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上升期企業的老闆,你的企業已經選定了自己的跑道,開始全速前進,那麼你最期望的是什麼?
成為跑道上加速度最快的人?很有吸引力。
或者,成為跑道規則的制定者?
無疑更加美好。
隱形冠軍,就是跑道規則的制定者。
l何謂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企業,最早由德國管理學家赫爾曼·西蒙提出,是指那些不為公眾所熟知,卻在某個細分行業或市場佔據領先地位,擁有核心競爭力和明確戰略,其產品、服務難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業。
「隱形冠軍」企業都有一個極其明確的目標,諸如「我們要在這個領域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一員,不僅要佔據最高的市場份額,而且要在技術和服務方面是最出色的」、「我們要做市場的領袖,不作他想,第二的我們都不做」、「市場的遊戲規則要由我們說了算,我們要成為這個市場的精神領袖」 等。態度決定一切,明確的目標指引著「隱形冠軍」們將大企業不願做而小企業做不來的事業推向極致。
今年,隨著「著名冠軍」企業的一次次滑鐵盧,「隱形冠軍」企業越來越成為艱難年份的引人注目。
華耐家居就是這樣第一個「隱形冠軍」企業。
華耐家居在家居建材流通領域赫赫有名,然而規模不足百億元,在中國企業界並不顯山露水,相比華為、美的、 京東、海爾、阿里、聯想而言頂多算是「新生代」的後起之秀。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無論管理的理論和概念怎樣層出不窮,無論 MBA(工商管理碩士)的相關課程如何專業,它似乎都逃不出一個目標——業績增長。
事實證明,每個企業和組織一樣,都有著一個誕生、成長、成熟、衰落、死亡的周期。一項關於卓越績效企業的研究發現,市場、行業、公司以及產品的發展軌跡並不是沿平滑曲線上升的,而是呈 S 形跳躍式的,從平穩開端、快速增長、達到高峰,然後增長緩慢、停滯(此時出現拐點), 最後下滑,形成一個周期。
體現這種軌跡的曲線被稱為 S 曲線,又稱增長曲線。
在度過了與突飛猛進的中國市場一起迅速成長的20年之後,華耐已經成為了跑道上最舉足輕重的參賽者,畫出了一條完美的S增長曲線。
與此同時,和很多「隱形冠軍」企業一樣,華耐也迎來了挑戰。
跑道只有這麼長,盡頭就在眼前,你該怎麼做?
l「第二曲線」的密碼
「第二曲線」由英國管理學家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提出。
「增長是一個被光環圍繞的詞,這表明它是一件無可爭議的好事……我認為這是夢幻,你能體會到有多不切實際嗎?永恆的增長只能是一個幻想,除非能找到不受競爭或資源缺乏限制的增長形式。」
在漢迪看來,第二曲線要傳遞的思想是:「為了向前發展,有時候徹底的改變是必要的。這意味著開闢一條與當前完全不同的新道路,它通常要求人們對熟悉的問題擁有全新的視角。」另外,他說到開啟的時機,是在第一曲線仍在繼續時,改變就必須開始,而不能等到第一曲線進入下降階段,那時可能已經錯失最好的時機。
必須為企業找到「第二曲線」,這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找到「極限點」和「破局點」是所有「隱形冠軍」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
華耐在尋找「第二曲線」時,將破局點錨定在了「企業文化」上,提出「攀登精神」,意識和動作都具有相當遠見。因為成功打造「第二曲線」必然要面對一個十分艱難的「破局點」下滑時期。
「第二曲線」的理論指出:「第二曲線在初始階段是下降的。在企業裡這意味著削減員工數量和管理費用,進行組織架構重組,甚至往往會涉及高管人員的更迭,而最為痛苦的是放棄原本珍愛的產品和市場。」
能幫助一個企業走過「破局點」的關鍵時期的,只有頑強的「企業文化」。而華耐為自己選擇的「攀登」精神,則成為華耐在面對艱難時期時的定海神針。
l 何謂「攀登」精神?
華耐的「攀登」精神源自於企業實踐。華耐家居從2013年開始正式有組織有意識的開啟登山活動,實踐「攀登精神」。至今,已經完成了「徵無止境7+2」的挑戰,成為登山界的傳奇。
所謂「徵無止境7+2」,是指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達南北兩極點的極限探險活動。探險者提出這一概念的含義在於,這九個點代表的是地球上七大洲的最高點和南北兩極點,是全部的極限點的概念,代表著極限登山的最高境界。
不同於王石等著名企業家因為個人愛好而進行的登山活動,華耐,是全球首支完成了「徵無止境7+2」壯舉的企業登山隊。並通過企業登山隊的實踐,將「攀登精神」凝固在了「企業文化」的心臟之中。
在經過多年登山實踐之後,華耐總結出了「攀登精神」的內核——向前、向上、
向善。
向前:以業績和效益為指標,持續增長,不斷做大。這是一個公司存在的第一目的,也是其不斷存續的理由和原動力。
向上: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構建獨特價值,不斷做強。這是一個企業不會被打敗的根基,也是能穿越生命體 S 曲線魔咒的不二法門。
向善:一個企業和一個人一樣,是有精神的。它絕不只是盈利機器,相反,它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盈利只是它的出發點,絕非終途。它的方向應該是「我們應該是什麼」這個終極拷問,是企業將堅持什麼樣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它不但帶給員工一個工作機會,而且是這一群生命個體的組合,將為顧客、社會、國家乃至人類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企業和人一樣,向前是其內在的不竭動力;向上是找尋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持久價值,並用組織的能力存續、放大這種價值;向善則是其面對世界的基本態度、精神和信仰,是縱使形體毀滅依然心頭蕩漾的迴響、鼓舞人心的存在。
l以企業文化錨定「第二曲線」
有人說,企業變革的難度不亞於重新建立一家公司。而想要迎來「第二曲線」就必須承受變革之痛。能支撐一個企業扛過變革之痛的,唯有「企業文化」。
因此以企業文化錨定第二曲線,才具有了非凡的意義。
對於華耐而言,掌門人賈鋒堅信,人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自己的精神世界,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改變人的觀念和行為,只是需要條件、方法,以及時間。「因此,『攀登精神』的打造雖然看似沒有業績,但它就是一個自我修養認知的過程,這對全公司員工都會產生一些觸動、一些啟發、一些激勵。」
對於華耐這樣的流通企業而言就意味著銷售目標和市場份額上更高的目標。這很有現實意義,但也會讓企業領導層陷入焦慮之中。而「攀登精神」的提出為華耐開啟內部戰略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思想文化變革的契機。
因為,沒有文化變革的指引和配套,企業再造根本無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