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選擇的關注對象,基本界定了他的交易參照系統。關注我的人,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1、學習對象
2、交流對象
3、成長夥伴
學習對象就是:嫩韭進化成為老韭
交流對象屬於:深度交流後獲得新思路,懂得了更多左側套利技巧
成長夥伴:風雨同路,有共同語言,有共同投資理念,能一起走下去的
我,一個搞低吸潛伏,深度左側交易者。
實踐證明,一個好的模式,應該是大眾化的模式,人人都能學會的模式,就像踩單車,人人都會。今天聊聊左側。
何為左側?
相對炒股來說,左側就是急一點,右側就是慢一點。
左側交易者是市場的點火者,風偏高,利潤也大一些。
右側則是趨勢投資者,追求的是順勢而我,風險偏好低一些。
左側和右側基本特徵:
左側買,買的是對個股、對市場行情的預判,基於當下市場運行節奏,預判個股或大盤相對低位;我常說的在某個點位往下越跌越買,就是左側布局的模式,巴菲特採用的就是左側買股。
右側買,買的是順勢,基於市場或個股,趨勢已經明確的情況下,跟隨某個方向的走勢,也稱為順勢而為。
左側交易的要點在於:
交易計劃的可行性和執行紀律。換成白話:就是你的交易計劃可行嗎?如果不可行,最終結果只能是賠錢。此外是計劃的執行,好的計劃,沒有好的執行紀律,不僅會很機械,而且割肉是大概率、割完肉幾天就容易大漲。
左側交易很多時候都會被套,套的還不輕(去年國軒高科、亨通光電套的我比較深),所以持有加倉的信心要比一般交易者足,也就是說要「挖得深、拿得住、捨得賣」中的第一點,才有二三點。
左側運用在實戰中技巧:
為何敢在2800點下方,左側越跌越買?
下圖是外圍疫情爆發後,滬指日線走勢。疫情爆發,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公司業績具有大不確定性,有無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機會?答案是————指數型ETF,買的整個大盤的疫情過後的反彈機會。
2800開始,往下越跌越買,分批買,買跌不買漲,買綠不買紅,買完裝死等反彈,往上回補缺上方2個缺口,回補3000點,這個計劃是可行的,為什麼可行?因為A股逢缺必補。為什麼指數不會往下跌太多?如果跌太多怎麼辦?
13年股齡裡,A股基本上逢缺必補。總之就是要回補,一定要回補,早晚要回補!上方2個的大缺口,回補概率基本100%!
三月的下跌,前所未有的疫情引發世界性恐慌、急跌、暴跌;疫情不具備持續性,是一定會過去的。
其次,A股主力市、政策市、主力市從未改變;5月開會,8月要實現註冊制、六七月開啟新三板,可轉債、IPO一直不停發,如此嚴峻的情況下,資本市場融資功能顯得更加重要,主力有求於市場,而且2800下方,很多個股股息率已經十分吸引,2800往下越跌越買是最好的左側低吸時間!
所以你會看到,2800以下,所有黃色「B」都是左側參與指數型ETF的買點,藍色的「S」都是左側的賣點。
右側的買點基本要等到5日線金叉10日線(2800點上方)、連續2根陽線時候,甚至是所有藍色S的時候,都是右側入場點位。
萬一當初真的跌回2400怎麼辦?那我們只會賺的更多。
正因為有了左側者的努力,才有了後續的順勢而為,這樣是為啥左側預判的利潤會比右側的大。
上面這部分內容個人感覺挺幹的,運用到板塊、個股上面。如果能理解了上面這部分,那麼對我左側參與欣旺達就會更好的理解。
如果沒有深度關注一個人,壓根無法明白他在說什麼。所以,同一個觀點,有人會加倉,有人會割肉。
我把左側總結為:
低位不配,高位流淚;
追了高位,再流血淚。
左側不懼敢買
右側不貪敢賣
希望你可以給予小仲一份溫暖,右下角點【好看】以示鼓勵!原創不易。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