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瀟灑的去了另一個世界,也帶走了香港電影最輝煌的一個時代

2021-01-09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我們懷念那個時代,不是因為念舊,而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1997年11月08日,一代道長林正英在香港九龍聖德肋撒醫院去世,享年45歲。

伴隨他而去的,還有那個殭屍片的時代。



一、

戲劇學院出身的林正英,一開始跟茅山道法一點都不沾邊。

1952年12月27日,林正英出生在香港一個貧民家庭,依靠做飲食的父母微薄的收入,要養活家裡6個子女。

林正英沒怎麼讀過書,就被送進春秋戲劇學院,當了京劇武旦粉菊花的弟子,當時他才10歲。



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院與于占元的中國戲劇學院,是當時香港戲曲界的兩大培訓基地。

名聲在外的「七小福」,便是于占元的弟子;而粉菊花門下,也個個都是「精兵良將」。



像陳寶珠、蕭芳芳、董瑋、惠天賜、羅家英、尊龍這些成名人物,都是粉菊花的弟子。

林正英雖不是最有天賦的學生,卻是學習最為刻苦的,受訓半年便已開始參與劇團的京劇演出。



然而他的京劇生涯卻僅維持了五年,由於京劇行業的不景氣,戲班也經營不下去,林正英也只好跟著師兄弟們另謀生路。



二、

1969年,林正英跟著洪金寶進入邵氏做龍虎武師,因為當時才17歲,身材瘦小,常給女星們做替身。

1971年,林正英迎來人生第一個轉折,因轉投嘉禾,在拍攝《唐山大兄》時認識了剛剛回港的李小龍。

據說林正英那時候跟李小龍打過一架,雖輸了,卻讓李小龍看到了他身上的傲氣,對他另眼相看,很快成了他的摯友與伯樂。



在功夫片中,往往需要武術指導來設計武打動作,一對一的打鬥動作可分為「上靶」和「下靶」,所謂「上靶」,就是打人的一方;「下靶」則是被打的一方。

當時就是林正英和陳會毅負責設計動作,陳會毅擅長上靶動作;林正英擅長下靶動作。



兩人因為配合非常默契,設計出來的動作非常符合李小龍的要求,因此得到李小龍的信任,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

李小龍曾經說過,在片場見不到林正英就不開機,可見對他的重視。



李小龍當時拍攝了揚名世界的四部半功夫電影,這其中每一部作品都有林正英的參與。

1973年《龍爭虎鬥》成功後,李小龍信心滿滿,打算重回好萊塢,開拓一片新天地,林正英、陳會毅和元華等人也受到他的邀請。



可惜天不遂人願,當年7月20日李小龍因誤服止痛藥引起的藥物過敏導致腦水腫,搶救無效而突然離世,給這次好萊塢之行提前劃上句號。



三、

摯友李小龍的離世,讓林正英事業陷入了停滯

此時,洪金寶的洪家班逐漸壯大,看老友境遇不佳,洪金寶向林正英送來了橄欖枝,邀請他加入了洪家班,繼續做龍虎武師和武術指導。

在洪家班,他也漸漸得到了一些角色,比如《贊先生與找錢華》中的劍客;《錢作怪》中的殺手;《鬼打鬼》中的捕快等,慢慢由龍套演員走向了主角。



1981年的《敗家仔》,是林正英在殭屍電影之前表現最為搶眼的電影。

他在片中飾演武功高強又為人低調的傳奇人物梁二娣,一手詠春拳打得有板有眼,儼然一副一代宗師的形象,也隱隱能看出往後道長的影子。



1982年的《人嚇人》中,剛滿30歲的林正英化妝成一副老人形象,飾演會茅山道法的二叔公。

雖然這不是殭屍電影,二叔公的形象卻具有深遠的意義,這是林正英首次以身穿道袍的道士的形象出現在電影裡。也正是因為這次高光表現,才有了後來的《殭屍先生》。



1985年的《殭屍先生》,劇本出自黃鷹、司徒卓漢、黃炳耀三大編劇之手,導演劉觀偉對茅山道術甚有研究,在打打鬧鬧之間,也構建了其後沿用至今的「殭屍道長宇宙」架構,電影原本以張徹導演的關門弟子錢小豪為主角,卻意外成就了林正英。



