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匯曾於6月4日介紹了《格致彙編》是中國科技期刊的元祖。但是,你知道「科學」一詞正式對應「Science」一詞在中國傳播開來,第一份刊名中帶「科學」的期刊是什麼嗎?答案就是今天推文的主角---《科學世界》。
該刊是由上海科學儀器館於1903年3月29日(光緒二十九年)出版刊行,到1904年12月7日(光緒三十年)出版第10期後停刊,又於1921年7月復刊,期數另起,到1922年7月第4/5期合刊出版後最終停刊。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許多有識之士痛感清廷腐敗,認識到急需尋找一條救亡圖存的道路,以公車上書為發端,戊戌思潮在全國蓬勃興起。虞輝祖、鍾觀光、虞和欽等人深受變法圖強的思潮影響,走上了棄科舉、學科學、興辦實業的道路,於1901年在上海五馬路(今廣東路)寶善街上開設上海科學儀器館,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科學儀器館。
虞和欽(1879-1944)
著名化學史家袁翰青院士在所著《中國化學史論文集》中稱其是「我國近代化學史上值得紀念的學者之一」
鍾觀光(1868-1940)
中國近代植物學的開拓者,去世後其手稿、藏書及標本資料捐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起初主要銷售從日本進口的科學儀器和藥品,後逐步自製理化儀器、繪圖儀器和體育用品,還設立了標本製作所和模型製作所,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新興的科學事業和高等教育事業有推動作用。儀器館同時創辦理科講習所,儀器館書籍部出版各種科學譯著、著作、教科書等,也因此於1903年開始出版《科學世界》。
創刊詞明確指出《科學世界》辦刊宗旨是「發明科學基礎實業,使吾民之知識技能日益增進」,切實體現了近代中國學人「科學救國」「實業救國」「教育救國」之思想。期刊設有「圖畫」、「論說」、「原理」、「實習」等欄目,傳播科學新知、紹介實業技能、宣揚科學思想、提供科學教育方法與教科內容。非常重視西方近代自然科學知識的介紹,數學方面介紹過牛頓級數、挪威數學家阿貝爾在級數、橢圓積分和橢圓函數理論的貢獻;物理上介紹過電信發明的歷史,工程力學等;化學方面由於主編之一的虞和欽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化學家的的緣故,使得該刊有大量優秀化學文章的推介,向國人介紹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地質學、植物學等也多有涉獵,甚至還有時髦的科幻小說的翻譯傳播。
《科學世界》在向國人傳播海外先進科學知識的同時,也發表國內學者撰寫的科學論文、科普文章,介紹國內科研、工藝、教育活動的文章。例如由於當時翻譯的學術書籍較多,以化學為例,很多書籍沒有固定統一的譯名,有的用舊式有的用新式,有的音譯時字音雜湊,給閱讀者帶來了很大的不便,也不便於學科的發展,虞和欽就在該刊以連載的形式,發表了《化學定名表》一文,將每一個化學名稱依中文定名、英文名稱、化學分子式分項列出,共收了六百多個化學定名,統一化學專用名詞的中文譯名,促進了我國化學科學與國際接軌。其中諸如「分子量」「原子量」「電解質」「化學方程式」「臨界溫度」等多個化學名詞術語成為規範用語,一直沿用至今。
《科學世界》是一本由國人創辦的純粹科學期刊,系統深入地傳播近代科學知識,記錄了很多中國科技史上的第一次,例如:發表第一篇中國學者自己的中國地質文章等,對「科學」術語和科學知識的傳播與普及作出巨大的貢獻,是研究中國科技傳播史的重要史料資源。
文獻中心館藏1903年-1904年出版的1-10期,缺藏其於1921年復刊後的另外7期。雖非全秩,但作為國人所創辦早期自然科學期刊,前10期亦十分珍貴。讀者可通過預約方式到館提閱。
參考文獻:
1、 王細榮.近代科學中國化的實踐者:虞和欽.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35(4).
2、 王細榮、潘新.中國近代期刊《科學世界》的查考與分析.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4).
3、 陳益升.科學學期刊在中國的歷史發展.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2).
4、 孟世勇等.中國植物採集先行者鍾觀光的採集考證.生物多樣性,2018(1).
預約方式如下:
預約渠道1:「中科知匯」微信公眾號--服務--預約到館
預約渠道2:撥打電話8262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