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酸和鹼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9 GY化學

常見的酸和鹼的幾個問題(二)

問題四、為什麼濃硫酸可以乾燥氫氣、二氧化硫?

氫氣和二氧化硫都有還原性,為什麼可以用氧化性很強的濃硫酸作乾燥劑而不被氧化?

氫氣雖有還原性,但要跟氧化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必須在高溫下,先吸收較大的能量

分裂成原子才能進行。所以,在常溫下氫氣不能被濃硫酸氧化。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同種元素的兩種不同穩定價態之間,一般不會自發反應而相互轉化,除非這兩種價態之間還存在其他穩定的價態。SO2跟H2SO4中的硫之間沒有其他穩定價態,所以SO2不會被H2SO4氧化成H2SO4,H2SO4也不會被SO2還原成SO2,可以用濃硫酸作為二氧化硫的乾燥劑。

問題五、為什麼石蕊、酚酞能做指示劑?為什麼濃氫氧化鈉溶液中加酚酞溶液之後變紅了又褪色?

石蕊和酚酞是常用酸鹼指示劑,它們都是弱的有機酸。在溶液裡,隨著溶液酸鹼性的變化,指示劑的分子結構發生變化而顯示出不同的顏色。

石蕊能溶於水,不溶於酒精,變色範圍是pH為5.0~8.0石蕊(主要成分用HL表示)在水溶液裡能發生如下電離:

在酸性溶液裡,紅色的分子是存在的主要形式,溶液顯紅色;在鹼性溶液裡,上述電離平衡向右移動,藍色的離子是存在的主要形式,溶液顯藍色;在中性溶液裡,紅色的分子和藍色的酸根離子同時存在,所以溶液顯紫色。

酚酞的變色範圍是pH為8.0~10.0。在酸性溶液中,H+濃度較高時,它形成無色分子;隨著溶液中H+濃度的減小,OH-濃度的增大,酚酞結構發生改變,並進一步電離成紅色離子。

這個轉變過程是一個可逆過程,如果溶液中H+濃度增加,上述平衡向反方向移動,酚酞又變成了無色分子。因此,酚酞在酸性溶液裡呈無色,當溶液中H+濃度降低、OH-濃度升高時呈紅色。

