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成都市新生代民營企業家群體逐漸走上經濟舞臺,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他們的成長,成都市工商聯肩負市委、市政府的重託,密切關注他們的發展趨勢,加大教育培訓的力度,並開展了專題調查研究,形成了題為《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思想政治引導與成長規律研究——以成都市為例》的調研報告。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成長
黨委政府重視關心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是成都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其健康成長和思想政治引導直接關係到成都經濟發展的道路抉擇和價值追求,在經濟新常態下,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基礎性工作。目前,改革開放後湧現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紛紛步入退休年齡,出現了「民企二代」和自創型青年企業家共同組成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去年5月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提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要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一手抓鼓勵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導,關注他們的思想,關注他們的困難,有針對性地進行幫助引導,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年輕一代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做到愛國、敬業、創新、守法、誠信、貢獻。
對於成都非公有制經濟在圍繞成都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所做的努力和貢獻,成都市委、市政府給予了高度重視和評價,並打造了多個平臺引導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提升自我
系列培訓助力
非公有制經濟要健康發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健康成長,要注重對年輕一代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教育培養,引導他們繼承發揚老一代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聽黨話、跟黨走的光榮傳統,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深刻闡明了新時代加強民營企業家思想政治引導的重要意義。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和教育有利於民營企業家認清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顯著特徵,增強幹事創業的動力,抓住發展的機會,處理好與政府和社會的關係。
為了落實好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對非公經濟人士的關心,更好地引導新生代企業家參與成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成都市工商聯積極組織開展非公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動。今年兩會後,市工商聯及時組織全市工商聯繫統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精神,幫助廣大民營企業家深刻理解「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等政策要求,使大家進一步堅定了發展的信心。結合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成都市的各區(市)縣工商聯、直屬商會也認真開展了一系列學習貫徹中央重要講話精神活動。
今年10月,為期6天的成都市工商聯「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專題培訓」在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舉行,來自全市40餘名優秀新生代民營企業家通過借鑑新加坡先進理念落地蘇州的成功經驗,幫助引導我市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加快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動能,投身創新創業。據了解,成都市工商聯今年繼續在全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中開展由主體培訓、專題培訓、特色培訓、基礎培訓和合作培訓構成的系列培訓活動,先後舉辦了「弘揚井岡山精神,增強社會責任感」、「成都民營企業創新創業」專題培訓班和「重要財稅法規宣講與解讀」、「企業戰略轉型成本管控」等培訓,同時在區(市)縣工商聯和直屬商會中開展基礎特色培訓項目42個,與「中歐國際商學院」成功舉辦了2016年成都企業家「中歐行」培訓活動,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按照計劃,今年全年組織培訓民營企業家6000人次。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
多層面建議促進
調研報告顯示,成都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政治敏感度很高,關注國家政治生活發生的變化,政治認同度較高。被調查者對社區的關注度較高,47%被調查者認為,「企業回饋社區對提升產品銷量」有很大的作用」,93.3%的人非常願意、比較願意和願意參加公益性活動,94.9%曾參加捐款。「民企二代」在財富增值方式、經營方式、產業選擇和傳承理念上與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存在不同程度分歧。例如,在傳承理念上,更意願選擇引進職業經理人,而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則更傾向於家業傳承。
如何在新常態下促進成都新生代民營企業家的健康成長?調研報告建議,提升自身整體素質是培養和造就成都新生代民營企業家的根本。一是要提升綜合知識,二是要提升各項能力素、三是要塑造卓越的品性。
同時,調研報告建議建立起政府與企業家之間的親情關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把民企耗費的非市場性成本降低到最小,引導「蜀」文化因素促進民營企業家成長,培育具有蜀文化特色的成都企業家精神,形成新一代蜀商群體。
調研報告認為,建立民營企業家職業化隊伍有利於促進成都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同時建議把新生代民營企業家的教育培訓納入到人才工作的整體規劃,依託黨校、行政學院、高等院校等機構和培訓中心,由相關部門和組織負責具體實施。根據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具體情況及產業特點,建立有針對性的分層分類教育培訓體系,加大培養力度,把優秀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家團結、凝聚到黨的周圍。
(原標題: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成都經濟發展新動力)
本文來源:成都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