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2020-10-18 陳述根本

/陳根

距離馬斯克公布升級版腦機接口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已經一周有餘,但學界對於被命名the Link v 0.9的腦機接口討論仍在繼續。

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

可以說,腦機接口幾次在科技界掀起軒然大波而這次的升級版腦機接口在帶來震撼過後,討論的聲音也漸趨理性。升級版的腦機接口是「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其又將在腦機接口的發展裡佔據怎樣的地位 

  

「腦後插管」到「腦中晶片」

2019年中旬,馬斯克公布了第一代腦機接口,也可以簡單描述為一個「腦後插管」技術,通過一臺神經手術機器人,像微創眼科手術一樣安全無痛地在腦袋上穿孔,向大腦內快速植入晶片,然後通過 USB-C 接口直接讀取大腦信號,並可以用 iPhone 控制

具體來說,可以分成三步,首先,用縫紉機雷射在頭骨上鑽孔,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腦袋打洞,這種神經外科機器人縫紉機能夠每分鐘植入六根線微創、無血安全

其次,向大腦植入定製晶片,以便更好地讀取和放大來自大腦的信號。定製晶片需要植入大腦的特定地方,其中三個位於運動區域一個位於感受區域唯一外置的設備安裝在耳後,內含一枚電池。

最後,就是信息的導出,這需要使用一種直徑4-6微米的線,這些柔韌的線實際上是一種用類似玻璃紙的材料來做絕緣體,裡面包含有一系列連接微小電極或傳感器的導線,與其他腦機接口中使用的材料相比,它不僅對大腦損害性更小,而且還能傳輸更多數據。

一年後,一周前,馬斯克在發布會上展示關於腦機接口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簡化後硬幣大小的Neuralink植入物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

Neuralink 推出的新設備命名the Link v 0.9 版,較之初代的設備,植入步驟並沒有相差很大,但升級版的腦機接口尺寸更小,性能更好,和 Apple Watch 等智能手錶一樣能夠待機一整天,在睡覺的時候無線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植入性的醫療器材,無線技術已經有 10 多年的歷史了。包括此前植入心臟起搏器,或者深度腦刺激的設備都會有無線傳輸,但是寬帶沒有那麼大,傳的數據不是很多,且不能無線充電。Neuralink 的無線傳電能,又傳數據,這意味著,作為一個電子設備,Neuralink是完整的,這也是電子設計的一個進展。

  

馬斯克次所展示的晶片有 1024 個通道,上一版本則有 3072 個通道1024 個通道可以理解為 1024 個神經信號採集點。與 3072 個通道相比,雖然採集點少了,但在給定的腦區和範圍內(2x1 釐米範圍的運動皮層),採集到的有效數據未必受到影響。

此外,新的腦機接口搭配新版的手術機器人,相比去年的縫紉機看起來有了很大進步。這臺機器會對大腦結構進行掃描,小心避開危險區域,所以植入過程也不會對大腦產生傷害。

為了展示新設備,發布會現場,馬斯克展示了一群實驗豬。這些實驗豬之前曾接受過外科手術,由手術機器人將最新版的Neuralink設備植入大腦時長約710結果顯示這些豬的大腦活動可以通過無線傳輸到附近一臺電腦上,讓在場所有人員看到當馬斯克撫摸它們的鼻子時,這些豬的大腦神經元有所反應

「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想要了解腦機接口,首先要明確幾個相關的概念。

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或者Brain-machine Interface):通過傳感器提取頭皮上、大腦皮層上電場或磁場等信號、參數,進而進行數據提取、分類和分析,最終控制體外設備對人體周邊環境進行增強或改善的人機互動裝置。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由大腦和脊髓組成,是人體運動的命令源也是腦機-接口主要分析目標。

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與大腦皮層神經元活躍度密切相關,大部分學者認為其主要組成部分是神經元突觸後電位。腦電波是腦-機接口的主要信號來源之一。

分形維數(Fractal Dimension, FD):來源於分形理論,可以用於分析數據的複雜性。是現代科學用於分析混沌動力學系統和非線性信號的工具之一。

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一種基於大規模計算訓練從而多層次地提取目標特徵值的數學模型。ANN常被應用於數據分析。

