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見證路橋民營經濟的輝煌發展

2021-01-09 浙江日報

翻開歷史的老照片,路橋的民營經濟發展是一本閃光的「書」,而路橋民營經濟檔案就是這本書的承載者。民營經濟是路橋最大的特色,是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優勢,也是路橋發展的基石。而民營企業家們的故事,被歲月記錄下來,塵封起來,成為歷史的檔案。當你翻開它時,依然會被這些企業家們精彩閃爍的故事徵服,驚嘆於他們發出的耀眼光芒。

發端:長風破浪會有時

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臺,這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新裡程碑,全國人民都在歡欣雀躍,當年國內生產總值達2426.4億元。當時,中國的經濟以合作社經濟及國營經濟為主,民營經濟佔比極少。然而就在那個時候,路橋時年25歲的青年張小赧卻誤打誤撞,打開了中國民營經濟新世界的大門,成為台州民營經濟的發端者。

1971年,人均國民收入120美元,按照當年的平均匯率折算,1美元可以兌換2.2元人民幣,每人每月收入為22元。就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張小赧和24位農民朋友以打硬股的方式自籌2500元資金,借用靖海廟三間破屋作廠房,創建了以生產牡丹牌衛生香的作坊式小廠,定名為卷橋綜合廠衛生香加工場。摸爬滾打了幾年,從最初生產白油、工藝編織品、尼龍網袋、民用小刀等日用小商品,張小赧也漸漸地摸準了方向,企業以經營塑料紡織器材為主,並在1984年正式更名為黃巖縣塑料紡織器材廠。

此時,改革開放思潮日益興盛。1987年,人們經商下海的心就像費翔《冬天裡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照亮了每個人。大家都開始上山下海闖天地。路橋一位叫李書福的年輕人,用在街頭巷尾為路人拍照賺的錢,開了照相館,然後開辦冰箱廠,開始了他神奇的企業家之旅。沒有人會想到,拍照和生產冰箱、製造摩託車、製造汽車跨距如此大的行業卻可以無縫銜接。

拍照、開照相館掘取人生第一桶金以後,李書福開始製造摩託車。吉利摩託車的成功,讓李書福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1997年,這位「不安分」的路橋人突發奇想:造汽車。有了摩託車的造車經驗,他流水線生產的第一部轎車叫吉利豪情。該車一面市,就以超低的價格掀起了汽車市場的腥風血雨。他的戰略很簡單,那就是「做中國最便宜的轎車。」不得不說,他的戰略是成功的,吉利汽車在汽車市場上如蛟龍翻江,使中國民營汽車行業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春天。而就在李書福創業伊始,當年國內最長(871米),採用計算機控制、日生產能力200輛的轎車總裝線在上海大眾公司落成,桑塔納開始國產化了。據年報統計,2019年1-11月桑塔納(轎車)產量為22.0030萬輛,同比下降12.58%。吉利汽車2019年總銷量達217.8萬輛,同比增長1.23%。不管產量還是銷量,數字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民營經濟的果實是在經歷過風雨後收穫的。

蔣開儒在《春天的故事》中寫道: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徵途上揚起浩浩風帆。這位老人的南方談話,成為中央的決策主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概念也第一次被提出。市場經濟的發展確立,使得國家政策聯合銀行等融資機構形成「放水養大魚」的默契。第二年,王鈞和其他6個年輕人,用100萬元的資本金註冊了黃巖市泰隆城市信用社,這就是浙江泰隆商業銀行的前身。當時租的營業部門口還搭著腳手架,6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就是營業場所,在兩串喜氣洋洋的鞭炮聲中泰隆「呱呱墜地」了。

