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通報》英文版: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新聞—科學網

2020-12-04 科學網

 

明年1月1日,《科學通報》英文版將從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作為《科學通報》英文版新一屆主編,中科院院士陳曉亞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以更名為契機,編委會和編輯部將著力推進《科學通報》英文版的國際化,打造一個源於中國學術界,由中國學者主辦的、優秀的綜合性國際學術期刊品牌。」

小「改革」背後的大戰略

從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到Science Bulletin,《科學通報》英文版的刊名只是一個單詞的刪改,看似簡單,實則透露出編委會對期刊未來發展的國際化戰略。

記者獲悉,去掉「Chinese」,是希望期刊能從地區性刊物轉變為國際化刊物,更多地吸引國際優秀稿件,也為中國學術界搭建更好的國際交流舞臺。

過去的十年間,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136.98萬篇,已經位列世界第二。然而,超過90%的高水平論文並沒有在我國出版的期刊上發表,而是投向了國外期刊。

許多科技出版人已經意識到,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舞臺,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中國的力量。因此,《科學通報》英文版編委會和編輯部都認為,我國科技期刊應加速國際化進程,提高辦刊水平。

「一方面,我們要讓中國的科學研究『走出去』;另一方面,更要把國外優秀的研究成果『引進來』。」在陳曉亞看來,期刊國際化的目標包含「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方面。

《科學通報》英文版化學學科執行主編趙宇亮也認為,學術期刊國際化,是創辦高質量和高水平學術刊物的生命線。

「國際化既可以擴大中國學術界和學術成果的國際影響力,也可以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的標準和成功的經驗來規範和提升我國學術刊物的水平。」趙宇亮強調,「一個國家的學術期刊的質量高低和影響力大小,也體現了這個國家在科學技術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和優先權。」

新刊名新定位

《科學通報》英文版是我國唯一的自然科學綜合性SCI學術期刊,創刊以來一直是我國科技期刊的重要品牌和代表。

為了進一步加強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區別定位,2013年起,新一屆編委會採取了中、英文版取消對照發表、分設編委會的做法,這被看作是一次裡程碑式的改革。如今,《科學通報》英文版已經邀請了100多名學術水平高、對辦刊熱情投入的編委會成員,其中超過30%為來自發達國家的國際編委。

2014年8月,《科學通報》召開了第13屆編委會英文版正副主編會第一次會議,對更名後期刊的新定位、發展目標、審稿流程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討論。趙宇亮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回憶,此次會議上,主編們都表示,我們將傳承前輩科學家們辦刊的刻苦敬業精神,繼往開來,共同努力,把Science Bulletin辦成世界學術界的「中國品牌」之一。

更名後,期刊定位為一本「立足本土,面向世界的國際一流綜合學術刊物」,發展目標是「5年時間成為國際一流學術刊物」。

向國際同類大刊的標準邁進

為更好地使期刊的報導內容和學科方向接近國際同類大刊,有效利用國內的先進辦刊經驗和優勢學科資源,今年8月,《科學通報》編輯部在上海組建了分部,主要負責《科學通報》英文版生命科學與醫學方向高水平稿件的組織與編輯出版工作。

綜合性期刊的辦刊難度大於專業性期刊,既要照顧學科涵蓋面的廣泛性,保持一定的發表稿件數量,又要保證各學科稿件質量的高水平和一致性,可讀性強。陳曉亞指出:「相對專業類期刊,綜合性期刊讀者面更大、覆蓋更廣,這就要求稿件需要既具有新穎性,也要讓其他領域的研究者產生興趣。」

優秀而豐富的稿件是提高刊物質量的重要途徑。據記者了解,目前,《科學通報》英文版從主編、副主編到編輯部,都將約請高質量的稿件當成了頭等大事。

《科學通報》英文版工程學科執行主編趙天壽透露,目前,邀請工程學科領域國際知名學者投稿,已經得到了積極的響應。趙宇亮負責的化學學科已為2015年邀約了近30篇稿件,絕大部分已經接受約稿邀請。在Science Bulletin第一期即將出版時,物理學與天文學、材料科學和地球科學也在進行緊張而忙碌的稿件準備。

此外,「新刊」還將增加部分非論文內容。趙天壽介紹,Science Bulletin還將報導科技政策、科技新聞以及邀請國際權威學者撰寫前沿科研展望。News & Views,Research highlights,Correspondence等新設欄目也將彰顯綜合性期刊的特色和優勢。