隨著《殭屍先生》以低成本收穫2009萬港元票房,令片商刮目相看,香港電影市場也迅速迎來了一股來勢洶洶的殭屍電影熱潮。

從1985年到1994年的9年時間裡,林正英一共參演了20多部形形色色的靈異題材電影,在其中扮演道士或密宗喇嘛一類角色。



殭屍題材電影普遍服化道簡陋、成本低廉,只要寫一個還過得去的劇本,以捉鬼卻捉殭屍為賣點,實際上骨子裡仍是動作片。

在香港電影最紅火的那個時期,單是林正英參演的電影就有那麼多,其他追風作品更是數不勝數。



和90年代的武俠電影熱類似,殭屍電影也在90年代中期逐漸走到了盡頭。

四、

1992年,林正英一共參演了8部靈異電影,但市場反應都是一般。

就連劉觀偉集結原班人馬拍攝的《新殭屍先生》,也只拿到637萬港元票房。



當看到市場環境的變化,林正英適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電視劇方面,進入ATV拍攝電視劇《殭屍道長》,竟然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1995年的《殭屍道長》成了當年的熱播劇,林正英也迎來了生命中的一段緣分,和劇中與他演對手戲的苑瓊丹產生了感情。



林正英在ATV一共拍攝了4部電視劇,除了《殭屍道長》之外,還有《等著你回來》、《殭屍道長2》和《一枝花和尚》。

但在籌備《殭屍道長3》中途,他被查出得了肝癌,而且已經到了晚期。



林道長沒能挺過1997年,天生倔強的他選擇了獨自承受,他沒有將病情告訴任何人,且義無反顧和苑瓊丹提出了分手。

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原本和他最親密的苑瓊丹和好友洪金寶才得知他的情況。



在90年代香港影視圈的大環境下,拼的就是拍片的速度,熬夜趕工是家常便飯,加上菸酒不離口,很多明星肝臟都有問題。

劉德華就曾經自曝年輕的時候因為經常通宵拍戲而染上肝炎,林正英傷肝與此應該有很大關係。



隨著林正英的離去,曾經興盛一時的靈異殭屍電影也劃上了句號。

2000年後香港電影人北上拍片,在更加嚴厲的審核制度之下,更是將這一題材電影拒之門外。

2013年麥浚龍集結錢小豪、陳友、吳耀漢和樓南光四員老將拍攝了《殭屍》,以緬懷那段崢嶸歲月。



但曾經風光一時的殭屍片,早已隨著林正英道長的逝去而長埋於地下了。

林正英的這一生糾纏著悲劇,出身卑微,摯友猝死,壯年殞命,但好在生性向上的他,也在短短的49年人生中,活出了別樣滋味,正如他去世時,靈堂的輓聯寫的一般——瀟灑人生。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的最後輝煌——銀河映像
    今天和大家聊聊電影--有一個神奇的都市陸地面積不過一千平方公裡卻孕育著700多萬人口許多人說是它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是屬於有錢人的地方但在我看來,它更像一個集貧富於一體的迷亂森林,走在它的街道上,稍不留神,你便會蕩失在繁華與蕭條相互輝映的交織之中曾經的它是多少人心中的愛情聖地,是多少人一心嚮往的精神故鄉
  • 有一部電影,也叫《另一個地球》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零點,NASA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最的新發現:天文學家表示,發現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該行星名稱為Kepler 452b,這個跟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孿生星球」,有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
  • 香港電影最輝煌時期的女神,唯獨她沒有武俠片代表作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電影的繁榮自然造就了演藝界奼紫嫣紅的景象,對香港電影甚至華語電影而言,那是一個不可複製的激情年代;而對於女演員來說,則是一個芳華絕代的歲月,是一個群芳爭豔、各領風騷的歲月,湧現出了一大批讓我們賞心悅目而又印象深刻的女演員。
