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大清洗」:地震少了,噪聲小了,人類不在的地球真的更好?

2020-07-01 鳳凰WEEKLY官方號


新冠「大清洗」:地震少了,噪聲小了,人類不在的地球真的更好?

美國《新聞周刊》網站

新冠病毒可能無意中減少了「地球振動」,因為各類封城舉措導致全球大幅減少使用工業機械和交通工具。已有地震學家表示,自從遏制病毒傳播的各種措施逐步到位以來,地球上的「地震噪聲」已明顯減少。地震噪聲是指由包括人類活動在內的眾多因素造成的地面持續振動。

此類振動可以被地震檢波儀記錄下來。地震檢波儀是用來檢測地面運動的儀器,可以監測地震、火山爆發等地質事件。科學家在研究地質事件時,必須考慮地震背景噪聲的影響。

大幅減少使用工業機械和車輛似乎可以降低地震噪聲。比利時皇家天文臺地震學家託馬·勒科克表示,他觀測到地震噪聲出現大幅下降。其觀測記錄顯示,人造地震噪聲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比利時現在確實變安靜了」。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專家史蒂芬·希克斯也發現類似現象。他在社交媒體發布圖表,展示白天平均地震背景噪聲的下降情況。希克斯寫道:「似乎很明顯,過去幾天黎明時分噪聲水平上升幅度……遠低於之前數周。我猜測這是因為早高峰強度有了明顯下降,出門上班和上學的人變少了。」

新冠「大清洗」:地震少了,噪聲小了,人類不在的地球真的更好?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專業博士生西萊絲特·瓦本季留言說,她在美國洛杉磯觀察到類似趨勢,「下降幅度非常大」。

英國愛丁堡大學地震學和巖石物理學教授伊恩·梅因告訴記者,交通及工業領域的「文化噪聲」因為封城而減少屬意料之中的事情。他表示,對靠近噪聲源的觀測點來說會更明顯。

「對於和地球物理噪聲源有關的較低頻率,比如海洋風暴……我估計不會有太大變化。」他還表示有可能「地球在兩次地震之間時段的振動幅度低於正常水平,振動減少只發生在與文化噪聲有關的較高頻率」。

減少地震噪聲有助於地震學家在研究地震和火山時進行更好的觀測。沒有背景噪聲,地震學家就更容易發現微小的地震活動變化。比利時皇家天文臺地震學家勒科克對記者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有望提高觀測效果。」