當時的路橋,各類批發市場雲集,可以說是「無街不市,無巷不販,無戶不商」。新生的泰隆就將目光投向了那些被擋在大銀行金融服務門檻外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家庭小作坊,並將第一家網點設立在路橋的賣芝橋。由於市場定位準確,操作靈活,又為小微客戶提供貼心特色服務,泰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慢慢站穩了腳跟。1993年到1996年,短短3年,泰隆的規模擴展為1個營業部、9個網點。這種有別於傳統銀行,與路橋經濟結構相匹配的理念,在具有路橋特色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模式的運營方式中走出了全新道路。而這種探索最終將路橋發展成為「金融之城」,成為路橋的一張「金名片」。

發展: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2001年,三友公司升格更名為三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05年,該公司進行二次改制,設立浙江三友塑業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取之於「歲寒三友」之意的草根民營企業,在隨後的幾年裡蓬勃發展,成為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單位、中國塑協塑料家居用品專委會副主任單位。主營業務涉及製造業、進出口貿易、房地產、酒店、再生資源、小額貸款等行業,涵蓋「衣、食、住、行、金、貿」等六大領域,形成「一業為主,多元發展」的產業結構,並以紡織器材(塑料筒管)系列產品為龍頭,集摩託車、日用品家居系列等產品製造於一體,產品暢銷全國各地,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中國製造」這四個字裡有著中國民營企業豐富的註腳。

2010年,「三友塑業」成功上市,進入資本市場運作。努力把三友打造成一個百年品牌,這是張小赧的目標,也是他一直腳踏實地在做的。

2001年是令人亢奮的,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加入WTO是一道漂亮的彩虹門,根據中國與WTO達成的入世協議,汽車製造業將有6年的保護期,在這期間,緊扣關稅逐級下調,進口配額將徹底取消。雖然之前李書福一直都在苦惱,如何拿到吉利的「準生證」,但是在2001年11月9日,有關部門突然增發一批汽車許可公告,吉利赫然在目,吉利拿到了汽車「準生證」,並成為中國首家獲得轎車生產資格的民營企業。第二天,中國在多哈會議上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入世」與「李書福入局」,成為微妙的聯想,但是誰都想不到台州民營企業家以這樣的方式,正式躋身世界舞臺。

從此,吉利給汽車插上了翅膀。2002年的路橋汽車城,總投資49.1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台州市最大的工業製造基地;2003年1月28日,中國第一輛國產跑車——吉利「美人豹」在路橋基地下線,此舉打破了中國一直以來沒有國產跑車的歷史,標誌著路橋吉利整體開始運行;2004年伊始,吉利金剛經歷五代車型,對路橋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2015年吉利集團戰略轉型,2018年遠景X3上市……實現了2015年銷售51萬輛、2016年銷售76.6萬輛、2017年銷售124.7萬輛的三級跳。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2010年,是吉利汽車的一個重要拐點,李書福「以蛇吞象」,通過成功併購沃爾沃把吉利集團送進了世界500強,成就了汽車產業迭代創新的新時期。對於這個歷史性事件,李書福有一個比喻,他說吉利收購沃爾沃,就像一位農村小夥子愛上了一位電影明星。英雄莫問出處,在隨後的日子裡,吉利已經不能用「農村小夥子」來形容,戰略布局從原來「造老百姓買得起的好車」向「造最安全、最環保、最節能的好車,讓吉利汽車走遍全世界」的核心轉變。這種核心轉變也讓「電影明星」死心塌地跟著「農村小夥子」,因為「他」今非昔比。

然而,1996年到2006年十年間,王鈞和他的夥伴們日子顯然沒那麼好過,一場全國範圍的城市信用社清理、整頓隨即而來,剛剛起步的泰隆面臨著生存危機。但因為泰隆將企業定位為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2002年,泰隆在大整頓中被保留下來。而此時,全國5000多家城市信用社僅剩400餘家。

