了介孔聚多巴胺載體材料(粒徑200 nm左右),然後利用介孔聚多巴胺納米粒豐富的孔道結構高效裝載氣體前藥羰基錳。該材料顯示出較高的光熱轉換效率(η= 40%)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載藥量高達60.3%。羰基錳(MnCO)是一種類芬頓(Fenton)試劑,可對腫瘤微環境中高含量的H2O2和H+做出響應,發生類Fenton反應產生CO氣體及Mn2+(磁共振T1造影劑)。
-
微納米材料在超聲診療學中的應用進展_微納米材料_超聲診療_影像科...
近年來,利用納米材料的不同特性,已製備出多種功能各異的材料用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它們可以通過結合超聲介導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開放,實現多模態成像、診療一體化、腫瘤微環境標誌物監控和信號放大。
-
多篇重要成果解讀腫瘤微環境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腫瘤微環境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3】Cancer Res:揭秘癌基因改變腫瘤微環境促進腫瘤進展的關鍵角色doi:10.1158/0008-5472.CAN-18-3604腫瘤微環境(TME,tumor microenvironment)是液體、免疫細胞及包裹腫瘤的血管所組成的混合體,腫瘤細胞與TME之間的相互作用能夠幫助決定腫瘤的進展和命運;因此,理解TME
-
深圳大學採用原位仿生礦化策略成功製備出碳酸錳礦化納米載體
多功能納米診療劑集診斷、治療、以及療效監測於一體,可實現個性化的精確診斷和高效治療。然而,傳統納米診療劑通常是通過集成多種功能組分來設計。 為了克服傳統多功能納米診療劑存在的缺點,黃鵬教授團隊利用聚天冬氨酸(PEG-b-PAsp)為模板,採用原位仿生礦化策略成功製備出碳酸錳礦化的納米載體(BMC)。該納米載體具有較高的生物安全性以及腫瘤特異性響應能力,並在酸性腫瘤微環境中分解釋放Mn2+離子和CO2氣體。
-
國家納米中心在超小氧化鐵納米顆粒放大腫瘤成像信號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陳春英課題組在利用乏氧組裝的超小氧化鐵納米顆粒放大腫瘤的螢光和磁共振成像信號研究中取得進展。陳春英課題組及其合作團隊長期致力於腫瘤乏氧的基礎與轉化研究,在增強納米顆粒的腫瘤滲透性、改善腫瘤診療效果等方面取得系列進展(Nano Today 2020, 34, 100907;Science Advance 2019, 5, eaax0937;Advanced Materials, 2020, 2006189;Angew Chem, 2020, 59: 14014-14018;Advanced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研究中取得進展
「納米催化醫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施劍林團隊提出的學術思想,旨在通過響應腫瘤部位的特異內場微環境或外源性雷射、超聲作用場,利用無毒/低毒納米材料所引發的瘤內原位催化反應,高效實現腫瘤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死亡。
-
上海矽酸鹽所在「納米催化醫學」的腫瘤治療領域取得多項重要進展
「納米催化醫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施劍林研究員所帶領的科研團隊提出的前沿學術思想,旨在通過響應腫瘤部位的特異內場微環境或外源性雷射、超聲作用場,利用無毒/低毒納米材料所引發的瘤內原位催化反應,高效地實現腫瘤細胞的氧化損傷及細胞死亡。
-
工學院侯仰龍教授課題組在分子影像診療探針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該Fe5C2磁性納米顆粒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醫學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隨後,侯仰龍組建科研團隊進行深入研究。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團隊圍繞「分子影像診療探針」這一新興的醫工交叉領域,發展了一系列磁性納米探針,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9:59:43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腫瘤探索研究與臨床試驗中心(EPOC)Hiroyoshi Nishikawa
-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朱俊傑課題組在可編程聚合物庫及生物邏輯運算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20-03-21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學者研製出無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診療劑 有助於癌症治療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11日消息,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鄒多宏教授合作,研製出一種不含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診療劑,既能起到抗癌治療的作用,還能實現對腫瘤組織的成像診斷。國際生物材料領域知名學術期刊《生物材料》日前發表了該成果。
-
基於納米鐵氧體磁性材料的腫瘤治療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利用磁控方法克服腫瘤耐藥性,實現安全、可控、有效地治療癌症已成為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該方法可自由控制納米藥物的釋放時間,提高藥物的釋放量,並在有效範圍內增大對腫瘤的機械殺傷。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所屬慈谿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吳愛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高效治療癌症的方法。
-
上海矽酸鹽所在多糖基響應型藥物遞送系統及其腫瘤聯合治療研究中獲進展
腫瘤在生長惡化過程中,常伴隨產生乏氧、低pH值、失衡的氧化還原狀態等一系列具有異常特徵的微環境,這些微環境特徵為開發更加智能的響應型藥物遞送系統提供了可能。多糖類物質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可化學修飾基團豐富等優勢,在抗菌、醫用敷料等領域被廣泛應用。
-
北京大學工學院侯仰龍教授課題組在分子影像診療探針領域取得重要...
