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2020-12-07 騰訊網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一個科學巨人就是沈括;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就是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火藥配方的改進和完善。

先說科學巨人沈括。當然,這一時期,還有其他很多科學家,比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天文學家蘇頌,數學家秦九韶、醫學家宋慈、農學家陳、建築學家李誡、機械製造家燕肅等學創造發明有專長的學者等等。不過沈括是當時最出名的一位,也是最集大成的一位。

沈括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博學多才的科學家,類似於西方的達文西,一個全才型的科學巨人。《宋史·沈括傳》上說:「博學善文,於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簡直無所不通,都有涉獵。據說他還會武術,而且武功還不錯。

沈括在天文學方面的成就。公元1066年,北宋治平三年,沈括開始涉足天文學,之後他就十分重視天文觀測儀器的改進。他改進了渾儀、漏表等天文儀器,使之更為精確。沈括還是「十二氣歷」的首倡者。

再看他在數學方面的成就。一是創立隙積術,隙積術是一種求解垛積問題的方法,屬於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的問題。二是創立會圓術,會圓術是一種已知弓形的圓徑和矢高,求弧長的問題。這兩項貢獻早於西方數學界600餘年。

再看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沈括在物理學領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首先,關於指南針的最早的明確記載出現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他不僅試驗、研究了四種指南針的裝置方法,還發現了地偏磁角的存在,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發現地偏磁角存在的學者,比歐洲人哥倫布發現這一現象早了整整400多年。

在光學方面,沈括進行了凹面鏡成像的實驗,得到了較《墨經》前進一步的結果。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解釋了凹面鏡照物成像和向日取火的原理。在沈括做過凹面鏡取火試驗400年後,美國人阿貝孔才做了相同試驗。

在聲學方面,沈括進行了聲音共振實驗。歐洲人直到17世紀才發現這一現象。

再看他在地理、地質學方面的成就。沈括第一次給石油命名。沈括記錄了延安地區發現和使用石油的狀況,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沈括推斷華北平原是由黃河等河流的泥沙衝積而成,這是對華北平原成因最早的科學解釋,比英國地質學家赫登同樣的觀點要早600多年。

而沈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就是《夢溪筆談》《補筆談》《續筆談》系列,該系列著作總計609條筆記,基本上囊括了宋代、北宋時期那個時代全部的生活畫卷,全景式的反映了宋代的社會狀態、生活狀態和科學狀態。

其中屬於科學技術的條文約有255條,內容涉及到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動植物學、醫藥學、工程建築、冶金、兵器等等廣闊的領域。

該系列書籍記載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諸多智慧,比如畢昇的活字印刷、水工高超巧合龍門的三埽施工法、冷鍛瘊子甲和灌鋼技術、磁針裝置四法、水法煉銅法、淮南漕渠的復閘等等。

除此之外,還記載了天體運動的觀察、日月食形成的機制和極星測量;月球和海潮的關係,指南針及其裝置、利用方法的記載;地磁偏角的發現;數學中的隙積術、會圓術、圍棋變局總數的計算及其他;地貌剝蝕的原理,「石油」一詞的首先使用及石煙制墨等等。

《夢溪筆談》是中國科技史上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科學典籍。

沈括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的科學巨人。

再說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中國譽滿全球的四大發明,其中三大發明完成於宋代,包括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的發明與應用、火藥配方的改進和完善。

那麼,我們首先要肯定的是,這三大發明是否改變了世界?

是。馬克思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和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的強大槓桿。」

其次,我們要確定的是這三大發明是否在宋代完成。是。

活字印刷術發明人是畢昇,他是北宋發明家。其發明活字印刷術,比德國人古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他本來是一個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發明活字印刷術。此技術被《夢溪筆談》收錄。

至於指南針,其實,我國很早就有應用,先秦的時候叫司南。而指南針的叫法要到宋朝。北宋時期的《武經總要》《夢溪筆談》《本草衍義》等文獻中均有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指南針的發明和應用是我國人民對人類的最大貢獻之一。

而火藥,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宋朝時候才有的發明,火藥的發明很早,至少在唐代中期就已經配製成了雛形火藥。但為什麼我們都說宋代?因為到宋代,火攻器械的巨大發展和火藥武器的使用,推動了火藥的研究和配方的改進。宋朝的《武經總要》所記錄的三個火藥配方,是世界上最早公布的最完整的火藥配方。

