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飽含父愛的一本中國科學發明史

2021-01-13 小狐女的狐言狐語

提起中國古代的科學發明,可能很多人一下子就會回答出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以及火藥這樣的答案。可若是再問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家,怕是還真的是沒多少人能夠說出幾個的。

自小我們就知道牛頓的蘋果、瓦特的蒸汽機、富蘭克林的風箏和愛迪生的燈泡。這些來自於外國的知名科學家和他們的故事我們是如此的熟悉,可是一但要講出幾位我們自己國家古代的發明家,還真的是一時想不起來到底有誰。

身為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傳人,卻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曾經出現過哪些科學發明家。這真的是很令人感到尷尬的一件事。

這種尷尬連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的兒子錢元凱在小時候也曾經遇到過。雖然他自小就喜歡讀書,上小學時就知道許多科普知識,可是當父親錢偉長問他知道哪些中國的科學家時,他同樣也沒有答上來幾位。原因是書上沒有寫過,而以科學研究為事業的父親錢偉長,也未曾給他講過。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深深地觸動了錢偉長先生,他開始收集大量的古籍,要給自己的孩子編撰一本有關於中國科學發明的書籍,將中國科學家的故事講述給自己的孩子來聽。《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便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本《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的最初版本。

為了能夠寫好這本書,錢偉長先生幾乎調用了自己所有的師生朋友關係,跑遍了北京所有的圖書館與資料室,查閱了大量的古籍資料,利用工作之餘,悉心將這些內容評價總結編撰成文。全書雖然只有6萬餘字,卻是他一生著作中耗時最長的一部作品。

在這本書中,除了眾所周知的「四大發明」之外,還能夠讀到中國古代在農業、數學、天文、機械、建築等九個科學領域所作出的貢獻。它不單單是講述了中國的科技發展歷史,還將同樣的科學技術在世界其他國家出現發展的時間段,列舉出來作為比較。用歷史的事實來向讀者證明,在人類科學發展歷史上,中國人曾經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人所做出的成就,值得身為後人的我們為之自豪。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位著名科學家對中國科學發明歷史的梳理,也是一個父親對孩子深深的一份愛意,更是一位愛國者對祖國未來希望的一種寄託。

