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取回月壤怎麼用?國家航天局回應了
12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透露,採樣的月球樣品即將入藏國家博物館進行展示和科普調研。此次嫦娥五號取回的月球樣本主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取樣最主要的目的是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為能早一點與公眾見面,有一部分月球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中方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
-
【中國科學報】嫦娥五號挖回的「土」有啥用?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整個工程任務轉入科學研究的新階段。 當天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作為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我國在此次任務中獲得的月球樣品將有三類用途。
-
中國航天局: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土贈給美國卻是違法的!
這就有了美國航天局在社交媒體上呼籲中國能夠大方地向世界分享此次研究的數據和捐贈一部分月土樣品出來供世界研究。 對於美國的要求,中國並沒有直接拒絕,因為中國是一個注重禮尚往來的國家,在1978年的時候,美國為推動中美建交,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時,為了表示美國的友好態度,特意向中國贈送了月巖樣本,當時我們一度認為有拇指大小的月巖樣本,結果打開盛放樣品的的玻璃盒時,所有人被美國的「大方」驚住了,美國人用凸透鏡做玻璃盒使月巖看上去很大,其實只有不足黃豆大小,僅有1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多國航天人士發來祝賀,美國政府卻開始酸了
【撰文丨夢想/編輯丨小懶】近日,據報導,嫦娥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並且在發射成功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訂軌道,準備在地外天體開始採取樣品的工作,這是中國的一個非常重大的突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多國航天人士都發來了祝賀,但是對於美國政府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回收後的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了解到,17日凌晨1時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
-
月球樣品怎麼用?部分將進行公開展示
嫦娥五號探測器「呱呱落地」,中國成為第三個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國家。月球樣品怎麼用?成了網友朋友們關注的話題,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答了這個問題。月球樣品有三類用途:第一類,最主要的目的,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我們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一般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我們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比如聯合國外空司曾向我們提出,
-
國家航天局: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拼命帶回的這2千克樣品將會帶來什麼研究成果,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 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
-
中國發布丨中國會將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NASA?國家航天局回應
12月17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
嫦娥五號首次月球採樣 擬獲2公斤樣品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 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我們以兩公斤作為輸入去設計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就達到了8.2噸。如果我們要增加樣品的量,整個探測器很多指標都會增長,就會超過火箭的運載能力。 為了提高採樣的可靠性,增加樣品的多樣性,嫦娥五號任務將通過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採集樣品。
-
「嫦娥五號」凱旋而歸,這次連歐洲都忍不住讚嘆
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預示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從月球帶回月壤,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戰取得了圓滿勝利。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從1976年前蘇聯月球20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月球採樣返回算起,這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採回月球樣品。一、為什麼選擇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
-
嫦娥五號奔月
最胖的火箭搭載最重的探測器,「強強聯合」,堪稱2020年中國航天最具分量的一次發射。2020年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還成功發射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目前正前往火星的旅途中。02嫦娥五號有何不同?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的標識。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韓國《東亞日報》稱,「14億中國人都為此歡欣鼓舞」。當天,中國民眾一直熬夜在網上關注著嫦娥五號的消息。許多眼尖的網友觀看直播時發現,返回器著陸時,有一隻小動物率先到達現場。網友笑稱,難道是嫦娥從月球上把玉兔帶回了地球嗎?搜索隊員後來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那真的是一隻兔子。」「中國將與其他國家科學家分享部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一記全壘打,捎來月亮「土味」情話
在12月17日下午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吳豔華透露,對於月球樣品,主要有三類用途:最主要的目的,取樣是為了進行科學研究;第二類,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第三類,一般依據國際合作的公約和多邊雙邊的合作協議,將發布月球樣品和數據管理辦法,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國際慣例,可能作為國禮相送。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今天挖到的土,日後用來做什麼?
我國通過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多次任務的技術積累,希望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中能夠達到公斤級的目標。而為了保證任務的成功,並結合火箭運載能力,最終認定:採樣2公斤是一個較為合理的結果。裴照宇此前說,「我們以兩公斤作為輸入去設計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就達到了8.2噸。如果我們要增加樣品的量,整個探測器很多指標都會增長,就會超過火箭的運載能力。」
-
國家航天局公布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照片
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國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攜帶的國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重量僅12克,需要在1秒鐘內完成展示動作。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已走出回家路上關鍵一步
國家航天局介紹,北京時間13日9時5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探測器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約22分鐘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