2005年,是泰隆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那年各級政府、人民銀行和銀監部門下發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小企業貸款業務發展的重要文件。泰隆銀行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機,2006年,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改制為浙江泰隆商業銀行。泰隆商業銀行堅持對國有資本「合作而不競爭、補充而不替代、附屬而不僭越」的立場,因此在後續發展中如魚得水,並相繼在三門、麗水、杭州、上海等地開設分行。泰隆商業銀行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看到了小微企業市場很大,時間的印證和實踐的檢驗發現這種模式完全是可複製的。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推動了數字產業化,更促進了產業數位化。在堅持傳統進鄉入企的信貸方式時,也緊跟時代步伐,堅持用金融科技賦能小微金融結合泰隆原本商業模式,建立了全新的「百年泰隆」發展新規劃,2019年,浙江泰隆商業銀行實現營業收入96.13億元,實現淨利潤31.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59%和14.77%。

一個時代一定會有弄潮兒。1902年,梁啓超在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中,憧憬著一個「中國夢」。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已位列世界第二,發展日益呈現「大潮奔湧逐浪高」的壯闊景象。但是過往的每一天,都是歷史,「今世可以知古,後世可以知今」。

歷史留痕於檔案之上,歲月凝固於檔案之中。歷史的檔案是滾滾發展大潮中被車輪碾壓的一道轍,是過境的風景,也是留給世人的一點光。未來的路還長,願每一位民營企業家都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弄潮兒,舒展「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的豪邁,創造屬於新時代的新奇蹟。

