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滬教版九年級化學:7.2常見的酸和鹼(中和反應)/《學習與評價》課時43作業講評

2021-03-05 錢海如名師工作室

點擊藍字加關注

執教:高郵市汪曾祺學校  孫鵬

1.一定溫度下,向含有適量酚酞溶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慢慢滴加稀鹽酸,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M點時溶液呈無色  

B.P點時,溶液中至少含兩種溶質

C.N點時溶液的pH最大  

    D.從M-N點反應放出的熱量逐漸增大,隨後逐漸減少

2.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位化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溶質是NaCl

B.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

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

D.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鹼發生了中和反應

3.下列反應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才能判斷是否發生的是 (   )                       

A.Fe與稀H2SO4    

B.Cu(OH)2與稀鹽酸

C.稀H2SO4與NaOH溶液

D.Fe與CuSO4溶液

4.室溫下,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利用溫度計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溶液溫度隨加入鹽酸的質量而變化的曲線如圖:

(1)由如圖可知,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中和反應是      (填「吸熱」、「放熱」或「無熱量變化」)反應。

(2)在A處溶液中加入石蕊,溶液呈         色。

(3)B處溶液中的微粒是             ,(用化學符號表示)C處溶液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

(4)B到C的過程中溶液的 pH 逐漸       (填「增大」、「減小」或「無變化」)。

(5)B到C的過程中降溫原因為                   。

 