該Fe5C2磁性納米顆粒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醫學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隨後,侯仰龍教授組建科研團隊進行深入研究。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團隊圍繞「分子影像診療探針」這一新興的醫工交叉領域,發展了一系列磁性納米探針,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鄭州大學張振中/王蕾《AFM》:可植入生物響應性納米陣列實現腫瘤精確焦亡和殘餘瘤腫瘤微環境轉化
對於惡性實體瘤,目前手術切除仍是最為主流的治療方法,但是手術切除仍會有一部分殘餘瘤在體內,同時手術引起的創傷應激引起了殘餘瘤微環境免疫抑制狀態,增加了復發以及轉移的可能,在此,研究者開發了一種可植入的生物響應納米陣列來克服上述問題
-
北京大學《科學》納米酶「解鎖」腫瘤微環境強化聯合治療乳腺癌
例如,同時施用兩種或多種治療劑將調節參與腫瘤進展的不同信號傳導途徑,帶來許多優點,包括協同反應,降低的耐藥性和緩解的副作用。因此,開發多模式腫瘤協同治療系統對提高乳腺癌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然而,設計在腫瘤中精確發揮其活性而不對周圍正常組織產生脫靶毒性的納米酶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11月末,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團隊報告了一種通過納米酶(Ag2S@Fe2C-DSPE-PEG-iRGD)和腫瘤血管正常化相結合來破壞腫瘤的協同增強策略,這種策略基於腫瘤微環境(TME)的「解鎖」 (圖1)。
-
功能磁共振評估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效果的研究進展
評估乳腺癌NAC療效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3.IVIM評估乳腺癌NAC療效研究進展 傳統的DWI是一種基於b值的單指數模型,由於受到腫瘤複雜的病理結構及血流灌注效應的影響,其ADC值並不能真實地反映水分子的擴散。
-
中科大劉世勇團隊:用於化學動力學療法的高分子納米載體研究進展
細胞內環境失衡將導致細胞功能異常與疾病, 如氧化應激水平升高是腫瘤細胞的一個典型標誌. 近年來, 構建針對腫瘤細胞內源性氧化應激響應的高分子納米載體受到了廣泛關注, 然而這些納米載體普遍存在對內源性氧化應激響應靈敏度不足等問題.
-
研究腫瘤微環境,尋求免疫治療新突破!
然而,目前的研究顯示,腫瘤細胞可採用多種方式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對腫瘤微環境的研究有助於研究者們判斷哪些免疫抑制通路處於激活狀態,降低了抗腫瘤的免疫活性。靶向這些免疫抑制通路的療法能夠引起進展期患者體內持續的抗腫瘤應答。許多患者對單一療法的應答欠佳,這就意味著研究者們需要另闢蹊徑,探索合適的聯合治療方案。
-
深圳大學在基於AIE分子對腫瘤光熱治療及抗菌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機理研究和功能發光材料等方面的應用。近日,唐本忠院士和王東副教授等概括並分析了近五年AIE分子在合成方法上取得的進展基於刺激響應的納米膠束作為AIE光敏劑的載體來增強PDT具有聚集誘導發射(AIE)特性的光敏劑對涉及螢光成像和光動力治療(PDT)的癌症治療具有極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