腦機接口的發展腦科學的進步密切相關大腦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其包含了大約870億個神經元。大腦時時刻刻接受來自視神經、聽覺神經等,以及周圍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傳送過來的信號。大腦將這些信號進行解析,並產生感覺,進而對外在環境做出反應形成運動信號。運動信號再通過脊髓傳達到周圍神經系統,進而控制肌肉控制人的身體,做出複雜(高級)運動行為(比如彈鋼琴,彈吉他)。

當腦神經開始處理信息,就會產生相應的電磁信號。從神經元的構造來看,當神經元傳達信號時,神經元內外的帶電離子流動形成電流,電流到達突觸後激發化學反應繼續傳遞信號給下一個神經元。

當一定數量的神經元像集成電路一樣一起工作時,就可以產生能被宏觀的電極所探測到的電磁信號。而電磁型號的變化,則反映出當前皮層區域的活躍程度。這些信號經過放大,編譯變成了包含信息的信號。這樣研究人員就可以進行數據分析,用算法推測出大腦想表達的東西

目前的晶片植入主要針對運動皮層,而運動皮層信號的解碼技術早已實現,不是難點,一般算法或機器學習都可以搞定。相反,當腦機接口涉及解碼人類語言,決策或意識內容,那麼就意味著,需要神經解碼的技術進步。

儘管Neuralink 目前能解決與動作有關的信號解碼,但與人的思維意識還有很大距離。目前技術來看,神經科學知識依然是技術的桎梏所在現代醫學對一些疾病了解還不夠深,所以即使現在已經做好了植入系統的硬體、軟體和 FDA 的許可,但依舊不能解決最根本的問題而只有在神經科學或者研究到位才能真正做到。

腦機接口前路何在?

顯然,腦機接口的發展不會是一蹴而就的。

初級的腦機接口是使用腦神經的信號控制體外裝置,從而滿足自己的特殊需求的系統。早先美國國防部資助的項目提出了腦控機械臂的需求,期望以腦機結合的手段幫助戰爭中那些 缺胳膊少腿的傷兵。藉助於腦機接口和機械臂,讓他們能實現生活自理。

  

今年,來自查爾默斯理工大學研究人員的報告稱,有史以來最先進的仿生假肢之一又取得了新的突破與成功。該系統被整合到病人的神經中,讓他們只需想一想就能控制假肢,就像使用自然肢體一樣。

馬斯克在發布會上也表示,未來人人都可以在腦部植入一個晶片解決從記憶力喪失到聽力喪失、失明、癱瘓、抑鬱、失眠、極度疼痛、焦慮、成癮、中風、腦部損害等一系列問題。

但這還只是第一步,馬斯克長遠的目標是迎接超人認知superhuman cognition)時代的到來。這源於馬斯克過對人工智慧(AI的擔憂馬斯克認為人類需要與人工智慧結合為一體才能避免未來人工智慧變得過於強大摧毀人類這一最遭情況的出現。

這就涉及到更高級的腦機接口,可以在人的控制下,對自己的意識和記憶進行改造,並且可以和外界(網際網路或個人伺服器)進行雙向的交流,而人腦也可以變成一個可有限訪問的節點伺服器進行信息傳送。

更高級的腦機接口是對人類的增強。通過腦機接口,我們可以短時間內擁有大量的知識和技能,獲得一般人類無法擁有的超能力。

記憶移植就是這個領域研究的重點。現在,美國科學家已經發現大腦海馬體的記憶密碼,開始嘗試用晶片備份記憶,然後把晶片植入另一個大腦,實現記憶移植。這個實驗已經在猴子身上取得成功。這項技術的終極目的,是通過腦機接口技術,把大量的信息和資料傳輸到大腦裡,或把大腦的意識上傳到計算機,最終實現人類意識合記憶在計算機世界的永生。

當腦機接口下潛至深層時,則真正達到了馬斯克所構想的人機結合。即人類不用語言,僅靠大腦中的腦電信號就可以彼此溝通,實現「無損」的大腦信息傳輸這種腦腦交互,彼此傳遞的本質是神經元群的活動。不像語言的模糊和詞不達意,它是一種徹底的、100%的、毫無信息扭曲的「心領神會」。