所以說,宋代詩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時代,不僅如此,宋代科學成就遍及科技領域的各個分支,從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生物、醫藥、農學等學科,到機械、造船、航海、印刷、陶瓷、建築、紡織、冶金等技術工程,無不有著舉世矚目的成就。宋代在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都留下新的紀錄。

宋代,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科學改變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每一個都能撼動地球!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之中,科學可以說是其最無可替代的推進器,從一開始的鑽木取火,到如今的上天下海,科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位科學家,他們之中的每一位都足以去撼動這個地球。
  • 科學巨人尼古拉特斯拉,這位最接近神的男人,為何能超越時代?
    紐約布法羅的工廠,或者說,敢於夢想,敢於做一些很少人想到的事情是特斯拉的一大特點,也有人說,尼古拉特斯拉,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才科學家(沒有之一),他的科學創作超過了同期水平300年,甚至1000年以上,一般人能了解的是他40歲以前的作品,只有實證派科學家才有機會涉獵以後的少數作品,由於他對全球政治經濟軍事的影響力,他的一切生活細節幾乎被美國政府全部抹去
  • 像牛頓、達文西、特斯拉、愛因斯坦科學巨匠中國歷史為什麼沒有呢
    中國古代曾經創造過引領世界的燦爛文明。四大文明古國,文化得以延續的只有中國。中國在農耕時代,是有過許多輝煌歷史,普遍認為,中國史上有七個著名的盛世時期。即文景之治、武帝盛世、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時期、康乾盛世等,限於篇幅就不一一展開來說。
  • 胡文祥:交叉科學書寫輝煌未來
    發現三大藥學規律(抗膽鹼能藥物抗N樣作用規律、天然藥物全息生物學規律、藥效基組合規律),三大規則(四原子規則、有機化學反應選擇性規則、有機離子反應催化劑選擇規則),三大效應(F軌道配位場效應、DNA中電子的隧道效應、非經典跨環軌道超共軛效應),三大哲學或社科新概念(討論出真知、多角度定律、後共產主義時代)。非有機、藥物化學專業的部分新論點被收集在三卷本的《千橋飛夢》著作中。4.
  •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飽含父愛的一本中國科學發明史
    提起中國古代的科學發明,可能很多人一下子就會回答出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以及火藥這樣的答案。可若是再問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家,怕是還真的是沒多少人能夠說出幾個的。自小我們就知道牛頓的蘋果、瓦特的蒸汽機、富蘭克林的風箏和愛迪生的燈泡。
  • 科技革命改變世界發展格局
    科技革命懷國篆刻 總書記指出:「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 17世紀的近代科學巨人牛頓於1687年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了運動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並且同數學邏輯推理相結合的知識體系和實驗科學,標誌著近代科學的誕生。近代科學證明了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運動性、運動的規律性、規律的可知性,是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科學基礎。與近代科學革命相伴的是英國和歐洲的思想解放、經濟發展、資產階級革命的興起和勝利。
  • 世界歷史上的5大天才,一個疑似穿越,一個智商700
    在世人眼中天才就是智商超過140的人,但在歷史上是沒有「智商」這一說法的,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同、背景不同,每個時代的天才的不完全具有可比性。無論是中國歷史還是世界歷史上,都有著非常神秘而且能力極強的人,這些人就是「天才」。那世界歷史上能力最強的5大天才是哪些呢?
  • 科學認識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
    原標題:科學認識新時代中國的歷史方位 新時代的中國,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以及現在何方?這是世界讀懂中國的一個重要視角,也是我們科學開展工作、正確形成決策的基本前提,歷史方位把得準,方能站得高、看得深、想得透、見其遠。
  • 世界歷史: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科學家——牛頓
    誰也沒有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會成為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並且竟活到了85歲的高齡。牛頓出生前3個月父親便去世了。在他2歲時,母親改嫁給一個牧師,把牛頓留在外祖母身邊撫養。11歲時,母親的後夫去世,母親帶著和後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頓身邊。牛頓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強,這種習性可能來自他的家庭處境的影響。大約從5歲開始,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
  • 《進階的巨人改變世界的偉大科技》榮獲2019年度「中國好書」
