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在我們關掉手電筒的瞬間,世界又回到了黑暗之中?

2020-12-05 易途

你要說,我們關上手電筒之後瞬間世界就又回到黑暗,那我就要問你,這一瞬間發生的事情你可看清楚了?你說到底是關了手電就沒了光,還是光跑的太快以至於你根本看不到?

光一秒鐘能跑三十萬公裡,你算算從你關手電到光跑到你看不到的地方,總共才要多久?所以說,你根本看不清的。所以說,別輕易拿自己的經驗來做判斷,失敗率很高的。

只要沒有東西阻擋,光離開光源之後肯定能繼續傳播,這些光子依然會以光速朝前運動。如果關掉手電筒,後續沒有光子發出來,而之前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經以光速遠離我們而去,它們不會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什麼也看不到,世界當然會變回黑暗。

不過,這裡大家可能又會有疑問了,如果關掉手電筒導致黑暗是因為光子遠離我們而去的緣故,那麼,如果關掉房間裡的電燈,為什麼也會瞬間變暗呢?光子不都是在房間裡,並沒有逃離嗎?

沒錯,房間裡的光子是逃不出房間的,但光子會被物體吸收、反射,最終這些光子的能量將會轉化為熱量,這個過程僅需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如果電燈開著,光子源源不斷被釋放出來,我們可以持續看到物體。然而,當電燈關掉時,在關燈之前一瞬間所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被物體吸收殆盡,所以房間也會隨之瞬間變暗。

我們肉眼所看見的事物其實是通過光所攜帶的信息,反饋到視網膜形成圖像返回給大腦。

用手電筒照出去,所看到是事物,其實是手電筒發出的光碰到物體,然後經過反射回來肉眼才能看到。也就是說手電筒發出那麼多光,只有一部分反射回來的光才被我們看到,更多的光直接遠離了我們的視線,這部分是我們永遠也看不見的。

所以關掉手電筒之後,在關閉前那一瞬間的光消失之後,我們就看不見東西了。如果身處一個周圍都是鏡子的環境中,可能會遲一點,最終還是會看不見,因為光在傳播以及反射時候被吸收、衰減。

光的傳播也是一種粒子傳播,具有損耗和擴散性,所以光的傳播跟電磁波傳播是一個道理,當你打開收音機收聽廣播時,電臺正在播音,你就可以收聽到廣播的聲音,當關掉電臺電磁波發射傳播,你是收不到的,因為沒有發射源;

光的傳播也是一樣的,有源才能源源不斷的供給光波傳播,無源光波就成了無源之本了,由於空氣介質,環境等因素對光能量的損耗和吸收而無法傳播。所以說當打開手電筒點燃手電燈泡,發出光能量,照亮黑暗,當關掉手電筒又回到黑暗中,那是沒有光能量的自然現象。

可見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但同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性,光的這種性質被稱為波粒二象性。光波的載體是光子,這種粒子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30萬千米/秒,這是物體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我們之所以會看到手電筒發出的亮光,是因為手電筒發出光子不斷進入人的眼睛刺激視網膜,然後在大腦中成像。