此刻的Science Bulletin編輯部已調整好航向,正在開啟新的國際化發展之路。

相關焦點

  • 科學網—Science Bulletin: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
    Science Bulletin: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
  • Science Bulletin: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
    原標題:Science Bulletin: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   ■本報記者 甘曉   明年1月1日,《科學通報》英文版將從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 《科學通報》英文版與愛思唯爾出版集團開啟新合作—新聞—科學網
    2月21日,由中科院主管的自然科學綜合性期刊《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與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國際合作啟動會在科學出版社召開。
  • 《科學通報》設立上海分編輯部—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李靜海副院長、《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總主編朱作言院士、新任《科學通報》英文版主編陳曉亞院士、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倪福弟、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及學部工作局領導等出席了籤約儀式,共同見證了《科學通報》發展歷程中的這一重要事件。儀式由《中國科學》雜誌社林鵬董事長主持。
  • 【中國科學報】《科學通報》英文版與愛思唯爾開啟新合作
    2月21日,由中科院主管的自然科學綜合性期刊《科學通報》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與愛思唯爾出版集團國際合作啟動會在科學出版社召開。合作期內,愛思唯爾將為Science Bulletin提供內容發布平臺和相應推廣渠道、數據分析報告等服務,幫助該刊提升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 《科學通報》英文版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批准(新廣出審[2014]1371號文),由中國科學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科學通報》(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5年起將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
  • Science Bulletin: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
    原標題:Science Bulletin:老牌中國期刊的國際化之路   ■本報記者 甘曉   明年1月1日,《科學通報》英文版將從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正式更名為Science Bulletin。
  • 285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新聞—科學網
    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
  • 專訪科技期刊《國際口腔科學雜誌(英文版)》主編周學東:入選領軍...
    2019年9月,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合下發通知,啟動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該計劃瞄準國家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和戰略方向,目前共遴選出22種領軍期刊。作為領軍期刊之一,《國際口腔科學雜誌(英文版)》主編周學東分享了辦刊觀點。
  • 《人體健康與免疫》叢書英文版發布—新聞—科學網
    10月21日,第十七屆國際免疫學大會上,中國免疫學會發布《人體健康與免疫》英文版(共3冊)。 中國免疫學會秘書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表示,相比全球其他國家公民,我國公民的健康意識和健康需求比以往更為強烈。但是,我國公民在醫學科學知識方面存在著不足,醫學科學素養仍待提高,對於醫學問題上的諸多誤解亟待消除。
  • 《植物學報》英文版影響因子升至3.75—新聞—科學網
    從不被知曉到位列全球排名第12位,影響因子從0.432上升至
  • 《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堅守學術期刊走出去的夢想
    2011年3月18日,《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A輯作為源刊代表榮獲了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        短短10多年,《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從杭州走出國門,改變了中國高校學報在SCI的收錄境況,堅守著中國學術期刊走出去的夢想並為此不斷尋找新的方向。
  • 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首本英文期刊上線—新聞—科學網
    1月20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與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合作的開放獲取期刊《衛星導航(英文)》(Satellite Navigation)正式上線出版
  • 北京科愛森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期刊建設之路
    科學出版社 供圖    從零起步,5年時間裡,北京科愛森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愛)期刊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經編輯出版國際化英文版科技期刊63種,其中合作期刊中已有3種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影響因子均位於Q2區),7種被ESCI(新興資源引文索引)收錄,16種被Scopus(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資料庫)收錄,5種被醫學文獻檢索系統PubMed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70周年訪談
    2020年是《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創刊70周年,我們特別策劃了「我與《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系列訪談,邀請曾經關心指導或親身參與「兩刊」編輯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學家、作者和讀者等回顧期刊發展歷史,同時展望未來,提出期望和要求。
  • 這本高福擔當主編的期刊已被ESCI收錄,英文版太牛!
    期刊名:科學通報(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卓越計劃梯隊期刊注意這個是中文版,不要和英文版Science Bulletin搞混了。近5年前十發文研究領域:近5年高頻主題詞:近5年發文量前五研究機構:編委會:主編副主編期刊介紹
  • NSR和「兩刊」SCI影響因子取得新突破—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主辦和出版的學術期刊表現出色。   《中國科學》系列(SCIENCE CHINA Series)和《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以下簡稱「兩刊」,均指英文刊)全部9種期刊的SCI影響因子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提升51%,《中國科學:化學》和《科學通報》影響因子突破4;共有11種出版刊物邁入國際同領域期刊排名的Q1區,佔國內進入Q1區的35種期刊的31%。
  • 行業| 《測繪學報(英文版)》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行業 | 《測繪學報(英文版)》入選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 2019-09-25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8植物科學和農學SCI期刊影響因子變化趨勢!
    在222中期刊中,影響因子在10以上的有3個,在5-10之間的有12個期刊,4-5之間的有3個期刊,3-4之間的有23個期刊,其他期刊影響因子均在3以下;因此,在植物科學領域在3以上期刊上發表文章也很不錯了。
  • 《自然》新增兩種開放獲取期刊—新聞—科學網
    記者2月18日從施普林格·自然中國辦公室獲悉,該集團新推出《通訊—材料》和《通訊—地球與環境》兩本開放獲取(OA)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