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已經站在了時代的風口,與此同時的是巨大的爭議和質疑,是除了技術壁壘必然面對的傳統倫理的拷問如何平衡一項新技術的發展與約束,則將成為很長時間內科學發展中的一道難題。

毫無意外,關於腦機接口的技術構想隨著科學的發展都將成為現實,但無論何種腦機接口真正落地以前,我們仍要面對科技倫理的拷問,只有輔之以人性,科技才能有溫度。

相關焦點

  • 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投稿來源:陳根距離馬斯克公布升級版腦機接口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已經一周有餘,但學界對於被命名為the Link v 0.9版的腦機接口討論仍在繼續。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文/陳根距離馬斯克公布升級版腦機接口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已經一周有餘,但學界對於被命名為the Link v 0.9版的腦機接口討論仍在繼續。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
  • 陳根:馬斯克「半機械人」再進一步,腦機接口人體實驗在即
    文/陳根通過在腦後插入一根線纜,我們就能夠暢遊計算機世界;只需一個意念我們就能改變「現實」;學習知識不再需要通過書本、視頻等媒介,也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時間,只需直接將知識傳輸到大腦當中即可——科幻電影裡的經典場景,如今已經走向了現實。
  • 陳根:腦機接口安全兩難,血管支架另闢蹊徑
    文/陳根 2020年8月末,馬斯克以及其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有關腦機接口最新進展的發布會直播吸引了全球15萬人的關注,一時間,關於腦機接口的討論紛至沓來。
  • 陳根:腦機接口,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
    文/陳根 2014年6月12日,聖保羅巴西世界盃的開幕式,一個下身癱瘓的巴西少年,依靠大腦控制機械骨骼的裝置,順利開球,這一全球目睹的史詩級時刻,就是腦機接口最早的真實應用。 此後,腦機接口的突破性技術開始頻繁刊載於各大學術期刊,以及各新聞的科技版面。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溜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另一邊則是批判,言辭之激烈與確鑿,讓我有理由懷疑馬斯克偷走了他們家的豬,帶到直播上做了效果展示。這年頭,作為吃瓜群眾,蹲在風口裡抬頭看豬,一不留神就會變成摸象的盲人,倒不如上前一步,誠心誠意的問一句:腦機接口,你是魔法的光,還是邪惡的槍?
  • 陳根:腦機接口的微創神經介入,助力癱瘓患者操作計算機
    文/陳根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重大突破和出圈,不論是馬斯克的Neuralink還是其他全球範圍內的腦機接口公司,腦機接口的潛力和應用已越來越被人們知悉。通過在頭骨上開一個洞,將金屬傳感器直接植入人腦可以獲得更好的性能,這也是腦機接口的熱門研究領域。
  • 馬斯克發布「腦機」新技術,離「心電感應、意識永生」還有多遠?
    important}關心高科技資訊的朋友應該知道,就在上個月,科學怪俠馬斯克又發布了一項驚人的研究成果——腦機對接。甚至有人猜測,通過腦機接口,最終人類可以實現心電感應,甚至永生。當然,關於這一點咱們稍後再說,先說說馬斯克的腦機對接現如今處於什麼水平。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遛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這年頭,作為吃瓜群眾,蹲在風口裡抬頭看豬,一不留神就會變成摸象的盲人,倒不如上前一步,誠心誠意的問一句:腦機接口,你是魔法的光,還是邪惡的槍?1「科學狂人」馬斯克掐住 8 月的尾巴,搞了一場直播,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這場直播,目的有兩個。
  • 「科學狂人」馬斯克直播遛豬:腦機接口是魔法還是反人類?
    另一邊則是批判,言辭之激烈與確鑿,讓我有理由懷疑馬斯克偷走了他們家的豬,帶到直播上做了效果展示。這年頭,作為吃瓜群眾,蹲在風口裡抬頭看豬,一不留神就會變成摸象的盲人,倒不如上前一步,誠心誠意的問一句:腦機接口,你是魔法的光,還是邪惡的槍?
