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八月航天大事記

2020-09-03 光明網

八月航天

August, 2020

8月6日12時01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清華科學衛星。

高分九號04星是一顆光學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搭載發射的清華科學衛星由清華大學負責研製,將在軌對重力衛星系統設計方法、基於雙頻GPS的精密軌道大氣密度測量方法等理論與技術進行飛行驗證。

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2次發射,也是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的第50次發射。

8月20日

我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高分七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作為我國首顆民用亞米級光學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該星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高分專項打造的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精度觀測的天基對地觀測能力初步形成。

8月23日10時27分

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託舉高分九號05星、多功能試驗衛星和天拓五號衛星直衝雲霄,衛星隨後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高分九號05星主要用於國土普查、城市規劃、土地確權、路網設計、農作物估產和防災減災等領域,可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信息保障。多功能試驗衛星將在軌對通信、導航、遙感等新技術進行試驗驗證;天拓五號衛星將在軌對船舶、航空器、浮標及物聯網等信息採集新技術進行試驗驗證。

本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43次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1億千米

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此前8月2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第一次軌道中途修正。這是3000N軌控發動機首次太空點火工作,驗證了發動機在軌的實際性能。後續在9月份,將進行第二次軌道修正,確保探測器在預定軌道準確飛行。

素材來源;中國航天報、我們的太空、中國的航天

相關焦點

  • 2020|十月航天大事記
    十月航天October, 2020我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順利完成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
  • 2020 | 上半年航天大事記
    時間過的真快,2020年過去一半。這半年,我們目睹過衛星成功入軌,也經歷了火箭發射失敗。人類對於未知、科學、宇宙、自身的探索永無止境,無論是失敗還是成功,都是人類進步的養分。生命不止、探索不息。只要一直向前,一時的成或敗都是我們的成績與光輝印記。也正是在航天人不斷的嘗試和突破下,中國的航天夢朝著由大向強的既定目標踱步前行,並成為世界航天領域一顆瑰麗奪目的明珠。
  • 2020 | 十月航天大事記
    十月航天October, 2020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日前結束,共有18名預備航天員(含1名女性)最終入選,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和4名載荷專家。為滿足我國空間站工程任務需要,第三批預備航天員在航天駕駛員基礎上,增加了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兩個類別。
  • 2020|十一月航天大事記
    ""十一月航天November, 202011月6日11時1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
    【天宮二號大事記】創造中國航天多個「首次」央視新聞  作者:  2019-07-20 天宮二號2016年9月15日發射入軌到昨天(19日
  • 2020年網絡安全大事記
    以下,安全牛圍繞2020年網絡安全十大熱點,簡要回顧和盤點2020年網絡安全重大事件和數據統計,並在文章末尾附上相關大事記列表(2019年1月開始,安全牛網絡安全大事記實現在線動態更新,讀者可在安全牛網站上隨時查閱最新數據)。
  • 6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0』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800期】 ▲2020年6月世界航天發射回顧視頻 6月初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4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6月初正式入網工作,使用衛星編號60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11月航天大事記『回顧2020』
    遠望6號船開啟跨年度航程 11月13日上午,遠望6號船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開啟2020年海上測控任務收官之旅。今年以來,遠望6號船已累計出航170餘天,圓滿完成了包括北鬥三號在內的4次海上測控任務。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20年9月1日—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20年1月21日—2020年8月31日)  【財新網】  12月4日  12月4日,國家衛健委通報,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2例(均為境外輸入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二十一) 2020-11-27 22: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盤點航天事業 弘揚航天精神
    盤點航天事業弘揚航天精神
  • 2020年八月十三英仙座流星雨幾點 最佳觀測點
    英仙座流星雨是2020年流星雨最值得期待中的一場,在夏季的天空非常的適合觀看,2020年八月十三日英仙座流星雨將登場,那麼大家知道幾點來臨嗎?最佳觀測點嗎?下面就由星座知識為大家揭曉下吧!2020年八月十三英仙座流星雨幾點活動時段:7月17日—8月24日極大時間:8月12日13點—16點2020年,英仙座流星雨在7月17日至8月24日之間開始,流星雨的數量每天晚上都增加,直到8月中旬達到高峰,此後它將逐漸消失
  • 北京2020高考全年大事記
    北京2020高考全年大事記  八月  錄取分數線、夏令營、期末考試、合格考成績:  1、清華北大部分夏令營在7月份報名,8月份舉辦;  2、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十七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十七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冀惠彥、蘇洲/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11-17 10:40 來源:
  • 雙料之王|微納星空2020中國航天大會掠影
    2020年9月18日至20日,作為國內航天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盛會「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餘琦女士致大會開幕詞,她表示,近年來,全球範圍內商業航天迅速崛起,中國眾多民營企業參與商業航天發展,商業航天事業「前景可觀,大有可為」。
  • 2020年第三季度珠海大事記總結
    2020年真是魔幻的一年,疫情黑天鵝突然襲擊,全國人民在家不出門過年。售樓中心關閉又重啟,房企紛紛自救,開啟雲看房。三條紅線重壓下,誰主沉浮……恰逢珠海特區40周年,風華正茂。這一年,房價穩中有升。回首珠海樓市發生了哪些變化?一起回顧下。
  •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17年來均實現順利返回
    神舟系列飛船著陸大事記:  從1999年神舟一號安全著陸以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無人試驗飛船到單人、多人載人飛船,都實現了順利返回。神舟一號發射任務的圓滿完成,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邁出重要步伐,是中國航天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神舟二號】  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 神舟二號在內蒙古地區成功著陸,此次航天飛船發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神舟二號"是我國第一艘正樣飛船。
  • 壯麗70年|回顧中國載人航天的輝煌成就
    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中國航天和載人航天無疑是我們最為關心和突破的成就之一!2003年10月15日,對於中國航天來說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日子,因為神舟五號飛船將把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送上太空,中國為這一刻已經夢想了千百年,而航天人為這一刻也已經翹首企盼了數十個春秋寒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