同樣的道理,我們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把光子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物體會吸收部分波長的可見光,然後反射出另一部分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的顏色就是物體所呈現的顏色。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關掉手電筒的燈之後,原來的光是消失了還是繼續傳播?
    手電筒可以幫助我們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照明,但把手電筒關閉之後光線也隨之消失了。那麼原本的那束光線是直接消失了呢,還是繼續在傳播呢?在照明系統不太發達的地方,手電筒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於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在一些沒有路燈的地方有人拿著手電筒在照明。
  • 手電筒對著天空照射一秒後關掉,光是消失了,還是會繼續傳播?
    在夜晚,當我們用手電筒對著天空照射時,就可以看到有一束光飛向了遠方,照進了漆黑的夜空中。說到這估計有很多人好奇了,如果手電筒只打開了一秒鐘就關掉的話,光最終去哪裡了呢?光是消失在了夜空中,還是會繼續傳播呢?其實光並沒有隨著關閉手電筒而消失,而是以每秒接近30萬公裡的速度繼續傳播,只不過我們肉眼看不到而已。
  • 手電筒向夜空照一秒再關掉,手電光去哪了?它們會到宇宙盡頭嗎?
    在晴朗的夜晚,天上布滿繁星,如果我們拿著手電筒或者雷射照向天空,我們可以看到一束光柱飛向遠方。如果關掉手電筒,光柱隨之立刻看不見。那麼,手電筒發出的光去哪裡了?這些光是消失了,還是飛到宇宙中繼續傳播?首先,我們能夠看到光柱,是因為空氣中的塵埃顆粒會讓光子發生散射。手電筒關閉之後,沒有光子繼續進入我們的眼睛中,所以光柱馬上會消失掉。
  • 當打開手電筒後又關閉,光最後是消失了,還是一直在傳播?
    這個世界因為有光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人類對光的依賴體現在方方面面。因為有光,我們可以更好地從事生產及勞動。通常情況下,當人們打開燈時,屋子也就亮了;當燈光熄滅時,屋裡也就黑了。於是,這就會給人一種感覺:當關閉燈源後,光線就會立即消失不見。
  • 如果世界是虛擬的,那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裡
    我們只要簡單思考一下就知道,如果在一個黑暗的房間打開手電筒,然後關掉,房間就會變得一變黑暗,那從手電筒裡射出來的光子去哪了?它們都被原子吸收了,可見有的原子是可以吸收可見光的。也就是說可見過也是原子組成的一部分。根據以上幾點,本人用電磁波重新構建了電磁波原子模型,並用這個原子模型統一了四個基本作用力。
  • 手電筒的光在宇宙中能夠傳播多遠?和這顆恆星相比它可以忽略不計
    審核:小文引言:在公共場所照明設備還不那麼完善的年代,手電筒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照明設備。手電筒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笨重的大塊頭變成便攜的小玩意了,連我們的手機也能充當手電筒。然而手電筒射出來的光並不能傳播很遠,那麼在宇宙中也是這樣嗎?如果一個人攜帶一支手電筒回到了古代,那麼這支在現代看起來非常普通的手電筒將會在古代受到追捧,因為對於古人來說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按一個按鈕就能發出光的東西,並且認為它一定是來自天上的神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一般只有在黑暗的地方才會用到手電筒。
  • 在漆黑的密室打開手電後再關掉,手電的那束光跑到哪裡去了?
    如果太陽的光能夠從遙遠的宇宙傳來,光似乎能夠穿越浩瀚的太空來到地球。但是為什麼如果我們在一間黑暗的屋子裡打開手電筒再關掉它,光就消失了,並沒有如我們想像中一直傳播下去呢?光究竟去哪裡了,它是消失了嗎?光子與光的關係我們知道光的本質是電磁波,而光量子最早則是由愛因斯坦提出的,是電磁輻射的載體,光子具有能量、動量和質量,以光的速度在運動。處於人眼可見頻率內的光子我們就看得到,當然,也有人眼不可見的光子。我們可以認為光子就是光的組成單位。而光子的特性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解決光為什麼消失了這一問題。
  • 在鏡子屋內打開手電再關上,光會不會一直反射使屋內常亮?
    鏡子反射光,其實就是二氧化矽(鍍銀的材料)反射光子的原理,因為鏡子的鏡面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而手電的光就是一束光子。當光子與鏡面接觸時,按照經典物理學,這其實就是一個碰撞的過程,而碰撞的雙方就是光子和原子。一般來說,光子是能夠穿過原子的,但是為什麼鏡子不透光呢?
  • 太陽如果突然熄滅,途中的光還會繼續傳播嗎?
    我們對著天空打開手電筒,光在一秒鐘以後就可以到達月球,如果此時把手電筒關掉,我們的周圍瞬間陷入黑暗,而此時到達月球的光如果沒有被徹底吸收將繼續向太陽系外飛行,理論上大約在一年以後這束光飛出太陽系,將繼續向深空飛行。
  • 第五人格手電筒有什麼用 第五人格手電筒使用技巧詳解
    第五人格手電筒有什麼用  第五人格手電筒有什麼用,相信不少玩家都對遊戲中的手電筒道具的使用方法感到很好奇,在遊戲中手電筒是慈善家的專屬道具,其實在遊戲場景中的寶箱裡玩家也可以獲得手電筒道具,小編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下第五人格手電筒使用技巧詳解,快來看看吧!
  • 密室中打開手電再關掉,會瞬間黑暗,那麼手電的光跑哪去了?
