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冷歷史:用生命保護圓明園的,竟然是二十多名太監!

2021-01-22 娛人老趙

相信大家小時候一定看過《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也有很多朋友和小編一樣,去圓明園現場感受過現場濃厚的歷史氛圍。置身圓明園的斷壁殘垣之中,仿佛當年三天三夜的大火就在眼前。中國無數的文明國寶,在這場大火中淪為灰燼,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圓明園遺址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清朝軍隊在城北一觸即潰,隨後大軍攻入北京城。傍晚,英法聯軍以清皇帝曾將英法使節囚禁於圓明園虐待為由,派出三千五百名侵略者前往圓明園開始搶劫和縱火。雖然京城失守的消息很早就傳到了圓明園,但在圓明園賢良門還是有一些人開展了英勇的抵抗,那就是以任亮為首的二十餘名「競技太監」。作為清朝最後的力量,他們奮勇抵抗,最後還是因為寡不敵眾,全部以身殉國,除了任亮,其他二十名太監甚至連名字都沒留下。

技勇太監任亮碑文拓片

這群太監的來歷可不一般,「競技太監」,又稱「技勇太監」,源於當年康熙擒鰲拜時設立,在雍正時期壯大。雍正當年挑選了一大批精幹勇武的年輕太監,派侍衛教他們武術,然後再從中挑出優秀人才,擔任御前上差,負責保護皇帝的安全。

技勇太監

此後,挑選太監、擔任御前上差的風俗一直保留了下來,一直延續到鹹豐年間。可能康熙和雍正也不會想到,自己精心挑選,用來保護安全的太監,竟然成為了大清最後的保衛者。

火燒圓明園

在大家的印象中,太監都是卑陰險狡詐、篡權竊國的角色,但是在外國侵略者到來之際,竟然是太監以身殉國,用生命做出了最後的抵抗。雖然他們的身體殘缺,但他們的靈魂高貴,這種象徵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值得我們欽佩。