相關焦點

  • 中國機械發明史研究的開拓者——劉仙洲
    中國機械發明史研究的開拓者     劉仙洲在學術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對中國機械發明史的研究進行了開拓工作。國外撰寫科學技術史的人,除了提到中國的四大發明外,似乎中國就沒什麼其他重要發明創造了。實際上,在過去四五千年中,我國人民在機械工程方面的發明創造不僅數量較多,質量較高;而且發明的時間也較早,只是缺乏記載,或者記載不詳,更無圖例可據。
  • 電燈到底是誰發明的?不是愛迪生嗎?
    來源:GENERAL ELECTRIC除了發明家,愛迪生另一個重要的身份是商人,除了他流傳於世的2000多個發明和1500多個專利,愛迪生還創建了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迄今為止仍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跨國企業。2020年,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通用電氣公司依舊名列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77位。
  • 饒毅: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隱患及未來
    我今天主要講四點:1)中華民族缺乏科學傳統;2)中國科學發展的歷史很短;3)華人群體盛行實用主義;4)中國未來需要自然科學。中華民族缺乏科學傳統第一點需要說明,中國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種說法:「中國古代有很好的科學傳統,到明清後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這是誤傳。誤傳的原因含有善良的成分。
  •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一個科學巨人,三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如果你問我,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是哪個時代?我會樂意的告訴你是宋朝。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 科圖特藏 |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科普期刊——《科學畫報》
    《科學畫報》可以說是中國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科普期刊,是著名的中國科學社在1933年創辦的,一直持續發行至今,是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科學普及期刊。,提及《科學畫報》的主旨是「把普通科學知識和新聞輸送到民間去……用簡單文字和明白有意義的圖畫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學發明、事實、現象、應用、理論以及於諧談遊戲都介紹給他們。
  • 了解中國科學-科學計量學新視角|| QSS專輯徵稿啟事
    QSS側重於深入了解科學體系,科學工作的一般規律、學術交流、科學指標、科學政策等研究,是一本免費開放獲取的期刊。國際科學計量學界和科技政策界對中國的科研活動、科技評價體系和中國的科學計量學研究仍缺乏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國際科學計量學與信息計量學學會(ISSI)新創立的會刊QSS擬推出專輯,誠邀中國科學計量學、科技評價與政策等相關領域學者和國際同行撰寫相關稿件,助力國際學界更深刻和全面的了解中國的科研活動發展與科學計量學研究。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科學「偶像天團」!who?
    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中寫道:「近代歐洲之所以優越他族者,科學之興,其功不在人權說下,若舟車之有兩輪焉……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羞為淺化之民也,則急起直追,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另外一本,則是《科學》雜誌。《科學》雜誌開宗明義地提出:「……世界強國,其民權國力之發展,必與其學術思想之進步為平行線,而學術荒蕪之國無悻焉。」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70周年訪談
    2020年是《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創刊70周年,我們特別策劃了「我與《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系列訪談,邀請曾經關心指導或親身參與「兩刊」編輯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學家、作者和讀者等回顧期刊發展歷史,同時展望未來,提出期望和要求。
  • 王元先生專訪:與《中國科學》《科學通報》一個甲子的情緣
    2020年是《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創刊70周年,我們特別策劃了「我與《中國科學》/《科學通報》」系列訪談,邀請曾經關心指導或親身參與「兩刊」編輯出版工作的管理者、科學家、作者和讀者等回顧期刊發展歷史,同時展望未來,提出期望和要求。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本報訊 近日,在2009科學傳播與自主創新論壇上,舉行了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基於ISI Web of knowledge 平臺的啟動儀式,這標誌著國家科學圖書館自主研發的CSCD通過ISI Web of knowledge平臺正式為國內外用戶提供服務
  • 科圖特藏 | 《科學世界》—— 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刊名中帶「科學」的期刊
    知匯曾於6月4日介紹了《格致彙編》是中國科技期刊的元祖。但是,你知道「科學」一詞正式對應「Science」一詞在中國傳播開來,第一份刊名中帶「科學」的期刊是什麼嗎?答案就是今天推文的主角---《科學世界》。
  • 《圖畫經典:偉大的發明家》:一本自帶「彈幕」的有趣繪本
    我讓小朋友自己選書,她一眼就看中了我新入手的自己都沒來得及讀一遍的《圖畫經典:偉大的發明家》(以下簡稱《偉大的發明家》)一書。也好,那就一起閱讀吧!書如其名,由英國的繪本作家馬西婭·威廉士創作的《偉大的發明家》,講述的是歷史上100多位改變世界的偉大發明家的故事。起初我還擔心講發明家的書小朋友不感興趣,結果一開講就不讓我停下來了,還時不時聽得哈哈大笑。
  • 「《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科技出版十件大事暨2019年出版百種科技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促進科學發展和學術交流」入選「科技出版十件大事」。
  • 中國古人是怎麼發明指南針的
    聞人軍先生指出,中國指南針的發明史由三部曲組成,近年的考古發現,古代文獻的再探索和科技史研究,使我們加深了對這一偉大發明的認識。   司南的磁勺應放在水銀裡   指南針的雛形稱為「司南」。   《宋書·禮志》引《鬼谷子》說戰國時「鄭人取玉,必載司南,為其不惑也」。
  • 科學界紀念《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創刊五十年
    本報北京6月13日電記錄了當代中國科學事業的輝煌歷程,在國內外科技界享有盛譽的《中國科學》、《科學通報》,今天隆重紀念創刊50周年。周光召、路甬祥、龔心瀚、葉篤正、嚴東生等出席紀念會。《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是我國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領域裡兩個權威性學術刊物,在國內外有著長期而廣泛的影響,是我國科學家發表最重要研究成果的兩種首選刊物。創刊以來,兩刊的歷屆主編都是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其中有錢學森、惲子強、張文裕、吳有訓、竺可楨、嚴濟慈、葉篤正、嚴東生、周光召等;培養了目前活躍在科研前沿的一大批中青年科學家。
  • 三個飽含情感的小故事,蘊含著這句話:父愛如山,沉默但永不缺席
    可見,父愛雖然是沉默地,但在我們的成長中佔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2、父親雖然只是給女兒做了一架紙鋼琴,但女兒卻用它彈奏出了充滿父愛的旋律一個女孩酷愛音樂。每天清晨,當對面陽臺上響起琴聲時,她便痴痴地趴在陽臺上靜靜地聆聽。她多想自己能有一架鋼琴……不,不,哪怕能摸一摸,坐上去彈一次也好啊!
  • 中國歷史上的發明,除了四大發明,還有它們
    中國距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了,同時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代的古文明。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出現了許多的科技發明,我們可能知道最多的便是「四大發明」了——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也仍然在使用。 除了這四大發明,還有許多的科技湧現在歷史上。
  • 父愛如山
    父愛如山.長大以後,反覆細品父親那幾句,具有很深的人生哲理,父愛如山這深邃的含義,像雨,像風,悄然無聲陪伴著我三十多年,步入中年的我,初為人父,讀懂了有一種愛,那叫父愛,它不需要任何回報。依稀記得,小時候的我特喜歡古典詩詞,父親特意為了我,跑去縣城書店,挑了一本厚厚的《唐詩宋詞三百首》回來。
  • 第一個電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嗎?
    斯旺發明的電燈(左)和愛迪生發明的電燈(右)。  世界上第一個電燈泡是愛迪生發明的嗎?如果在央視《開心辭典》或《非常6+1》的欄目中遇到這個問題,你肯定會回答,是!從小我們就被教科書上的一個發明故事所感動——愛迪生實驗失敗上萬次仍堅持不懈。