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民營經濟絕不是權宜之計

2020-11-24 中國經濟網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

前段時間,筆者作為隨團專家,參加了「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先後考察調研了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與當地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民營企業家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筆者發現,民營經濟在這些省份的經濟發展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2018年,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為5.26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4.1%。同樣是2018年,浙江民營經濟增加值超過3.6萬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65.5%左右,創造了全省58.1%的稅收、63.1%的投資、78.0%的外貿出口、87%的就業崗位。民營經濟在福建則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貢獻了全省67%的GDP、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市場主體佔90%以上。

這些宏觀經濟數據充分說明,發展民營經濟,絕不是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為穩定經濟而採取的權宜之計,而是經濟發展的長遠戰略。調研期間,我們還走訪了以正泰、吉利、安踏、恆安、紅豆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筆者深刻感受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民營企業是最具活力的市場主體。而從產業競爭優勢理論看,發展民營企業更是培育國家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舉措。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世界各國經濟聯繫不斷加強,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緊密融合,中國企業也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在此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多地表現為經濟實力的競爭,國家競爭優勢也往往表現為產業競爭優勢。

哈佛大學的麥可·波特教授在《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了「國家競爭優勢」理論,該理論著重討論了特定國家的企業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地位的各種條件。它給我們的啟示是:在開放型經濟背景下,一國產業結構狀況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國產業發展具有很強的能動性和可選擇性,固有的比較優勢不應成為謀求增強國際競爭優勢的障礙。

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既是基於國家的理論,也是基於公司的理論。波特認為,一國的貿易優勢並不像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宣稱的那樣簡單地決定於一國的自然資源、勞動力、利率、匯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一國的產業創新和升級的能力。

毫無疑問,民營經濟在產業創新和升級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比如,浙江溫州是著名的「中國鞋都」,這裡孕育了7個中國名牌產品、82枚中國馳名商標、196家中國真皮標誌企業,佔全國鞋革行業品牌榜半壁江山。2017年,溫州市鞋革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02億元,躋身千億產業集群行列。與此同時,以康奈、奧康、紅蜻蜓等品牌為代表的大型鞋企,與世界製鞋龍頭義大利直接對接,大力推動智能化生產,走在了行業前列,這也使得溫州由「中國鞋都」逐漸成長為「世界鞋都」,產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

