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薪酬管理難不難?很多外行覺得So easy,「不就是發發工資嗎?」
然而這裡面的「套路」卻遠不止發工資這麼簡單。
就拿月工資計算來說,別說外行了,就是工作了2、3年的HR,也常常因為搞不清楚21.75這個數字,而算不清工資。
大多數公司都實行月工資制,但每個月的工作天數又是不一樣的。考慮到周末或者法定節假日,勞動天數的差異會更大一點。
比如:2020年5月份扣除節假日和周末,實際工作日只有19天;而2020年7月份,扣除周末,實際工作日有23天!
遇到這些情況,究竟應該算多少錢?扣一天工資或者發一天加班費,我們應該按照什麼標準來做呢?
亂用21.75
是薪酬計算錯誤的開始
薪資計算,總是繞不開一個數字——21.75。
這個神奇的數字來源於一個年度中,扣除雙休和法定假日,月平均計薪天數就是261÷12月=21.75天。
但實際上,每月的實際計薪天數並不是21.75天。21.75僅是一個平均數的概念!
一刀切的用21.75計算工資,出錯就在所難免了。
【補充知識】
21.75計算日薪算法的由來:
2008年,勞社部出臺了一個文件,文件規定:
每年標準工作日應該是250天,平均到每個月應該是20.83天,但11天法定節假日不能剔除需要進行算薪。
所以計薪日會比工作日要多一些,計薪日就應該 用250天加11天,即261天,平均到每個月就是21.75天。
這就是月薪除以 21.75計算日薪算法的由來。
也即是說,如果要扣員工一天工資,或者給員工算一天的加班費,都應該用月薪除以21.75作為標準,並且法定節假日當天要算工資。
正算與反算的合理性
關於正算法和反算法,一直以來大家都比較困惑:到底什麼時候用正算法,什麼時候用反算法?
【舉個案例】
正算法:「工資=月薪÷21.75 × 出勤天數」
某員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規定,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即2175÷21.75=100元,這沒錯對吧?
7月份有23個工作日,員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則其月工資為:
2175÷21.75×22=2200元
該月請假一天,工資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這合理嗎?
反算法:「工資=月薪-月薪÷21.75×缺勤天數」
有HR說,不能這麼算,應當倒扣。即當月可領工資為:
2175-2175÷21.75×1=2075元。
好,那假設當月員工只出勤1天,缺勤22天,按反算法:
2175-2175÷21.75×22=-25元。
可是員工月薪才2175元,等於白幹了1天,還要倒貼25元。
由於每月實際計薪天數並不一致,有些月份計薪天數可以達到23天,有些月份計薪天數可能只有20天,而人社部的21.75卻是一個平均數的概念。
這樣具體到某一個月,月平均計薪天數和月實際計薪天數產生衝突,但月工資卻執行的是統一標準,就出現了看似荒謬的結論。
但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無論是正算法還是反算法,都是合法的。至於具體用哪種形式,公司可以自行規定。
正確的算法
正算法:工資=月薪÷21.75×月計薪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反算法:工資=月薪-月薪÷21.75x 缺勤天數×(出勤天數比例)
月計薪天數=(月出勤天數 + 法定節假日天數)
出勤天數比例=21.75÷(當月應出勤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
同樣舉上面的案例
【案例一】
某員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個工作日,員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案例二】
某員工月薪2175元, 5月份有21個工作日,5.1為法定節假日,員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
2175÷21.75×(20+1)×(21.75÷(21+1))=2076.14元
反算法:
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4元
正反算法結果都一致了。
法律法規並不強制要求企業一定按21.75來計算月薪,最普遍的算法就是用:
工資=月薪÷(應出勤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實際出勤天數+法定節假日天數)
其他計算情形注意事項
按照入離職情況計算
比如入職人員按照正算法,來幾天算幾天工資;離職人員按反算法,缺勤了幾天就倒扣幾天,這樣聽起來好像也合理。
不過單純正算法和反算法的弊端,都有可能出現,所以只按這種方式來執行也會比較難。
按照計薪天數來計算
一般情況下按照正算法,當這個月計薪天數大於21.75,而員工出勤也大於 21.75的時候,就用反算法來算。
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
一是在21.75臨界點的時候,正算法和反算法的計算方式結果會有差異,21天工作可能會比22天工作拿到的還會多;
二是同樣反算法的弊端也有可能會出現。
按照員工實際的計薪日來計算
也可以按員工實際計薪日算,員工在當月實際計薪日小於11天的時候,就用正算法;計薪日大於 11天,就用反算法。
為什麼會選擇11天呢?因為11天是21.75中間的整數天數。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也容易操作,不需要顧及當月有多少計薪日,也不需要管它是入職或者離職,只判斷計薪日有多少天,就選擇哪種算法就好了!
具體可參考下圖: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算法或多或少也都會存在一些瑕疵,問題根源並不是21.75導致的,而是因為每個月天數不一致。
月工資計算本身並不完美,但因為月工資計算也有很多優勢,所以大多數公司還是採用了月工資制。
很多小夥伴反饋最近看不到HRCLUB了
是因為微信改版啦~
所以大家一定要★設置星標★
這樣就能及時看到我們的消息啦~
跟著下方示意圖,設置一下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