    》從波的角度來思考光說到光任何人都不會陌生,早上迎接的暖暖陽光,就是從1.5億公裡之外的太陽傳播而來,感覺到溫暖了嗎?這實際上就是吸收了部分光子,意味著吸收了能量。物體之所以肉眼可見是因為有光線進入到我們的眼睛,這些光被稱為可見光,在光譜上僅佔據了非常短的一小段,波長在380nm-780nm之間,除此之外的電磁波都是我們肉眼無法看見的,例如紅外光、紫外光以及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等。它們只是波長不同而已,都是電磁波,只不過人類的眼睛只能看見部分波長的電磁波,我們把它稱之為可見光。
  • 光最終會消失嗎?我們用手電筒發出的光,是消失了還是繼續傳播?
    小時候,我喜歡用手電筒向前照射一下,然後關閉手電筒,那束光就不見了。年幼無知,我一直以為只要關閉手電筒,光就會憑空消失。我們向前扔一塊石頭、或者從手槍打出一顆子彈,我們都知道石頭離開手或者子彈離開手槍以後,石頭和子彈都會繼續向前飛行,直到沒有動能然後掉下。
  • 在黑屋裡打開手電再關掉,屋裡會瞬間變黑,手電的光跑哪裡去了?
    我們估計很多人都做過這樣的「嘗試」,在一間漆黑的屋子裡打開手電筒,我們能看到明亮的光束,以及被光束照亮的牆壁,而當我們把手電筒關閉時,屋子裡立馬又漆黑一片了,那麼在手電筒打開到關閉的過程中,由手電筒發出的光去了哪裡呢?
  • 將一個手電筒扔出去,手電筒的光超光速了嗎?
    而世界上所有針對光速的問題,目前都只是在相對論的框架下進行解釋,也就是要運用洛倫茲變換來解題。什麼是伽利略變換?伽利略變換,是建立在絕對時空觀上的一種速度求解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絕對速度=相對速度+牽引速度。這個方程是一個矢量方程。什麼意思呢?
  • 在火車上奔跑與打開手電筒,相對速度是不同的兩種情況,為什麼?
    現在博爾特累了,停下來休息,他站在原地,向車頭的方向打開了手電筒,一束光從手電筒之中向車頭的方向射出,速度為C。此時相對於我們而言,這束光的速度是多少呢?這看起來與博爾特奔跑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在火車內運動的主體由博爾特變成了光,那麼光相對於我們的速度當然就應該是火車的速度加上光的速度,也就是M+C了,這仍然是常識,但是錯了。
  • 將手電筒打開並扔出去,手電筒裡的光會超越光速了嗎?
    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牛頓對於運動問題的解決方案。這其實來源於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具體的操作其實就是速度疊加。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一個人在一輛小車上,這小車從右往左運動,每秒是10米,而人在車上運動,每秒是5米。那這個時候如果要求地面觀測者看到車上的人的速度,那應該是多少呢?
  • 《少年的你》生活在黑暗之中,也要有光
    如果可以,保護世界。」「那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依然有人仰望星空。」電影裡的小北和陳念就是生活在陰溝裡的人。就是這樣兩個在「黑暗」中的人,咬著牙,不服輸的選擇了奔向光明,都拼了命地保護自己想要守護的光,掙脫生活。這部電影將一個詞語重新拉到人們眼前,血淋淋的展示著一些孩子們正在經歷的現實——校園霸凌。
  • 將一個手電筒打開並扔出去,手電筒裡的光不就超光速了麼?
    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質疑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很多人認為速度是可以無限制疊加的,原先手電筒發出的光,其光速就是大約每秒30萬公裡,而現在你又把手電筒扔出去了,很顯然,手電筒發出的光,其速度就要大於每秒30萬公裡,也就是所謂超光速了(一般說的超光速,都是指數值大於光速數值299792458米每秒)。
  • 光是什麼?光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哈嘍大家好,我是言言鳥,今天我們來說說光,光是我們每天都能看見的東西,那麼你們有沒有想過他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很簡單,初中的時候大家都學過原子吧,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而分子由更小的原子組成,原子中間是原子核,外圍是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就像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樣,電子也有他的軌道,而光就是由電子產生的,他有兩種產生方式,一種是反射光,晚上我們晚上拿電筒照射黑暗處,能使我們看見就是這個原理,當電子吸收外界能量時會躍遷到更高層的軌道(就像木星那樣,質量越大離太陽越遠),而這個躍遷只是發生在一瞬間的,
  • 手電筒關閉之後,光子都去哪了?
    不知你有沒有想過,你關燈或者關閉手電筒後,光去哪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光的本質,以及它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光是什麼?對速度高達每秒三十萬公裡的光子來說,逃逸速度僅為11.2km/s的地球,是個很小的地方,因此在你打開手電筒的一瞬間,「第一個光子」其實就已經離開地球了,兩秒鐘不到的時間,它就能飛過月球。但我們很難想像光子的世界,因為在我們看來手電筒的光在十幾米外就散射了,雖然這其中也有空氣衍射的「功勞」,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人類的肉眼太落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