相關焦點

  • 研究:新冠封鎖期間由人類引起的地震震動出現顯著下降
    據外媒報導,由於新冠肺炎大流行,世界許多地區在2020年陷入了停滯,然而這卻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觀察我們人類對地球產生影響的獨特機會。其中,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就對封鎖對人為引起的地球震動的影響展開了研究。結果他們發現了其所稱的有記錄以來最長、最安靜的地震噪音。
  • 全球封城進行時:人類行為最小化,地球自轉等活動受到影響
    大數據文摘大數據文摘出品作者:馬莉、劉俊寰至今仍未停止傳播的新冠肺炎病毒,讓全國一座座城市逐漸封閉起來,人們被要求蜷縮在家裡不能外出,由於人類的自肅,不少野生動物開始大搖大擺地進入城市,自由覓食、生活。
  • 地震科學家研究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全球進入「不尋常的平靜期」
    安徽省地震局遏制新冠病毒的封鎖措施導致地球表面的震動急劇減少,因為人們大大減少了活動。地震學家能夠測量地震到達地球表面時產生的震動。他們的儀器還能測量嘈雜的人類活動產生的震動,比如擁擠步行區的沉重腳步聲、車輛交通、工業操作和喧鬧的體育場人群造成的「足球地震」。
  • 新冠隔離期間全球地震噪音大幅降低:降幅達50%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報導,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而實施的封鎖已經使得全球地震噪音降低了50%。科學家們周四在《科學》雜誌上報告稱,由於新冠肺炎的居家隔離命令,2020年的地震降噪已經成為有記錄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最顯著的全球人為地震降噪行動。
  • 新冠很猖狂,地球和人類很無奈
    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地球真的很糟糕,人類真的有太多的無奈… 新冠病毒已經奪取了50多萬人的生命,不管有錢沒錢,有權沒權在電影中看到的地球大災大難,病毒肆虐,以為不會真的降臨,沒想到2020年的新冠病毒,會改變人類很多很多生活方式和習慣。
  • 新冠疫情,讓我們更好地預測地震
    正是這些活動產生了地震噪音,從而掩蓋了遠處小地震的微弱信號。  拉斐爾·德·普倫(Raphael De Plaen)是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National Autonomous University of Mexico)的一名地震學家,他將平日探測小型地震比作是在婚禮上坐在離樂隊很遠的地方聽音樂,你和揚聲器之間有那麼多人在說笑,這讓你根本聽不了音樂。
  • 地震學研究或從新冠病毒蔓延受益?
    ,地球上多個國家實施封鎖,人類的出行受到嚴重限制。在此期間,各國地震儀所記錄的固體地球中人為震動平均下降幅度達50%,使科學家得以分辨出平時易被忽略的自然地震信號。在以上視頻中您會看到隨著世界各國封城,人為地震噪聲信號逐漸消失。視頻第一部分顯示了隨著世界人民歸於平靜,噪聲如浪潮退去般衰減的過程。第二部分顯示的是英國本土的人為地震噪聲變化。地震儀測量來自諸如地震、火山噴發、炸彈爆炸等大事件的地震波。
  • 「新冠」讓地球「消停」了不少
    圖片來源:UNG YEON-JE/AFP via Getty Images遏制新冠病毒的封鎖措施導致地球表面的振動急劇減少,因為人們大大減少了活動。地震學家能夠測量地震穿過地球表面時產生的振動。他們的儀器還能從嘈雜的人類活動中感知震動,比如擁擠步行區的沉重腳步聲、車輛交通、工業操作和喧鬧的體育場人群造成的「足球地震」。今年3月,比利時出臺了遏制新冠肺炎的居家令,幾天後,比利時皇家天文臺的地震學家Thomas Lecocq注意到,他的儀器檢測到的噪音遠低於正常水平。他聯繫了其他國家的同事,發現他們也在觀察類似的事情。
  • 地球開啟「震動模式」,地震等級高達7.2,地球是不是生病了?
    2020對於全世界所有國家而言,都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因為今年發生的災難很多都是全球性的,不光是搞得大家人心惶惶的新冠疫情,還有蝗災旱災洪災導致的糧食減產引發的糧食危機,這些都是全球性質的災難。新冠病毒的殺傷力其實還遠遠未達到超級病毒的行列,在南北極冰川下面埋伏的病毒,如果一旦進入人類世界,甚至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 【中國科學報】「繪出」地球內部新世界
    「上天容易入地難,我們要利用最先進的地球物理學成像技術,『繪出』地球內部新世界,讓人類更好地了解、守護、利用地球。」不久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公布,姚華建榜上有名。「走出去」看看大千世界著名教授劉文典在西南聯大任教期間,曾在校園的月光下講解《月賦》,讓聽者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 地球不需要人類,但人類不能沒有地球