中國有很多這樣的千億級產業集群,還有更多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過程中。產業集群既是產業發展過程中自發形成的結果,同時也是新時期做大做強產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產業競爭優勢往往蘊含於這些產業集群之中,而組成產業集群的往往就是最具活力、最具市場敏銳性和最具創新能力的民營企業。所以說,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不可替代,發展民營經濟絕不是什麼權宜之計,而是培育國家產業競爭優勢、增強國家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舉措。(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盤和林)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檔案見證路橋民營經濟的輝煌發展
    翻開歷史的老照片,路橋的民營經濟發展是一本閃光的「書」,而路橋民營經濟檔案就是這本書的承載者。民營經濟是路橋最大的特色,是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優勢,也是路橋發展的基石。而民營企業家們的故事,被歲月記錄下來,塵封起來,成為歷史的檔案。當你翻開它時,依然會被這些企業家們精彩閃爍的故事徵服,驚嘆於他們發出的耀眼光芒。
  • 「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原標題:「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日前,四川德陽市委書記趙世勇在德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強調:堅定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決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再創輝煌。
  •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成都經濟發展新動力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成長黨委政府重視關心「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是成都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其健康成長和思想政治引導直接關係到成都經濟發展的道路抉擇和價值追求,在經濟新常態下,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基礎性工作。目前,改革開放後湧現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紛紛步入退休年齡,出現了「民企二代」和自創型青年企業家共同組成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這是對即將迎來的"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間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部署,重啟了後疫情時代"新經濟",推動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的發展,為民營經濟營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提出,"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獨立經濟學家李鐵:民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包容_財經年會2021...
    「在中國高科技影響城市化進程當中,我們不能忽視民營經濟的作用,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應該是科技創新總動力的來源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為何民營經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李鐵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有政府的包容,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政府在科技創新上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包容程度,推動我們在科技創新的市場化應用上取得了巨大進展。
  • 「益陽現象」崛起 上市公司領航我市民營經濟發展
    這一批低調務實的民營企業在風雲變幻的時代激流中默默耕耘、篤力前行,上市公司帶動支柱產業強盛、領航民營經濟發展的「益陽現象」崛地而起。潛心實業 企業立足本地積極上市2010年5月,漢森製藥「首次吃到螃蟹」在中小板上市,其他民營企業緊跟步伐、相繼進軍。
  • 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原標題: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民營企業大都面臨市場銷售難、融資貸款難、轉型升級難等困局和瓶頸,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息息相關!」
  • 攜手共創廈門民營經濟發展新的春天
    ,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廈門民營經濟與特區同成長、共進步,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已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就業創業的「主渠道」。廣大民營企業家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在特區發展史上書寫了精彩的時代華章。
  • 沈國軍:打造「浙江民營經濟有機體」
    原標題:高端訪談⑨丨沈國軍:打造「浙江民營經濟有機體」   編者按: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正努力交出經濟高分報表。
  • 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今日閉幕
    人民網武漢11月11日電今日,為期兩天的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在漢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民營企業家、政府官員和學者,就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環境、新空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 國企助民企 政策添動力——探訪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發展見聞
    【解說】有「西部魯爾」之稱的四川省德陽市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布局著東方電氣、二重、東汽等大型國有企業,依託其巨大磁力,加之當地政策支持,從事新能源、新設備、新技術的民營企業發展如火如荼。目前,德陽民營企業總數超過八成,民營經濟總值去年過千億元,GDP佔比超過一半。
  • 尋求合作商機,探索轉型路徑民營企業:進博會上心氣足
    記者 肖翊 攝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這兩天,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人頭攢動,現場除了3000多家國際參展商,還吸引了數十萬採購商,這其中不乏我國民營企業家的身影。他們帶著採購清單、合作意向書甚至學習筆記來到進博會,既尋求商機,也探索自身轉型升級的路徑。
  • 表彰優秀企業家 共創洞頭民營經濟新輝煌
    為貫徹落實市、區兩級《關於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培養打造一支新時代企業家隊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會議表彰了王加新、李柏瑞、邵雲方、張玉萍、張劍慧、林威望、郭華斌、洪瑋、黃日新、黃蓓蕾十位優秀民營企業家。楊森權、郭華斌、張劍慧等企業家代表上臺發言,他們結合自身創業就業經歷,現場分享經驗,並表示今後將繼續努力,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民營經濟一直以來都是支撐我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 廣漢稅務積極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立體化服務獲企業點讚
    廣漢稅務自機構合併以來,認真踐行「機構改革,服務先行」新理念,以提升辦稅實體服務為主陣地、優化線上服務為延伸點,全面落實各項稅收政策「放管服」措施,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激發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 李東生: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來自信念,來自價值觀
    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我有一個民營經濟的問題想請問李東生代表。我們都知道您在市場的大潮中見證了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壯大。當前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甚至有一些聲音關注到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問題。您認為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該如何取得新的發展?
  • 鐵紀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州營商環境相關違紀違法案件逐年下降
    鐵紀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州營商環境相關違紀違法案件逐年下降 2020/11/26 15:51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1297
  • 去年四季度景氣指數50.9% 湖北民營經濟保持回暖態勢
    去年,民營經濟疫後重振情況如何?1月8日發布的2020年四季度湖北省民營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報告顯示,四季度湖北省民營經濟景氣指數為50.9%,民營企業家信心指數為55.3%,表明湖北省民營經濟總體處於景氣狀態。
  • 一、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關係的歷史演變
    可惜的是,後來制定的目標並不是要使五種經濟成分共同和諧發展,而是通過劃分不同的經濟成分,逐步針對性地實施社會主義三大改造。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單一的公有制不符合中國國情條件下生產力發展的規律,無法在城鄉創造更多的就業,經濟效率低下,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到197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3 645億元,農村有2.5億貧困人口,城鎮有上千萬待業人員。但是也應當注意到,我國的公有制體制也不是單一的,仍然實行的是混合的公有制經濟。
  • 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重要指示激勵我省廣大黨員...
    「要及時掌握民營企業發展狀況和訴求,齊心協力把黨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幫助企業正確認識和克服眼前困難,增強發展信心。」「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鼓勵支持民營企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更好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 第十七屆全國溫州商會年會召開,共推溫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12月1日,以「新格局 新溫商新使命」為主題的第十七屆全國各地溫州商會年會召開,400餘位全國各地溫州商會負責人和溫商代表,溫籍上市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及浙大校友代表齊聚家鄉,共話桑梓之情,共商發展之計,共促內外溫州人互動融合發展,共推溫州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為大會發來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