  • 影話故事之——葉倩文,《瀟灑走一回》一個時代的聲音|百家故事
    1982年出演電影《sha人愛情街》《賓妹》,由此完成了從歌壇到影壇的跨界。為了在事業上和演藝上尋求更大的突破,1984年葉倩文把目光瞄準了香港和大陸,這裡有更大的市場和更廣闊的舞臺。將演藝事業轉移到香港的葉倩文推出了第一張個人粵語專輯《葉倩文》,其專輯當中的歌曲《零時十分》入選198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由此開啟了她的音樂時代。
  • 2018年老天帶走了多少有趣的靈魂,每次送別,幾乎都是一個時代
    2018年,老天帶走了多少有趣的靈魂——幾乎每一次送別,都是一個時代東方的江湖方才消殞,西方又有一片宇宙黯然失色。斯坦·李去世,全球漫威迷都在哀悼。可事實上,2018年根本來不及悲傷,老天已帶走了太多有趣的靈魂。
  • 香港電影:從光輝歲月到後港片時代,承載了青春
    幾十年來,香港電影有過往的輝煌,也有過當下的頹敗。曾經的小馬哥只剩下一個穿風衣的剪影;陳家駒與香港皇家警察一起成了 歷史 名詞;黃飛鴻變成了哼哼哈哈的霍元甲;如花已撒手人寰,寧採臣隨風而逝,聶小倩紅顏不在……我們也在漸漸長大,成熟,變老。我們明知無人禁得起歲月的打磨,卻不願香港電影隨我們一起老去。
  • 2020年末,看看8位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的香港電影人
    2020隻剩一個月了,看看8位揮一揮衣袖,沒帶走一片雲彩的香港電影人。他們豁然面對生死,閉上眼,含笑呼出生命中最後一口氣,萬事萬物都放下,緣生而來,緣滅而去。塵歸塵,土歸土,一路走好,不必相送。一代音樂巨匠,見證了香港樂壇和香港電影的輝煌,就此安詳睡去,先化成蝶,再化成一縷青煙。七十三載流金浮生,歡聲淚影,儂本多情,都散在曲終弦盡的餘韻裡。梁天:彼岸花魂花自飄零水自流,一股離愁,本來從漸蹙的眉頭消散,卻又隱隱地纏繞上了心頭。
  • 《拆彈專家2》證明香港電影重拾輝煌了?其實背後情況不容樂觀
    但與此同時疑惑也隨之而來,香港電影還能藉此回春嗎?作為一部更加注重刺激觀眾感官的作品,運用大量震撼的爆炸以及十分絢麗的動作設計,並沒有直擊觀眾的內心。《拆彈專家2》講了一個好故事,卻沒能夠引來多少情感共鳴,想要揭露權術,卻又被框在了制度之內。儘管《拆彈專家2》超過了同期的《神奇女俠1984》,以及《晴雅集》等作品,但因此也並不能說明香港電影就要重拾輝煌了。
  • 盤點香港電影十大男鬼,烏鴉張耀揚上榜,最後一個死的最冤枉
    鬼片作為香港電影一個重要類型,多年來湧現出不少優秀作品。談到女鬼的話,大家會想到驚豔絕倫的聶小倩、童年陰影楚人美、一出現就會鬧鬼的龍婆,不過大聖今天想為大家介紹香港電影史上的男鬼們。(排名無先後)1、《人嚇人》:午馬午馬在成為捉鬼大師燕赤霞之前也當過鬼。
  • 絕密檔案之平行世界:你相信世界上還有另一個自己嗎?
    有時候你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當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你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你可以確定你以前沒有去過那裡。在許多科學家看來,這種現象是平行世界中的另一個你,你以前來過這裡,你只能通過腦電波來感知對方。科學家說宇宙中有一個平行的世界,還有另一個自我,是真的嗎?
  • 懷舊一個時代最經典網絡社交遊戲:石器時代
    作為中國早期端遊的代表作,《石器時代》的名字可以說是包含了不少玩家的一個年少時光。1999年,日本JSS公司開發2DMMORPG遊戲石器時代正式進入了我們玩家的視野之中,從此便開始創造屬於《石器時代》的輝煌成績。
  •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 蒼井空新電影來襲,題材引用了黃家駒,他是一個好歌手,應該被尊重
