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說,我們關上手電筒之後瞬間世界就又回到黑暗,那我就要問你,這一瞬間發生的事情你可看清楚了?你說到底是關了手電就沒了光,還是光跑的太快以至於你根本看不到?
光一秒鐘能跑三十萬公裡,你算算從你關手電到光跑到你看不到的地方,總共才要多久?所以說,你根本看不清的。所以說,別輕易拿自己的經驗來做判斷,失敗率很高的。
只要沒有東西阻擋,光離開光源之後肯定能繼續傳播,這些光子依然會以光速朝前運動。如果關掉手電筒,後續沒有光子發出來,而之前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經以光速遠離我們而去,它們不會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什麼也看不到,世界當然會變回黑暗。
不過,這裡大家可能又會有疑問了,如果關掉手電筒導致黑暗是因為光子遠離我們而去的緣故,那麼,如果關掉房間裡的電燈,為什麼也會瞬間變暗呢?光子不都是在房間裡,並沒有逃離嗎?
沒錯,房間裡的光子是逃不出房間的,但光子會被物體吸收、反射,最終這些光子的能量將會轉化為熱量,這個過程僅需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如果電燈開著,光子源源不斷被釋放出來,我們可以持續看到物體。然而,當電燈關掉時,在關燈之前一瞬間所發射出去的光子早已被物體吸收殆盡,所以房間也會隨之瞬間變暗。
我們肉眼所看見的事物其實是通過光所攜帶的信息,反饋到視網膜形成圖像返回給大腦。
用手電筒照出去,所看到是事物,其實是手電筒發出的光碰到物體,然後經過反射回來肉眼才能看到。也就是說手電筒發出那麼多光,只有一部分反射回來的光才被我們看到,更多的光直接遠離了我們的視線,這部分是我們永遠也看不見的。
所以關掉手電筒之後,在關閉前那一瞬間的光消失之後,我們就看不見東西了。如果身處一個周圍都是鏡子的環境中,可能會遲一點,最終還是會看不見,因為光在傳播以及反射時候被吸收、衰減。
光的傳播也是一種粒子傳播,具有損耗和擴散性,所以光的傳播跟電磁波傳播是一個道理,當你打開收音機收聽廣播時,電臺正在播音,你就可以收聽到廣播的聲音,當關掉電臺電磁波發射傳播,你是收不到的,因為沒有發射源;
光的傳播也是一樣的,有源才能源源不斷的供給光波傳播,無源光波就成了無源之本了,由於空氣介質,環境等因素對光能量的損耗和吸收而無法傳播。所以說當打開手電筒點燃手電燈泡,發出光能量,照亮黑暗,當關掉手電筒又回到黑暗中,那是沒有光能量的自然現象。
可見光的本質是一種電磁波,但同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性,光的這種性質被稱為波粒二象性。光波的載體是光子,這種粒子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大約為30萬千米/秒,這是物體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我們之所以會看到手電筒發出的亮光,是因為手電筒發出光子不斷進入人的眼睛刺激視網膜,然後在大腦中成像。
同樣的道理,我們能夠看到物體是因為物體把光子反射到我們的眼睛中。物體會吸收部分波長的可見光,然後反射出另一部分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的顏色就是物體所呈現的顏色。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