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靚科技|水稻也有記性 對乾旱有「記憶」!

2021-01-1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日消息()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每個人都有不愉快的記憶,你知道嗎,水稻也有自己不愉快的記憶,特別是對乾旱的記憶。最近,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國際期刊《遺傳學前沿》上發表了相關論文,找到了水稻的乾旱「記憶」基因。

  植物在自然生長中會經歷多次環境脅迫,為了維持正常生長,它們在逆境中會不斷吸取教訓,不僅不會越來越蔫,反倒能「越挫越勇」,一步步「磨鍊」出自己的抗逆能力,這也說明,植物對逆境是有自己的「記憶」的。

  不過,這只是大家根據多年種植經驗進行的猜測,怎麼才能證明這個猜想呢?為此,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團隊通過多年研究,不僅找到了水稻的乾旱「記憶」基因,還找到了調控水稻乾旱的「記憶」響應的網絡。

  科研人員對水稻樣品進行了多次乾旱復水處理:讓水稻先吸水,再一直乾旱無水,之後再吸水,再乾旱,以此讓水稻經歷多次乾旱。最後,科研人員發現,在經過多次挫折後,水稻自身形成了六千多個關於乾旱的「記憶」轉錄本,還有238個對於乾旱「記憶」的核糖核酸。這也足以證明,水稻對乾旱真的形成了自己的「記憶」。

  國內外關於植物「記憶」的研究並不只水稻一種。澳大利亞的一名科學家曾經就研究過含羞草的記憶。剛開始,她從高處把含羞草往下扔,發現含羞草在下落的過程中,葉片會緊緊閉合,在連續扔了7次之後,含羞草的葉片卻一點反應都沒有了。這個實驗讓研究者感覺非常吃驚,這說明,含羞草對外界的環境威脅也具有自己的抗逆能力,在一次次的磨練中,含羞草對外界威脅的抵抗力也會變強。

  三天之後,科學家再次回到實驗室,對同一批含羞草又做了一次扔出的實驗,含羞草依舊毫無反應。這個實驗再一次證明,含羞草不僅對外界威脅具有抗逆性,還對這些威脅具有長期「記憶」。

  燕麥草是一種在歐洲很常見的多年生牧草,和水稻一樣,也可以記住乾旱。在生長的過程中,經歷過乾旱的燕麥草要比沒經歷過乾旱的燕麥草更能抵抗陽光。不過,燕麥草對乾旱的「記憶」是比較短暫的,如果一段時間之後,那些經歷過乾旱的燕麥草會忘記自己缺水的傷痛,重新組合自己的「記憶」。有點「好了傷疤忘了疼」的感覺。

  總之,不同的植物對於乾旱的記憶是不盡相同的,不過這至少可以證明,植物並不是一點記憶都沒有的生物。這一次,國內的科研學者發現了水稻對於乾旱的基因,或許,越來越多的植物記憶「基因」也會被慢慢發現。