    本報訊最近,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米萊童書著繪的《進階的巨人改變世界的偉大科技》在眾多好書中脫穎而出,榮獲2019年度「中國好書」!    2019年度「中國好書」中,少兒類獲獎圖書僅有四本。《進階的巨人改變世界的偉大科技》是送給的孩子科學啟蒙書。
  • 海賊王中的五大科學怪人,最強一位可以改變世界格局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海賊王中的五大科學怪人,看他們是如何利用科技和腦洞改變世界。5.弗蘭奇最神奇的人應該要數弗蘭奇了,他是唯一一個利用自己作為實驗體的人。小時候在水之都被海列車撞擊後,為了活下來不對不對自己進行人體改造,能對自己改造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和自信。
  • 【科學向日葵】快樂的物理巨人-黃昆
    他一生都在科學的世界裡探求真諦,一生都在默默地傳遞著知識的薪火;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度在科學領域裡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質。玻恩在自傳中這樣評價自己的弟子,「中國的黃昆是最聰明的。」黃昆作為科技界的代表人物走進公眾視野,是20世紀70年代末的事情。
  • 在歷史上,或許已經改變人們生活的8個神奇的發明
    從人類在這個地球上起源開始,就不斷地進行演變和進化,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這樣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世界,雖然如今的生活和以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一些我們熟知的生活用品和其他事物,卻是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捷,關於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過,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聊聊,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或許已經改變人們生活的
  • 中國力量!「墨子」才是世界科學家的鼻祖
    在科學上,墨子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基礎的一整套完整理論。物理理論,牛頓發現三大定律至今只有四百多年歷史,卻推動了世界科學的發展。但其實這個獎項應該頒給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墨子先生,根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墨子就提出了:歷史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這與牛頓的第一定律一模一樣。
  • 輪椅上的科學巨人:霍金的傳奇人生
    霍金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哲學家和思想家,是現代最具影響力的偉人之一。他的專著《時間簡史》,1988年首次出版,截止2019年,已再版十餘次,被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發行量超過2500萬冊,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
  • 張衡的兩大發明,一個被移出中國教材,一個卻被印在韓國紙幣上?
    中國古人憑藉智慧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優秀的歷史發明以及發明家數不勝數,其中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被稱之為古代四大發明。下面,我們就來看古代知名人士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在最原始的年代裡,人們堅信天圓地方的學說,他們認為,宇宙是一個球體,而地球卻是一個方形的,因為沒有探索工具的幫助,人們只能通過肉眼的觀察還有憑空想像才能初步形成對宇宙的認識。張衡敢於向傳統觀念提出挑戰,他以勇氣與魄力進行一探究竟,製作了一個觀察星空的科學儀器——渾天儀。
  • 地動儀的歷史真實和科學價值
    這種觀點把地動儀作為「偽科學」來鞭撻,質疑張衡地動儀的真實性,視復原研究為「地動儀的歷史泡沫」,把嚴肅的學術研究搞成鬧劇。如果地動儀的基礎知識始終在國內處於迷茫態,科學的輝煌被浮躁的嘈雜玷汙,還豈談世界公認。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八位發明家,地動儀,造紙術都是他們發明的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自三皇五帝起,在古老的東方大地上,就從未停止它的步伐,勤勞勇敢的先祖們,運用他們超人的智慧,一次次的創造奇蹟,為我們後世留下了寶貴的經驗與不朽的文化遺產。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聊中國歷史的上那些偉大的發明家。
  • 人居科學:一個科學與人文融合的領域
    反思科學與人文的割裂與彌合主—客二元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是人類異化於自然的深刻表現。主—客二元論的思維模式,埋下科學與人文割裂的隱患。比如,在中國,1923年2月,張君動在清華大學批評「科學萬能」的演講,與地質學家丁文江發表的《玄學與科學》文章,引發「科學派」與「玄學派」的激烈辯論,眾多的學者參與了討論。
  • 科圖特藏 | 《科學世界》—— 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刊名中帶「科學」的期刊
    知匯曾於6月4日介紹了《格致彙編》是中國科技期刊的元祖。但是,你知道「科學」一詞正式對應「Science」一詞在中國傳播開來,第一份刊名中帶「科學」的期刊是什麼嗎?答案就是今天推文的主角---《科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