相關焦點

  • 表彰優秀企業家 共創洞頭民營經濟新輝煌
    為貫徹落實市、區兩級《關於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培養打造一支新時代企業家隊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11月7日上午,我區首屆民營企業家節慶祝大會暨優秀企業家表彰會議召開,表彰一批優秀民營企業家,增強民營企業家自豪感,激勵廣大企業進一步堅定信心,紮根實業,勇於創新,共同創造洞頭民營經濟新輝煌。王蛟虎、葉國勝、汪慧平、吳志安等區領導參加會議。市工商聯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總商會聯合黨委書記沈業之應邀出席。11月1日是首屆溫州民營企業家節。
  • 「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原標題:「春風」又至 四川德陽助力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日前,四川德陽市委書記趙世勇在德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強調:堅定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決心,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動力活力,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再創輝煌。
  • 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原標題: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破千億 民營企業稱新政乾貨滿滿如沐春風   「民營企業大都面臨市場銷售難、融資貸款難、轉型升級難等困局和瓶頸,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息息相關!」
  • 發展民營經濟絕不是權宜之計
    【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前段時間,筆者作為隨團專家,參加了「新時代民營經濟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先後考察調研了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與當地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民營企業家展開了深入的交流
  •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成都經濟發展新動力
    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成長黨委政府重視關心「新生代民營企業家」是成都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其健康成長和思想政治引導直接關係到成都經濟發展的道路抉擇和價值追求,在經濟新常態下,已是一項刻不容緩的基礎性工作。目前,改革開放後湧現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紛紛步入退休年齡,出現了「民企二代」和自創型青年企業家共同組成的新生代民營企業家。
  • 檔案見證小康路,寶山人民話幸福
    在迎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際,11月25日下午,「檔案見證小康路」主題徵文頒獎活動暨座談會在寶山區檔案局舉行。為了通過不同角度全方位記錄和呈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和美麗圖景,寶山區檔案局(館)緊緊圍繞2020年「國際檔案日」主題,面向社會舉行了「檔案見證小康路」主題徵文活動,深入挖掘、記錄、保存發生在寶山人身邊的「小康故事」。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下,本次徵文活動共收到了徵文205篇。
  • 李東生: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來自信念,來自價值觀
    新華社記者殷剛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我有一個民營經濟的問題想請問李東生代表。我們都知道您在市場的大潮中見證了中國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壯大。當前在中國經濟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過程當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和挑戰,甚至有一些聲音關注到了民營企業的發展信心問題。您認為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該如何取得新的發展?
  •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談雙循環背景下 民營經濟發展新機遇
    這是對即將迎來的"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間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作出的重大部署,重啟了後疫情時代"新經濟",推動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的發展,為民營經濟營造出更好的發展環境,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  著名經濟學家董志龍提出,"十三五"收官之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台州路橋全力打造「現代綜合交通示範區」
    羅先生常年要往返於路橋和溫嶺城區,原本都要走地面道路,需要開車穿過多個人口密集的鎮街道,非常耗時間。路澤太快速路正式通車,對於像羅先生這樣需要往返於兩地的居民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消息。路澤太快速路穿過路橋多個鎮街道,是路橋城區連接椒江主城區和溫嶺城區的重要道路。路橋段工程高質高效圓滿完成是路橋區高水平推進交通項目建設的縮影。
  • 獨立經濟學家李鐵:民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包容_財經年會2021...
    「在中國高科技影響城市化進程當中,我們不能忽視民營經濟的作用,民營經濟、民營企業應該是科技創新總動力的來源之一。」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為何民營經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李鐵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有政府的包容,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中,政府在科技創新上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包容程度,推動我們在科技創新的市場化應用上取得了巨大進展。
  • 「益陽現象」崛起 上市公司領航我市民營經濟發展
    這一批低調務實的民營企業在風雲變幻的時代激流中默默耕耘、篤力前行,上市公司帶動支柱產業強盛、領航民營經濟發展的「益陽現象」崛地而起。潛心實業 企業立足本地積極上市2010年5月,漢森製藥「首次吃到螃蟹」在中小板上市,其他民營企業緊跟步伐、相繼進軍。
  • 攜手共創廈門民營經濟發展新的春天
    ,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廈門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廈門民營經濟與特區同成長、共進步,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華麗蝶變,已成為我市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科技創新的「主動力」、就業創業的「主渠道」。廣大民營企業家篳路藍縷、艱苦創業,在特區發展史上書寫了精彩的時代華章。
  • 沈國軍:打造「浙江民營經濟有機體」
    原標題:高端訪談⑨丨沈國軍:打造「浙江民營經濟有機體」   編者按: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正努力交出經濟高分報表。
  • 鐵紀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州營商環境相關違紀違法案件逐年下降
    鐵紀護航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溫州營商環境相關違紀違法案件逐年下降 2020/11/26 15:51 來源: 編輯:遊歷 瀏覽:1297
  • 檔案見證丨改革開放中的南理工
    檔案見證丨改革開放中的南理工 2018-06-09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今日閉幕
    人民網武漢11月11日電今日,為期兩天的中國民營經濟東湖論壇在漢閉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民營企業家、政府官員和學者,就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環境、新空間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
  • 國企助民企 政策添動力——探訪四川德陽民營經濟發展見聞
    【解說】有「西部魯爾」之稱的四川省德陽市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布局著東方電氣、二重、東汽等大型國有企業,依託其巨大磁力,加之當地政策支持,從事新能源、新設備、新技術的民營企業發展如火如荼。目前,德陽民營企業總數超過八成,民營經濟總值去年過千億元,GDP佔比超過一半。
  • 2021-2027年中國路橋工程市場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②各省市從事路橋工程施工的國有企業;③各省市民營路橋工程施工企業。  除了少數特大型、全國性企業能夠在各個地區開展各種規模及類型的路橋工程外,其他各省從事路橋施工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重點在其所在地區開展路橋施工業務,少量業務在其他臨近區域開展。
  •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陝建絲路公司落戶福州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陝建絲路公司落戶福州 時間: 2018-01-18 10:39:05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 內江路橋集團有限公司簡介
    內江路橋集團自成立以來,堅持黨建引領,緊跟時代脈搏,深刻把握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規律,搶抓奮力建設成渝城市群中的新內江的新機遇,始終突出「路在腳下,橋在心中」的核心價值和「開放開發、創業創新、多元多極、恆定恆久」的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