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定投,別人賺錢你虧錢?這三大金律,99%的人不知道!

2021-01-08 騰訊網

基金定投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非常強調投資的紀律性,你不用擇時,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用固定的金額,投資到固定的基金裡面就可以完成。

但是基金定投和其他投資一樣,都是人性的修煉場,只有戰勝人性的弱點,比如貪婪和恐懼,才能最終笑傲理財江湖。

今天來聊聊定投的三大金律,做到這三點,能助你一臂之力,輕鬆斬獲更高的收益。

一、貴在堅持但要適時止盈

為何定投貴在堅持,不能時間過短?

首先,定投是在不同點位分批買入,從而實現攤平成本、降低風險的效果。這就意味著,定投發揮作用的前提,就是需要經歷足夠多的扣款次數、足夠長的周期。

回測2004年以來,任意時點開始日定投股票型基金總指數,且堅持不同期限的盈利概率,也可發現定投時間越長,獲取正收益的概率相對越高

據測算,我們看到定投1年盈利的概率是63.53%,而定投3年盈利的概率是81.09%。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定投的周期最少1年,最好在3年,但如果你持有的基金在2年左右達到了止盈目標,這時也可以獲利了結。

其次,短期投資虧損的風險更大。通過前面的課程,相信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微笑曲線了,一旦基金淨值超過平均成本線,收益就能轉正了,淨值繼續上漲,就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但別忘了,這是一個相對完整的定投周期。如果是短期投資呢?看微笑曲線的左側就知道了,如果只是定投到一半,無法忍受初期的浮虧就賣出,會存在較高的虧損風險。

舉個例子:小張從2013年初開始定投上證指數,定投1年多,帳戶依然處於虧損狀態,覺得定投上當受騙了,於是終止定投,忍痛贖回基金,但也因此失去了後面盈利的機會,紅框裡包含了2015年那一波牛市行情。

數據來源:Wind資訊

如果小張一直堅持定投,長期來看都是盈利的。就算遇到2015年6月的股災和2016年1月的熔斷,定投依然沒有虧損。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定投早期的帳戶虧損、市場系統性下跌等因素終止定投。

再次,我們之前也強調過,定投早期止盈賣出的意義並不大,因為此時投入的資金量還比較少,即使收益率不錯,實際獲利也不會有多少。

既然貴在堅持,為何又要適時止盈,不宜時間過長?

因為定投時間過長,平均成本「鈍化」,收益未必越高。

隨著定投時間的拉長,單次扣款對整體成本的影響會越來越小,繼續定投很難再起到攤平成本的作用,定投波動的形態也更加趨近於一次性投資。這也就是定投中平均成本的「鈍化」現象。

上次直播有朋友問到,「定投早期不止盈,中後期止盈的中後期到底是多長時間之後?」我們這裡給出一個大致的判斷:一是要根據你投入的資金量來判斷,是否符合你的心理預期和實際需求;另一個,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據你扣款的期數來判斷,一般而言,月定投扣款到20期之後,會逐漸出現平均成本「鈍化」,從這個時候開始,就算中後期了。

再加上市場有「牛熊更替」的周期性,若不適時止盈,當市場下跌時,後續定投資金平滑成本、抵禦波動的效用越來越弱,定會對前期積累的收益造成較大損耗

二、逢跌多買,收益往往更高

定投最核心的優勢,就是可以通過多次扣款,在市場低位積攢份額,高位賺取淨值。

那如果在基金下跌時加大投資金額,即越跌越多買,是否會比定額投入效果更好呢?

咱們還是看看數據怎麼說!

假設自2016/1/1起,開始月定投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

方式一:每月定額投資1000元

方式二:每月定投基數1000元,但若該指數第N個月淨值每下跌1%,那麼第N+1個月定投金額增加1000元。

我們可以看到,越跌越買的方式,同期獲得的收益大幅超越定額定投。

不過這裡我得提示一句,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下跌期間加碼買入,有可能會出現更大的帳戶浮虧。這時只有堅定信念,不因短期的帳面浮虧而隨意中斷定投,才有機會獲取更高收益。

三、定投開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實現同樣的理財目標,如果定投早一步,每月可以少支出多少錢呢?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這裡分享給大家,說的是假設我們60歲退休時需要儲備100萬元的養老金,以1985-2014年期間定投美國標普500指數過去實際收益率計算(期間經歷過幾次牛熊市)。

可以看到,如果你在30歲就開始定投,每月只需投入800元,收益率達到247.39%;而若在50歲才開始定投,每月需投入5260元,收益率只有58.44%。

(註:

1、本計算的投資對象以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為標的的模擬基金;

2、本計算的定投扣款日期為每月第一個交易日,按外扣法計算基金份額,不計算手續費。本計算結果是在假設每次歷史扣款成功的前提下作出的實際收益計算,不作為基金定投收益的保證。過往業績不能預示未來,投資需謹慎。)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仍然是複利的巨大威力在發揮作用。投資時間越長,複利的效果就越大,回報率越高