酚酞的醌式或醌式酸鹽,在鹼性介質中是很不穩定的,它會慢慢地轉化成無色的羧酸鹽式。

因此,做氫氧化鈉溶液使酚酞顯色實驗時,要用氫氧化鈉稀溶液,而不能用濃溶液。

相關焦點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和鹼》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和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常見的酸和鹼》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 【導學案】第十章課題1常見的酸和鹼
    課題1  常見的酸和鹼(第一課時)
  • 酸和鹼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酸和鹼的定義到底是什麼?時間:2017-02-24 10:04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酸?什麼是鹼? 酸和鹼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在好奇與探究天性的驅使下,古時候人們對於揭開物質的神秘面紗,進而剖析物質就已產生濃厚興趣。
  • 常見的酸和鹼電子教材(酸鹼指示劑)
    酸和鹼能與指示劑反應,而使指示劑顯示不同的顏色。1.閱讀「資料卡片——酸鹼指示劑的發現」,你從中能獲得什麼啟示?與同學交流。2.自製酸鹼指示劑。
  • 鋰離子電池使用時常見的幾個問題
    大家在使用鋰離子電池的產品時是否偶爾會遇到一些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發熱、不明原因關機等。這些問題的發生當然也是有產品本身的問題,但大部分原因都是因其中的鋰離子電池,那今天給大家羅列一下鋰離子電池使用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 初三開學推遲化學最難,奉送較難章《酸和鹼》學案,很清晰秒看懂
    大多數初中校的初三網課在二月中下旬就開始了,現在即將進入或者正在講解初中化學最難部分,也就是酸鹼鹽的課程,那麼我在這裡分享一下親自總結的《酸和鹼》這章的內容和學習方法,可以收藏列印作為筆記。濃鹽酸的揮發性二、常見的酸和鹼顧名思義,酸呈酸性,鹼呈鹼性。不過酸性物質不只是酸,鹼性物質不只是鹼。常見的酸:鹽酸HCl,硫酸H2SO4。
  • 中考化學一輪複習——第20講 常見的酸和鹼
    2.常見的酸鹼指示劑常見的酸鹼指示劑通常包括酚酞溶液、石蕊溶液等,酚酞遇鹼變紅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不變色;石蕊遇酸變紅色,遇鹼變藍色,中性溶液中不變色(紫色)。記憶要訣小芬太(即酚酞)靦腆,怕鹼不怕酸,遇鹼臉就紅,遇酸色不變。
  • 課堂實錄|8.3.1酸和鹼的反應
    廣告詞「胃痛,胃酸,胃脹,請用斯達舒膠囊」胃酸的治療胃藥的主要成分Al(OH)3,胃酸主要是HCl溶液,酸和鹼能夠反應嗎?實驗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混合無明顯現象,能否證明反應是否發生?實驗現象能幫助我們判斷反應是否發生回憶: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現象(課前學生板寫)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黑色粉末變紅,說明沒有了反應物碳和氧化銅由此可知,證明反應發生有兩種思路一是檢驗有生成物生成二是檢驗反應物減少或消失本實驗可通過檢驗反應物鹽酸、氫氧化鈉,是否減少或消失來判斷實驗是否發生
  • 中考化學酸與鹼常見問題解答
    因為中和反應的定義是「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除了酸和鹼作用能生成鹽和水外,在酸和鹼的化學性質中我們還學到過能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如某些非金屬氧化物與鹼反應(2NaOH+CO2=Na2CO3+H2O); 某些金屬氧化物與酸反應(CaO+2HCl=CaCl2+H2O)等,但這些都不是中和反應。  3.pH值小於7、等於7、大於7的溶液加水稀釋,其pH值將分別出現怎樣的變化?
  • 酸和鹼圖像專題訓練
    酸和鹼圖像專題訓練1、向KOH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變化正確的是( )2、如圖是稀鹽酸和NaOH溶液反應的pH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能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針織物染整染色常見質量問題與助劑選用
    針織物染整染色常見質量問題與助劑選用 2007-07-03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1、色牢度不合格
  • 精油使用最常見的幾個問題
    用來改善居家環境、提振情緒,調節睡眠,呼吸道問題等。精油的用量沒有統一標準,可根據室內空間大小一般用4-8滴。覺得舒適就是合適的用量,如果薰香後有流眼淚的刺激感,可減少用量。精油飾品:一般常見的是精油項鍊,佩戴於胸前,自然揮發擴香。可較長時間持續的吸入,使用方便不受條件限制。精油香水:可DIY調配自己喜歡的香味,滴在衣領、袖口或精油飾品上。
  • 2019初三化學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知識點總結
    初三化學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知識點總結 溶液中酸鹼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鹼性是指溶液顯酸性、顯鹼性或中性,指示劑可以判斷溶液顯酸或鹼性,卻無法判斷酸鹼性的強弱程度,為了能夠表示溶液的酸鹼強弱程度,常用pH表示。
  • 考點在線 |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l    定義: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配平時要注意H2O的化學計量數。如:2NaOH+H2SO4=Na2SO4+2H2Ol    酸和鹼反應,除了放熱,一般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沉澱、氣泡、不溶物溶解消失、溶液顏色變化等),所以為了觀察反應是否發生,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
  • 對講機的那點事:公網對講機充電器常見的幾個問題
    這是因為,充電器內部通常會設計保護電路,一旦輸出電流過大,就會觸發保護機制,暫停電流輸出,避免發生危險,今天華安捷訊對講機就來和大家來聊聊公網對講機充電器常見的幾個問題: 一個是系統有問題,另一個是充電器或公網對講機電池有問題。 充電器或數據線損壞:可以更換充電器或數據線。 注意:請儘量用原裝的替換,這樣不會對公網對講機造成傷害。如果你認為原裝的充電器不好,你可以買一個質量更好的充電器,但注意充電器的參數必須與你原裝的充電器相同。如果電流過大,可能會損壞手機主板。
  • 【產品面試】常見5個面試問題(十六
    首先保持二八原則,只有普遍用戶的需求,才能內化為產品的需求。比如某個需求就一個用戶需要,其他大多數用戶都不需要,你就不需要做。 通過現象看本質,收集用戶需求以後,多為自己幾個為什麼,找到用戶的動機。 例如:用戶在沙漠中需要水,你就要問自己用戶為什麼需要水?
  • 初中化學:這些「酸和鹼」的考點不掌握=0分,學霸已經悄悄收藏了
    比如酸鹼組成的判斷,要求同學們在熟練掌握常見酸根離子的前提下,理解「解離」,從而進行判斷,否則學完寒假可能都不會區分酸和鹼。
  • 搭建elk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一無法通過外部ip訪問elasticsearch解決辦法#修改config/elasticsearch.yml下約第55行,修改為當前es地址或0.0.0.0network.host: 0.0.0.0常見問題二
  • 對講機常見故障問題與解決方法
    一般來說,使用對講機時經常遇到的問題主要包括聲音小或沒聲音、信號發射不暢、開不了機或開機報警。那麼,使用對講機時如果遇到這些故障和問題時該怎麼解決呢?對講機常見故障解決方法一、對講機沒有聲音或聲音很小在使用對講機時如果沒有聲音,或者聲音很小,首先應該檢查一下電池電壓是否充足,如果電池是正常的,接下來再檢查一下接收機和其它對講機的收發頻率,與亞音值的設置是否相同。如果以上檢查都沒有問題,那麼則有可能是對講機自身的零部件出了故障,包括:1. 喇叭;2.
  • 【線上教學】滬教版九年級化學:7.2常見的酸和鹼(中和反應)/《學習與評價》課時43作業講評
    A.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溶質是NaClB.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D.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鹼發生了中和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