相關焦點

  • 記性不好?記多太亂?走出記憶誤區,助你突破記憶瓶頸
    其實並不然,因為我們對記憶有太多的誤解,以至於會認為我們不具備擁有好記憶的條件,要突破記憶瓶頸,那麼久要先走出記憶的誤區,本文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部分:1. 記性不好是天生的嗎?2. 要改善記憶就要多練習?並不全對3.
  • 基於地物光譜應用,乾旱脅迫下的水稻反射率表現
    對於中國而言,有43%的面積為乾旱和半乾旱地區,並且中國的水量分布在時間和空間上也存在非常巨大的不均衡性,這使得中國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銳,是中國農業生產面臨的最?大危機之一。水稻作為中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研究不同乾旱脅迫對水稻的影響以及研發出抗乾旱品種對農業發展尤為重要。
  • :水稻泛素連接酶調控乾旱脅迫信號轉導研究獲進展
    乾旱脅迫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在當前人口日益增長和糧食缺乏的情況下,對其調控機制進行研究顯得極為迫切和重要。泛素介導的蛋白酶體途徑是植物體內蛋白質修飾最重要的調控機制之一,其功能涉及植物細胞周期和光周期調控、激素信號轉導、新陳代謝調控和DNA修復等多個過程。
  • 誰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有些動物記性比人還好,可過目不忘
    人類為何會有記憶?與記憶有關的海馬區(左:大腦的海馬體,或稱海馬區,右:海馬,一種動物)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從科學上講這是因為大腦中一類叫做海馬區的結構,會產生一種高頻的神經信號,對於新形成記憶向永久記憶轉變具有關鍵的作用。
  • 河南農大丨高溫乾旱脅迫致ABA和ROS積累影響水稻萌發
    期刊:PROTOPLASMA主題:高溫和乾旱脅迫導致水稻脫落酸和活性氧的積累,抑制種子萌發生長標題在本研究中,我們研究了植物激素脫落酸(ABA)和活性氧(ROS)在高溫(HT)和乾旱誘導的水稻種子萌發抑制中的作用。 HT和乾旱脅迫導致種子中ABA積累,抑制種子萌發和幼苗建立。定量實時聚合酶鏈反應分析表明,HT和乾旱脅迫誘導水稻種子ABA合成中關鍵基因OsNCED3的表達。
  • 【科技日報】我成功克隆水稻多個功能基因
    我科學家成功的克隆了水稻多個產量、品質、抗逆和生長發育相關的功能基因,成果相繼發表在Nature等頂尖學術刊物上,基因申請了發明專利,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些基因的克隆代表了該領域的最新進展,研究論文產生了重大影響,多個基因已被用於培育多抗、優質、高產、營養高效的新型超級水稻品種。
  • PROTOPLASMA :河南農大丨高溫乾旱脅迫致ABA和ROS積累影響水稻萌發(附NMT實驗體系)
    主題:高溫和乾旱脅迫導致水稻脫落酸和活性氧的積累,抑制種子萌發生長標題: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stress cause abscisic acid and reactive
  • 水稻3片葉,控制75%產量,水稻抽穗揚花期,農民需保護功能
    水稻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重要器官,上個世紀50年代,日本的村田先生指出莖上部葉片光合作用對於產量增加有重要意義,國內也有很多專家對此進行了研究,研究方法是大都是生長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葉,然後來測試水稻產量。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這個誤會太深!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習慣用「你是魚的記性嗎!」去形容一個記性不好的人。因為據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
  • 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嗎?
    謠言:老人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闢謠:   醫學上常見的痴呆有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  一般人理解的老年痴呆是指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老年和老年前期,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按照認知功能損害程度一般將阿爾茨海默病分為輕、中、重三期。   (1)輕度:主要表現是記憶障礙。
  • 英女子超強記憶 記性太好是種病 超憶症全球79人
    原標題:記性太好是種病「超憶症」患者不能遺忘的痛誰不想擁有超強記憶力?可是英國25歲女子麗貝卡·沙羅克的這種超強記憶,讓人覺得不要也罷。據外媒報導,人們常用「過目不忘」來形容記憶力超群。對於澳大利亞女子麗貝卡?沙羅克(Rebecca Sharrock)來說,過目不忘就是她的生活日常。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嗎?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嗎?闢謠醫學上常見的痴呆有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一般人理解的老年痴呆是指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老年和老年前期,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 記性比別人差?「世界記憶大師」支招:每天10分鐘,普通人也能過目不...
    記憶,是學習的前提,記憶力強的人,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工作能力都不會差到哪裡。很多人記性不好都會自我安慰:天生記性就差,沒辦法。但其實,記憶力的好壞,完全是可以靠後天培養的。那時候媽媽開的小書店,就成為了他最有「安全感」的精神角落,也就是在這個地方,袁文魁開啟了年少時期的「記憶力啟蒙」。那時放在書架上的一本《魔幻記憶100%》,牢牢地吸引力袁文魁的注意,書裡面神奇的記憶法仿佛給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一般。
  • 新誠智慧藥房教你破除記性不好
    很多人擔心自己記憶力不好,明明年紀輕輕怎麼丟三落四,懷疑自己是不是出現失智症,精神科主任分析,其實多數民眾出現這樣的問題並不是失智症,也沒有記憶力衰退問題,通常都是因為專注力出問題,跟焦慮、失眠有較大關係。太焦慮影響情緒、睡眠!
  • 科學認識乾旱和應對南方極端氣候的建議
    科學認識乾旱形成的原因目前,每當乾旱來臨時,有許多人盲目地抱怨,說乾旱是破壞生態環境造成的,例如近年來南方乾旱與建設三峽大壩有關等觀點。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生態環境,或者改變區域生態環境,可能影響氣候變化和降水變化,但這並不是影響氣候變化和降水變化的直接關鍵因素。
  • 記性太好是種病 「超憶症」患者不能遺忘的痛
    原標題:記性太好是種病 「超憶症」患者不能遺忘的痛  誰不想擁有超強記憶力?可是英國25歲女子麗貝卡·沙羅克的這種超強記憶,讓人覺得不要也罷。   沙羅克能記得出生12天後自己經歷的所有事情、做的所有夢,甚至還能清晰感受到童年時受傷造成的疼痛,一切鮮明如剛發生不久。
  • 家裡老人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不一定,但仍需關注
    謠言:家裡老人記性不好,就是得了老年痴呆症。闢謠:醫學上常見的痴呆有阿爾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帕金森病痴呆等。一般人理解的老年痴呆是指阿爾茨海默病,好發於老年和老年前期,是最常見的的一種痴呆類型,佔老年期痴呆的50%-70%,臨床表現為記憶障礙、視空間能力損害、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人格和行為改變等。阿爾茨海默病痴呆階段按照認知功能損害程度一般分為輕、中、重三期:(1)輕度:主要表現是記憶障礙。
  • 1320個RNA-Seq揭示了水稻適應性進化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通過RNAseq方法測量1320株生長在乾旱和水分充足的水稻葉片,全方位地分析水稻基因表達和表型,評估了自然選擇對水稻基因表達的類型和強度的變化。為了研究自然選擇對水稻基因表達的類型和強度的變化,該研究評估了兩個水稻群體的轉錄組變異,其中一組包括136個分布不同的秈稻品種,另一種包括84個分布不同的粳稻品種(見下圖a)。然後將兩組水稻群體分別種植在乾旱和水分充足的實驗田裡,每個品種種植三重複植株(如下圖b)。
  • 金魚的記憶
    一直傳言金魚的記憶只有7秒。雖然後來有人澄清,說美國的科學家對金魚的記憶進行研究,發現魚的記憶至少在3天以上。
  • 北大、南大、水稻所、金屬所等學者榮獲2020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相關成果簡介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建立雜交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無融合生殖是一種植物通過克隆種子進行無性繁殖的生殖方式. 在水稻等主要作物中引入無融合生殖特性, 實現雜種優勢固定在農業領域長期被譽為「聖杯」.王克劍及其團隊在深入解析水稻有性生殖分子機理和研發多基因編輯技術體系的基礎上, 通過精準編輯有性生殖過程多個涉及不同步驟的關鍵基因, 成功獲得了雜交水稻的克隆種子, 實現了雜交水稻無融合生殖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 開闢了無融合生殖固定雜種優勢研究以及作物育種發展的新方向, 為未來雜種優勢固定作物的研發與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