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委員:企業應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為落腳點

2020-12-06 人民政協網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陳宗

在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人民政協網《商談》欄目啟動儀式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英視睿達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宗以鮮明的政治態度,闡述了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涵。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只有從政會得到社會尊重,而做企業得不到社會尊重的封建性、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逐漸得到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徹底扭轉了民營企業的歧視氛圍,對民營企業政治地位的確立具有重要意義。9月17日,李克強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提出,要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也對改善民營企業的成長和發展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針對企業貸款難的問題,陳宗指出,如果關於短貸長投的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民營企業發展將會非常困難,一旦出現斷貸、抽貸情形,企業就會面臨危機。針對政策落地問題,要回歸初心,為民辦事,打通最後一公裡。

企業家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有鮮明的政治態度。黨的領導是憲法規定的,是歷史形成的,是人民的選擇。擁護黨的領導,團結在黨的周圍,對企業而言非常重要。

一、 要圍繞黨的大政方針來布局企業工作

要研究企業所在城市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與企業主要產業相結合,布局企業發展戰略和相關工作。任何企業企圖獲得任何特殊照顧,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企業應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為落腳點,設計產品、發展事業,著力解決當前企業和經濟社會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解決當下社會痛點和百姓需求。

二、 要理直氣壯抓黨建

企業家要深刻認識到個人的成功,不僅有個人的努力,還有時代背景下黨的正確領導,樹立正確的政治態度。要找到黨的政治邏輯與企業經濟邏輯的吻合點,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客戶提供優質良好的服務。要緊緊跟隨黨的政治引領,依法依規規範經營,絕不觸及法律紅線。

三、 以恆心創恆業

在疫情影響下,企業有多層面困境,但在政府的有效扶持下復工復產,必將走出困境,創造新的營收。企業家要以恆心創恆業,新時代的背景正創造著前所未有的良好條件,企業家只要持守企業家精神,堅持創新,必定會有無窮的想像的空間,企業也必定會有無窮的發展空間。上下5000年,現在是最好的時代;縱橫10萬裡,中國是最好的國度,民營企業,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建議》明確提出: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新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
  • 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態環境需要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指出,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既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貴州代表委員強烈的責任擔當和深厚的為民情懷。 「貴州現在到處是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已經成為貴州一張靚麗的名片。」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表示,貴州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 「以人民為中心」戰略思考的升華
    從單提「獲得感」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並提,是對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呼應,是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回應,蘊含著「以人民為中心」的深遠戰略思考。集中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獲得感」,針對的是如何全面深化改革這一重要問題。
  • 以人民為中心是唯物史觀的本質體現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的忠實踐行者,無論革命、建設、改革時期,都始終如一地堅持以人民的需要為需要,以人民的追求為追求,以人民的幸福為幸福,時刻把人民的冷暖掛在心上,把人民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堅持一切為了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
  •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歷史唯物主義底蘊
    概括起來主要包括: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價值取向,提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以增進人民福祉為使命追求,提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的思想,堅持依靠人民、為了人民,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以依法維護人民權益為責任擔當
  • 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及其實現路徑-光明日報-光明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既是從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現實出發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
  • 精準扶貧生動詮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習近平總書記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和安危記在心上,諄諄告誡全黨在致力於扶貧工作時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走群眾路線。
  • 創立實現美好生活制度的理論指南——《共產黨宣言》導讀
    在170多年前《共產黨宣言》理論思想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在不斷更迭和完善制度建設過程中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共產黨宣言》是無產階級的綱領性文獻,在其字裡行間都體現和反映著制度的產生、發展和舊制度必然被新制度取代的邏輯。
  •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人民政協履職全過程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履職盡責的價值取向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調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體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各個方面,是新時代開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
  • 人民日報人民要論: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同時,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括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要求。
  • 以工匠之心 為人民築城 創美好生活
    原標題:以工匠之心 為人民築城 創美好生活   ■ 設計諮詢  在超大城市治理中擔當頂層「智庫」  從濱江商務區到歷史文化區
  • 【霍爾果斯·民生】美好環境讓健康生活更美好
    百姓利益掛心間,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霍爾果斯市各單位把環境整治作為重點的民生實事來抓,常態化開展衛生大掃除、完善公共設施、美化城鄉環境等愛國衛生運動,在助力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改善和美化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 深冷股份董事長謝樂敏: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微薄力量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歷了由站起來—富起來—逐步強起來的發展歷程。接下來,中國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作為一名中國人和共產黨員,我感到無比光榮和自豪。其中,習總書記對建設美麗中國的闡述,作為一家清潔能源領域的西部企業,我對此感悟尤其深刻。這也正是深冷一直堅持的理念。
  • 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人民要論)
    同時,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協調是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新時代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包括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而且包括滿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要求。
  • 劉安逸:企業最核心的戰略是市場和消費者價值主張
    國內政要、企業代表、權威專家、媒體嘉賓等300餘人會聚一堂,以「質量立國,品牌強國」為主題,開展深層次、多領域、高水平對話交流,回顧發展歷程、解讀政策機遇、共畫未來藍圖。趣頭條黨委書記、總裁劉安逸表示,新時代,趣頭條堅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標,以通過內容為用戶帶來樂趣和價值為使命,持續加強品牌建設。
  • 人民日報:房子的意義是讓人有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在他看來,住房消費應主要取決於生活需要。「我覺得,一個家庭兩套房以內算是合理需求。超出這個範圍的需求如果不加以限制,就可能影響多數人正常需求的釋放。」王海波的話,代表了一大批普通購房者的想法。買房之外,租房也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獲取理想居住環境的重要途徑。「我剛參加工作,不急於買房,租房挺好的。我希望,大城市的租賃房供給能多一點,供給多了,租金自然就能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