1.B   2.B    3.C    4.放熱    藍   Na+、Cl-、H2O   NaCl和HCl    減小   過量的鹽酸起冷卻降溫作用

相關焦點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和鹼》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初中化學——《常見的酸和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常見的酸和鹼》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 初三化學滬教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初三化學滬教版(全國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 1 C: 12 N:14 O: 16 Na:23 Mg: 24 Al:27 S:32 Cu:64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 下列屬於化學變化的是A.
  • 初三化學滬教版(全國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初三化學滬教版(全國版)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 H: 1 C: 12 N:14 O: 16 Na:23 Mg: 24 Al:27 S:32 Cu:64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2019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第一單元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汙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 快對照一下你家孩子吧,鄭州市教育局發布詳細到天的學習進度表
    鄭州中小學延期開學,各學科學習進度如何把握?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獲悉,鄭州市教育局公布《2019—2020學年下學期延期開學期間中小學學習進度指導意見》,分年級、分學科為中小學線上學習進度「把關」。
  • 「複分解反應」的核心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
    主要包括以下3點:(1)要培養學生從微觀視角認識酸、鹼、鹽的組成,建立「宏觀-微觀-符號」的「三重表徵」思維,要求學生正確書寫常見酸、鹼、鹽的化學式,熟悉常見離子的符號;(2)引導學生在實驗基礎上認識常見酸、鹼、鹽的主要性質,讓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常見酸、鹼、鹽的「反應庫」;(3)要結合《化學(九年級下冊)》[2](以下簡稱《教科書》)附錄四的「鹼、酸、鹽的溶解性表(20 ℃)」,掌握常見鹼、酸、鹽的溶解性
  • 2019初三化學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知識點總結
    初三化學酸和鹼的中和反應知識點總結 溶液中酸鹼度的表示——pH (1)溶液的酸鹼性是指溶液顯酸性、顯鹼性或中性,指示劑可以判斷溶液顯酸或鹼性,卻無法判斷酸鹼性的強弱程度,為了能夠表示溶液的酸鹼強弱程度,常用pH表示。
  • 考點在線 | 酸和鹼的中和反應
    l    定義:酸和鹼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配平時要注意H2O的化學計量數。如:2NaOH+H2SO4=Na2SO4+2H2Ol    酸和鹼反應,除了放熱,一般沒有明顯的實驗現象(沉澱、氣泡、不溶物溶解消失、溶液顏色變化等),所以為了觀察反應是否發生,需要藉助酸鹼指示劑。
  • 模型製作,彰顯化學魅力——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高一化學組線上教學...
    肆虐的疫情打亂了我們平靜的假期,已是近五月,本該熱鬧的校園悄靜孤寂,感受不到老師們講課的慷慨激昂,聽不到學生在走廊上富有生機的喧譁。是疫情讓這相聚延期了,但是我們的教學、學習沒有延期!雙十中學枋湖校區的師生們於2月12號開始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
  •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我是×號考生,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課題1《溶液的形成》,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來展開我的說課。一、說教材《溶液的形成》是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第9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本次說課的內容主要介紹了溶液,溶劑,溶質的相關概念,並通過實驗探究感受溶液的形成過程。這節課是學生學習溶解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基礎。
  • 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在科研的同時提煉自身的教學水平,在幫助學生發展各方面素質的同時,使自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二、學生分析本人所教學學科共有六個班,這些學生基礎高低參差不齊,有的基礎較牢,成績較好。當然也有個別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這樣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進步。從考試情況來看:優等生佔2%,學習發展生佔50%。
  • 到底什麼是智能作業?
    還不知道什麼是智能作業?請往下看。全品智能作業全品智能作業依託全品文教在K12教育領域資源與平臺優勢,在矽谷教育測量專家團隊引領下,基於項目反應理論、認知診斷理論,利用雲計算、機器學習、教育大數據、認知診斷計算機自適應測驗等AI技術,為教師、學生、教育管理者提供形成性、過程性、診斷性教育測評服務,開啟因材施教、自適應學習、科學評價的大數據AI教育新模式。
  • 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化學選修4同步優質系列教案(人教版)
    1.1.4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導入)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可用實驗的方法測定反應熱,本節課我們就以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為例來探究化學反應反應熱的測定。〖板書〗三、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回顧)回顧必修2中中和熱的概念。(總結)中和熱:在稀溶液中,酸跟鹼發生中和反應而生成1 mol H2O時所釋放出的熱量。△H<0。在熱化學方程式中體現中和熱時,H2O的計量數應為1。
  • 化學反應的表示(第1課時)說課稿
    化學反應的表示(第1課時)開場白:各位評委好,我是XX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化學反應的表示》,下面開始我的說課,根據新課標理論,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等幾個方面進行說明,首先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認識。
  • 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教案:動量定理
    一、教學目的: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2。能從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推導出動量表達式。3。會用動量定理解釋有關物理現象,並能掌握一維情況下的計算問題。二、教學重點: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動量定理的確切含義和表達式,知道動量定理適用於變力。
  • 福建省出臺高中9門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省教育廳結合實際組織編寫《福建省普通高中語文等九學科教學指導意見》(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學科教學指導意見  深化課程改革的學科教育教學理念  1.
  • 高中化學說課稿:《鹽類的水解(第一課時)》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的第一課時。一、教材分析鹽類的水解繼學習了平衡理論,強弱電解質的電離及溶液的酸鹼性本質後,討論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和變化,體現了學科知識間內在聯繫和綜合運用。本節課的學習,不僅鞏固之前內容,對於離子共存問題、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 強力推薦:小學英語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起承轉接」的無縫銜接
    停課不停學期間,六年級英語組根據教師發展中心的要求,綜合組裡每一位老師的智慧,認真制定每一周的線上教學計劃。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們根據每個班的情況進行教學微調:有的老師根據學生練習的反饋,錄製練習評講視頻,將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難點逐一突破;有的老師先將視頻分享到群裡讓學生自學,然後自己設計教學PPT和練習,利用騰訊會議、騰訊直播、釘釘等直播平臺開設直播課堂,突破了線上學習沒有互動環節的瓶頸。在六年級英語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順利完成了六年級下冊1-4單元的教學。
  • 高中化學說課稿:《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我是四川省宜賓市一中的田貴榮,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新教材人教版高一化學第四章第二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望大家批評指正。我準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課時安排,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和教學評價九個方面來給各位評委和老師們闡述。一、教材分析:本節是全章教材的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