相關焦點

  • 圓明園的毀滅之路
    連圓明園守門的大銅獅和很多石獅子也被一些地主挪到自己的莊園中去了。偌大的圓明三園除了孤零零的綺春園宮門、福園門門樓及正覺寺等個別建築物之外,統統被拆搶一空,皆成赤土。     1911年辛亥革命後,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圓明園仍屬皇室私產,園內並住有太監看管,同時由步軍統領衙門及中營官兵負責保護。
  • 2021國考申論熱點:拒絕重建圓明園,背後是歷史敬畏與現實考量
    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國家文物局的回覆,雖然有「慎重論證」的含蓄措辭,但意思已經非常明顯。這項建議本身的訴求點其實是不太立得住的。   論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建設,圓明園斷壁殘垣的遺址,便是最現實的教材。雖然恥辱,但令人反思。它用殘酷的現實告訴所有中國人,落後就要挨打,強大才能興邦。
  • 鮮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二>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這些你知道嗎?如今的一日三餐要感謝宋朝的繁榮,在此之前是一日兩餐如今我們都是一日三餐,已經成為了習慣,事實上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而皇家貴族一日可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
  • 烏拉諾斯、亞當與太監:閹割手術的歷史
    穆罕默德的陵墓傳統上只能由太監守衛。在中國,太監甚至把控了23個朝代的政治權力,在中國明朝,100000名宦官擁有巨大權力。中國紫禁城最後一位倖存的太監孫耀庭於1996年去世。孫耀庭在閹割的簡單版本中,只需要一刀切去陰莖和陰囊,然後將一個物體例如鵝毛或由錫製成的特殊塞子插入新切開的尿道中以防止其閉合。
  • 你真的懂歷史嗎?那麼這些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嗎?
    你真的懂歷史嗎?那麼這些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嗎?正兒八經的歷史,恐怕大家都看了很多了,下面小編跟大家說幾個歷史冷知識,不知道大家聽過幾個?每個都很有趣,反正小編以前是不太了解的。但令人詫異的是,宋朝在中國歷史上,不論是經濟、文化、教育,還是科技方面,都是當時世界一流水平。換句話說,宋朝很有錢,但怎麼就是打仗不行呢,不都說打仗就是打錢嗎?3、白蛇傳小青一直稱呼白素貞為「姐姐」,而且也是女裝出現。但其實小青是個男的,也就是條公蛇,因為愛慕白蛇,所以化身小青保護白蛇。是不是都忘了,《新白娘子傳奇》小青剛出場是一副男裝打扮?
  • 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12月1日,十二生肖中的「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在網上引起歡呼一片,也讓我們更加期待十二生肖銅首齊聚的一天。圓明園的歷史記憶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座聲名顯赫的皇家園林,主要是皇帝盛夏避暑、處理軍政事務之所,有「萬園之園」之稱。
  • 數位技術讓圓明園 在線上「重生」
    短短幾十天內,這是圓明園第二次登上微博熱搜。  11月10日,關於「重建圓明園」,國家文物局作出官方回應,已經讓圓明園備受矚目。簡單來說核心信息主要是兩點:圓明園被毀也是歷史信息的一部分,不支持實體重建。支持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工作,支持採用數位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盛景。  其實,這個呼聲頗高的數位化方案已經實施,而且取得了很不錯的成果。
  • 是什麼原因讓離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終於回到圓明園
    說起來這件文物距今已經有160年的歷史了。也是時候該回歸到它的原屬地了。究竟是何原因讓這件文物流失在海外160年呢?這就不得不提及十二件銅獸首的鑄造及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了。說到十二件銅獸首,那堪稱是圓明園文物中的極品。
  • 中國歷史上十大噁心太監排行榜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宦官宰相。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病死沙丘,趙高與秦二世胡亥、李斯合謀,秘不發喪,篡改始皇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又更改詔書賜長子扶蘇和蒙恬死。胡亥還至鹹陽,立為二世皇帝,趙高任郎中令,常居宮中參與決策。他指使胡亥更改法律,誅戮宗室、大臣,且專擅朝政。在扶不起的秦二世面前指鹿為馬,對不隨聲附和的大臣,捏造罪名加以迫害。
  • 圓明園珍貴文物、歷史資料等集中亮相中華世紀壇
    新華網北京4月25日專電 「圓明重光——圓明園文化柏林展回國匯報展」25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大量珍貴文物、畫卷、模型、歷史資料等在此集中亮相。
  • 南京鐵心橋荒山現無頭龜趺 系守衛明代太監墓
    在距離石烏龜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個水泥牌,上面文字模糊,可以模糊辨出「碑亭軼名墓」等五個字。龜趺,又稱為「贔屓」,是傳說中的「龍九子」之一,常用來作為馱碑的碑座,在墓葬和古建築附近常見。「碑亭軼名墓」水泥牌,證明了這龜趺和一座無法考證墓主的古墓有關。
  • 5個歷史冷知識,顛覆你的歷史常識,很多人一個也不知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更是源遠流長。除了人們熟知的正史以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有趣又耐人尋味。1、王莽篡漢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2、歷史第一個女皇帝眾人皆知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其實嚴格意義來講,武則天並不是第一個女皇帝。歷史上真正的第一個女皇帝是北魏的元姑娘。在胡太后毒死兒子孝明帝之後,立剛剛滿月的孝明帝之女為帝,冒充太子,但是即位的當天就被廢。而胡太后毒死兒子的主要誘因竟然是孝明帝處死了太后的情夫清河王元懌。這個也是北魏分裂的誘因。
  • 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圓明園和它的十二生肖
    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圓明園和它的十二生肖時間: 2013-01-07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點睛】近日,年逾六十的成龍大哥帶來了他最新出演的第101部作品《十二生肖》,這部成龍自導自演的《十二生肖》被認為是今年賀歲最具賣相和商業氣質的電影。
  • 揭秘古代宮女與太監對食,皇帝竟然默許了?沒想到是這個原因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今天的新爺話古今,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帶來古代的那些事兒,咱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咱們也都知道所謂亂世出英雄,那個時候的中國戰火紛紛,人們都渴望這一個和平,然而只要有侵略者,就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因此人們更加渴望太平盛世的出現
  • 被火燒毀的圓明園,曾經有多壯麗?英國一張圓明園照片價值百萬
    但到了北京後,因為種種原因,讓他們拋棄紳士的外衣,化成野獸,開始燒殺搶掠,也造成了百年悲劇,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而當時因國內國情,並沒有留下曾經的照片。只有英國一位戰士,無意中拍到圓明園冰山一角,這張照片如今價值百萬,而圓明園的富麗堂皇也可見一斑。
  • 七次下西洋的竟然是他,從太監到航海家,他經歷了什麼
    七次下西洋的竟然是他,從太監到航海家,他經歷了什麼鄭和原來是明朝的一個太監,但後來卻成了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在世的時候曾經七次下「西洋",開闢了一條連接我國和亞非各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成就中外航海史上的壯舉。
  • 五年級第14課《圓明園的毀滅》筆記,預習要有計劃才能掌握重點
    【唐】táng (唐代)(唐詩)(荒唐)字義:①朝代名,唐高祖李淵所建立。②誇大,虛誇。③空,徒然。【闖】chuǎng (闖進)(闖將)(闖蕩)字義:①猛衝。②歷練,經歷。③為一定的目的奔走活動。【統】tǒng (統一)(血統)(傳統)字義:①總括,總起來。②事物的連續關係。
  • 歷史冷知識系列,保證都是「鮮為人知」的!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中國古代歷史、歷史事件、世界歷史。中國是一個歷史大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保證都是你不知道的,下面就一起來看一看!第一個:中國茶的貴重!據統計英國一共和世界上的二十多個國家或者是地區交戰過,這個數據看似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其實放眼整個世界其實是非常厲害了!英國在歐洲也是一個讓大家「頭疼」存在,所以說英國是一個暴躁的國家,這樣看來其實英國不光是是歐洲的「攪屎棍」,還是一個喜歡捅馬蜂窩的國家!第三個:奇葩」的蒙古國下水道!
  • 太監總管李蓮英陪伴慈禧53年,守孝百日才離宮,死後身首異處
    一方面是太監的奉承,另一方面是太監的防範,無論惹怒誰的太監們,不小心丟了生命的可能性很高,所以在歷史書上佔有地位的太監不是簡單的人,比如秦朝的趙高,典型的宦官幹政勢力;比如唐玄宗身邊的高力士,是個難得的好太監;比如本文要講的晚清太監總管李蓮英。前面鋪了這麼多,是為了強調李蓮英的不容易。首先,他在慈禧老佛爺身邊受寵53年。53年啊,很多宦官活不了那麼大的年齡。
  • 關於性的歷史冷知識,好冷!好害羞! | 秒懂小密圈
    冷知識四:假丁丁的來歷       第一個假丁丁是石頭做的,在德國Hohle Fels洞穴被發現,有28000年歷史。(還是古人聰明,比黃瓜好用多了,至少不會折斷在裡面!)冷知識七:太監為何貪       在中國,太監淨身後,會想方設法積蓄錢財,把自己丟失的東西贖回來,死後隨身下葬。否則會因為「不男不女,六根不全」,死後不被閻王爺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