  • 腦機革命:馬斯克向左,陳天橋向右
    來源:創事記文/林志佳 來源:鈦媒體(ID:taimeiti)腦機革命,未來是會以馬斯克的對大腦「炸開城牆」式直接展開,還是以陳天橋的對大腦「特洛伊木馬」式借道展開?造出了特斯拉,發射了SpaceX載人飛船,打造了超級隧道,上天入地的埃隆·馬斯克如今又想把晶片植入人類大腦。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正如馬斯克所解釋的那樣,人們經歷的許多神經系統問題,例如記憶力減退,沮喪,失明和癲癇發作,僅舉幾個例子,都是由於大腦大腦中的電信號發射異常而導致的。該Neuralink是植入物與人的大腦直接接口,從大腦讀取信號,甚至改變他們解決問題。
  • 陳根:從醫學使命到現實真相,腦機接口道阻且長
    文/陳根不論是馬斯克「腦機接口」(BCI)技術的重大突破,包括其設備獲得FDA「突破性設備計劃」許可的消息,還是全球範圍內以Neuralink、Mind Maze、Neuro Pace、BrainCo等為代表的
  • 談馬斯克在「腦機接口」技術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
    埃隆馬斯克出於以下思考建立了Neuralink公司:他認為為了防止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取代,人只有一個選擇:必須通過腦機接口和人工智慧融合在一起,使人本身成為AI。3)腦機接口晶片可能被其他人操縱,而這種後果可能是極具破壞性的。4)腦機接口晶片和人腦的結合將極大地影響這個人的所有思想和行為。如果這個人做出了破壞性行為,是這個人、做這一手術的醫生、還是智能晶片公司應該承擔法律責任?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人類無法停止「作死」的車輪?
    普遍質疑聲音比較多,大多數人認為馬斯克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閒閒財經觀點是,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馬斯克「腦機接口」,只是偶然中的必然而已。只要人類存在,都不會停止探索的步伐。 如果沒有馬斯克,也會有李斯克,張斯克,王斯克,這個事兒,早晚也會有人幹。到底是擔心、恐懼,還是憤怒? 這些情緒其實都不必有,也不必像360的周鴻禕那樣直言反對,他的觀點是,「一旦人腦開始聯網,大腦數據的安全就將成為一個新的命題。」
  • 馬斯克腦機接口試驗成功刷屏!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前幾天,不管是朋友圈還是新聞,都出現了一個消息:馬斯克活豬腦機接口試驗成功,且報導中還說這個技術已經在7月份獲得了FDA突破性設備指定。 左邊是該實驗用的手術機器人馬斯克28日在線上直播展示大腦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
  • 馬斯克是怎麼站在巨人肩上做腦機的?
    陳烈 QingCloud產品市場總監:UI必須要隨著數位化程度的變化而變化,從文字到語音到VR/AR,再到腦機接口,UI一定會變得更為立體。2016年,風險投資家布萊恩·詹森注資1億美元組建腦機接口公司Kernal,致力於強化方向的腦機接口研究,目標是製造一種可植入的設備以改善人類大腦功能,同時與人工智慧進行交互。
  • 馬斯克的腦機計劃你支持嗎?
    馬斯克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有的人認為他是天才,有的人認為他是科學界的瘋子,馬斯克的腦機計劃一直是很有爭議的一個項目,有的人非常期待,有的人則是非常的擔心,畢竟被機器控制大腦無法讓人完全放心,但是在近期腦機實驗已經不斷成熟進步。
  • 埃隆 · 馬斯克要搞腦機融合,是神話還是災難?
    本文由廣州大學R立方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人機互聯實驗室主任、哲學教授翟振明撰寫,他要告訴我們的正是馬斯克這種想法,是「最危險的念頭」。翟教授為什麼要堅決抵制這種想法?為什麼認為馬斯克的」腦機融合」會對人類造成威脅?請閱讀全文,詳細了解。「一旦大家腦部被插,無論是在VR還是AI領域的人幹的,可能結果就是人類文明的終結。」
  • 陳根:腦機接口突破限制,即插即用?
    文/陳根近年來,「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一直頗受業界關注。其中,將腦機接口設備以各種形式植入大腦,在先進算法的支持下,將其電信號轉化為各種設備的控制輸入以控制體外裝置,從而治療一些疑難疾病,這被視為腦機接口一個極具潛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