那早期投入的資金對最後的收益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來看看不同時間段的投資對最終收益的貢獻比例:

在年收益率為10%、投資期限為30年的情況下,前五年的投資收益對總收益的貢獻率為41%。在同樣30年投資期限、年收益率為15%的情況下,前五年的投資收益對總收益的貢獻能高達53%。

也就是說,我們的年回報率越高,早期的投資在總收益中的作用就越大。但總體來看,無論是年收益10% 還是15%,最初5年的投資在整個30年的投資周期中,對總收益的貢獻都達到了一半左右,可見非常之重要。

這是因為,早期投入的資金複利次數多,在總收益中也就佔了更高的比例。所以在複利的效果下,儘早投資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說了這麼多,總之基金定投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過程。市場總是會變化,不可能永遠熊市,也不可能永遠牛市。下跌固然很痛苦,但只要經歷了熊市到達牛市的時候,你的定投就能大概率獲得不錯的回報。

相關焦點

  • 指數創新高 定投的基金卻不賺錢 怎麼破?
    摘要 【指數創新高 定投的基金卻不賺錢 怎麼破?】指數上漲、基金上漲,個人投資者卻不賺錢,這是近年來持續困擾投資者的一個問題。
  • 「我定投基金10年都沒發言,你憑什麼說基金定投不賺錢?」
    要知道,10年下來100%的收益率,折算下來的年化收益率高達7.18%,這遠遠超出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對於這樣一個理想中的理財產品,筆者在對身邊的朋友做調查時,很多人很不感冒,「10年時間也太長了」、「100%是不是有點少」…如果換一種形式,把這筆錢分成10份,每年投進去1/10,同樣是十年後收益翻倍,這樣你能接受嗎?
  • 你不知道的指數基金定投策略
    巴菲特曾經說過:對於個人投資者,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定投指數基金,因為從長遠來看,大部分的基金經理到最後都沒能跑贏指數。在股市上一直流傳著「七虧二平一賺」的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七成的股民是虧損的,可以保本的有兩成左右,而只有一成的股民才能賺錢。也就是說90%的股民在股市裡都是賺不到錢的。
  • 怎麼從零開始做定投?
    作者:定投從零開始來源:雪球一、在極端熊市中,定投會虧多少?以前都是做低風險理財的人剛開始投資基金時,最關心的問題是最差情形下會虧多少錢?而最近十年最極端的行情就是2008年熊市和2015年股災了,在這種行情中定投會虧多少錢?
  • 公募基金是現實生活中最「物美價廉」的東西之一(下)定投和定投的...
    但是,這就是我們最真實的形象,這就是散戶的擇時。什麼樣的行為算是擇時呢?盤中或收盤的某個信息、某個指標觸發了自己敏感的神經(量化裡叫做閾值),在你原先設定的信仰下,產生了買入或者賣出的決策,這就是擇時。很多人調侃過擇時的意義。
  • 2019年的基金定投會好嗎?
    定投虧損怎麼辦?  每逢市場震蕩時,各大理財相關機構便紛紛力推定投。都說定投好,可是我2018年定投也虧錢了怎麼辦?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從上圖來看,我們發現了兩個不爭的事實:  一、2018年定投主要指數確實虧錢了;  二、定投雖然虧了,但比你一次性購買虧得要少。
  • 不做好這3點,基金定投還是會虧錢
    更特別的是,基金定投簡單易執行,很多基金銷售平臺都有自動定投功能,你選個基金,然後保持銀行卡裡有錢就行了。如果是每個月定投1000元,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很容易做到的,這是否說明基金定投就是懶人賺錢神器呢?當然不是,微笑曲線的邏輯沒問題,定投的操作也很簡單,但很多人依然無法通過基金定投賺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 每月定投1000元買基金,一年大概能賺多少錢?
    好像定投基金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似的,投資先想到的是賺多少錢,而不是能不能賺錢,會不會賠錢,賠錢的話最多會損失多少,以及個人是否能夠輸得起。二則,不同的資產具有不同的風險收益屬性。同樣是投資,一個人買科技股,另一個人買銀行股,或者投資於不同的行業基金、主題基金、策略基金等,他所面臨的風險以及或有收益都會大不相同。三則,大類資產之間隨時間而輪動。今年是創業板股票的大年,明年有可能大盤藍籌股表現突出。
  • 用長期定投,實現百倍複利人生
    這就是複利的威力!可是對於普通人,一開始就想拿出20萬,30年不用,還是挺難的B 如果你每月定投2000,平均1年定投2萬,30年定投60萬,按照年收益15%來算,30年後猜猜是多少?答案是1000萬,超過本金940萬,是第一年定投本金2萬的500倍。日積月累,同樣可以成為千萬富翁,這就是定投+複利的長期威力。
  • 同樣是玩遊戲,為什麼別人比你厲害,你不知道的遊戲秘籍