    導語:蒼井空新電影來襲,題材引用了黃家駒,他是一個好歌手,應該被尊重。 按如往常,誰也不會聯想到黃家駒的名字會與蒼井空掛鈎。八九不搭邊的兩個人,不僅時代不同、職業不同,中間還隔著國界線,生平素未謀面。如今,卻串聯一起成為了話題,卻引來了一番熱議!!那麼,故事從何說起?
  • 香港的那些喜劇男演員,每一個都是經典,你最喜歡哪一個?
    黃百鳴開創了很多的電影系列,小編最喜歡他在開心鬼裡面的表演,受限於當時的條件,現在看來不算是好電影,但是確實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的歡樂。但是他最厲害的還是在他寫劇本上面,曾經的他兩天就寫出來一個劇本,也因此害得王家衛因為寫劇本慢而被炒魷魚,這件事當時也是非常的有趣,以至於在很多年以後還被拿出來當笑話講。
  • 張耀揚飾演的哪個老大最兇?烏鴉排行第一,這部電影絕對排行第二
    這個段子出自《古惑仔3:隻手遮天》,張耀揚飾演的黑幫大哥「烏鴉」,完全可以在香港最兇狠最變態老大排行榜上排得上號。張耀揚是娛樂圈少有的自帶大哥氣質的演員,所以他飾演的角色大多數都是反面形象,《監獄風雲》裡的殺手雄,《逃學威龍》裡的大飛。
  • 專訪│都跑去內地拍戲了,香港電影人才短缺了嗎?香港電影發展局...
    馮永表示,「不是人才都跑到內地去了,香港地區的電影就沒人才了,新人才一直都有,只是沒機會。大導演到內地去拍戲,只會選一些各部門的領頭帶過去,那剩下的新人怎麼辦呢?他們沒有參與電影長片的機會怎麼辦?所以我們香港電影發展局的『電影發展基金』就是要給他們機會。」
  • 一個畫面就會讓你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但相信這些紀錄片,會像是一顆種子,也許是一個畫面就會讓你打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藝術並不是專業人士的自嗨,藝術的美值得各行業的每一個人去感知討論,因此我們將沒有「門檻」的《局部》系列作為第一個推薦。 取「繪畫的局部中蘊藏著無數的細節」之意,《局部》第一季的每一集以巴赫大提琴(Cello Suite No.1, Prelude )緩緩開場。
  • 人死後會去往另一個世界,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人死以後真的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嗎?那麼另一個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人類都對死後的世界比較好奇,畢竟每個人都得面對死亡。死後的人無法以任何的方式和我們活著的人進行交流,既是人類對死亡之後的世界很好奇,但也了解不到死後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不過科學家卻用專業的儀器揭秘了,人類死後極有可能去往另一個世界的事實。
  • 中國香港的三大反派角色,學校風雲瀟灑哥只能墊底,第一已經病逝
    張耀揚1963年7月2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男演員、模特,張耀揚是香港諸多演員中頗具特色的一員,從藝以來他總共拍了五十幾部電影,所飾演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在反派演員裡,張耀揚演過的大反派是很多的,隻手遮天的東星烏鴉、學校風雲的瀟灑哥等。
  • 林子祥妻子請她與老公合唱,不料她把林子祥搶走,「瀟灑走一回」
    葉倩文,一個很久不再想起的女歌星名字。曾幾何時,在九十年代中前期,如果說哪個人不會唱幾句葉倩文的代表作《瀟灑走一回》,也就是那句「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那他簡直就太孤陋寡聞。《瀟灑走一回》這首歌,旋律上口,歌詞簡單而簡短,大人孩子都能隨便哼唱出來,加上電視廣播裡天天播放,「瀟灑走一回」這句話也成為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