    人類或許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具地質影響力的物種,將工業科技這株覆蓋著全世界的樹,將人類牢牢地鎖在了上面,傲慢的人類凌駕在大自然其他動植物上,用強大的搬運生產能力和消耗能力,致使地球慢慢不堪重負。2020年伊始就讓人聞風喪膽,除了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各地也爆發多種病毒侵害:奈及利亞拉沙熱疫情、美國流感、青藏高原冰川發現28種新病毒、南北極遠古多種病毒被釋放等;除了各大疫情奪走生命,還有各種災難接踵而來:澳大利亞連燒數月森林火災、蝙蝠入侵、非洲大規模蝗災、加拿大雪災、印度尼西亞洪水、還有頻發的地震……像約定好的聯盟,向人類發起全面進攻。
  • 假如發生10級大地震,人類會怎樣?科學家:地球在5分鐘後就會消失!
    非常榮幸大家能夠閱讀我的文章,希望您閱讀愉快,您的閱讀能讓小編創作更有動力可以說人類現代科技在很大程度生能夠幫助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依靠這些技術,我們能夠成功的預測出未來可能發生的災難,但這個預測並不是百分百準確的,不過也能幫助我們提前做好準備,以免真的發生了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 全球地震儀同時發現:地球突然變得異常安靜起來!
    地震儀遍布全球各地,各個國家都在通過地震儀,監測地球內部發生的變化,或是預警剛剛發生的地震,提前幾秒到幾十秒,向人們發送地震已經發生的信息,警告人們準備好抗擊即將到來的地震衝擊。最近,全球的地震學家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地震儀記錄的高頻噪聲變得越來越小,地球似乎突然之間變得安靜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全球地震儀同時發現:地球突然變得異常安靜起來!
    最近,全球的地震學家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地震儀記錄的高頻噪聲變得越來越小,地球似乎突然之間變得安靜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在新冠肺炎病毒爆發期間,比利時皇家天文臺地質學家和地震學家託馬斯·萊科克(Thomas Lecocq)閒賦在家,他決定查看一下皇家天文臺的地震儀,結果嚇了一大跳,過去兩周以來,地球似乎變得異常安靜了,布魯塞爾的噪聲水平看起來已經接近寒假期間。
  • 地球真的會因為你的腳步「抖三抖」!新冠疫情期間地表震動大幅下降
    作者:韓天琪遏制新冠病毒的封鎖措施導致地球表面的震動急劇減少,因為人們大大減少了活動。地震學家能夠測量地震穿過地球表面時產生的振動。他們的儀器還能從嘈雜的人類活動中感知震動,比如擁擠步行區的沉重腳步聲、車輛交通、工業操作和喧鬧的體育場人群造成的「足球地震」。
  • 新冠肺炎帶來的機會:更好地傾聽地球之聲
    論文作者、帝國理工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系的Stephen Hicks博士說:「這可能是自使用地震檢波器監測以來,最長的地震噪音安靜期。新研究強調了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也讓我們比以往更清楚地看到了人類噪音和自然噪音的區別。」 地球內部振動引起的地震噪音會像波一樣傳播。
  • 【中國青年科技獎系列報導】姚華建:「繪出」地球內部新世界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公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姚華建榜上有名。作為一名固體地球物理領域的青年科學家,姚華建一直有一個夢,那就是揭開地球內部的神秘面紗。「上天容易入地難,我們要利用最先進的地球物理學成像技術,『繪出』地球內部新世界,讓人類更好地了解、守護、利用地球。」姚華建說。
  • 地球發生10級地震將會是什麼樣?科學家:結局人類無法承受
    災難來了,作為高智商的動物——人類也是表現得無能為力的。21世紀以來,新聞報導災難的消息可真不少。尤其是有關地震方面的災難。以中國為例,影響力最大破壞了最強的地震是2008年四川的汶川8級大地震,這一次的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的是一種摧毀性的重大災難。地震的威力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性,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地震過後,留下的基本是殘骸。
  • 地球不需要保護,人類能熬過大滅絕就不錯了
    但世界上所有的核武器合在一起,引爆後的能量也不過就相當於一次大地震而已。原子彈,可以在地表炸出幾十米的深坑,氫彈可以炸出兩三百米深的巨坑。這個深坑有70層樓那麼高,是不是很嚇人?如果把核武器在空中引爆,而不是埋在地下,那殺傷面積還會幾何級的增長。但是在地球面前,這點威力,真的是不夠看。
  • 動物真的能預知地震嗎?地球:並不能
    群魚上岸,群蛙過路,地震雲等等似乎都跟地震聯繫在一起,真的有聯繫嗎?真的可以預測地震嗎?為何每每地震之後,都會出現疑似震前徵兆、津津樂道、廣為流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