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
應該不難發現近日大雨過後,
馬路或公園的草叢邊,
出現了一群氣定神閒的大蝸牛。
有的人想吃,有的人想玩
還有不少人拿出各種東西
跟蝸牛比大小
還有一些網友
竟然直接帶回家當寵物養了
2018年3月,國內外媒體曾報導了澳大利亞雪梨一個19歲的橄欖球隊員,因為在一個聚會上「耍帥」,生吞了幾隻蛞蝓,感染了廣州管圓線蟲,四肢癱瘓,撐了8年還是因併發症去世。
專家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風險。
除了非洲大蝸牛,福壽螺、蛞蝓(即鼻涕蟲)也是廣州管圓線蟲喜歡的中間宿主,它們的終宿主則是老鼠。
所以,我們在路上看到非洲大蝸牛,千萬不要去踩、不要摸,如果手上有傷口,摸一下都會有感染的危險,更不要撿回家吃!如果住處附近出現了這種蝸牛,為了大家的健康著想,當然是「鹽刑」伺候了——鹽是蝸牛的天敵,只要蝸牛一碰到鹽,它體內的水份就會被吸乾,蝸牛的身體就會慢慢融化成水,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除此之外,目前真沒有太好的「團滅」辦法,大家見了還是繞路走吧。蝸牛喜歡陰涼潮溼,雨過天晴,氣溫升高,它們就自己躲起來了。來源:深圳大件事、健康廣東、深圳疾控、深圳衛健委、人民日報
1.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原創圖文,請在後臺聯繫小編處理;2.除標註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因來源不詳,而無法標記來源和署名的,版權仍歸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侵害到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轉載,請及時聯繫時聯繫ilawman@163.com,我們將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