    對於手遊目前是種類齊全,玩法也特別的豐富,遊戲會給玩家帶來不同的體驗,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會發現一個問題,有些人沒有花錢卻比部分花錢的還玩得好,這也成為很多玩家的困惑,有點玩家甚至還能在遊戲賺錢,大部分人只能望洋興嘆了,同樣是玩遊戲,為什麼別人可以玩得那麼好,可能你在其他方面沒有別人做得好。
  • 指數基金不能傻傻的定投,用對方法,讓你收益多賺50%
    指數基金的投資思路都說投資指數基金好,那麼怎麼投資呢,指數基金那麼多,一個指數對應十幾隻甚至幾十隻基金,我們不可能把所有指數基金都買一遍,即不方便管理,也不利於資金分配,即然投資當然要選擇能夠讓你收益更多的那些來投資,並且還要用對方法。
  • 漫畫看懂基金定投!
    配置型:成熟穩重配置型混合基金中股債比例按照市場狀況隨時進行調節,收益和風險不穩定,能夠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像社會經驗豐富、成熟的事業型男。想要搞定這些「高富帥」基金,最好的方式就是基金定投!以下15個關於基金定投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1、什麼是基金定投?固定時間、固定金額、申購指定基金,一次性籤約後每期自動投資。2、基金定投的特點?1)額度小,門檻低。2)自動扣款,方便。
  • 當ETF遇上定投,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比如在2900點的時候是要再等一等,等到它跌到2600、2700再入場,還是一次性現在就買一筆,對很多人來說難以抉擇,一次性買錯了,可能就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而定投恰好是分攤成本的一種降低容錯率的投資方式。換句話說,只需要知道現在市場適合投資,比如中國現在經濟逐步恢復,市場資金比較充裕,不買股票市場好像也沒有太多東西可以投,這時候就可以關注股票市場,通過ETF的方式去投資。
  • 適合定投的基金 光波動大還不行
    作為有著「懶人理財」之稱的基金定投,現如今,是越來越受歡迎了。因為基金定投不僅能使投資變的簡單,還能大大降低投資失誤帶來的風險,最後長期堅持還能賺不少錢。所以基金定投成了很多理財小白的投資神器。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做定投。比如像貨幣基金、純債基金,因為波動很小,一次性買入更划算,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做定投。那麼,什麼樣的基金才適合做定投呢?一般來講,最好選擇那些波動較大的基金,比如指數基金或者偏股型的基金。
  • 為什麼炒股「過滿則虧」,不滿倉才能賺錢?
    有個詞叫做「過滿則虧」,意思是剛剛好才是最佳的,太滿了反倒會遭到侵蝕。將這個詞用在炒股的倉位安排上,道理也是一樣的,倉位太滿了反倒是容易侵蝕利潤和本金。當然,關於是否滿倉的探討並沒有一個定論,但是主流的觀點還是認為炒股不滿倉才能賺錢,是何道理看一看,你可能就能體悟了。技術操作上需要空間炒股的人都應該知道「補倉」和「加倉」這兩個基本操作,下跌過程中的補倉能夠通過平攤成本拉低持股的價格,上漲過程中加倉能夠通過擴大倉位來擴大利潤。
  • 三大因果律,知否,知否?會用之,今生必受益
    一、世間三大因果律萬事萬物都有因果法則,概括世間一切因果,而人們常說的因果報應,僅指人的行為的業力——即善惡業方面的因果。例如:一個積德行善之人,卻罹患上了疾病,我們就懷疑因果不實了。應該明白積善招感來生樂果之報。患病或因他酗酒、吸菸、或飲食不當,和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因悲傷過度等因素造成的,這其實是生理上的因果,如不明此理將生理因果硬拉上心識行為的因果,就必然混淆了因果的正確性了。因果律是它是客觀存在的。不是那一個人創造的。
  • 《寫給2035年的自己》定投版高考作文
    2035年,你定投的第25個年頭,希望那時的你,還在堅持定投。如果你也想笑得出來,有幾件事情需要知道。定投儘量利用「未來」的錢,月固定收入的10%至20%即可,把它當做一種攢錢的方式,不要陷入與一次性投資的比較。
  • 為什麼牛市更容易虧錢?投資的時候,你我都不可能理性
    為什麼牛市反而容易虧錢?01 無法克服的「賭徒」心理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的投資行為是理性的,好像自己的每一個推斷都是有依據的。誰會白白把錢往水裡扔?實際上,人都是有情緒的,特別是遇到了好的行情,那基本上跟賭徒都沒什麼兩樣。經濟學有個基本假設:「理性人假說」。
  • 每月定投1000元,5年、10年後的結果驚人
    相信大家在網上都看見過許多安利定投的文章,可對定投還是一知半解。現實是往往為什麼大家定投都堅持不下來,容易中途下車?一買就套牢?到底怎樣才能賺錢?這篇文章對正在定投路上或準備定投的朋友來說,或許就能解開你們心中已久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